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頃枯」的實驗,得出了重量不同的兩個鐵球同時下落的結論,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多年之久的雀肢洞錯誤結論。關於自由落體實驗,伽利略做了大量的實驗,他站在斜塔上面讓不同材料構成的物體從塔頂上落下來,並測定下落時間有多少差別。結果發現,各種物體都是同時落地,而不分先後。
也就是說,下落運動與物體的具體特徵並無關係。無論木製球或鐵製球,如果同時從塔上開始下落,它們將同時到達地面。伽利略通過反覆的實驗,認為如飢逗果不計空氣阻力,輕重物體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都是相同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在1589~1591年間,伽利略對落體運動作念跡了細緻的觀察。從實驗和理論上否定了統治千餘年的亞里斯多德關於「落體運動法則」確立了正確的「自由落體定律」,即在忽略空氣阻力條件下,重量不仔老並同的球在下落時同時落地,下落的速度與重量無關。與之,伽利略還在比薩斜塔做了落體實驗,證明了自由落體含源的運動定律。
自由落體定律是誰發現的
3樓:懂視生活
自由落體定律由伽利略發現。在17世紀以前,科學家們認為重的東西會比輕的東西要掉落的快些,古希臘的哲學家、科學家亞里斯多德也是這樣認為的。1590年,伽利略對這個觀念提出了質疑。
伽畢冊桐利略決定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做一項公開的實驗。讓乙個重十磅和乙個重一磅的鐵球,同時從塔頂自由下落,結果兩球幾乎同時落地。
自由落體定律簡介。
當物體受到重力作用,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過程,就是自由落體運動。古希臘的學者們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它們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
生活在西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最早闡述了這種觀點,他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絕對與它們的重量成正比。亞里斯多德的論斷影響深遠,在其後近2000年的時間裡,人們一直信奉他的學說,從來沒有懷疑過。
直到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手坦時落地」的實驗,得出了重量不同的兩個鐵球同時下落的結論,從此推翻了亞里士多姿掘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多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自由落體實驗是誰做的
4樓:一半滑板喵
是伽利略做的。
16世紀末,伽利略通過反覆的實驗,認為如果不計空氣阻力,輕重物體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從而對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提出質疑。他嘲諷那些信奉權威的人,他們認為「有些事情理所當然是對的,僅僅因為亞里斯多德是這樣說的」。 相傳伽利略為了公開他的論斷,批駁亞氏的落體理論,曾經在乙個有「其他教授、哲學家和全體學生」參加的大型集會,登上高高的比薩斜塔,當場做了著名的斜塔落體實驗,證實了自己的學說,頓時全場譁然,轟動一時。
這個傳奇性的故事由伽利略的學生維維安尼流傳下來。維維安尼在寫《伽利略》時,提到他曾經聽說伽利略當年在有其他教授、哲學家和全體學生在場的情況下,從比薩斜塔的最高層重複做過多次試驗,證明輕重物體同時落地。關於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眾說紛紜。
有人說他用大小相遊念同而重量不等的兩球(可能是鐵球與木神舉困球)得到同時落地的結果;有人說他是用炮彈和槍彈做的實驗。有人則過分宣揚這個實驗的意義,說他第乙個做自由落體實驗一舉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錯誤。
事實上,自由落體實驗在伽利略以前就有人做過,並留下了史學記載。1576年,義大利有一位數學家在他的著作中提到自己做過自由落體實驗。他是將重20磅與重1磅的鉛球從同一高度釋放,結果在同一時刻落地,他還表示他沒法拯救亞里斯多德的教義。
荷蘭的斯悌文在他1586年的著作中更明確地記載有自由落體實驗:「反對亞里斯多德的實驗是這樣的,讓我們拿兩隻鉛球,其中乙隻比另乙隻重10倍,把它們從30英呎的高度同時丟下去,落在一塊木板或有什麼可以發出清晰響聲的東西上面,那麼,我們就會看出輕球並不需要用重鉛球10倍的答正時間,而是同時落到地板上,因此它們發出的聲音聽上去就像是乙個聲音一樣。」斯悌文是荷蘭物理學家,對靜力學作過深入研究,非常重視實驗和實際應用。
不過,斯悌文並沒有根據落體實驗作進一步的理論**。 其實,伽利略自己在1591年寫的小冊子《論運動》中,曾多次提到物體從塔上落下的實驗,並對同時落地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但他並沒有指明這座塔是否就是比薩斜塔,也並沒有肯定這個實驗是他自己做的。
