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遵守承諾的人有哪些

2025-07-16 11:55:26 字數 5607 閱讀 6660

1樓:一捧月光

秦末漢初楚國人季布,楚漢戰爭中做過項羽的大將,後來歸順西漢高祖劉邦,擔任河東太守,一生特別講信用,只要答應辦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從沒有失信於人。他以俠義聞名,重守諾言,因此人們常說:「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2樓:網友

漢代的季布 一諾千金 的著名典故。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信守諾言的人

3樓:水沫染青花

韓信 宋慶齡 季布 尾生 商鞅變法 曾子殺豬。

4樓:網友

季布,千金一諾的**,採納吧。

歷史上哪些令人感慨的承諾和約定?

5樓:帳號已登出

一、關於承諾:我覺得承諾並非要明著說出來,很多人都是默默的在堅守著自己內心的諾言。

例如:1.文天祥寧死不屈,這是他在堅守對自己國家的承諾,「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這一千古名句多麼令人感慨啊;

2.霍去病以「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作為己任,默默堅守著國家領土,不容任何人侵犯;

3.諸葛亮對劉備託孤的承諾,明知不可行,卻全力以赴,這是給逝去的劉備乙個完美的交代;

4.伯夷、叔齊兩兄弟不食周粟,最後餓死,這是他們對大周的承諾;

5.***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著實令人欽佩;

6.荊軻的「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視死如歸,不怨不悔;

7.項伯在鴻門宴上護住劉邦,這是對張良的許諾;

8.徐庶的「身在曹營心在漢」。

二、歷史上令人感慨的約定:

例如:1.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同生共死;

2.伯牙視子期為唯一知己,與鍾子期約定下次再會,可到約期時子期已去世,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3.蘇武與妻子的約定"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4.焦仲卿與劉蘭芝約定「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5.「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這是最不可得的對約定的遵守。

6樓:買手媽媽

晉文公派兵圍攻「原」,出發前承諾,如果三天攻城不下立刻退兵,三天後,眼看對方彈盡糧絕,再過一天即將投降,可是晉文公確退兵了,他覺得對士兵的承諾遠比攻佔城池更加重要。結果因為晉文公的做法讓對方很是敬佩,而主動投降。

7樓:網友

從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歷史人物有很多,數不勝數,古有孔子一生不懼嚴寒酷暑遊歷各地傳播文化,這是他對國家對君主對人民的承諾,是為大義,令人敬佩,今有雷鋒同志說:「永遠為人民服務」,於是他不懼困難、不怕辛苦為幫助需要處於困難的人們,這種對人民的無私奉獻的承諾,是為大愛,舍小我而顧大我值得歌頌、值得銘記、值得發揚。

8樓:網友

蘇武吧,乙個人煢煢孑立,雖然沒有和君主明說,乙個人的堅守更加可貴,要是像意志不堅定的我早就投降了……他真是錚錚鐵骨!

9樓:韭菜殼子

就三國裡面來說我認為讓人感慨的比如。

1.司馬懿曾經對 曹爽承諾「我對著渭水發誓,我只為兵權不為其他,讓大將軍一家可以放心。然後沒多久,曹爽一家就被 咔嚓了。

2.劉先主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臨危受命,殫精竭慮,慘淡經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0樓:蝶舞落嶧城

在古代,司馬懿曾對曹爽承諾,我只為兵權,不為其他,然而,曹爽還是沒有逃過狡兔死,走狗烹的定律,被司馬懿殺死,不得不令人感慨萬分。

11樓:網友

春秋時期,魯國的尾生遷居梁地後,認識了乙個漂亮的姑娘,兩人一見鍾情後私定終身,尾生與姑娘約定在韓城外的一座木橋邊會面,遠走高飛。黃昏時分,尾生提前在橋邊等候,六月天,風雲突變,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而下。山洪爆發,江水淹沒了橋面,尾生想起與姑娘橋下之約,寸步不離,江水漸漸淹沒膝蓋,腰身,脖頸。

