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目前所領的薪酬跟你的工作量掛鉤嗎?

2025-07-05 22:45:13 字數 1334 閱讀 1901

1樓:菊部時尚

一直以來,很多從事九年義務教育的教師對職稱,是既愛既恨的態度。

為什麼對教師職稱既愛既恨呢?

因為有了教師職稱的標準,我們可以多領到一項津貼,而且津貼的數額還不少,也是是教師薪資的主要構成部分。職稱的等級劃分讓教師有動力向著乙個目標前進,畢竟職稱不同薪資也有一定的差距。比如:

小學一級職稱和小學高階職稱的薪資就差好幾百塊錢,同樣是小學教師,副遲攔高階和正高階的職稱,同樣能查好幾百塊錢。

不光如此,教師想要評上職稱真的是非常難,有的教師奮鬥大半輩子才能評上乙個初級職稱,到退休時也不過只是中級職稱。而且職稱的數量也是非常有限,只能選少數教師參與評定,所以就造成了一種教師與教師之間的落差感。

雖然中小學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但是不同職稱之間相差這樣多的錢,合理嗎?

很多中小學教師覺得,太不合理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乙個問題,同樣都是編制內,為什麼公務員就不實行職稱制度呢?就拿一線的中小學教師來說,雖然薪資與工作量掛鉤,但是這類能成功評上初級職稱的都沒有十之一二,很多一線老師都是工作了20多年才被評上以及教師,更有些獎金退休的老教師依舊是拿著初級職稱的薪資,難道你以為這類老師就是沒能力嗎?

其次,職稱評不上,不單單是評審制度的問題,職稱名額、評審太嚴、沒有人脈等問題都是擺在職稱道路上的一道門檻。不少中小學老師多麼希望教師的職稱能想公務員一樣,到了年限就自動公升級,那該有多好。

如果說評定職稱的標準不是能力,不是工作量,那麼與教師薪資掛鉤就是最不合理的。教師的薪資應該與工作績效掛鉤才對,「多勞多得」自古就是勞動階級的權益。現敬旦迅在仍然有不少教師在渾水摸魚,幹得少也就罷了,績效還非常差,最關鍵的是還有職稱保障,這就是最不合理的。

很多教師工作量大任務重,卻始終評不上職稱標準,這也是不合理的。

也有不少中小學教師認為:國家用職稱制度把教師分類的初衷是好的,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錯就錯在影響評定職稱的標準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走關係、送灰色收入等,且符合條件就可以評,不能給指標限制,但聘任時要由學校出臺具體細則按標準聘任。

如果把教師的職稱標準按工齡、績效、工作量來評定,恐怕哪個教師都不會有意見,有能力你就多拿,沒能力你就少拿,誰也不會多說一句閒話。但是從目前來看,短時間內想要改變現在這種現狀,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中小學教師職稱的評定製度,您亮此是如何看的呢?

2樓:娛樂小寶貝

我感覺挺掛鉤的,因為我瞭解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所以現在的回報,我感覺已經心滿意足了。

3樓:有趣娛樂雜談

我覺得是不掛鉤的,因為我的工作量是很大的,但是工資卻沒有那麼高。

你覺得你對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狀況滿意嗎?

先說一下個人情況。快了,要娃晚,才歲。在北京,兩套小房子,兩輛京牌車,工作在一家大公司做個小經理,媳婦沒上班,暫時在家看孩子。對於自己的生活,怎麼說呢,滿意中帶著不滿。工作中的滿意,公司挺大,說了大家都知道,感覺有點企業榮譽感,但壓力也大,任務一年比一年高,領導新換的,想法多,愛罵人。我常想,辭職算...

工作讓你滿意嗎?你目前的工作讓你滿意嗎?

對目前的職業,綜合考慮我還是比較滿意的。說說我自我滿意的理由吧!第一,滿意來自於工作給我帶來的安穩狀態。我的工作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這讓我能夠享受到有規律的作息。其次,我的工作有安穩的收入,就是人們常說的旱澇保收,在一定的時間內,得到相應的報酬,不用擔心它會突然消失。不大起大落,又足以應對目前的生活...

哪一件事讓你覺得你以前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就是考上了自己想要的崗位和職業,我覺得以前受的苦,所有的累都是值得的,因為你以前的苦和累,然後鑄就了你現在的成功。拿到了你自己想要的薪水,然後回報給自己的父母。就是當自己成功的時候,覺得之前受的苦都是值得的,比如自己考上大學的時候,覺得高三累年,沒日沒夜的看書,然後是非常值得的我覺得非常的開心。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