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礦產資源調查與潛力評價

2021-03-04 06:25:28 字數 5570 閱讀 5923

1樓:中地數媒

為全面掌握、科學評估中國礦產資源潛力,加強礦產資源管理基礎建設,國土資源部於 2006 年起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總體目標任務是科學評價中國煤炭、鈾、鐵、銅、鋁、鉛、鋅、錳、鎳、鎢、錫、鉀、金、鉻、鉬、銻、稀土、銀、硼、鋰、磷、硫、螢石、菱鎂礦、重晶石等 25 種重要礦產資源潛力,同時實現成礦地質理論和技術方法創新,培養一批綜合型地質礦產人才。

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證實,中國待查明礦產資源量巨大,總體資源查明率平均為 36%。煤炭、鐵、銅、鉛、鋅、鋁土礦、金、鉀鹽、鎢、銻等**資源量至少是查明資源儲量的 2 ~ 3 倍;錳、鎳、錫、鉬、磷等**資源量是查明資源儲量的1 倍以上。潛在礦產資源主要分布於老礦山深部及其外圍和西部地區。

青藏高原、西南三江、天山等將成為銅、鉛、鋅等礦種未來主要的資源勘查開發基地;長江中下游、南嶺、冀東等東部重要成礦帶深部及外圍潛力巨大,鞍山-本溪、攀枝花、冀東、閩南-粵東等是鐵礦新增儲量的重點地區;晉中-晉北、豫西-晉南、黔北-黔中、重慶南部等是鋁土礦新增儲量的重點地區。

截至 2010 年底,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完成了全國鐵、鋁土礦2個礦種的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基本完成省級煤炭、鈾、銅、鉛、鋅、鎢、銻、稀土、金、鉀和磷等 11 個礦種的**區圈定、優選和資源量估算;在省級完成的 1∶25 萬基礎地質編圖和建庫基礎上,採用礦床模型綜合地質資訊**方法,充分利用長期積累的地質、物探、化探、遙感、重砂等專業調查資料和綜合研究成果,應用計算機資訊技術進行資料深度開發,開展成礦資訊提取與挖掘,圈定找礦**區,定量估算潛在資源量。

鐵礦找礦**靶區 6081 個,** 2000 公尺以淺鐵礦資源總量 2642 億噸,其中累計查明鐵資源儲量 715 億噸,未查明鐵資源量 1927 億噸,探明率為 27% ;鋁土礦找礦**靶區 751 個,** 1000 公尺以淺鋁土礦資源總量 167 億噸,其中累計查明鋁土礦資源儲量 32 億噸,未查明鋁土礦資源量 135 億噸,探明率為 19%,尚有很大找礦潛力。

待查明鐵礦資源集中分布於遼寧鞍山—本溪、河北冀東、四川攀枝花等地區(圖2-3)。

圖2-3 中國鐵礦資源潛力分布示意圖

待查明銅礦資源集中分布在**岡底斯、班公湖、西南三江、新疆東天山、內蒙古大興安嶺和中東部銅礦山深部及外圍。

按照「邊開展調查、邊出成果、邊廣泛應用」的原則,全力進行成果的及時轉化、應用。一是以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階段性成果為基礎編制《中國能源與重要礦產資源潛力及保障能力分析》,為立足國內提高礦產資源保障程度的重大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二是圈定的一批整裝勘查區和重要找礦遠景區在編制全國地質礦產保障工程、「十二五」地質礦產勘查規劃部署和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中得到充分應用;三是直接應用於地方規劃編制中;四是直接應用於找礦實踐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礦突破,遼寧鞍山 — 本溪、河北冀東、四川攀枝花等示範區成果有望為擴大老礦區鐵礦資源儲量規模、擴大礦山產能提供資源基礎。

