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氣資源的特點是什麼?
1樓:石油工業出版社
中國的油氣資源狀況,具有以下四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油氣資源總量比較豐富。在1993年全國二次油氣資源評價基礎上,2000年以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三大油公司先後對各自探區部分盆地重新進行了油氣資源評價研究。根據階段成果的彙總,截至2004年6月,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47萬億立方公尺。
通過對不同型別盆地油氣勘查、新增儲量規模和各種方法的分析,測算出我國石油可採資源量為150 億~160億噸,天然氣可採資源量為10萬億~14萬億立方公尺。按照國際上(油氣富集程度)通常的分類標準,我國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屬於油氣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
二是油氣資源地理分佈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圖。根據石油可採資源量的分析,陸上石油資源主要分佈在松遼、渤海灣、塔里木、準噶爾和鄂爾多斯五大盆地,共有石油可採資源億噸,佔陸上總資源量的。海上石油資源主要分佈在渤海為億噸,佔海域的。
而天然氣資源量主要分佈在陸上中西部的鄂爾多斯、四川、塔里木和海域的東海、鶯歌海等大盆地,共有天然氣可採資源為萬億立方公尺,佔中國天然氣總資源的,為今後發現大中型油氣田指出了勘查的主攻方向。
三是東部含油氣區是我國石油的主要生產基地。其**產量佔全國的,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佔全國儲量的。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佔,以油多氣少為特色,但天然氣年產量卻佔全國產量的。
四是中國中部含油氣區屬於克拉通過渡型盆地,構造活動相對穩定,沉積盆地大,但數量不多。主要有鄂爾多斯、四川、楚雄等大型盆地,具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油儲量很少,僅佔全國儲量的5%。
油氣資源開發的自然條件
2樓:好運巧克力
油氣資源開發是一種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在其開發過程中,要建立龐大的生產設施,以及與其配套的各種設定。在勘探、開發、輸運、加工等整個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生態地質環境造成各種影響。
黃河三角洲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工業生產基地,是勝利正巧油田所在地。其明清穗石油開發始於20世紀60年代,伴隨著油田的發展,對三角洲地區的影響也滲透到了各個方面,油田開發與激卜生態地質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也成為影響黃河三角洲區域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我國油氣資源豐富,潛力較大
3樓:中地數媒
根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結果(不包括南海南部海域),結合全國油氣資源戰略選區工作成果和全國範圍內近年來的勘探新發現、新進展,對我國油氣資源「家底」有了新認識。
1.石油資源潛力較大。
常規石油遠景資源量1086×108t,地質資源量765×108t,可採資源量212×108t。截至2009年,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量,地質資源量平均探明程度,累計探明技術可採儲量,探明程度,勘探進入中期。常規石油資源主要分佈在東部、中西部和近海的渤海灣、松遼、鄂爾多斯、塔里木、準噶爾、珠江口等重點盆地,儘管勘查開採難度逐漸增大,但仍然是石油勘探的「主戰場」,實現重大突破仍有可能。
對調查程度較低的青藏地區、東海、南海南部海域以及中小盆地。
根據近年來戰略選區專案的初步估計,我國頁岩氣可採資源量約26×1012m3,與美國大致相當。2009年美國頁岩氣產量878×108m3,與我國常規天然氣產量相當,而我國頁岩氣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頁岩氣主要分佈在南方海相沉積區、北方海陸互動相沉積和陸相盆地等地區,其中,川渝黔鄂等地區是我國頁岩氣主要遠景區之一。
加強頁岩氣資源戰略調查,落實資源,實行積極的鼓勵政策,頁岩氣勘查開發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2.煤層氣資源量大。