約定在胸,尾生始終不肯離開。最終江水褪去,逃出家門的姑娘看到緊抱橋柱死去的尾生。

12樓:麻橋豆帶

1.「張騫出使西域」漢武帝時期,張騫自薦出使西域,出使徒中,多次被俘,各種威逼利誘,但一直記著自己對國家的承諾。

2.「君子之約」兩個有高尚品格之人的約定。

13樓:湯姆先生啊

我就知道乙個承諾。那就是梁山伯跟祝英臺的承諾吧,他們兩個承諾要永永遠遠的都在一起,不管生與死都要在一起。而這個承諾最終也生效了。

他們二人最終還是非常幸福的在一起,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化成了蝴蝶在空中翩翩飛舞。

14樓:sam淚雨

郭明義,為希望工程捐款10多萬元,資助貧困的學生。又無償獻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照亮身邊的人。

15樓:網友

赤壁大戰前魯肅對諸葛亮的承諾。赤壁大戰時,周瑜需要水戰,使用弓箭。而魯肅沒有履行諾言,告訴了周瑜,致使周瑜加害諸葛亮,逼諸葛亮使用草船借箭。

16樓:核仁

在趙氏孤兒中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程嬰曰:「不可。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

遂自殺。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當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於人。 公子與侯生決,至軍,侯生果北鄉自剄。

17樓:網友

尾聲抱柱致死方休,說的是因為對與自己相愛的人一起私奔預定的地點在橋下,結果由於下了暴雨水漲高,他想到對自己心愛的人的承諾就抱著橋柱子一直等到被淹死在橋下。

18樓:你家羨羨那些事

例如文天祥,他寧死不屈,這是他在堅守對自己國家的承諾,「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愛國的慷慨承諾令我感動。

19樓:荒

劉邦與關內百姓「約法三章」,這個約定兌現了,贏得了民心。

商鞅變法時「立木為信」,使得變法順利進行。

20樓:小小

諸葛亮受先提之託。盡心盡力輔佐新帝。即使新帝並不成大器。但是還是忠心的一直輔佐。無論自己能否得到重用。完成先帝的遺願最重要。

21樓:燈下青年

突然想到乙個詞:金屋藏嬌。少年時,對她說,定要蓋金房子娶她為妻,卻娶了別人。現在想想,當時的阿嬌心裡該是有多落寞。

22樓:四顧無人燈下黑

劉邦和項羽約定誰先入關誰稱王。

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即使不停毀約最終還是被降伏。

23樓:網友

那肯定是劉備死前諸葛亮對他的保證,會努力輔佐太子登基,在之後無論多麼扶不起,到死都陪伴在身旁。

24樓:網友

伯牙與鍾子期約定下次再會,繼續彈琴說心事,可子期去世了,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25樓:網友

諸葛亮照顧劉備的兒子,一心一意的扶持。

歷史中信守承諾的典型事例

26樓:sine叶韻

韓信落魄的時候,乙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不忘舊恩,奉**千兩以漂母。

古代不信守承諾的歷史事實

27樓:雨中漫步

一諾千金。

西漢初年有乙個叫季布的人,他為人正直,樂於助人,特別是非常講信義。只要是他答應過的事,無論有多麼困難,他一定要想方設法辦到,所以在當時名聲很好。 季布曾經是項羽的部將,他很會打仗,幾次把劉邦打敗,弄得劉邦很狼狽。

後來項被圍自殺,劉邦奪取天下,當上了皇帝。劉邦每想起敗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生氣。怒憤之下,劉邦下令輯拿季布。

幸好有個姓周的人得到了這個訊息,秘密地將季布送到魯地一戶姓朱的人家。朱家是關東一霸,素以「任俠」聞名。此人很欣賞季布的俠義行為,盡力將季布保護起來。

不僅如此,還專程到洛陽去找汝陰侯夏侯嬰,請他解救季布。

夏侯嬰從小與劉邦很親近,後來跟劉邦起兵,轉戰各地,為劉邦建立漢王朝立下了漢馬功勞。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處境,在劉邦面前為季布說情,終於使劉邦赦免了季布,還封他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為河東太守。

當時,楚地有個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辯,專愛結交權貴。季布和這個人是同鄉,很瞧不起他,並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過厭惡之意,偏偏曹丘生聽說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吉他,特地請求皇親國戚竇長君寫一封信給季布,介紹自己給季布認識。竇長君早就知道季布對他印象不好,勸他不要去見季布,免得惹出是非來,但曹丘生堅持要竇長君介紹。

竇長君無奈,只好勉強寫了一封推薦信,派人送到季布那裡。

季布讀了信後,很不高興,準備等曹丘生來時,當面教訓教訓他。過了幾天,曹丘生果然登門拜訪。季布一見曹丘生,就歷露厭惡之情。

曹丘生對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禮,然後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楚地有句俗語,叫做『得**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您是怎樣得到這麼高的聲譽的呢?