礦產資源調查與潛力評價

2樓:中地數媒

2023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發展報告

近20年來,地球科學的許多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和高新技術在礦產資源評價與勘查中的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成礦理論和找礦**的研究水平。傳統的礦床模式研究已擴充套件到成礦系列、成礦譜系的研究,加深了對礦床時空演化的認識,建立了新的成礦**理論體系。以高新技術為先導,通過多學科、多方法聯合攻關,探索區域成礦規律,在西部地區建立了綜合找礦的示範點。

在非傳統礦床勘查方面.在中國南海西沙海槽區天然氣水合物前期調查過程中,發現了該區天然氣水合物存在的**證據。此外,還在西太平洋富錳結殼、鹽湖資源等非傳統礦產調查與評價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成礦理論與成礦**

阿爾泰成礦省主要礦床的成礦譜系

礦床成礦模式、成礦系列及成礦譜系

礦床成礦系列是我國礦床學家獨創的成礦**理論之一,在全國礦產資源遠景區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效果。近年來,成礦系列的概念不斷地深化與發展,更強調成礦系列的自然屬性、成礦系列的四維結構、成礦系列在地球演化歷史中的地位和成礦系列實踐意義。乙個成礦系列型別中的不同系列既是時代產物,也是成礦構造環境分異的結果。

由於不同的成礦構造環境都有其特定的地質演化歷史,同時具有相應的成礦演化歷史,因此可以把特定區域內成礦作用的演化歷史與分布規律稱為成礦譜系,從而使成礦系列的研究提高到乙個新的層次。

新疆可可托海3號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偉晶岩礦床之一,根據雲母氬-氬法測年結果,確定成礦時代為燕山期,並獲得了加里東期、印支期、海西期等不同時代成礦的新證據,建立了成礦系列和成礦譜系。

新疆可可托海3號脈(世界著名的偉晶岩礦床之一)

「三聯式」定量成礦**

「地質異常致礦及地質異常成礦**」、「非傳統礦產資源的發現與開發」、「成礦多樣性與礦床譜系」三者聯合在一起構成了一種現代成礦**的新理論或新思路,即「三聯式」定量成礦**。「三聯式」成礦**更強調地質基礎的重要性,並以識別、揭示和提取新型、隱式和深層次的成礦地質資訊——各種型別和尺度的致礦地質異常為重點。「三聯式」定量成礦**強調對新型別礦產資源的**和評價,將礦床放到**地區的地質成礦時空及成因演化系統中去考察,通過揭示地區成礦多樣性和建立礦床譜系來**礦床。

「三聯式」定量**框圖

阿爾金山阿克塔什塔格太古宙「公尺蘭群」中侵入的基性巖牆群

中國北方元古宙沉積-構造環境及對大型、超大型礦床的制約

在阿爾金阿克塔什塔格花崗片麻岩中測得顆粒鋯石的鈾-鉛年齡為(3605±43)ma,獲得該樣品全巖的釹模式年齡略大於3500ma,表明阿爾金可能存在始太古宙地殼。

在甘肅北山柳園西的古堡泉首次發現榴輝巖,獲得了精確的新元古代早期的年代學資訊。在柴達木盆地北緣南帶識別出一條新元古代早期花崗片麻岩帶,獲得一批精度較高的同位素年齡資料,同時對賦存於花崗片麻岩中的榴輝巖進行了巖相學和年代學的初步研究。根據野外地質事實,對原古元古代「達肯大阪群」進行了釐定,初步廓清了柴達木盆地北緣新元古時期的構造輪廓,指出榴輝相變質作用的時間約為500ma左右。

地球化學塊體的概念與尋找大型超大型礦床的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戰略

根據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計畫的地球化學資料,編制了中國地球化學圖集。結果發現,在一些超大型礦床或大型礦集區周圍存在著巨大的地球化學異常。根據這一發現,提出了地球化學塊體的概念,它們為大型超大型礦床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利用地球化學塊體的譜系樹可以追溯大規模成礦作用,逐步濃集聚焦至大型超大型礦床所在地;利用超低密度取樣方法獲取不同級次的地球化學模式,進而發展了一整套「迅速掌握全域性,逐步縮小靶區」的礦產勘查新戰略。

