高一歷史題高一歷史題

2021-03-07 04:27:12 字數 1985 閱讀 2364

1樓:麗仙藍兒

1。b,這項措施好像是戰時共產主義的政策,當時國內正處在內戰時期。所以列寧要保證前線有充分的糧食**

2b,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2023年春天的危機迅速消失,生產逐步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使蘇維埃政權日益鞏固

2樓:小小的揚帆

1.b 這時的戰時體制政策是以好處為主的,因為當時國內混亂,首要問題是解決國家統一問題,確立乙個統一的黨組織。

2.b a就是破壞工農階級的利益的,c是重視重工業 d.也是重視重工業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b 這是蘇維埃政權實行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中的餘糧收集制度(當時蘇俄進入艱難困苦的國內戰爭時期) 歷史必修2 p94 有解說的

2.b新經濟政策 歷史必修2 p95 有說明的哦

4樓:匿名使用者

除了其他的先生回答的內容之外。我再多說幾句:

1、關於做題方法:這兩道題都非常明顯要求學生的階段特徵把握能力。只有對蘇俄革命和建設的各個階段主要矛盾和對應解決方法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才能較好解決問題。

具體方法還可以考慮排除法,找到明顯不符合的排除掉,也能一定程度上幫助解題。

2、關於日常學習方法:利用資料上的課本知識結構,密切和課本內容結合,把結構變成自己的理解。當然,前提是對課本基礎知識要比較熟悉。

3、關於出題角度:當今考試強調考查能力。上兩題明顯要求時代特徵把握能力、材料閱讀和中心思想把握能力。

5樓:念崗

1,b.這項措施是戰時共產主義施行的政策,為了保證糧食的**,也為了國內戰爭的勝利。2,b, a項首先排除,因為戰時共產政策嚴重

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c,d分別是史達林時期重視工業,或重視農業的兩個階段,都不利於鞏固工農聯盟。而新經濟政策使農民有處理剩餘糧食的權利,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所以說有利於鞏固工農聯盟。

6樓:朱竹

1.b。當時面臨的最主要、最急迫的任務是取得內戰勝利,保衛和鞏固蘇維埃政權的勝利。

2。b。新經濟政策在農業方面規定,推行糧食稅,納稅後剩下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許農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勞工。這一點有利於農民的利益,鞏固了工農聯盟。

7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高中歷史老師,來幫你簡單的解釋一下。

第一題選擇b 從題幹很多角度都能看出來。

首先,蘇維埃政權是十月革命後列寧建立的,2023年十月革命勝利,在2023年蘇維埃**成立,所以a就不對,不能推動十月革命勝利。

其次,在蘇維埃**時期,應該是列寧執政時期,只有2個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不許商品買賣的只有戰時共產主義。而且,戰時共產政策就是解決新生政權受到威脅,保證戰爭勝利,所以選擇a,選擇c則是新經濟政策主要目的是經濟恢復,你可以參考教材必修二岳麓版14課。

其三,d選項是史達林時期,他在20世紀30年代實行工業化,必須排除。

第二題b.

戰時共產政策使農民沒有生產積極性,c,d是史達林時期也是重視重工業,輕視農業,所以要選擇新經濟政策,收糧食稅。

8樓:匿名使用者

兩題都選b,肯定對的

請給我一百道高中歷史選擇題及答案

9樓:匿名使用者

買本資料書吧,五年高考3年模擬很好

參***:

高中歷史的主觀題如何回答?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做好高中歷史主觀題,要從以下二個方面著手

11樓:紫色的風

很簡單,首先要有深厚的書本知識基礎,這是基礎。

12樓:mico_尹

根據過來人的經驗來說,在多背的情況下,也就是掌握史詩的前提下。理解,一般在理解記憶的過程中,主觀題你就會很清楚明了的知道他講什麼,從而抓住要點來答題。只要不偏離方向,得高分就很容易。

畢竟那是主觀題

高一歷史題

摘要。這邊為您補充一些歷史學習方法,對於選擇題的學習 在平時的練習中,選擇題不要翻書,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無論會不會都憑著自己的理解寫完成,然後核對答案。正確的就簡單的看一下,錯誤的把答案和題目連起來多看幾遍並且再根據答案調節理解的思路。考試前,把以前做的選擇題拿出來看看,錯誤的勁量在做一遍,加深理解...

高一幾道歷史題

1a御史在先秦時期,是負責記錄的史官 秘書官。不是監察百官。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為監察性質的官職,一直延續到清朝。b 明清,專設監察御史,隸都察院,另有派遣監察御史巡察地方者,明稱巡按 清稱巡按御史,d 清又有御史巡行京城之制,稱巡城御史,2 2美國當時只想著取得利益,不結盟,而且美國在吞併夏威夷時...

幾道高一歷史題

1 c 潘國始分,而子弟畢侯 大體意思是潘國開始被分割,潘王的子孫世代每個都能繼承他應得封地,而這個政策是在漢景帝 七王之亂 漢武帝即位後為解決潘國問題所施行的。2 a秦朝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目的在於加強 對地方的統治,所以地方官的任命權只能是由 來掌握才對 3 a秦朝時 設三公到漢朝武帝時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