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爾瑪阿者
岷江上游地區羌族因與漢族人民的長期交往,他們很早就用漢文記事,至今仍通用漢文。但是羌族歷史上曾有過文字。
早在遠古的時期,羌人就曾有過文字創造。一些古文字學者研究認為,發現於黃河流域上游地區刻畫符號是中國文字的源頭之一。這種刻畫符號在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以及青海柳彎、甘肅馬廠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中都有發現。
並認為有些刻在後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還能找到,大體可以釋讀。一些彝學專家認為,許多刻符均能用古彝文釋讀,它與古彝文有直接淵源關係。是一種以表音為特徵的音節文字。
古代羌人在尋找不受時空限制的交際手段中,還創造和使用過西夏文字。因而,羌族文化史的發展,離不開對羌族語言和古代使用過的西夏文字研究。
西夏文字是根據西夏語(據許多專家研究論證,党項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的本質特點而創制的,自稱"蕃文"或"蕃書",屬表意文字型別。有六千餘字,分篆書、楷書、行書、草書幾種字型。字型構造規律,有單純字和合成字兩類。
其中又以會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佔西夏文字總量的80%左右。省形和省聲現象比較普遍,極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長的時間裡被制定出來,既是党項羌民族富於智慧的表現,同時也為西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闢了新紀元。
此後,西夏文書告示,一律用新文字書寫。《西夏書事》卷十二載:"元昊既制蕃書,尊為國字,凡國中藝文浩牒盡易蕃書。
並特設"蕃學院",以培養西夏文人才。從儲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看,不僅種類繁多,且內容十分豐富。有各種官私應用文書;有學術價值很高的法律、歷史、文學、醫學等方面的著作:
有多種型別的字典、辭書;有一大批譯自漢文的儒學經典和兵書要籍;有更多的佛經……等等。反映出西夏的文化事業已相當發達。豐富多采的代表羌人文化的西夏文文獻已成為中華民族文獻寶庫中乙份重要的遺產。
今天,為整理民族文化遺產,發展羌族教育文化事業,在黨和**的關懷下,已創制出羌族新文字,正在試點和推廣中。
羌族為什麼有語言沒用文字?
2樓:可愛丫丫
錯,羌族有文字。
羌文包括羌族拼音文字和地方羌文。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制於上世紀90年代初,於1991年獲得四川省人民**批准,1993年獲國家民委口頭同意正式試行,1999年在國家民委給**的乙個報告中被確認合法地位。
羌族文字。岷江、湔江上游地區羌族因與漢族人民的長期交往,他們很早就用漢文記事,通用漢文。中古羌人在尋找不受時空限制的交際手段中,在西夏王朝元昊的大力主張下還創造、使用過西夏文字。遺憾的是,鮮有學者能釋讀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是根據西夏語的本質特點而創制的,自稱「蕃文」或「蕃書」,屬表意文字型別,總共有六千餘字,分篆書、楷書、行書、草書幾種字型,分單純字和合成字兩類,其中又以會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佔西夏文字總量的80%?左右。省形和省聲現象比較普遍,極少象形字和指事字。
西夏文字在不太長的時間裡被制定出來,既是党項羌民族富於智慧的表現,同時也為大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闢了新紀元。
此後,西夏文書告示一律用新文字書寫。《西夏書事》卷十二載:「元昊既制蕃書,尊為國字,凡國中藝文浩牒盡易蕃書。
並特設『蕃學院』,以培養西夏文人才。」儲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獻不僅種類繁多,且內容十分豐富,有各種官私應用文書,有學術價值很高的法律、歷史、文學、醫學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種型別的字典、辭書,有一大批譯自漢文的儒學經典和兵書要籍,有眾多佛經等等。
但是根據「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是用來表述語言」的觀點,漢文和西夏文都不能算作現代羌族的文字,因為它們皆不能表述現代羌民族所使用的語言。
