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混子魚?混子魚學名叫什麼

2025-06-04 16:35:12 字數 2492 閱讀 2594

1樓:網友

混子(學名ctenopharyn odon idellus),又稱鯇魚、草魚、草青等,屬於鯉科,四大家魚之一。

草魚體延長,亞圓筒形,體長大1m餘。體青黃色。頭寬平,口端位,無須。

咽齒梳狀。棲息水的中下層,以水草為食。3-4齡成熟,在江河上游產卵,可人工繁殖。

生長快,最大個體達30kg左右。為中國主要淡水魚類養殖物件。分佈於中國各大水系,肉味美,魚膽有毒。

草魚因食性簡單,餌料**廣泛,且生長迅速,產量高,常被作為池塘養殖和湖泊、水庫、河道的主要放養物件。自1958年人工催產、納敏咐受精孵化技術成功後,魚苗、魚種**容易,已成為我國主要精養物件。

2樓:網友

混子魚學名叫橘猜ctenopharyngodon idella。混子魚,是鯉科、草魚屬的一種魚類,也叫草鯇、鯇魚、草根、油鯇、鯇等,它是四大家魚之一,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魚類,也會經常被人們所捕食,並且出現在家庭的餐桌上,因為它是非常美味的食物,而且體型一般都比較大,可以保持在35公斤以上。

混子魚的身體比較長,呈亞圓筒形,體色呈青黃色,背鰭沒有硬刺搏頃,一般棲息在水的中下層,它是非常典型的草食性魚類,生活在平原地區的江河湖泊,性格比較活潑,游泳速度很快,一般都是成群結隊地尋找食物,幼魚經常吃幼蟲或者藻類,成魚也會吃一些葷食,例如基伍陸蜻蜓和蚯蚓等。

混子魚學名叫什麼

3樓:馬大姐種地

混子魚學名叫ctenopharyngodon idella。混子魚也叫草魚,是鯉科、草魚屬魚類。草魚的俗稱有鯇、油鯇、草鯇、鯇魚、白鯇、草根等。

體長形,吻略鈍,下嚥齒2行,呈梳形。背鰭無硬刺,外緣平直,位於腹鰭的上方,起點至尾鰭基的距離較至吻端為近。鰓耙短小,數少。

體呈茶黃色,腹部灰白色,體側鱗片邊緣灰黑色,胸鰭、腹鰭灰黃色,其它鰭淺色。 <

混子魚學名叫ctenopharyngodon idella。混子魚也叫草魚,是鯉科、草魚屬魚類。草魚的俗稱有鯇、油鯇、草鯇、鯇魚、白鯇、草根等。

體長形,吻略鈍,下嚥齒2行,呈梳形。背鰭無硬刺,外緣平直,位於腹鰭的上方,起點至尾鰭基的距離較至吻端為近。鰓耙短小,數少。

體呈茶黃色,腹部灰白色,體側鱗片邊緣灰黑色,胸鰭、腹鰭灰黃色,其它鰭淺色。

農村說的混子是什麼魚?

4樓:我蹲街角等你

草魚,混子 指向 草魚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俗稱 油鯇、草鯇、白鯇、烏青、草苞、草根魚體呈青黃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鰭為灰色。

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佔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魚主要分為:熱帶魚、溫帶魚和冷帶魚等。水類魚分為:

淡水魚和鹹水魚。魚是大部分是冷血動物,極少數為溫血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顎和鰭。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

軟骨魚類(如鯊魚等)和硬骨魚類(線狀鰭和波狀鰭的魚類)。

這兩種族群的魚類都首先出泥盆紀早期。線狀鰭魚中較進階的一群稱為硬骨魚,在侏羅紀時開始進化,已變成個體數量最多的魚類。另外也有數種已絕種的魚類。

魚,相伴人類走過了五千多年曆程,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極為重要的食品與觀賞寵物,但人們對什麼動物是「魚」,魚的定義應如何下,卻知者甚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對魚所下的定義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近五億年前,地球上生命歷程程序中發生了一次重大的飛躍,出現了最早的魚形動物,揭開了脊椎動物史的序幕,從而導致動物界的發展,進入了乙個新的歷史階段。真正的魚類最早出現於三億餘年前,在整個悠久歷史過程中,曾經生存過大量的魚類,早已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亡絕滅,生存在地球上的魚類,僅僅是後來出現、演化而來的極小的一部分種類。

混子魚跟螺絲混子區別

5樓:頭號影視小天地

混子魚跟螺絲混子區別是:顏色不一樣,口感也不同。

螺絲混也叫青混,青魚。

魚全身是灰黑色的,它以吃螺絲為主,所以叫螺絲混,螺絲混肉質緊密口感好。

混子魚全身是灰白色,所以也叫白混,它以食類植物為主,所以叫草混,草混肉質沒有螺絲混肉質緊密,所以口感沒有螺絲混好。

基本信殲隱息。

青魚(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鯉科。

青魚屬魚類。體長可達145釐公尺。體長為體高的倍,為氏物廳頭長的倍,體粗壯,近圓筒形,腹部圓,無腹稜。

背鰭位於腹鰭的上方,無硬刺,外緣平直。體呈青灰色,背部較深,腹部灰白色,鰭均呈黑色。個體大,最大可達70餘千克。

青魚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活潑。其主要的食物**為螺螄、蚌、蜆螞廳、蛤等,偶爾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

木乃魚學名叫什麼,燕子魚的學名叫什麼?

木乃魚中文學名鰣魚。鰣魚 體長橢圓形,側扁。長約24釐公尺,大者達50釐公尺以上。頭 頭側扁,前端鈍尖,口大,端位,口裂傾斜,下頜稍長,上頜正中有一缺刻,後端達於眼後緣的下方。鰓耙細密。鱗片大而薄,上有細紋 無側線,體側縱列鱗41 47 橫列鱗16 17。腹 腹部狹窄,腹面有大形而銳利的稜鱗,排列成...

這個是什麼魚,學名叫什麼,鮁魚的學名叫什麼魚

這是南鱧 南鱧,又稱白邊烏鱧。頭大,極寬扁,其寬大於體寬,體被鱗,頭部鱗大,且不規則,鰭顏色鮮豔,公更是炫麗。主要分布於雲南 廣西 廣東和台灣省各水系。鮁魚的學名叫什麼魚 鮁魚也叫藍點馬鮫 學名 硬骨魚綱,鱸形目,鮁科。種類很多,常見的有 中華馬鮫 s beromorussinensis,斑點馬鮫,...

這種魚學名叫什麼,這種魚學名是什麼?

泥鰍 學名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屬鰍科。形體小,細長,只有 三 四寸。且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 口小 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於皮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