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飛來峰主要寫了什麼,登飛來峰的主旨內容

2021-03-04 09:01:27 字數 4623 閱讀 6626

1樓:匿名使用者

通過寫登飛來峰遠眺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遠矚,不畏困難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樓:手機使用者

一「浮雲」為例,反映了詩人對當時保守派勢力的蔑視;和詩人無所畏懼的大無畏景區精神。

3樓:夢瑤巴布亞

古詩賞析:宋·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 的主旨內容

4樓:孫老闆

《登飛來峰》主旨: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險、自信向上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出處】《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雞鳴時分在這可以看到旭日公升起。不怕層層浮雲遮擋我遠望的視線,是因為自己站在飛來峰的最高層。

擴充套件資料

1、《登飛來峰》創作背景

公元2023年(宋仁宗皇祐二年)夏天,詩人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途經杭州時,寫下此詩。此時詩人只有三十歲,正值壯年,心懷壯志,正好借登飛來峰一抒胸臆,表達寬闊情懷。

2、《登飛來峰》鑑賞

此詩反映了詩人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5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主旨是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登飛來峰》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公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擴充套件資料

嘉祐三年(2023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2023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熙寧七年(2023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2023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

6樓:匿名使用者

主旨表達了不畏艱險、自信向上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

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公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

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7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險,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

登飛來峰描寫了哪些景物,分別具有什麼特點?

8樓:關注小學數學

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譯文對照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內望眼,自緣身在容最高層。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公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雞鳴 日公升 千尋塔 飛來山這是一首通過描繪風景來抒寫抱負的詩。前兩句竭力形容山塔的高聳,然後自然地過渡到後兩句,形象地揭示「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反映了作者**遠矚,胸懷寬闊,不是困難,勇於改革的豪邁氣魄和堅強意志

9樓:大道之行

描寫了高聳入雲的山上有一座山峰,叫飛來峰。這一句是實寫,出出了內飛來峰的

位置容在山頂之,上非常的高。

第二句寫了旭日東昇的景象。當然這一句是虛寫,寫出了上頂氣勢磅礴。

接下來寫了浮雲,其實是想借浮雲來表現當時朝廷的現狀,用來諷刺那些溜鬚拍馬,虛偽至極的官場現實。

登飛來峰主要寫詩人

10樓:5511677丶

飛來峰在杭州西湖靈隱寺附近.公元2023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現在的浙江寧波)做知縣,任滿以後回江西臨川故鄉,路過杭州的時候,寫了這首詩.這一年王安石三十歲.

第一句逗飛來峰上千尋塔地,八尺是一尋,千尋塔是極言塔高.第二句逗聞說雞鳴見日公升地的逗聞說地,就是逗聽說地.作者說:

我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公升起.第

三、四句寫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層,站得高自然看得遠,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覽無餘,不怕浮雲把視線遮住. 逗自緣身在最高層地的逗緣地,當逗因為地、逗由於地講.我們不要小看這首登高遊覽的小詩,它體現了詩人的理想和抱負.

逗聞說雞鳴見日公升地的逗聞說地,就是逗聽說地可見不是在早上。

登飛來峰描繪了什麼的情景

11樓:匿名使用者

承之博大。站在高高的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 ,成為全詩感**彩的基調。雞鳴而見日公升,此處用典寓意。

運用聯想,描繪出一副無比壯麗的日出美景。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彩的基調。

12樓:歲月不寒

全詩寫景抒情,寫的是輕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輕快愉悅之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飛來峰上一座高高的塔,站在上面可以看見日出。不怕有雲彩擋住我的視線,因為我站的很高。

註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援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

他十分注重修辭,據說,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傳為美談。

1.飛來峰——就是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

2.千尋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尋等於八尺。

3.緣——因為。

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時的作品。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

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乙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

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遊蕩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13樓:匿名使用者

lingyunzhuangzhi

登飛來峰主旨

14樓:我的團長是檸檬

主旨是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

《登飛來峰》是北宋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第一句中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對前途充滿信心。

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登飛來峰》宋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公升。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擴充套件資料

嘉祐三年(2023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2023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熙寧七年(2023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2023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

15樓:山海軒

主旨表達了不畏艱險、自信向上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譯文】

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雲的塔,

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公升起。

不怕層層浮雲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

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

16樓:楊貴

借自己登高望遠的經歷,表明自己**遠矚立志有為的人生態度

登飛來峰賞析,登飛來峰賞析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登高覽勝之作.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 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乙個傳說 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登飛來峰 賞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會的...

王安石《登飛來峰》的飛來峰在什麼上

飛來峰在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上。唐宋時其上有應天塔,俗稱塔山。古代傳說此山自琅琊郡東武縣 今山東諸城 飛來,故名。原文 登飛來峰 宋代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賞析 這首的第一句,詩人用 千尋 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

登飛來峰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登飛來峰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i

這首詩,主要是告訴人們只要勇於攀登就能夠克服困難.人生哲理 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 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登高望遠 視野開闊 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 站得高才能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