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是在那一場戰役被清將誰擊斃的?
1樓:乾萊資訊諮詢
蓑衣渡之戰,被清軍江忠源部炮火命中,傷重身亡。
嘉慶三年(1798年)6月3日太平軍利用穴地攻城破了全州,但太平軍本無固守全州的打算,次日,即全軍棄城北上。
5日,太平軍分水陸兩路進軍,水路與楚勇發生交戰。經過幾天戰鬥,太平軍放棄水路,焚燒船隻,遺棄輜重,改由陸路向永州進軍。由於清軍勢眾,太平軍後衛節節後退。
江忠源在蓑衣渡設下伏兵,又砍伐樹木,堵塞河道,並與太平軍鏖戰兩晝夜。南王馮雲山中炮而死。
馮雲山是什麼王
2樓:臉上快樂姚琬
馮雲山(約西元1815年—西元1852年),又名乙龍,號紹光。廣東花縣(今屬廣州市)禾落地村人。漢族客家人,原籍廣東龍川縣石灰窯村。
自幼喜讀經史、天文、地理,曾參加科舉考試,後在村中設館授徒,以塾師為業。是拜上帝會的始創人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領袖之一。1852年6月太平軍路經蓑衣渡時,馮被埋伏於此的清軍江忠源部炮火命中,傷重身亡。
官封南王,七千歲。
早期經歷。馮雲山廣東花縣禾樂地人,與洪秀全的家鄉官祿為鄰村,相距約三里。他約生於西元1815年(清嘉慶二十年),出生在乙個家道殷實的家庭。父親叫馮紹銜,母親胡氏。
他誦讀經史,博覽百家,學得一套中國舊文化的知識。他不願過剝削階級的生活,去當一名農村蒙館塾師。[2]
馮雲山和洪秀全居同裡,年相近,從小同學,後來又同做蒙館塾師,他們志氣十分相投。西元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馮雲山和他共同密圖革命。[3]馮雲山一向與貧苦農民接觸,使他同情廣大農民的困苦,併產生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憎恨,到鴉片戰爭後,又看到清朝的腐朽和民眾普遍反清,於是離開原來的階級,走上起義的道路。
2]外出活動。
西元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二月,洪秀全離本鄉外出活動,馮雲山和他同去。後來天情道理書記道:「南王籍錄廣東,家道殷實,前隨天王遨遊天下,宣傳真道,援救天下兄弟姐妹,日侍天王左右,歷山河之險阻,賞風雨之艱難,去國離鄉,拋妻棄子,數年之間,僕僕風塵,幾經勞瘁,……歷盡難辛,堅耐到底」。
這一段話,概括了馮雲山離開原來的階級,拋棄家庭,走上了革命道路的歷史。[2]
當時隨洪秀全去的還有馮瑞嵩、馮瑞珍兩人。他們到了粵北連山廳白虎墟,洪秀全打算自己深入八排瑤山地區,分發馮雲山、馮瑞嵩、馮瑞珍三人回家。馮瑞嵩、馮瑞珍怕跋涉辛苦,願意回家。
馮雲山卻堅持要緊跟著洪秀全。[2]
這年四月,馮雲山和洪秀全在八排瑤山向瑤人進行宣傳之後,到廣西潯州府貴縣賜谷村洪秀全的表兄黃盛均家。他們在那裡做了三個多月宣傳活動,洪秀全因見表兄家窮,難以久住下去,決定回廣東,叫馮雲山先回。
馮雲山卻心有不甘,所以他在賜谷村別了洪秀全到潯州府城後就留下來,要尋找在廣西繼續活動下去的門路。他在那裡遇到乙個朋友叫做張永繡的,同住乙個多月,聞說桂平縣北有一座紫荊山,是乙個山深地僻,人入不知處的山區。他聽了,認為那裡正是他秘密活動的好地方,決定前去。
馮雲山是什麼王
3樓:自治區區
馮雲山bai(1815年-1852年6月10日),廣東du花縣禾落地zhi村(現廣州市花都區)人,是太平dao天國迴天王洪秀全所封五王之一的南。
答王,稱七千歲。馮雲山是洪秀全最早的支持者,是拜上帝會的始創人之一太平天國最早期諸王。
天王洪秀全。
北王--韋昌輝 - 以罪誅,爵除。
西王蕭朝貴-- 長子蕭有和襲爵,稱幼西王八千歲。
東王楊秀清--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稱幼東王九千歲,以罪誅,爵除。
南王馮雲山 --西王二子蕭有福承嗣,稱幼南王七千歲。
翼王:石達開。
在《金陵甲癸紀事略》中曾稱馮雲山為「奇才」。馮雲山有毅力、有能耐,極受信徒尊重,最艱苦、最基礎七年的紫荊山傳教,均為馮雲山奔走。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人的加入,也是馮的功勞。
李秀成自述》曾提到:「謀立創國者出南王之謀,前做事者皆南王也。」論其智謀器度,實為太平天國第一人。
馮雲山是什麼王
4樓:最後線索
馮雲山 是 南王。
備註:太平天國封王慨況。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眾萬人在金田內村「恭祝萬容。
壽」,後世人將這一天定為金田起義紀念日。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登基稱太平王,後改稱天王。
1851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城分封諸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並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後又封秦日綱為燕王、胡以晃為豫王。是為「前朝七王」。
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大興封王之風。
起初是有大功的才被封王,到後來就亂了,從廣東跟出來的都封王,本家親戚都封王,捐錢糧的也都封王,竟有兩千七百多王。
但到太平天國後期真正起作用的主要有:玕王洪仁玕、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贊王蒙得恩、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扶王陳得才、梁啟王成富、遵王賴文光、祜王藍成春。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幼天王洪天貴福繼位。隨後,天京陷落。洪天貴福於10月25日在江西石城荒山之中被清軍俘獲,11月18日在南昌被沈葆禎下令凌遲處死,年僅16歲。
太平天國運動的宗旨是什麼,太平天國運動簡介
太平天國規模之巨集偉 影響之深遠,是歷史上任何一次農民戰爭無可比擬的,而且它不同於歷史上的單純農民戰爭,在起義的前途上也有了新的展望。太平天國宣布其宗旨是要建立 天下大家處處平均 人人飽暖 的社會。它的政權掌握在勞動人民之手。它的農村政策反映了廣大貧苦農民的願望,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要求...
太平天國建立的政權是什麼樣的政權
反封建但是具有侷限性的農民政權,後期引入資本主義性質的 資政新篇 但是受其自身侷限性和清朝 與外國勢力的勾結打擊下被扼殺。1851年秋,在永安初步建立了農民階級政權.農民政權,同時還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屬於農民政權,但帶有很強的封建性。太平天國運動什麼政權 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 18...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農民的侷限性。因為起義領袖和主要將領都是農民出身,他們的思想意識還達不到很高的境界。在反對封建統治的同時,自己又開始建立新的封建統治。所以他們沒法成功。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主要有 起義階段的侷限性,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人深受封建思想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