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傳記100字 10

2025-06-18 15:40:10 字數 4971 閱讀 2299

秦始皇傳記2000字

1樓:網友

一次,天上降下一塊隕石,有黔首之民私下在隕石上刻了一行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下令追查刻字之人,查而不出,竟將住在隕石附近的居民全部處死。

如此殘暴,自然越發激起人民的仇恨和詛咒。不但詛咒他早點死亡,甚至還詛咒他死在什麼地方。就有一首歌謠這樣唱道:

秦始皇,至沙丘亡。」 這歌謠傳到秦始皇耳朵裡,自然是老大不爽,於是始皇帝在巡遊途中,特意囑咐,見了沙丘繞道而過。最後始皇帝已是病入膏肓,前方有一群小孩在玩耍,擋住了他的道路。

我們在玩沙丘呢!原來這群孩子正在做堆沙丘的遊戲。始皇帝一聽,到底還是沒有躲過百姓的詛咒,遂兩腿一蹬,就此嗚呼哀哉。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以寥寥兩行文字簡單敘述雲:「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唐代詩人李白在《掃六合》詩中寫道: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其中「收兵鑄金人」一句是指秦始皇完成統一大業後,又收繳天下兵器聚之咸陽,銷燬後鑄成十二個金人一事。實際上這十二個「金人」並非用純金鑄成。

當時的兵器主要用銅所鑄,古人又把青銅稱為金,所以這些青銅人就被稱為「金人」。 秦始皇為何要鑄金人?至今還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當時秦始皇剛剛完成了統一大業,十二個穿著夷狄服裝的巨人的出現,被認為是吉祥的瑞應。於是,秦始皇便下令銷燬天下兵器。按照臨兆巨人的形象鑄成了十二金人放置在宮廷外。

還有人認為當時天下方定,人心不穩,—旦反抗力量爆發,這些流散在外的兵器就會對秦王朝造成很大的軍事威脅。秦始皇為了鞏固政權,採取銷兵器鑄人的措施,以達到「弱民」的目的,這才是真正的原因。西漢賈誼就明確指出:

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漢書·五行志》也記載:「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

天戒若曰,勿大為夷狄之行,將受其禍。是歲始皇初並六國,反喜以為瑞,銷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 金人的形體高大偉岸,秦代一石約摺合現今三十七點五公斤,以此推算,十二個大銅人就重達四十五萬公斤。

據《關中記》記載,所鑄金人座高三丈,胸前有李斯撰文蒙恬親自筆書的銘文。金人座下皆空,有—根繩相連,扯其—端,十二金人同時可換宮轉調,演奏樂曲,可見其人設計及鑄造工藝相當高超。非常惋惜的是今天我們已無法看到當年鑄造的真正銅鑄金人了。

描寫秦始皇的文章10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秦莊襄王之子。[1] 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

建立首個多民族的**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乙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的故事【100字左右】

3樓:匿名使用者

2000多年前,秦始皇兩次東巡登臨成山頭的歷史,為所經之處留下了一連串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傳說。 關於成山矮松的由來,傳說是這樣的:在秦始皇登臨成山之前,這裡的松樹高大挺拔而茂密,而秦始皇要在這空闊的地方觀日出,這些松樹必然妨礙他的視線,於是他便下令兵將砍樹開道。

可奇怪的是越砍越多,越砍越密。當時秦始皇手下的徐福解釋說,這是松樹,松字左邊為木,右邊為公,那是萬木的老祖宗。秦始皇聽罷大怒,非要士兵揮砍大刀,將松樹斬草除根不可,於是松樹根再也不敢發芽了。

好在秦始皇沒說「斷子絕孫」,松樹便想出了「崩子成林」的法兒來延續後代,但是都長得七零八落,又矮又小。據說現在松樹幹爆皮,就是當年秦始皇下令後秦兵砍的。 成山棘子直勾勾也與秦始皇有關。

相傳秦始皇來到成山頭後,為滿山的美景所吸引,以至於忘記走專門為他修好的輦道,結果在穿過草叢時忽然小腿外側一陣劇痛,龍袍也裂開了乙個三角口子,秦始皇頓時在美景中驚醒,「拿刺客!」**來的刺客啊,最後丞相李斯找到了帶有龍袍絲線的棘子,並呈報了始皇。秦始皇聽罷來龍去脈,大聲命令:

今後這裡不準有長倒勾的棘子!」直到現在,別處的棘子長倒勾,成山頭的棘子還是直勾,這是秦始皇給貶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阿房:原名夏玉房,小名叫阿房,據說是趙國神醫夏無啟的女兒。和秦王可是在邯鄲認識的啊。

這裡的阿房不僅人長的美,引用呂不偉的話就是「好乙個絕色美女啊」,想想連韓非認識她以後都要做那美麗的「鄭州之夢」,還有有名的蒙將軍啊都對她念念不忘的,就知道她的美麗與出眾了,怪不得秦王見她說的第一句話居然就是「你好美」。這裡秦王對阿房可真所謂是痴情啊,想想那座留名後世的阿房宮吧。

因為講他們的故事的電視劇集是專以二人的故事為主的,所以阿房應該是最生動的人物了,也是秦王最喜歡的。

不過,美麗的故事卻不一定會有好的結局,最後阿房死在秦王懷裡則更加註定了這個故事的美麗與飄浮,因為真正的阿房不是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她是在生活在美麗的神話中,美麗的阿房宮中的。是永遠活在秦王的心中的。

