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書都翻譯的那麼爛

2021-03-04 08:49:38 字數 1623 閱讀 3082

1樓:宛如時光

●中譯中,不少公版書直接抄襲其它譯本

「中譯中」情況很多都出現在公版圖書市場上,這類圖書的作者已經去世50年以上,因此無需支付版稅,只需支付譯者翻譯費。一些出版社為了壓低成本,連翻譯費都省了,直接進行「中譯中」。例如,《舊制度與大革命》暢銷以後,出版界湧現了幾十個版本,多數是「中譯中」的產物。

夏丏尊先生2023年版的《愛的教育》是中國最早的譯本之一,根據版權法,早已進入公共領域。有的對夏先生的譯本稍加改頭換面後,便明目張膽地將原譯者的名字換上了自己的名字。時過境遷,語言也隨之演變,譯者當時所用語言確有不少已不符合今天的閱讀習慣,讀起來較為費勁,特別是譯成中文的義大利人名和地名更是晦澀難懂。

●出活快,翻譯一部書普遍只有一至三個月

就算不是「中譯中」的書,質量也未必能保證。有一些出版商為趕熱點市場,縮短了翻譯時間,讓圖書翻譯質量失去了保障。據**報道,最神奇的圖書翻譯是十幾個人分章合作,一天就譯出初稿。

這種速度無法出精品,甚至無法將原著的本意表達出來。

翻譯家馬振騁曾說:「一天翻譯一萬個字就是不負責任。」傅雷翻譯《約翰·克里斯多夫》用了將近5年的時間;蕭乾先生、文潔若先生翻譯有著「天書」之稱的《尤利西斯》歷時四年;瑞典漢學家陳安娜翻譯莫言的《生死疲勞》用了6年的時間。

然而,現在的圖書翻譯時間縮短為1個月,或者兩三個月。蘿蔔快了不洗泥,很多翻譯錯誤就這樣印在了書上。

●稿費低,不少譯者還是正在讀書的孩子

最近兩年,翻譯大家孫仲旭、草櫻等人的離世,讓很多人了解了這個行業的清貧。據**報道,很多出版社最高給譯者開出稅前千字80元人民幣的**,假設書的譯稿為10萬字,翻譯費為千字80元人民幣,那麼需要繳的稅為100千字*80/千字*(1-20%)*14%,即896元人民幣,與譯者付出的辛勞無法成正比。

翻譯公司也知道這個**沒有什麼吸引力,於是一般通過網上發帖招募譯者。在網上接活的往往都是外語院校的在校生,有的人接了活兒,「扒一層皮」後分給朋友或師弟師妹們。這種「扒皮」行為越演越烈,結果終端譯者越來越低齡化,甚至有些外語學校的高中生成了終端譯者。

越來越多能力有限的學生充當譯者,翻譯的質量可想而知。

在幾十年以前,文學翻譯還不是那麼廉價。翻譯家施康強在早前發表的《文學翻譯:後傅雷時代》一文中稱,著名翻譯家傅雷當年以稿費為唯一收入**,日譯千字就足以保證他過相當優裕的生活,在傅雷的相關著作上,曾提及「五六十年代譯書,千字得二十餘錢……全家猶有肉吃。

」●水平差,譯者語言功力和知識水平遠遠不足

德國漢學家顧彬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中國翻譯最大的困難不在外語,困難在於母語。」顧彬說自己看過一篇文章,說中國搞翻譯的基本都是年輕人,20歲開始翻譯,30歲再去做別的,而在德國,他發現譯者的年紀普遍都偏大,「我發現我今年七十歲才覺得自己會翻譯,母語是我最大的問題。

」顧彬這樣說。

年輕意味著缺乏經驗和知識的積累。美國作家麥爾寫得《再會,老北京》中,譯者就把「洛陽鏟」譯作了「岩心探測儀」。還有的譯者碰到不懂的地方,甚至跳過不譯。

專欄作家魏英傑就曾寫過:「手頭有一本《責任與判斷》(陳聯營譯),書中有《集體責任》一文,該文也為《倫理的現代困境》一書收錄。對照閱讀之下,便可發現問題多多。

如果不知道的話,甚至讓人以為是完全不同的兩篇文章。如文章開頭,《倫理》一書有『我對可以看作弗倫堡**的中心論點的兩處說明表示贊同』(這句話本身譯得不通暢),而《責任》一書卻完全沒有。可見後者可能被捨棄不譯了。」

為什么大部分人都喜歡名牌產品,為什麼大部分人都喜歡名牌產品?

名牌產品代表身份和地位,誰不喜歡名牌產品?誰不能有點愛慕虛榮的心?不知道其他女人喜歡不喜歡,反正我是喜歡大牌子,也會為了大牌子拼命掙錢。每次到那種奢飾品店鋪的時候我就會走不動路,邁不動腿,特別喜歡希望得到。除了身份地位的代表,擁有所有的名牌產品更能接近那些有錢的富貴人,如果身份上有所懸殊,那麼至少這...

為什麼門大部分都是長方形的為什麼書大部分都是長方形的 說是

書是1 2的,為的是對折之後跟原來相似磚 弄方了容易倒吧 滿意請採納 比例的問題 分割又稱 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間一定的數學比例關係,即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等於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為1 0.618或1.618 1,即長段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認為最具有審美意義的比例...

新加坡為什麼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不覺得中國人是外國人,為什麼

新加坡中國人很少,華人和華裔很多目前在75 的比例左右,中國人和華人華裔有很大差別的,中國人是指保留中國國籍 中華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公民。新加坡最原始的人種是馬來人 不過從清朝起到現在都不斷有中國人移民新加坡 有的是為了逃避戰爭 也有被賣到東南亞做苦工的 近幾年移民新加坡的就是為了尋求更高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