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不言弟 的下一句是什麼

2025-06-05 01:50:20 字數 1990 閱讀 5805

「段不弟,故不言弟」中言是什麼意思,第二個弟又是什麼意思?

1樓:網友

原文】段不弟,故不言弟。

譯文】共叔段。

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

解釋】第乙個「弟」作動詞用,指遵守做弟弟的本分,即要尊敬兄長,不僭越;第二個「弟」弟弟的意思。

希望對你有幫助啦。

「段不弟,故不言弟」中的弟是什麼意思啊

2樓:楚楚惟安

莊運衡公寤生。寤,通「牾」,倒著。

2.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

3.謂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4.大都不過參國之一。參,通「三」。

5.姜氏欲之,焉闢害。闢,通「避」。

6.姜氏何厭之有?厭,通「饜」,旁鎮做滿足。

7.不義不暱,厚將崩。暱,通「暱」,親近旅薯。

8.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帥,通「率」,率領。

9.無庸,將自及。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

11.遂寘姜氏於城穎。寘,通「置」,安置,這裡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闕地及泉。闕,通「掘」,挖。

13.永錫爾類。錫,通「賜」。

這是通假字。

段不弟,故不言弟。

3樓:敬凡巧

1.大叔又收貳巨集早以之為己邑。 省略句。

2.制,巖邑也。 判斷句。

3.鄭武公娶於申。 睜指 狀語後置句。

4.亟請於武公。 狀語後置句。

5.有獻於公。 狀語後置句。

6.姜氏何厭之有悉絕配? 賓語前置句。

7.敢問何謂也? 賓語前置句。

1、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驚」,使(姜氏)受驚。使動用法,名詞作動詞,意為命名、取名。

2、今京不度, 非制也,君將不堪。

度,本來是名詞,活用為動詞,合乎法度。

3、公日:「姜氏欲之,焉闢害?」

之,本來是代詞,這裡可以理解成活用為動詞,放在。

能願動詞 「欲」之後,意為「想這樣做」。

4、夫人將啟之。

啟之,特殊動賓關係,為之而啟,為共叔段開啟城門,動詞。

5、段不弟,故不言弟。

不弟,不像乙個當弟弟的。弟,做弟弟。

翻譯,段不弟,故不言弟

4樓:城市秋天

翻譯: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一、原文。書曰:「鄭伯克段於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二、譯文。春秋》

記載道:「鄭伯克段於鄢。」意思是說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鬥,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趕走共叔段是出於鄭莊公。

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

三、出處。左傳》

5樓:網友

共叔段不能象乙個弟弟那樣對兄長恭謹有禮,所以自己才不把他當作弟弟一樣對待。

6樓:網友

而第二句:「肢好散段不弟,故不言弟。」中,第乙個弟通「孝悌」的「悌」。

也就是說:本來的寫法應該是「鄭伯歷氏克弟段於鄢」,但是這麼寫的話,顯然鄭伯就顯得很難看,有欺負自家兄弟的嫌疑,而共叔段就顯得很襪虧無辜很委屈,被自己大哥欺負了。

7樓:網友

鄭伯克世磨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第乙個弟通「孝悌」的「悌」。也就是說:本來的寫法應該是「鄭伯克弟段於鄢」,但是這麼寫的話,顯然鄭伯就顯搜孝鬥得很難看,有欺負自家兄弟的嫌疑,而共叔段就顯得很無辜很委屈,被自己大哥欺負了。

而《左傳》不肯寫這個「弟」字,則是因為共叔慎頌段所為本身就不是乙個弟弟該做的。作為弟弟,天天想著奪大哥的權,這還有孝悌可言嗎?

他山之石下一句,他山之石的下一句是什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語出 詩經 小雅 鶴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 程登吉 幼學瓊林 第二卷 民之失德,幹餱以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翻譯為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後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他山之石下一句 可以為錯 他山之石 的下一句是什麼?他山之石...

精益求精的下一句是什麼,精益求精下一句

精益求精,好中求好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眾人一條心 其力可斷金 精益求精 的下一句是什麼?精益求精下一句 一 精益求精下一句 密益加密。這一句話出自清代趙翼的 甌北詩話 七言律 蓋事之出於人為者,大概日趨於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風會使然。日趨於新 密益...

「如鯁在喉」,下一句是什麼,如鯁在喉,下一句是什麼

如鯁在喉讀音 r g ng z i h u 大意 意為魚骨頭卡在喉嚨裡。比喻心裡有話沒有說出來,非常難受。出處 漢 許慎 說文解字 鯁,食骨留咽中也。百爪撓心注音 b i zh o n o x n 釋義 像有一百隻腳爪在抓心一樣。形容人心情錯綜複雜,心神不定或十分焦急。造句 1 如鯁在喉 我知道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