羌文包括羌族拼音文字和地方羌文。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創制於上世紀90年代初,於1991年獲得四川省人民**批准,1993年獲國家民委口頭同意正式試行,1999年在國家民委給**的乙個報告中被確認合法地位。
3樓:不知道的事
古時,北川羌民通用羌語。清乾隆版《石泉縣誌》載:「番民無文字,點劃隨其天籟,相口授而不遷焉,呼父為阿爺(阿音如葉爺轉入聲,音近葉),母為阿媽**入聲,音近襪);兄曰哥,侄曰侄,妹曰妹,與漢人無異;弟曰都琢,從弟曰葛都,嫂曰阿沒拓,伯曰阿必得,叔曰阿僕,叔之妻曰阿什;母之兄弟曰阿姑;父之姐妹曰阿姑包,其夫曰阿必得;稱官府曰阿叭,稱祖父亦曰阿叭,祖母曰阿鐸,子曰接祿,女曰接蓖,甥曰擇涿,呼孫亦如之;媳曰接續.凡食物曰擇麼包,早飯曰合納帖,午飯日雜麼帖,飲茶曰撻帖。
其餘衣帽曰大娃;稱鞋,河東人曰刺葛,河西人曰涿其。有所求曰乞,無所求曰沒乞;知其事曰察,不知其事曰沒察(嚓音近煞),不明白曰沒穠.其呼天曰兒漠叭,呼地曰孰卜幹,日曰莫釋葛於,星曰日柘,雲曰是達,雪曰白,雨曰沒亦;凡路皆曰越,行路曰越格路;山曰解卜,水曰沮,石曰孩兒疤。其稱樹為食普,松曰漉,柏曰壽,竹曰百,梅曰回於樸,柴曰悉,砍柴曰悉錯.稱人之富曰兒布者,貧曰敝減者;稱人之善曰舍,惡曰業沒舍;謂咒罵為活得,打曰葛得,死曰阿咦。
其於一身:曰葛.波柘,頭也;曰麼葛,項也:曰瀰瀰,眼也;逆格伯,耳也;如達葛,口也;伯留,面也;格哄,發也;地格卜,鼻也;河東曰歇伯、河西曰齊伯,皆手也;河東曰協廓、河西曰躅,皆足也;舌葛伯,舌也;拍博,肚也;頂乜訶,背也;撻骨兒格,腰也;歇所格,指也。
擇達,言說也;合沒絳,和好也。謂牛為息,馬為賀,虎為紅貝,羊為拆,豬為柏,狗為桔,雞為汙(大聲),鵝為和月,騾為格底,驢為擇挖兒。此番音之大略也。
羌語方言多,地區性差異大,致使其使用範圍受到限制;加之清代以後羌、漢交流日益密切,漢語漸成北川羌民的通用語言。現今,僅青片、片口等一些邊遠偏僻村寨的老人尚能「打鄉談」,即在漢語中夾雜一些羌語詞句。 羌族歷以漢文紀事,保留在羌族地區的碑刻均為漢字,羌族端公亦全用漢文及道教符咒。
羌族 是乙個沒有文字的名族嗎?那代表這個名族主要文化的是什麼?
4樓:網友
塔塔爾族的飲食,種類多,美味可口。主要有肉湯飯,克孜杜爾瑪(一種烤制的。達斡爾族最大節日是春節,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個通宵,大年初一。
我們羌族為什麼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5樓:網友
文字的產生需要強大的政權來做保障,要形成國家。
羌族雖然很古老,但是一直沒有成立強大的政權國家,也就沒有形成文字的物質基礎。
6樓:網友
可能是之前教育做得不夠好。
羌族是怎麼取名字的?
7樓:安
幫你找到一點零碎的資料。
取名與大自然相聯絡,前面冠以自然事物,後面綴以表示性別的「基」(兒子)或「子」(女兒)。
如取名為日渥不基的,其中的「日渥不」為「大山」之意,「基」為「男子」或「兒子」之意。意思為大山的兒子。
拉巴子。「拉巴」是羌語的「花」,「子」為「女子」或「女兒」之意,意思為花的女兒。
日達木基、 日達木子。日達木是「雲」,也可說「丹木」。
再如:無素(羊角花)子、日谷得(大石包)基、日谷得(大石包)子、露佛(白石)基、露佛(白石)子、美思(太陽)子等。
需要指出:羌族人的名字是他自己民族語言(它沒有自己的文字)的發音,然後用漢字「翻譯」過來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你覺得它像「藏族名字」。
羌族的新年是什麼時候
羌年為羌族傳統節日。又稱小年,每年農曆十月一日舉行。頷歌節,主要流行天茂縣北部的羌族聚居山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只有婦女參 羌族端午節,也是羌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這天,男女老少都要飲一點雄黃酒,並擦一點在耳邊和鼻邊,撒一點在門前和窗前,以防蚊蠅蟲蛇及穢氣進入,保佑家人無恙。凡能走動...
為什麼羌族的房子都要有羊頭掛起
北川古羌族是乙個以養羊為主的畜牧民族,由於羊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漸形成了對羊的崇拜。在羌人的日常生活中,羌人喜歡養羊 穿羊皮褂 用羊毛織線,祭祀活動中常用羊作祭品,羌族少年成年禮時,羌族巫師用白羊毛線拴在被祝福者的頸項上,以求羊神保佑。羌族巫師所戴的帽子有兩個角,是用羊皮製成的,巫...
羌族的節日習俗注意事項是什麼?注意事項
羌族的風俗習慣注意事項 1 祭祀禁忌。祭山大典為該族最隆重的祭典,又稱 山神會 塔子會 山王會 祭祀旨在求山神保佑人畜興旺 五穀豐登 林木繁盛 天下太平。在祭祀期間,嚴禁入山採樵狩獵。羌地入夏常乾旱,故祈雨為該族另一經常性宗教活動。祈雨前須搜山,即禁止任何人上山砍柴 挖藥或狩獵。未婚婦女不許參加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