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處宣揚您的好名聲,這難道不好嗎?您又何必不願見我呢?」

季布覺得曹丘生說得很有道理,頓時不再討厭他,並熱情款待他,留他在府裡住了幾個月。曹丘生臨走時,還送他許多禮物。曹丘生確實也照自己說過的那樣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揚季布如何禮賢下士,如何仗義疏財。

這樣,季布的名聲越來越大。 後人用「一諾千金」亞形容乙個人很講信用,說話算數。

28樓:流氓pk氓流

西元208年赤壁戰後,孫劉結盟進軍奪取荊州城。由於荊州乃兵家必爭的重鎮,所以東吳主帥周瑜親任南郡太守,坐鎮荊州,而功勞甚偉的劉備卻只能率本部兵馬守江南的油江口立營。劉備居公安,地小物薄,不利於發展,於是他向孫權兩次提出借荊州。

孫權採納周瑜的建議,不僅不借荊州,反而利用吳蜀聯姻軟禁劉備,使50多歲的劉備作了東吳的嬌客。210年,周瑜病故,魯肅繼任。魯肅勸說孫權暫時將荊州借給了劉備。

劉備借得荊州後,即以之為立足點,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至今仍有「劉備借荊州,一借永不還」的俗談。

29樓:咩滅滅

古人尾生,約了個女子在河邊相見,女子未至而洪水暴至,為了守約始終不離,淹死了。

30樓:兔子跳呀跳呀

蔣介石撕毀與中共簽訂了《雙十協議》

31樓:武君建

如陳勝,在給人當傭工時,曾言---苟富貴勿相忘。

當他稱王之後就不認以前的窮朋友了。

32樓:梨花白

西漢武帝向陳皇后承諾金屋藏嬌,而後將其打入冷宮咯 不過這個比較小家子氣。

關於承諾的歷史小故事

33樓:我是

張良進履。

張良的祖父、父親,都當過南韓相國。秦滅韓後,張良立志替南韓報仇。一次,乙個鬚眉皆白的老人在橋上把鞋蹭到橋下去了,便叫張良去揀,還要幫他穿上,張良恭敬照辦。

老人約他五天後早晨在橋上相見。五天後張良來晚了,老人讓他過五天再來。沒想到五天後張良還是晚到了,老者要他過五天再來。

張良怕再遲到,第四天半夜就趕到橋上。老者來時,見張已在橋上,知他學習心誠,就送一部《太公兵法》給他。張良得此兵書,潛心鑽研。

憑藉滿腹韜略和智謀幫助劉邦打天下。漢朝建立後,他以赫赫戰功被封為留侯。

歷史上不守承諾的人而且又遭到報應的有誰啊!!!

34樓:網友

我寧願相信發誓人在發誓的那個剎那,是真心的!至於後來。大家都想到了是怎樣的結局,後來。。後來。。。想也沒用,徒增煩惱 誒。 .

古代信守承諾的人的故事,歷史上有關信守承諾的名人故事

1 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 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 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

歷史上有偉大人格的人有哪些,歷史上有哪些姓潘的大人物??

王守仁,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 哲學家 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 佛家 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 先儒 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明史 對王守仁評價 贊曰 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

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人物有哪些,中國歷史上哪些皇帝死的最慘

商鞅 死因 五馬分屍 秦孝公通過變法使秦國國力躍於各國之首,商鞅功不可沒。但他由於執法嚴厲,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後,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發他 欲反 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 車裂 之刑 即五馬分屍 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場。李斯 死因 腰斬 李斯不僅是輔助秦王橫掃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