2000m以淺煤層氣地質資源量以淺可採資源量11×1012m3。截至2009年,煤層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處於勘探初級階段。煤層氣集中分佈在沁水、鄂爾多斯、準噶爾、二連、吐哈等9個盆地,具有較好的含氣性和可採性。
加大技術攻關和勘探開發力度,推進煤層氣商業性開採,實現跨越式發展,使煤層氣成為我國能源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3.油頁岩分佈廣泛,油砂有一定資源潛力。
油頁岩地質資源量7199×108t,技術可採資源儲量2432×108t,可提煉頁岩油120×108t,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油頁岩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但含油率多數小於10%,油頁岩層的單層厚度總體也較小。主要分佈在松遼、鄂爾多斯、準噶爾、樺甸等9個盆地,其中,松遼盆地佔1/3左右。
油砂油地質資源量60×108t、可採資源量23×108t,但含礦面積小、品質較差、型別複雜、優質油砂資源少,主要分佈在準噶爾、塔里木、松遼等盆地。
世界油氣資源現狀
4樓:中地數媒
據美國地質調查所和國際能源機構統計(美國地質調查所,2000),世界石油儲量的分佈很不均衡。2000年全世界石油剩餘儲量為,大於10×108t的國家有20個,其中中東國家和地區的石油儲量大約佔據世界儲量的1/2;其次為俄羅斯,大約佔14%(表1-1)。據1998年世界《油氣雜誌》統計,世界石油剩餘儲量為1331×108t,待探明儲量670×108t,非常規石油資源(4000~7000)×108t。
按現在全世界每年消費石油30×108t計算,至少到2040年以前,石油仍然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優質能源。全世界2000年年產量上億噸的國家有13個,按產量高低順序為沙地阿拉伯、美國、俄羅斯、伊朗、挪威、墨西哥、中國、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伊拉克、阿聯、奈及利亞和英國;年產量為(9000~3000)×104t的國家和地區有6個,按產量高低順序為科威特、巴西、利比亞、印度尼西亞、卡達、哈薩克和科威特(包括沙特中立區)。除此以外,還有其他7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油,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羅馬尼亞、千里達及托巴哥、埃及、亞塞拜然、烏茲別克、土庫曼、安哥拉、丹麥等,2000年的產量共計為。
全世界2000年總產量為表1-1)。
據2000年資料,世界天然氣剩餘儲量超過1×1012m3的國家共有16個。俄羅斯居首位,達,其次是中東的伊朗、卡達、沙地阿拉伯、阿聯、伊拉克和科威特,合計。這些國家的可採儲量佔世界的79%。
中國剩餘儲量為,居世界第15位(表1-2)。
表1-1 世界已探明石油剩餘儲量和石油產量分佈表1-2 世界各國天然氣資源概況。
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礦產資源調查與潛力評價
為全面掌握 科學評估中國礦產資源潛力,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基礎建設,國土資源部於 2006 年起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總體目標任務是科學評價中國煤炭 鈾 鐵 銅 鋁 鉛 鋅 錳 鎳 鎢 錫 鉀 金 鉻 鉬 銻 稀土 銀 硼 鋰 磷 硫 螢石 菱鎂礦 重晶石等 25 種重要礦產資源潛力...
中亞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對我國的能源戰略有何影響
中亞地區的油 氣資源豐富並且出口潛力巨大,獲取這一地區的油氣資源可以增加我國資源安全的係數,保證能源供給 的地緣多樣化,降低運輸的成本,獲得穩定而豐富的能源供給,也能加強與中亞地區的經濟聯絡。因此,加強與中亞的能源合作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我國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對我國有什麼好處 實現能源...
為什麼油氣資源大多分布在盆地邊緣地帶?如題 謝謝了
地殼上的油氣,因受大地構造及盆地內構造單元 沉積相控制,其分布規律呈現出區域性 群帶性 級次性。所以油氣勘探一般是從區域研究入手,解剖區域性。根據盆地構造單元特徵及油氣聚集的區域性規模,一般把地殼上的油氣聚集單元劃分為五級 從小到大 油氣藏 油氣田 油氣聚集帶 含油氣區 含油氣盆地。不同的沉積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