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語文讀後感
1樓:網友
鑑於女兒語文成績不盡如人意,暑假期間,我特意去書店挑了一本書———於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回家之後,我從頭至尾細細看了兩遍。於老師文中提到的語文教學的觀點講得非常在理,其中有關朗讀和錯別字的論述我最感興趣,因為這兩個問題困擾我已經很久了。
語文的本質,說到底無非是讀和寫。讀既包括默默地閱讀,也包括大聲地朗讀。於老師說,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就是每個學生都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連學過的課文都讀不流暢的學生,語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的語感不好。文中於老師舉了乙個例子:
乙個叫楊鳴的男生剛轉到於老師班時,語文水平很差,乙個長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讀完。後來,於老師給他佈置了一項家庭作業———每天讀課外書,要大聲讀,每天堅持半個小時。不到一年,大見成效。
楊鳴在班級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於老師還舉了個例子,他說,他看《夜幕下的`哈爾濱》一書,遠遠不及聽王剛朗讀這部長篇**感受真切,因為王剛把這本書讀活了。
聯想到女兒的朗讀情況,我不禁汗顏進而惴惴不安起來。每次看她讀課文,不是加字、減字,就是讀錯字。每當這時,我都會生氣,但同時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讀不準確呢?
現在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她平時課文讀得不多,課外書看得太少,語感不好造成的。
為什麼學生乙個字乙個字地默寫,錯別字不多,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運用字詞時,就會寫出成串的錯別字呢?為什麼好多別字,雖經老師多次糾正,仍頑固地反覆出現呢?於老師認為,主要是小學生的字學得多而且快,而實踐太少的緣故。
面對這個問題,他一方面教育學生看書寫字時要細心;另一方面則採取了聽寫的方法,即每節語文課都利用五六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聽寫幾句話,這些句子中含有學生易錯易混淆的字。如:他讓學生聽寫「我坐在座位上看書」、「戰士們像猛虎一樣衝向敵人的陣地」「屋外面鬼子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村民們急忙鑽進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進」都是學生易混淆的字。
每次聽寫完了,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允許爭論,實在拿不準的,向書本或老師請教。這樣得出來的正確答案,印象特別深。顯然,用聽寫糾正錯別字不失為一種簡易高效的好方法,這在我們教學生以及自己小孩時都能用得上。
看故事學語文讀後感
蘇霍姆林斯說 不要靠補課,也不要沒完沒了的 拉一把 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大量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質,以韓興娥老師為代表的濰坊派用教學實踐向小語界例證了 海量閱讀 的絕佳優勢,那麼同樣作為農村普通學校,我們的學生能否通過走 主題學習 之路,也踏上閱讀快車道 大幅提公升語文素養呢?基於此,本...
魯迅的文章讀後感關於魯迅的文章的讀後感
我又複習了一遍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再一次被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 為別人想得多的精神和熱情關心培養青少年成長的品德感動。文章中有這樣的乙個情節 伯父談到 水滸傳 裡的人物時,我張冠李戴地亂說一氣,伯父笑著說 還是我的記性好。這句話實際上是批評 我 讀書不認真。讀到這兒,我想到自己也跟作者一樣看書囫圇吞...
可以寫讀後感的文章,求,可以寫讀後感的文章,求一篇
熱愛生命 傑克倫敦的 求一篇文章適合寫讀後感簡短的文章 感悟友愛 當你輕輕地述說你的名字,無私地坦露你的胸懷,友愛的種子便播入了我的心田。你在我坦蕩的人生路上撒滿鮮花,送來比路還長的綿綿話,你在我碧色的心湖里吹起一陣馨風,搖曳一枚柳枝。假如在狂風中我誤失了輕舟,你會毫不猶豫地伸出營救的雙手,假如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