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圓周率的平方在數值上很接近地球重力加速度?

2025-06-22 07:10:26 字數 3551 閱讀 7879

1樓:w飛羽

這個其實是很早之前有乙個人的定義,對於物理速度的定義就剛蔽埋剛好和π是相等的,而且根據公式還可以推匯出來羨凳,這到底是巧合還是認為誰也說不清清,歸結於數學兄並旅的偉大。

2樓:邑露泛漣漪

數學真的很偉大也很複雜。我覺得其實很多數學上的定義公式都是我們解釋不通的。至於你說的這個圓周率和重力加銀肢碧速度的關係的話,其實我也解釋不通,所以我有找到一些資料吧。

在歷史上曾經有這麼短短的一瞬,由於乙個物飢清理單位的定義的變動,使得π的平方,和那一瞬,那一點的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數值上,是相等的<>

1790年法國國民議會將「公尺」定義為:「緯度45度的海平面上半週期為1秒的單擺的擺長」。當時的考慮是「取乙個純粹以自然決定而不以國家政令決定的長度單位為基準,以此建立不分國界的測量系統」。

在這個定義之下可以算出g=π^2。還要說明的是這個定義在1791年做最終決議的時候被放棄了,因為單擺的定義還涉及到時間,以及秒這個單位。<>

g是乙個有量綱數,而π是乙個無量綱數,作比較顯然沒有任何物理意義。數值鋒舉的接近是單位的定義和選擇造成的,而單位的定義和選擇理論上來說是任意的,現在的定義,乙個是習慣,乙個是方便。這個巧合的好處是可以讓某些運算更方便。

為什麼圓周率的平方等於重力加速度

3樓:流星雨的知道是

這是那本邪書裡面寫的?

先上結論:圓周率和重力加速度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圓周率是乙個無理數,它的值是不會變的,而且是標量;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學概念,其大小等於受到的地球的萬有引力的鉛直方向分量即重力的大小除以物體的質量,方向沿鉛直向下,重力加速度是乙個向量。而且地球不是完美的球體,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重力加速度都不相同。

說白了,就是地球和月球上面的圓周率都一樣,但是重力加速度不一樣。

說二者相等的,一般是高中物理老師,指的是二者數值上接近,近似計算的時候可以抵消簡化計算,並不是說兩者之間有直接關係。

圓周率平方和地球重力加速度為什麼幾乎一致呢?

4樓:健美還不朽灬超人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完美一致,有沒有什麼聯絡?

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這個梗,在打算討論這個話題之前,種花家特意拿起計算器算了一遍圓周率的平方約返高派等於還真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完美一致,這兩者真有關係嗎?不妨我們來簡單討論下!

一、圓周率是什麼?

圓周率就是周長與直徑之比,用希臘字母π表示;圓周率是乙個無理數,它的取值位數是精確計算圓面積、周長以及求體積等關鍵依據!

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重力加速度的定念伍義是:乙個物體受重力作用而具有的加速度,要計算重力加速度必須兩個漏賀重要的引數,即天體的質量與距離,當兩者一定時重力加速度滿足如下公式:

它與天體的質量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而g是萬有引力常數,我們可以將已知的引數代入公式計算下地球的重力加速度:

g=地球質量為:千克。

距離一般我們取值6370km

那麼g=當然這個加速度是忽略了「離心力」的數值,計算就是如此,實際測試則會更小一些!而兩極地區因為沒有「離心力」作用,而地球直徑也會略小,因此計算值會略大,並且實際測試差異會更小,區域性可能會因為質量分佈差異而不一樣,但差距非常小!

三、儘管有些差異,但整體數值差異並不大,兩者有關係嗎?

其實兩者沒有半毛錢關係,公式中很明顯表明這個加速度與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那麼當天體質量與半徑出現變化時,那麼其重力加速度也將大幅改變!

上圖是太陽系各大天體的重力加速度,供各位參考,除了地球剛好比較湊巧比較接近以外,其他的跟π差了可不止一星半點,高高低低各式各樣都有!因為這與π沒有半毛錢關係,它的計算值只與天體的質量和半徑有關係,其他的就不要做太多的聯想了。

圓周率π的平方剛好是地球重力加速度,那麼兩者之間有關係嗎?

