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鶴雀樓與登飛來峰題西林壁有什麼異同

2021-03-04 08:13:21 字數 5370 閱讀 4640

1樓:匿名使用者

最明顯的乙個相同點是兩都是哲理詩,分別有哲理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登鸛雀樓與《題西林壁》《登飛來峰》有什麼異同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哲理詩

不同前者是五言絕句;後兩者是七言絕句。

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有什麼異同

3樓:水晶玫瑰

通過兩詩對讀比較,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相同之處:1.從詩題看,王詩用動詞「登」,蘇詩用動詞「題」,都用地名作賓語,構成動賓結構的短語。

2.從體例看,兩詩都是寫景七絕。

3.從全篇的立意構思看,王詩借寫景抒發壯懷,句句入扣;蘇詩借寫景暢言事理,字字入微,且都寓情理於詩境之中。

4.從章法看,都是前聯寫景,後聯抒情。

5.從表達的語勢看,兩詩的情語中幾個用字幾乎雷同。如王詩轉句用「不畏」承上啟下作過渡,蘇詩轉句用「不識」承上啟下作過渡,各自的關照都極穩妥,又如兩詩都用「只緣」導引結穴;又如王詩的「身在最高層」與蘇詩的「身在此山中」也相同。

不同之處:

登飛來峰中:只緣身在最高層,前一句為不畏浮雲遮望眼,既是表明作者不害怕權貴,也說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題西林壁中:只緣身在此山中表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只因為身在事物中,不能全面的觀察。

【登鶴雀樓】的( )一句與【登飛來峰】所蘊含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效。為什麼

4樓:雨中漫步

【登鶴雀樓】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都是為了看遙遠的東西而「登高」。

5樓:寂寞的心煙雨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和「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因為都是為了看得更遠,都寫的是要想看到更遠的東西,必須站得高!

《登飛來峰》中,三四兩句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什麼異同? 5

6樓:匿名使用者

後兩句寫所想。「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象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

「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7樓:龍之水起

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吧

求古詩《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的意思

8樓:魔法女孩的淚水

這是作者初遊廬山時,在題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詩。

正看廬山,高嶺橫空;側看廬山,峭拔成峰;遠近高低,形象各異。

為什麼總看不清廬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為自身在這山中的緣故吧!

此詩寓理於情景,巧妙地道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

--《題西林壁》

9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賞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會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詩人和散文大師。他在北宋文壇上有傑出的地位。他的詩繼承了杜甫、韓愈的傳統,善於翻新出奇,它有獨創性,無論是思想內容或是藝術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飛來峰在杭州西湖靈隱寺附近。公元2023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縣(現在的浙江寧波)做知縣,任滿以後回江西臨川故鄉,路過杭州的時候,寫了這首詩。這一年王安石三十歲。

第一句「飛來峰上千尋塔」,八尺是一尋,千尋塔是極言塔高。第二句「聞說雞鳴見日公升」的「聞說」,就是「聽說」。作者說:

我登上飛來峰頂高高的塔,聽說每天黎明雞叫的時候,在這兒可以看見太陽公升起。第

三、四句寫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層,站得高自然看得遠,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覽無餘,不怕浮雲把視線遮住。 「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緣」,當「因為」、「由於」講。我們不要小看這首登高遊覽的小詩,它體現了詩人的理想和抱負。

雞鳴看日出是很壯麗的景致。今天我們還把太陽比革命領袖,把陽光普照大地象徵革命的輝煌勝利。在北宋仁宗時候,國家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階級矛盾和****都一天比一天尖銳起來了。

王安石作為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乙個進步的知識分子,他懷著要求變革現實的雄心壯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國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嶺塔頂,就聯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雲遮望眼」這句看去很淺近,其實是用了典故。

西漢的人曾把浮雲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陸賈;《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

唐朝的李白就寫過兩句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見《登金陵鳳凰台》)意思說自己離開長安是由於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

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不怕浮雲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這是多麼有氣魄的豪邁聲音!

後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任憑舊黨怎麼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行新法。

他這種堅決果斷的意志,早在這首詩裡就流露出來了。我們認為,這首詩和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今天,我學了古詩<題西林壁>,古詩的意思是:從廬山的正面看像山嶺,而從側面看又像山峰,無論從高、從低、從遠、從近哪乙個角度**都不一樣.而看不清廬山真面目的原因,是因為站在廬山之中.

詩的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這個千古名句讓我想到了一句名言: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意思是:人正處在事情的發展之中時,往往很難發現事情的對錯,而旁觀的人反而看得非常清楚.

這首詩讓我明白了乙個道理:乙個人在處理問題時,也許只會從乙個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不能從多個角度去考慮,而旁觀的人卻看的一清二楚非常全面,當旁觀的人給你合理的建議時,我們都要善於接受,只有善於接受別人建議的人才會不斷進步。

10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11樓:匿名使用者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公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援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辭,據說,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傳為美談。

1.飛來峰——就是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

2.千尋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尋等於八尺。

3.緣——因為。

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時的作品。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

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乙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

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遊蕩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回答者:吳田田 - 獨孤求敗 十八級 12-2 09:06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雖然沒有達到我的要求

但還謝謝你

12樓:陳月

安石(1021——1086),字介甫,

號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援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辭,據說,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傳為美談。

1.飛來峰——就是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

2.千尋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尋等於八尺。

3.緣——因為。

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時的作品。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

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乙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

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遊蕩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註釋]

1. 西林:西林寺,在現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裡牆壁上的。

2. 緣:因為。

3. 此山:指的是廬山。

[簡析]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乙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登飛來峰賞析,登飛來峰賞析

這是王安石的一首登高覽勝之作.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 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乙個傳說 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登飛來峰 賞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會的...

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登飛來峰和題西林壁有什麼異同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公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登飛來峰 和 題西林壁 都講了怎樣認識事物的問題,但在側重點上卻不相同。登飛來峰 側重於講正確認識事物所需要的是 閱歷與經驗 那就是要努力提高 自己的...

登飛來峰主要寫了什麼,登飛來峰的主旨內容

通過寫登飛來峰遠眺的所見所感,表達了詩人 遠矚,不畏困難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一 浮雲 為例,反映了詩人對當時保守派勢力的蔑視 和詩人無所畏懼的大無畏景區精神。古詩賞析 宋 王安石 登飛來峰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登飛來峰 的主旨內容 登飛來峰 主旨 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險 自信向上的積極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