地球化學塊體的概念,也為全球地球化學填圖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全球地球化學填圖中,可以利用極低密度取樣方法,並以氾濫平原沉積物作為取樣介質,迅速獲得全球地球化學圖,了解全球礦產資源的分布和全球地球化學基準。

2023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發展報告

重要型別銀多金屬礦床(體)快速定位**綜合示範

在地質構造演化和成礦規律研究基礎上,詳細釐定出三江地區5種主要型別銀礦床或銀多金屬礦床。以呷村礦床、老廠礦床和夏塞礦床3種主要型別銀多金屬礦床為研究物件,從構造背景、成礦環境、找礦標誌、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遙感示礦資訊等6大方面,建立了3個典型礦床的多元資訊定位**模型。首次在三江地區發現了紅土型銀錳礦床和淺成低溫熱液型銀礦床,並初步評價兩類礦床均達到大中型規模。

對呷村式vhms礦床,在有熱溝、神山、東山脊均具有好的成礦顯示。在老廠地區,已圈定出老廠式銀多金屬礦床ⅰ、ⅱ、ⅲ級靶區4處,紅土型銀錳多金屬礦床ⅰ、ⅱ、ⅲ級靶區8處。

呷村礦床csamt視電阻率斷面圖

呷村vhms礦床成礦地質模型

(二)非常規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

西太平洋富鈷結殼調查

在西太平洋地區,對富鈷結殼礦床特徵進行了研究,首次提出了富鈷結殼資源評估引數的選擇方法和計算方法,評估了麥哲倫海山區目標經濟區及資源遠景區富鈷結殼的資源量。自主研製了海底資源勘查技術——海底彩色攝像系統,並成功地應用於中太平洋富鈷結殼資源調查,獲得該海域海底結殼分布影象。

西太平洋國際海域2000~3500公尺水深富鈷結殼

鹽湖資源調查與評價

扎布耶鹽田一角

在**扎布耶湖外圍發現了3個不同時代的岩石鋰、硼、銫正異常,將成礦作用劃分為成礦物質的釋放-匯集期、成礦物質濃聚期、硼鋰鉀鹽類高富集和沉積主成礦期:在調查的93個湖泊中,含鋰硼(銫、鉀、銣)普遍較高。據初步估算,在鋰、硼、鉀、銫、銣、溴六種元素中有1種或幾種達到工業品位的鹽湖32個,其中達到大型超大型礦床5個,中型礦床18個,從而進一步揭示了以昂拉陵環狀構造為中心的鋰、硼、鉀巨大成礦域。

根據該區鹽湖資源特點,提出了從鹽田工藝、擦洗富集、碳化法產生碳酸鋰等整套鹽湖提鋰新理論。

2023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發展報告

專欄6大規模成礦作用與大型礦集區**

1 在大規模成礦作用背景研究方面,確證中生代時期我國東部域華北發生岩石圈減薄、華南岩石圈開始四分五裂;西南域三江地區發生了短時間、高強度、多階段成礦作用;西北域具有多種構造成礦環境復合疊置的特點;峨眉山玄武岩與地幔熱柱有關。

中國東部大規模成礦作用模式示意圖

2 從時空結構框架、成巖成礦時代和成礦物質組分入手,解剖了膠東、銅陵-寧蕪和蘭坪3個大型礦集區。

3 研究了不同型別花崗岩成礦系統、西南大面積低溫成礦系統和深部流體的成礦系統,為地幔柱在大型礦集區形成過程中提供熱源、提供物質及地幔流體參與成礦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

