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萍水相逢
原文如下
捕蝗曲。蝗蟲蛀盡苗田豆,既數年矣不見收。
登高鎮上仰皆嘆,異日蝗苗何足言?
亡羊補牢忙十載,還如鴕鳥掩頭來。
密州口音誰能會?我自採擷要靠才。
獵罷十餘載,看今朝! 已是閒身在。
蝗蟲翩躚上樓樹,快哉快哉!如流馬。
拈花微笑兒女看,有時蹄下偷嚼鹽。
走投無路腹化石,開顏界隅生小草。
自古蝗災無窮時,若言**當笑之。
譯文:
蝗蟲吞食田土莊稼,飛來數年未見收成。登上高原往外望,無盡的蝗蟲在折磨農田。補救雖然急忙十載,卻像鴕鳥一樣躲起來。口音是密州地方方言,只有我這樣的人有這個技能。
捕蝗已有十餘載,現在看來已經很輕鬆了。蝗蟲在樓梯上追逐,像一匹飛奔的馬兒一樣快。孩子們微笑著手拈花朵,有時候在它們蹄下偷偷嚼鹽。
蝗蟲被逼到走投無路,連它們的腹部都變成了石頭。開心之餘,邊界上也開始自生小草。然而,自古以來蝗災如此嚴重,誰要是說能**這一切,一定會被嘲笑的。
作者袁枚介紹
袁枚(1716年-1798年),字仲謀,號洞庭山人,晚號茵生老人,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詩人、書銷並法家。袁枚出生於浙江紹興乙個讀書人家庭,少年時期即顯露文才。後經過數次考試,終於在乾隆年間中進士,成為一位**。
但他不熱衷官場,很快就辭官回家,專注於文學創作和學術研虧搭跡究。
袁枚的文學成就很高,他的作品包括詩歌、枝鬧詞曲、**、散文等多個領域。他的詩歌秉承唐詩風格,以景物描寫和哲理思考為主,用簡練的語言抒發深刻的感悟。他的散文和**則講究細節描寫和情感深化,在對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思考中突顯其思想深度。
袁枚還是一位卓越的書法家,在書法創作上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他得到了清代很多文人墨客的讚賞和支援,對於後人文化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袁枚的生平中,他關注農村和民間的生活境況,並通過自己的文學成就發聲,呼籲社會心懷善意,關懷弱勢群體。袁枚高度評價民間文學,認為它是中國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和研究。他的這些思想和觀點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和共鳴,也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文學和社會意識。
2樓:卻漫接冬卉
捕蝗曲。清·袁枚。
白面書生彼何人,捕蝗害民,輕薄之甚。
笑伊太守老不通,埋虎方耽燕雀同。
啄粟之家鵝鸛多,持籌開酒樓三峨。
樓上笑聲樓上歌,蝗蟲入口能幾個。
當官並衝櫻不捕蝗,見蟲眼生慈悲。
嬌兒無奈哭號飢,嬌女淚滴羅衣裾。
典盡釵環救我飢,望爾惟煎絕叢惟籲。
問郎賣田租更賤,寧不損陰功與汝。
蝗兮蝗兮,爾今去我逃何處。
百里赤地無青草,人自相食何論汝。
願郎變作杜鵑鳥,銜食還向人間報。
翻譯:白面書生是什麼人,捕蝗救民,態度輕薄。
笑伊太守老頑固,埋虎耽擱,與燕雀同。
啄食之家的鵝鸛多,持籌開酒樓三峨。
樓上笑聲不斷,樓上歌唱不斷,蝗蟲進入口中的能有幾個。
當官的不捕蝗,對蟲子眼生慈悲。
嬌兒無奈哭號飢,嬌判皮女淚滴羅衣裾。
典盡釵環救我飢,望爾惟煎惟籲。
問郎賣田租更便宜,難道不損害陰功與你。
蝗蟲啊蝗蟲,你今天離開我逃去**。
百里赤地無青草,人自相食為什麼要談論你。
希望郎君變作杜鵑鳥,銜食回報人間吧。
曲禮文言文翻譯,曲則全原文及翻譯
曲則全原文及翻譯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弊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 曲則全 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譯文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 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 少取便會獲得,貪多...
崔顥原文 翻譯及賞析,崔郊原文 翻譯及賞析
崔郊原文 翻譯及賞析 崔郊,唐朝元和間秀才,全唐基碰詩 中收錄了他的一首詩。云溪友議 捲上 唐朝紀搏正談事 卷五六 唐末範攄所撰筆記 云溪友議 中記載了這樣乙個故事 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郊互相愛戀,後卻被賣給顯貴於頔。崔郊念念不忘,思慕無已。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
趙孟頫原文 翻譯及賞析,趙原文 翻譯及賞析
趙原文 翻譯及賞析 趙 佚名。歷史 趙 姓出自 嬴 姓,據 唐書 記載,上古東夷族首領伯益的第十三世孫造父,在周穆王時傳說他曾取良馬八駿,獻與周穆王,周穆王乘 這八匹駿馬西巡狩獵。來到崑崙山上,西王母在 池設宴招待他,飲酒唱和樂而忘返,為周穆王御車,日趨千里,息徐偃王反叛,其後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