5樓:煙芷雲

圓周率π跟地球重力加速度本質上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圓周率π是乙個恆定的常數,不會因為時間空間位置而改變;而地球重力加速度是會隨空間位置發生改變的,而且是有單位的,為公尺/秒的二次方,其數值大小會依賴於長度公尺的定義和時間秒的定義。

現在的地球重力加速度數值上跟圓周率π的平方很接近屬於巧合,但是歷史上曾經有機會使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數值等於圓周率π的平方。

早期標準長度測量方法彼此不同,隨著17世紀科學活動的不斷增加,人們開始要求建立一種基於自然現象的「普遍標準」。在法國大革命取得成功之前,雖然也有提議將地球的大小作為長度單位,但是最有共識的提議是乙個鐘擺擺動固定週期時的擺長作為長度標準。

基於16世紀末伽利略開創性的研究,經過17世紀幾位科學家的系統實驗和理論研究,鐘擺的性質已相當清楚,鐘擺原理的重要性立即得到了承認,第乙個鐘擺鍾是在1657年由惠更斯實現的(如下圖)。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已經知道單擺在某一特定位置的小振動週期實際上只取決於它的長度,換句話說,單擺被視為乙個能夠將空間與時間聯絡起來的物體。因此,許多科學家懷著極大的熱情,發現了把長度這個不完全的、任意的單位固定在某種有規律的、不變的東西上的可能性。

在那個時候,時間的單位已經毫無疑問,地球的自**古以來就為時間單位提供了參考,秒或小時。古埃及人首先將一天劃分為24個階段,而這一劃分根植於古巴比倫文化,中世紀的天文學家們進一步將之細分為小時60分鐘60秒。

在1660年,第乙個基於擺長作為長度單位的官方建議是由由惠更斯向英國皇家學會建議的。1668年,讓·皮卡德也提出了類似的建議。1790年4月,在最終決定將地球子午線作為長度單位前一年,法國也有提議將基於45度緯度的秒擺作為長度單位。

同期的美國英國都有基於鐘擺的規則振動作為長度單位的度量制度出現。

然而,在第二年春季初,法國科學院選擇了一種基於地球子午線的長度單位,從而導致秒擺結束作為長度標準,主要原因是該委員會對所有的度量衡都採用了十進位,而秒擺所定義的長度依賴於時間秒的定義,而秒的定義被認為是不自然的而且也不是十進位,為人為規定的一天的86400分之一。

如果當初將週期兩秒單擺的擺長作為長度標準,定義為一公尺,根據單擺的週期計算公式,地球重力加速度將會正好等於圓周率π的平方。

6樓:武漢黑鴨

本質上沒有什麼關聯,只是因為很碰巧,碰巧這個數字與地球重力加速度相同。

7樓:哈哈噠噠麼麼哈

沒有什麼關係,這只是乙個數值,沒有參考的意義。

8樓:慶幸啊

本質上並沒有任何的聯絡,只是碰巧在數值上有關聯而已。

9樓:就是這個範兒

其實這兩個數本質上是完全沒有關係的,只是個巧合罷了。

10樓:蠟筆小新快樂

我感覺這個並沒有什麼關係的吧,兩者物理學是不一樣的吧。

11樓:麥田怪圈啊哦

應該沒有什麼關係,乙個數學乙個物理,不會有太大的關係。

12樓:星期一要吃糕

應該是有關係的,可能圓周率就是根據地球的重力來做的吧。

13樓:網友

不知道,我覺得沒有什麼關係,只是數學和天文學的一種巧合。

14樓:天秤永恆

可能有吧,最好還是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去解釋。

世界上最早計算圓周率數值的人是誰

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人能計算出圓周率數值,需要您的探索研究。因為3.1415926.是根據正六邊形無限倍邊和倍邊公式推出來的,所以無限倍邊 必然引來無限無窮無盡的小數。如果把圓周長與直徑3分之1的比值稱為圓周率,那麼圓周率的值是6 2 3。如果把正6x2 邊形的周長與過中心點的對角線的比值3.14159...

圓周率能用分數表示嗎?為什麼圓周率既然是周長除以直徑,那麼應該能用分數表示呀

因為它是無理數。如果周長是整數,那麼理論上測得他的周長應該是個無理數,無理數沒法寫在分母位置啊。是可以啊,但是你用什麼方法能準確的量出周長和直徑?如果可以準確量出來,那就可以一直除下去了,把3.1415後面的無窮位都能算出來了 因為如果分子是整數,分母就不可能是整數。反之亦然 一般下不用分數表示,它...

可以在數軸上標出表示圓周率的點嗎

直徑為1個單位長度的圓從原點沿數軸向右滾動一週,圓上的一點由原點到達點a,點a所表示的數為 圓從原點沿數軸向右滾動一週,在減去直徑 剩下的就是 l 2 r 圓周率的pai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嗎?可以。圓周率的pai是乙個實數,只要是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在數軸上,除了數0要用原點表示外,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