4 在深穿透地球化學與隱伏大礦巨礦的識別方法和戰略靶區圈定方面,發現了戈壁沙漠覆蓋區的成礦資訊及新的資訊提取方法,並與國土資源大調查專案結合,在東天山地區用超低密度深穿透地球化學方法,製作了地球化學圖,發現了多處異常。在鉛同位素急變帶與大型礦集區關係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5 通過儀器引進和開發,改造了3個國家級同位素實驗室,初步研製出一系列戰略性新技術、新方法,如石英包裹體rb-sr法,錫石、白雲石的u-pb、pb-pb法,石榴子石等的**-nd法,石榴子石的lu-hf法測年等。

6 收集全國已有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資料,初步建立了資料庫,圈定出地球化學塊體,編制了1:500萬礦床分布圖和1:250萬大型礦集區分布和**圖的框架。

專欄7首都北京及周邊地區大氣、水、土環境汙染機理與調控原理

本專案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專案,首席科學家由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黃懷曾研究員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徐祥德研究員擔任。經過近一年多的實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在北京城近郊區建立了大氣探測基地,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繫留氣艇、聲雷達等),獲取了大量的連續的風、溫廓線及大氣物質組分等方面的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已開展了北京地區空氣穹隆動力、熱力、大氣邊界層結構與汙染物擴散作用的研究。

2 在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利用風塵沙開展了水汙染治理研究,經過數月現場實驗,篩選和馴化出混合菌株:**了沙粒吸附和生物降解的動力學過程,研究了汙染物去除速率與去除量之間的關係。使用該項技術處理了官廳水庫汙染水,使水庫的ⅳ—v類水達到i類水標準,微量有機汙染物含量也大大降低。

密雲水庫採集柱狀沉積物樣品

3 首次對地下水有機汙染物作了系統監測,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六

六、ddt和苯並芘(α)檢出率較高,並發現了一些超標點和高值點,區域性地區具有面狀分布特徵。

4 對北京城近郊土壤分層取樣,進行有機和無機汙染物分析;結合大量室內試驗,建立了汙灌條件下重金屬運移與累積動態過程數學模型。

5 研究了gis與分形濾波相結合的空間內插原理與方法,並完成計算機程式設計與實驗資料驗算,試做了汙染源貢獻率估算。

6 通過篩選、馴化,培育出了極強富集鎘能力的菌株,開發研製了治理含鎘汙水和處理鎘電池的實用性技術;開展有土栽培和營養液栽培試驗,**了試種植物對不同形態鎘的吸收能力,以及根際土對鎘行為的制約作用。尋找到了一種簡單、可靠、實用、低能耗、低建設費用的汙水處理技術。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圖的資源分布,中國礦產資源分布圖

主要金屬礦產分布簡介如下 鐵礦 全國已探明的鐵礦區有1834處。大型和超大型鐵礦區主要有 遼寧鞍山一本溪鐵礦區 冀東一北京鐵礦區 河北邯鄲一刑臺鐵礦區 山西靈丘平型關鐵礦 山西五颱一嵐縣鐵礦區 內蒙古包頭一白雲鄂博鐵鏽稀土礦 山東魯中鐵礦區 寧蕪一廬縱鐵礦區 安徽霍丘鐵礦 湖北鄂東鐵礦區 江西新餘一...

西亞的礦產資源,西亞最著名的礦產資源是,它在世界上具有什麼樣的地位

1 石油。西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 產量最大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有 世界石油寶庫 的稱號。西亞的石油儲量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以上,產量佔到世界石油總產量的近1 3,出口量佔到世界出口總量的一半左右。西亞所產石油90 以上供出口,主要出口到美國 西歐和日本。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

海洋礦產資源包括哪些

海洋礦產資源又名海底礦產資源,包括海濱 淺海 深海 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類礦產資源。按礦床成因和賦存狀況分為 1 砂礦,主要 於陸上的岩礦碎屑,經河流 海水 包括海流與潮汐 冰川和風的搬運與分選,最後在海濱或陸架區的最宜地段沉積富集而成。如砂金 砂鉑 金剛石 砂錫與砂鐵礦,及鈦鐵石與鋯石 金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