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三大坑爹人物,來自曹魏的人是誰?

2025-05-31 09:20:22 字數 2153 閱讀 9919

1樓:汪造化

來自曹魏的人是曹爽。另外兩人分別是蜀國慎絕鋒握的馬超,和東吳韓綜。曹爽能力不足,才能不足以駕馭大將軍之職, 不僅寬基姿坑了老爸曹真,還把曹魏大業坑了個徹底。

三國時期的三曹是誰

2樓:哲哥聊歷史

曹操,生於西元155年,逝世於西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瞞、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二十歲舉孝廉為郎,後在漢末大亂中聚集兵馬,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武裝。建安元年,受封為丞相,官渡一戰後,逐步統一北方。

後曹丕繼位,尊父王曹操為「太祖武皇帝凱兆」。

曹丕,生於西元187年,逝世於西元226年,字子輪基桓。曹操逝世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代漢稱帝,終結了漢朝四百多年統治。改國號大魏,為魏臘孫謹朝的開國皇帝,也是三國時代第乙個稱皇帝的君主。

在位六年,曹魏國力進一步增加,版圖得以擴大。西元226年,曹丕回到洛。

三國的人物是否都真實存在

3樓:漢匠文化

但是《三國演義》很多情節是虛構的,比如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什麼的。

這都是**為了膾炙人口而使用的文學上禪耐喊的手法。

還有蜀國五虎將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根據三國志裡面把關張趙馬黃放乙個列傳裡面而引申出來的,正史沒有什麼五虎將。

**會刻意去美化乙個人,比如劉備,也會刻意去黑化乙個人,比如曹操。

正史裡就比較客觀地評價了每乙個人,三國曆史,現在公認的可信度高的史書是陳壽的《三國志》,陳壽是蜀國人,蜀亡後到魏國也就是後來的晉朝做官,可以說是當時的人了,所以他的著作可信度很高。

這也是現在學術界公認的。

人物都是真實存在,只是一些關於人物的事蹟是經過文學修飾的。

樓主可以多拿《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做對比就知道了。

三國裡的人物真的有嗎?

4樓:網友

《三國演義》中絕絕絕大部分人物都真實存在,想來想去,不見於正史的主要人物只有周倉,至於少數民族將領比如木鹿大王什麼的,就更不好說了。

三國中人物的大部分事件都屬實,大概。

六、七分是真實的,其他假的事情要麼是杜撰的,比如諸葛祭風啊,三氣周瑜什麼的,都是**編滴;要麼是為凸顯人物形象而張冠李戴的,比如怒鞭督郵的本來是劉備,結果給了張飛,草船借箭的本是孫權乾的,結果給了諸葛亮。

如果你對什麼人物或什麼事情有不明白,可以追問。

5樓:郝如傑

大部分是真的,也有虛擬的創造的人物,陳壽三國志應該比較靠近歷史。

6樓:梧桐雨飛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虛構,三國人物應以《三國志》為準。

7樓:戲晴曦

《三國演義》七分虛,三分實,許多地名,地理位置不對。某些人物是杜撰出來的,某些事蹟也是杜撰的。

8樓:網友

大部分人物是存在的,但很多事是虛構的。

9樓:網友

人物基本都有,就是人物的事蹟,很大都是創作的。

10樓:換寶之家

《三國志》 是史書, 基本上都是真的。

三國演義》 是**,好多故事都是演義的,人物大部分都是真的。

11樓:陸挺

根據史書的同時又有創作新增。

12樓:暢夏侯嵐

大多數都有,但有些太誇張了,看《三國志》比較好。

13樓:網友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大部分脫胎於三國志,三國志是我國四大正史之一,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裡面的人物是真的存在。我國古達的**的分水嶺是《金瓶梅》,這也是金書的史學價值之一,金書之前的演義都是根據史書發揮而來,金書則開創了完全杜撰,即坐在書桌前自己隨便寫。所以金書以前的演義大多數人物都是正史中有的,都是真實存在的,不過演義是在此基礎上藝術加工,為了寫作目的誇大或嫁接。

最典型的人物就是諸葛亮,火燒博望波、新野、赤壁都不是他,空城計更是不存在。

14樓:開心每一天哦呵

基本上都有,就是有些事實被誇大了。

15樓:網友

主要人物大多是真實的。

16樓:鐵馬殘戈

都有,但經歷、簡介等等都被改變了,

又見坑爹三國殺,這種對手打毛線啊

風包三個磨時間的主 小喬,張角,曹仁。小喬確實能克制很多3血武將,不過蓄爆的話還是可以打的,4血武將基本就比較輕鬆打了,小喬防具比較多的時候留個順手或者過河防她的閃電。魏延打小喬不是應該比較簡單麼。說實話魏延挺克小喬的。特別是在這種沒距離的情況下,他彈給你你也能自己給自己吸血,同時還能補拍.相當於換...

三國三十六猛將排名,三國十大猛將排名?

第一檔 呂布 張飛 關羽 文鴦 4人 第二檔 馬超 趙雲 許褚 顏良 文醜 5人 第三檔 孫策 太史慈 典韋 龐德 黃忠 5人 第四檔 曹彰 徐晃 張遼 夏侯淵 魏延 甘寧 7人 第五檔 曹洪 李嚴 姜維 周泰 凌統 黃蓋 夏侯惇 7人 第六檔 高覽 張任 關興 張苞 華雄 于禁 樂進 程普 8人 ...

夢三國三顧茅廬怎麼打能出b,夢三國三顧他們說80100什麼意思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 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 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 草廬對 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 顧 拜訪 茅廬 草屋。原為漢末劉備去南陽臥龍崗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漢末劉備三次前往南陽臥龍崗誠訪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