急需有關秦始皇的故事,100字左右

5樓:袁寶寶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在消滅六王統一全國以後,自以為德過三皇,功高五帝。他為鞏固皇權、體現皇帝的尊嚴以及供自己享用,在首都咸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其中所建宮殿中規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宮。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三十五年(西元前212年)秦始皇認為都城咸陽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宮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古宮殿。

阿房宮集中了當時全國各地宮殿建築的優點,規模空前,氣勢巨集偉,它「離宮別館,彌山跨臺,輦道相屬」,景色蔚為壯觀。《史記》記載:「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馳為閣道, 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悶,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對於阿房宮的恢巨集之勢,《漢鬥·賈山傳》中也有如下記載:「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宮三百,鐘鼓帷帳,不移而具。

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里,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騖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於此。」

阿房原來只是朝宮前殿的名字,秦始皇本打算在整座朝宮建成之後「更擇名命名之」。由於宮殿規模實在太大,雖然每天都有十幾萬苦役參加營建工作,但一直到秦朝滅亡時。此宮仍然沒有竣工。

後來,秦末起義軍項羽率部進入咸陽,項羽的部下「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朝宮化為一片焦土。這樣,人們就它稱為阿房宮了。

秦始皇簡介200字

6樓:網友

秦始皇(西元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漢族,秦莊襄王之子。他13歲即王位,22歲加冕,親理朝政。自西元前230年起,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完成統一中國大業。

西元前221年,建立起乙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集權國家——秦朝,定都咸陽,稱「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完成國家統一的開國皇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秦始皇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譽為「千古一帝」。

7樓:又見千山暮雪

秦始皇帝(西元前259年-前210年),通稱為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正),秦莊襄王之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評價秦始皇100字左右

8樓:楊子電影

***評價秦始皇:

1、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2、「殷紂王(通常稱之為暴君)精通文學和軍事,秦始皇和曹操全都被看作壞人,這是不正確的。」

3、孔孟是唯心主義,荀子是唯物主義,是儒家的左派。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荀子代表地主階級。

又說:在中國歷史上,真正做了點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說空話。幾千年來,形式上是孔夫子,實際上是按秦始皇辦事。

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學生。

4、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

同時在**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但是到了後期,求仙夢想長生,苛政虐民,扼殺民智,動搖了秦朝統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9樓:匿名使用者

秦始皇的暴虐,直接促成了漢帝國統治政策的轉變,從而奠定了漢家600年天下的基業。否則的話,我不認為漢朝會比秦強多少。作為反面教材,秦始皇的歷史貢獻不能算小。

秦始皇強化軍事機器,他的建軍手段與治軍思想一直為後人所效仿。尤其是商秧改革後,在秦國所推行的軍功制度和耕戰政策,更是成為了歷代開國君主走向成功的最佳範本。曹操的屯田之策,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思想,其實都是秦始皇時代的產物。

統一了華夏,老百姓不再受戰火塗炭之苦。從此,中華民族的大融合進入乙個嶄新的階段。

有了強有力的**集權,國家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雖說未必都是好事,但還是有幾件值得大書特書一番di

修長城--雖然有秦一代這項偉大工程遭世人痛恨,但後來的王朝卻視之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法寶。秦始皇興修萬里長城,成為了後世王朝連綿不絕的一項重大國防工程,一直修到明末。這直接影響了中國農耕地區與遊牧民族的關係發展。

修築軍用幹道--古代的高速公路。經由此路,快馬從北方要塞九原趕往秦都僅需數日。兵貴神速啊。

靈渠--古代最省力最便捷,運量也最大的運輸方式,還是水運啊。

至於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嘛,直接強化了中華民族的內在凝聚力,促進了大一統思想的形成。可謂功在古代,利在千秋!我們雖然南腔北調,方言龐雜,但卻能通行一種文字,而這就是秦皇的功勞哦。

而秦始皇的軍事政治經濟思想,更是貫穿影響了秦之後綿延200多年的封建皇朝時代。

描寫秦始皇的文章,描寫秦始皇的文章100字

秦始皇嬴政 前259年 前210年 秦莊襄王之子。1 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戰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 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 皇 五帝之 帝 構成 皇帝 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乙個稱皇帝的封建...

秦始皇真的死了嗎? 10,秦始皇真的死了嗎

自然死了。史記裡說在巡遊天下時暴病而亡的 就算當時沒死,現在也應該死了,2000多年過去了嘛。他想要長生不老,還派出過徐福去蓬萊求取長生不老藥,但這可能嗎?我也可以非常嚴肅認真的告訴你,秦始皇真的死了!現在就埋在秦皇陵之中!不信的話,你去扒開秦皇陵看看就可以確定了!而且據說他死了很長時間了!嘿嘿!記...

秦始皇的母親是誰,秦始皇的母親是誰,秦始皇的母親叫什麼名字

趙姬 前228年 趙國邯鄲人,秦莊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與秦莊襄王合葬於西安。呂不韋獻趙姬於秦莊襄王,後成為秦莊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為秦王後,她成為王太后,秦始皇統一天下,追尊她為帝太后。她的真實姓氏已失載,趙姬 一詞始於長篇歷史 東周列國誌 故史家也稱她為趙姬。趙姬的身世即使在 史記 呂不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