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病毒的個體貌似非常小,估計這種電子顯微鏡至少幾十萬吧。。。
2樓:網友
觀察病毒的電子顯微鏡操作複雜,體積較大,個人難以使用,只用作科學研究。
3樓:網友
買得起用不起!
乙個電子顯微鏡一開開,一幢普通規模的大學生宿舍樓的點都給它乙個佔掉了,也就是說,這一整幢宿舍樓的其他電器都別想再正常用電了!所以我試問,縱然你買得起,買得到,你交得起它耗的電費嗎!?!一般想用電子顯微鏡都要事先打好招呼、預約,然後經批覆登記後才允許用的。
4樓:網友
市場上好象賣幾萬就可以拉。
多少倍的電子顯微鏡下能看到單個的病毒?
5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病毒的整體尺寸一般在30-80nm,如果僅僅可以看到,10000倍既可放大到肉眼可識別。如果病毒團聚在一起,就無能為力了。就需要繼續放大,一般5-10萬倍,可以有效觀察到單個病毒。
如果要清晰識別病毒形態,那需要放大10-15萬倍較好。
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乙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
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複製、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資訊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
電子顯微鏡可以看病毒嗎?
6樓:芊芊和你說民生
病毒是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它們的結構非常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必須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細胞內,一旦離開活細胞可就不表現任何生命活動跡象。
病毒個體極其微小,絕大多數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
電子顯微鏡技術的應用是建立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之上的,光學顯微鏡的解像度為,透射電子顯微鏡的解像度為,也就是說透射電子顯微鏡在光學顯微鏡的基礎上放大了1000倍。
什麼顯微鏡能看到病毒?
7樓:呼正林
醫學顯微鏡是由乙個或多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能將肉眼無法分辨的細胞、病毒等微小物質放大成肉眼可辨物像一種光學儀器。根據成像原理不同可以分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進入21世紀,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可以達到2000倍,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可以超過300萬倍。
它已經成為日常醫學診斷和醫學微觀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顯微裝置。
8樓:煤球闖天涯
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病毒,一般的光學顯微鏡是看不到病毒的。
9樓:火星人
病毒的體積極小,大部分的病毒一般來說要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10樓:渺小的
電鏡可以,普通光學顯微鏡還是算了。
電子顯微鏡的用途?掃瞄電子顯微鏡有何特點和用途
透射式電子顯微鏡常用於觀察那些用普通顯微鏡所不能分辨的細微物質結構 掃瞄式電子顯微鏡主要用於觀察固體表面的形貌,也能與 x射線衍射儀或電子能譜儀相結合,構成電子微探針,用於物質成分分析 發射式電子顯微鏡用於自發射電子表面的研究。http www.掃瞄電子顯微鏡有何特點和用途 一 掃瞄電鏡的特點。能夠...
電子顯微鏡是如何發明的
人類的第三隻眼 1931年電子顯微鏡的發明 1931年,德國科學家恩斯特 魯斯卡與組長馬克斯 克諾爾博士製成了世人公認的第一台電子顯微鏡。1932年,恩斯特 魯斯卡發表了以 幾何電子光學的進展 為題的 第一次使用電子顯微鏡的名稱,所以這一年被認為是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年份。除了動植物以外,自然界還有乙個...
電子顯微鏡能觀察到細胞內部結構麼
電子顯微鏡能觀察到細胞內部結構,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的結構稱為亞顯微結構。能觀察到的細胞器有 內質網 核醣體 高爾基體 溶酶體 線粒體 葉綠體 微體 液泡 細胞骨架 鞭毛 胞質溶膠等。電子顯微鏡使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組織細胞內各種超微結構的形態和它們在活細胞內所處的空間位置,這是其他技術方法難以達到的。掃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