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唯吾道古
雖有名馬——雖:即使;雖然。
不以千里稱也——稱:著稱,出名;稱呼。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頓(飯);吃。
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餵養;吃。
是馬也——是:這;判斷動詞。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今義:或者。
《馬說》中古今異義的字 急急急!
2樓:313傾國傾城
是:古義: 這樣的。 例: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今義:判斷詞。
安:古義:怎麼。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 :古義:同樣。 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 例:一食或盡粟一石 今義:或者。
食:古義:通「飼」餵養 例:食之不能盡其材。 今義:吃。
策:古義:馬鞭 今義:策劃,策略。
馬說》原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能辱沒在馬伕的手裡,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盡一石糧食。飼養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馬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品德就顯現不出來。
想要和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千里馬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餵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
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3樓:網友
策:竹製的馬鞭子,引申為用鞭子打,這裡是驅使的意思 不是古今異義然後 古:這樣以後;今:連線詞。
雖 古:即使;今:雖然。
奴隸 古:低賤的人;今:被人勞役,沒有人生自由的人或 古:
有的(時候);今:或者,並列連詞食 古:飼養,餵養;今:
吃的動作是 古:這樣;今:判斷詞。
道 古:方法;今:道路。
馬 古:千里馬;今:動物的一種。
知 古:識別;今:知道。
安 古義:怎麼。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 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馬說》中的古今異義
4樓:江南分享
策:竹製的馬鞭子,引申為用鞭子打,這裡是驅使的意思 不是古今異義然後 古:這樣以後;今:連線詞。
雖 古:即使;今:雖然。
奴隸 古:低賤的人;今:被人勞役,沒有人生自由的人或 古:
有的(時候);今:或者,並列連詞食 古:飼養,餵養;今:
吃的動作是 古:這樣;今:判斷詞。
道 古:方法;今:道路。
馬 古:千里馬;今:動物的一種。
知 古:識別;今:知道。
安 古義:怎麼。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 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5樓:馮忠懷裳
是古義:這樣的。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今義:判斷詞。
安古義:怎麼。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6樓:繁埖ぷ莫朢
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裡意為鞭策,駕馭、、
七下語文書上的,
7樓:網友
1)然後 古:這樣以後;今:連線詞。
2)雖 古:即使;今:雖然。
3)奴隸 古:低賤的人;今:被人勞役,沒有人生自由的人(4)或 古:
有的(時候);今:或者,並列連詞(5)食 古:飼養,餵養;今:
吃的動作(6)是 古:這樣;今:判斷詞。
7)道 古:方法;今:道路。
8)馬 古:千里馬;今:動物的一種(9)知 古:識別;今:知道。
馬說~ 其中的多義字、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字
8樓:東星津風長
通假字(1)食馬者:「食」通「飼」,喂。
2)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現。
3)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古今異義。是古義:這樣的。例: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今義:判斷詞。
安古義:怎麼。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義:安全;安定;安裝。
等古義:同樣。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
今義:等候;用在人稱代詞名詞後表示複數或列舉。
或古義:有時,有的人。例:一食或盡粟一石。
今義:或者。
詞類活用。1、形容詞用作動詞:
辱:辱沒。例句:只辱於奴隸人之手。
盡:吃盡。例句:一食或盡粟一石。
2、名詞用作動詞:
策:名詞,馬鞭子。這裡用作動詞,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驅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數量詞用作動詞: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盡:使……盡,竭盡。例句:食之不能盡其材。
特殊句式。1.其真無馬邪?
反問句2.馬之千里者。
定語後置(倒裝句)
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省略句4.策之不以其道省略句。
9樓:唏朢垨朢
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
食之不能盡其材:「食」通「飼」,餵養。「材」通「才」,才能。
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餵養。
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一食或盡粟一石"中的古今異義詞
10樓:alison全村的希望
這個出自韓愈《雜說》第四篇《馬說》
說的是千里馬一頓飯有時候吃「一石」這麼多呢古今異義詞。
1、食古:頓;今:吃。
2、或古:有時;今:或者。
3、石古:容量單位,10鬥相當於1石;今:石頭,石塊記得白居易《觀刈麥》裡寫「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看來這千里馬不是一般人能養得起的。
費糧食呀。汗~薇薇 簽名蓋章。
11樓:網友
食古代指一頓飯 現在指食物。
馬說中虛詞的用法
12樓:網友
而(而伯樂不常有)——錶轉折,但是(語氣較重);卻(語氣較輕) 故——因此 於——在 之——結構助詞,的 以——憑藉 雖——即使(故雖有名馬);雖然(雖有千里之能) 或——有時 其——代「千里馬」 安——怎麼 (策)之——作代詞,代千里馬 以——按照 (鳴)之——助詞,補充音節,無意義 而(執策而臨之)——表修飾。
問說+古今異義詞
13樓:網友
《問說》
作者介紹:劉開(1784—1824)字明東,又字方來,號孟塗,清代桐城(今屬樅陽陳州鄉)人,散文家,他是桐城派古文的重要作家。降生數月而孤,小時家境貧寒,當牧牛童,喜歡偷聽書塾老師朗讀文章,聽了能背誦。塾師發現後,邀他到書塾裡學習,後來還把女兒許配給他。
劉開十四歲時,拿著自己寫的文章拜謁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賞識他,盡力教他文章作法,多次讚揚這位文壇新秀。從此劉開的才名轟動一時,後來成為桐城派著名作家之一,詩文均為世人稱道。
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亳州聘請劉開修邑志,寓於佛寺中。道光四年(西元1824年)陡得疾,卒,享年41歲。有大量詩文存世,均收入《孟塗文集》。
孫權勸學中及的古今異義,孫權勸學中古今異義詞
1 通假字 卿今當塗掌事 塗 通 途 道路。邪 y 通 耶 語氣詞,表反問 2 一詞多義 當 但當涉獵 助動詞,應當 當塗掌事 動詞 正 見 見往事耳 了解 大兄何見事晚乎 認清 3 古今異義 博士 古,當時古代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今,一種學位往事 古 指歷史。今 過去的事 及 等到.時候 大 很,...
古今異義詞
桃花源記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鮮美 古 鮮豔美麗。今 食物新鮮,味道好。2.復前行,欲窮其林。窮 古 極,盡。今 資財缺乏 古時用 貧 3.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交通 古 交錯相通。今 交通運輸。4.問所從來。從來 古 從 來。今 從過去到現在。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 1 妻子,古 妻子兒女...
古今異義可以古今,古今異義詞。君子今義,古義。可以今義,古義
古 是可以憑藉。現在 是 能夠 古 可以憑藉 今 能夠 古今異義詞。君子今義,古義。可以今義,古義 君子古義 君子者,權重者不媚之,勢盛者不附之,傾城者不奉之,貌 惡者不諱之,強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從善者友之,好噁者棄之,長則尊之,幼則庇之。為民者安其居,為官者司其職,窮不失義,達不離道,此君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