光靠這樣乙個事實也不足徹底否定亞里斯多德的錯誤診斷。伽利略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憑藉數學的推理,將落體實驗轉化成斜面實驗,從而有可能精確地測量路程和時間的關係,作出判決性的實驗結論。 該實驗被評為「最美物理實驗」之一。
自由落體運動發現歷史
5樓:網友
是由伽利略通過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得出了重量不同的兩個鐵球同時下落的結論,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這也是伽利略做了大量實驗發現自由落體同時落地,而不分先後。
6樓:夢之初醒
地點:義大利 人物: 伽利略 在比薩斜塔 發現的自由落體運動。
7樓:笨笨
對自由落體最先研究的是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斯多德,他提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由物體本身的重量決定的,物體越重,下落得越快;反之,則下落得越慢。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影響了其後兩千多年的人。
直到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伽利略在1636年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寫道:如果依照亞里斯多德的理論,假設有兩塊石頭,大的重量為8,小的為4,則大的下落速度為8,小的下落速度為4,當兩塊石頭被綁在一起的時候,下落快的會因為慢的而被拖慢。
所以整個體系和下落速度在4-8之間。但是,兩塊綁在一起的石頭的整體重量為12,下落速度也就應該大於8,這就陷入了乙個自相矛盾的境界。伽利略由此推斷物體下落的速度應該不是由其重量決定的。
他在書中設想,自由落體運動的速度是勻速變化的。
自由落體定律由誰發現?
8樓:匿名使用者
自由落體定律的發現主要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
的貢獻。在十七世紀以前,物理學中有許多觀念都是錯誤的,比如亞里斯多德。
的落體觀念.亞里斯多德認為,在自由落體運動。
中,物體下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他的這種落體觀念統治了人們近二千年,到了十七世紀初期,年青的伽利略在讀了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後,首先運用邏輯推理方法尖銳地指出了亞里斯多德自由落體觀念中的邏輯矛盾.他說,如果用一根繩子把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聯絡起來,那它們將以什麼速度下落呢?按照亞里斯多德的落體理論,聯絡起來後,它們的重量是兩物體重量之和,所以,它們的下落速度也應是兩物體各自單獨下落時的速度之和.另一方面,用繩子聯絡起來的兩物體畢竟不是乙個物體,重物體下落快,被輕物體拖了後腿,所以速度減慢;而輕物體原來下落慢,由於被重物體拖曳,則其速度應有所增加;很快兩物體將以相同的速度下落,這個速度應是兩物體各自單獨下落時的平均值。
這兩個大相徑庭的結論都是從亞里斯多德的落體理論中推匯出來的,可見亞里斯多德的落體觀念不足為信,是錯誤的。
自由落體的問題,什麼叫自由落體?
由自由落體的 終速度和高度關係 可以用機械能守恆得 1 2 m v v m g h 即 v sqrt 2 g h 所以運動員從觸網前的速度v1 sqrt 2 10 變成了v2 sqrt 2 10 5 10然後動量定理 m v2 v1 f mg t 60 10 8 f 600 得 f 1500 n 由...
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的概念和基本特徵
設oa所用時間為t,ab所用時間為x,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 s at 2 2可以得到 1 oa 9.8 t 2 2 1.8 2 0b 9.8 t x 2 2 1.8 0.12根據1 把t求出來,然後帶入2 可以算出x 0.019877秒,約等於0.02秒 物體在只受重力情況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勻...
自由落體運動考慮空氣阻力嗎,自由落體運動末速度
自由落體。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物體,叫 自由落體 如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由靜止狀態開始下落的物體。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恆定的重力場。如不考慮大氣阻力,在該區域內的自由落體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其加速度恆等於重力加速度g。雖然地球的引力和物體到地球中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但地球的半徑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