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饒頎
詠華山的作者是寇凖。
寇準(961或962年8月27日—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授大理評事,先後知巴東、成安二縣。
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樞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公升任參知政事。宋真宗含汪燃即位後,先後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
當年冬天,契丹(遼國)南下犯宋,包圍了澶陵鍵州等河北地區,朝野震驚;寇準力排眾議,堅主抵抗,反對南遷,促使真宗親往澶州督戰,從而穩定了軍心,使宋遼雙方訂立「澶淵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被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知陝州。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任樞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復宰相職務。天禧四年(1020年),罷為太子太傅,封萊國公。
後又遭丁謂誣陷,被一再貶逐,直至雷州司戶參軍。天聖元年 (1023年),病逝於雷州貶所。
主要影響
寇準在政治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寇準一生無論是做地方官,還是擔任**談虛要職,在其卓越的政治才華背後,始終貫穿著鮮明的愛民思想。在其施政時,百姓的利益往往得到體現。
徵收賦稅與徵發徭役是令地方官頗為頭疼的事。
每到此時,他們就簽發文書至各鄉催逼,搞得民怨沸騰,耽誤了農業生產,還往往收不到預期效果。而時任巴東知縣的寇準卻「推至信」於民,只在縣城門口大張告示,開列出各鄉鎮應交稅額及負責入的名單,就達到了目的,又不擾民。這使他在地方官任上遊刃有餘,贏得了百姓的衷心愛戴。
2樓:蕪心
詠華山作者是寇準。
詠華山的作者是誰怎麼讀
3樓:生活小常識
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詩的大意是: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華山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雲。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詠誦的一首詩。這首詩寇準在與先生爬華山時情不自禁吟誦出的。
寇準,是北宋時期稀世神童,聰慧過人。據史書記載,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一首五言絕句:「只應天山有,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邁,回首白雲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詩還要快出許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詠華山賞析
4樓:古詩文網
華山》是寇準七歲時的詠詩。寇準,是北宋時期的乙個稀世神童,他聰慧過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穗李。據史書記載,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了這首傳為千古佳話的五言絕句。
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華山的高峻陡峭,氣勢不凡,顯得貼合山勢,老族舉準確傳神,可謂是難能可貴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這兩句詩意思是說,比華山高的只有藍天,也沒有任何一座山峰能與之平齊,極寫華山巍峨高聳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詞說明了華山極高,再比華山高的就只有那藍天了;「更無」說明華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沒有任何一座山峰能與之平起平坐。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這兩句意思是說,當你站在高高的山頂的時候,抬起頭來仰望蒼穹,紅日彷彿就在你的頭頂上;低頭俯瞰腳下,蒸騰的雲霧正在半山腰繚繞瀰漫。「紅日」後之「近」字,「白雲」後之「低」字,都極有力地襯托了華山的高聳與陡峭。
這首詩侍碧在寫法上有兩點值得我們借鑑,一是對仗工整、嚴謹,沒有一絲一毫的刀斧痕跡。二是煉字精準,不著任何痕跡地襯托了華山的高聳、巍峨與陡峭,如前兩句中的「只有」、「更無」和後兩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準,十分巧妙。無論是對仗修辭手法的運用,還是遣詞煉字的功力,都說明了絕非等閒之輩所能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於乙個七歲孩童之口。
拙作 詠牡丹,《詠牡丹》的作者是誰?
賞牡丹和詠牡丹區別 你好,很高興為你服務,為你作出如下解答 賞牡丹和詠牡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種不同的活動。賞牡丹是指在牡丹花開的季節,人們會去賞牡丹花,欣賞牡丹花的美麗,享受牡丹花的芬芳。詠牡丹則是指在牡丹花開的季節,人們會用詩歌來表達對牡丹花的熱愛,用詩歌來表達對牡丹花的美麗和芬芳的喜愛。發生問...
《江城子詠父》作者誰,《江城子莫問》的作者是誰
作者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 江城子 莫問 的作者是誰 這首詞是近年流行的,並非蘇軾的作品,應是今人所作江城子 莫問 一點浮萍去何方。淺淺來,悠悠浪。飄飄夢結,沉沉自彷徨。看它絲根清流上,冷冷遊,默默淌。鸞鏡青鳥紅酒旁。奄奄飛,漸漸忘。素素纖指,不知怎...
鵝這首詩是誰寫的,《詠鵝》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唐 王洛賓 詠鵝 這是一首詠物詩 相傳是王洛賓七歲時寫的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幾種方法在iframe子頁面獲取父頁面元素 如下 詠鵝 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唐朝 駱賓王 駱賓王 640年 684年 字觀光,義烏 今中國浙江義烏 人。唐朝初期的詩人,與王勃 楊炯 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駱賓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