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學生文言文作文,1歲文言文怎麼說

2025-05-28 02:00:15 字數 1222 閱讀 5447

1歲文言文怎麼說

1樓:遠景教育

一、嬰幼兒時期。

1、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後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2、孩提:兩三歲的幼兒,亦作「孩抱」。顏師古注:

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本詞中「提」的本義是「抓住小孩兩腋將其向上抱起」這個動作。

提攜頃喊做」等為其衍生詞。

二、少年時期。

1、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2、垂髫:髫,古時小孩下垂的頭髮。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3、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4、教數:9歲。

5、外傅:10歲,出外就學。

三、青年時期。

1、金釵之年:女子12歲;

2、舞勺:13歲。豆蔻年華:女子13歲。

3、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成童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

4、笄:指女子15歲。「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及笄:女子15歲;

5、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為「待年」。

6、二八:女子16歲;

7、弱冠:指男子20歲。弱,弱小。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

8、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四、中年時期。

1、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2、不惑: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3、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

五、老年時期。

1、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2、黃髮:指長壽老人。

3、花甲(耳順):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4、古稀:指70歲。

5、喜壽:77歲;

6、耄耋:指80歲。

7、公尺壽:88歲;

8、鮐背:tái,90歲,指長壽老人。

9、白壽:雀衡99歲;

10、期頤:指百歲。

11、茶壽:108歲;

12、上壽:120歲。

13、雙滲扒稀:140歲。

文言文猜疑道歉書,道歉在文言文怎麼說

道歉在文言文怎麼說 失 過失。誤 失誤,過錯。罪 有罪,罪過。謬 謬誤,荒謬。差 差錯。道歉的時候可以說 實乃吾之 也,括號裡用以上詞代替。謝 謝過 致歉。賠罪 謝罪。請罪 負荊 負荊請罪。其餘除非以認錯和表示慚愧的詞語,如 勞君之神,吾之罪也。令君費力,徒增愧怍。失 過失。誤 失誤,過錯。罪 有罪...

文言文魏徵,魏詠之文言文翻譯是怎麼樣的?

徵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 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為霽 止 威。嘗謁告上冢,還言於上曰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嚴裝已畢,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 初實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輟耳。上嘗得佳鷂,自臂之,望見徵來,匿懷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鷂竟死懷中 翻譯 然而,別看魏徵狀貌不逾中人...

文言文作文自創用文言文寫作文最好是寫景

心境 處其境,受其遇,人恆心,可平永生,受其亂,心亦亂,則行亂,則亂其一生。若平心,觸萬物,悟其理,可空其心,生之靜,靜之行,靜之說,皆可靜也。平生本是夢,亦為真。凡事憂心,雖其繁,若執守本心,思不欲,平視其事,若惡即遠,若惡即棄,則樂之世。匆忙之作 朋友若是可以,待我明天重寫一篇好的。初二用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