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帶著襁褓中的嬰兒逛景點趕火車,是什麼心情?

2025-07-12 01:00:24 字數 1337 閱讀 1458

1樓:消化

全職奶爸,帶孩子去過北京,浙江省多城市,福建省多城市,青島x2,廈門,臺灣,印尼。

趁孩子還沒成績的壓力,計劃國內外多走走。就像題主說的,孩子這麼小,帶著旅遊不是折騰自己嗎?這個念頭我們兩夫妻都有過,但現在打消了。

想了半天,也想不出為什麼會打消這個年頭,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打消的。直白點,一天看不到,全身都難受,就像今天孩子他媽帶她出去玩了,難得在家睡懶覺,上網,打遊戲,沒一會就膩了。打**問孩子什麼時候回來。

扯遠了)。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誰不想每天過著「吃飯,睡覺,打豆豆」的日子,可是,既然長大了,選擇迎接這個新生命,就要為他負責。老媽不想帶孩子,那就自己辭職帶唄。

想去旅遊,孩子又放不下,那就帶上唄。旅扒孫遊景點太熱門,需要排隊?那就選擇淡季,冷門的景點。

孩子鎮此模精力有限,玩不了多久就犯困,那就把行程安排的鬆散一點。

曾經在青島,推著一輛手推車,孩子有精力就玩玩景點,沙灘。走不動了,就在推車裡睡覺。4天的時間,幾乎把青島熱門景區及附近的小街小巷都走遍了。

帶著孩子去旅遊,有時候沒那麼功利,就像孩子去學圍棋,舞蹈一樣。只是給他一次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旅遊對於我們也一樣。

瞭解不同的城市,品嚐不同的美味,這本身就是件很美好的事。我覺得吧,旅遊是御緩一件開心跟快樂的事,哪怕這次的行程並沒有多少值得回味的東西,通過總結跟反思,也是我們下次尋找快樂的墊腳石。<>

2樓:段幹聽蓮

你要帶孩子旅遊,完全ok,是你的自由。但是請照顧好你家寶寶,這也是你的義務。就以列車車廂來說,大家都是付了車票的,共同享受列車服務,每個人都有享受車廂環境的權利和維護車廂環境的義務。

你的孩子哭鬧,玩耍,你放任橘腔凳不管,完全就是一種沒圓嫌素質的體現。你說什麼?嬰兒要哭管不住?

那是你的事,請你想辦法。起碼你應該儘自己所能管好,你是孩子的家長。而不是對別人說,我管不了,你自己習慣吧。

你這是耍流氓。還有,在車廂裡讓孩子肆意玩鬧,吼叫,做家長的還在一旁傻笑不管管的,這種行為和在公共場所脫鞋摳腳放屁不顧旁人眼光的行為,有什麼圓旅區別。<>

3樓:網友

我的思路敏吵是這樣的。人類做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從冷冰冰的理性出發的。就像人們拜祭祖先和英靈時對他們說話,出錢準備祭品與鮮花,並不是「因為」他們能知道,而是「相信」他們能知道。

在這行為裡,人們滿足了自己內心的訴求。就像人們給自己的寵物起橋公升侍名字,和它們聊天,自稱爸爸媽媽,並不是「因為」它們能理解,而是「相信」它們能理解。在這行為裡,人們也滿足了自己內心的訴求。

同理,年輕父母帶著嬰兒遊歷名勝,認為那是一種美好的家庭經歷,認為那能讓孩子記住些什麼,比如一家三笑謹口的相親相愛,比如祖國山川的情操陶冶。一樣是一種「相信」,而不是一種道理嚴密的「因為」。<

《雨說》中「我是在白雲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其中,襁褓有什麼表達作用是神馬?急啊啊啊啊

說明雨童年生活的美好白雲是自由的象徵,雨在白雲中孕育,自由 幸福地成長。水氣 雲 遇冷凝結成雨,雨從雲孕育而來,所以說雲是雨的襁褓。雲 白 是為了說明雨童年生活的美好表達對生活在動亂年代兒童的同情以及對快樂中的自己的滿足 雨說,我是在白雲襁褓中笑著長大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雨是在 自雲的襁褓中...

親媽丟下襁褓中的我起訴爸爸離婚,後媽把我養長大後,親媽想認我,我怕後媽難過,我該怎麼辦

你其實沒有必要這麼困擾。認與不認,其實全在你的一念之間!不過我倒有乙個建議 感情是多年培養出來的,你和你的親媽的親子關係,與認不認沒關係。你與其怕你後媽生氣,不如和她好好談談,聽聽她的想法。首先,你必須要和你後媽說清楚,你和你後媽之間的感情是牢不可破的,你是她撫養大的,你的性格她應該清楚,你的感情,...

2個月大的嬰兒,有必要帶著出去多轉轉嗎?

寶寶多大可以帶出門。很多媽媽對寶寶出門的年齡有疑問,到底多大的寶寶可以帶出門呢?一般來說,寶寶滿月之後就可以帶著出門了。未滿乙個月的寶寶,由於身體各方面發育還不完全,外出的話,接觸到外面複雜的環境,很可能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生病,所以一般寶寶不滿乙個月,除非必要的外出 打預防針 生病等原因 否則不建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