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翻譯及賞析是什麼?
1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翻譯: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那穿著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麼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乙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週卻沒斂翅,**才有它們的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願如周公般禮賢下士,願天下英傑真心歸順我。
賞析:
對酒當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後釋出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
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短歌行》的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說法。
一是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二是求賢說,出自張可禮《三曹年譜》:「抒發延攬人才之激切願望,蓋與《求賢令》作於同時。」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
三是賓主唱和說,此主張發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於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於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時行樂說,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說由沈德潛發之,《古詩源》卷五:「《短歌行》,言當及時為樂也。」
五是王青的作於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說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曹操《短歌行》的翻譯及賞析
2樓:暱稱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拿尺。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消芹高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面對美酒當高歌,人生短暫能幾何? 生命流逝似朝露,荒廢時日實在多!
慷慨悲歌歌一曲,心中憂愁對誰說。 愁腸百結何以解,只有美酒可開懷。
莘莘學子著青衣,悠悠思慕在心中。 盼望你們來相助,徘徊沉吟到如今。
鹿鳴聲聲食野草,我彈琴瑟待嘉賓。 明月高高如何攀,不得賢才憂心忡。
月明星稀鳥南飛,繞樹三圈棲何枝?
山不辭土方為高,海不厭水始為深。 我學周公三吐哺,一統天下定乾坤首舉。
曹操《短歌行》第二首的譯文,曹操 短歌行原文及譯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何以解憂?難有杜康。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穿著青領 周代學士的服裝 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曹操的《短歌行》是什麼時候寫的,曹操的《短歌行》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表達了什麼情感?
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 末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據勢力,控制了朝政。他又親率八十三萬大軍,直達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消滅孫權和劉備,進而統一全中國,從而寫下 短歌行 短歌行 是漢末政治家 文學家曹操所作。原文節選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
如何鑑賞曹操的《短歌行》?
短歌行 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 相和歌辭 平調曲 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乙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失傳。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 相和歌 平調曲 中除了 短歌行 還有 長歌行 唐代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 引證古詩 長歌正激烈 魏文帝曹丕 燕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