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殘燭老翁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乙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失傳。
樂府裡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麼唱法,現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豔歌行》「咄來長歌續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
現在也就只能根據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失傳了。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攜臘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缺中短歌行》。
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伏隱山兩首,這裡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詩的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揮了詩歌創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於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作經驗顯然是值得借鑑的。
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解讀曹操《短歌行》
2樓:愛創文化
最近重讀曹操的《短歌行》,還是那麼的令人難忘。這篇詩歌是我一直都能背誦下來的,為數不多的詩篇了,相信不少朋友也都有過熟讀或背誦過這首詩歌。
好了!閒話不多說,我們先欣賞一下原文:
短歌行 魏晉 ·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首詩歌是曹操在官渡之戰時寫下的,當時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曹操軍馬、士兵以及糧草都比不上當時袁軍。面對這艱難的一戰,最後曹軍以少勝多,取得了這場以少勝多的教科書般戰役的勝利-官渡之戰!這一戰,奠定了曹魏中原霸主的地位。
這首詩每四句一段,共四段。第一段描寫的是曹操面對袁紹軍的大軍壓境情況下,自己這邊一直苦無對策。相信曹操也一直再為戰事發愁,頂著莫大的壓力。
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役,正面與袁軍抗衡,曹軍必輸!所以曹操需要奇計才能贏得公升勝利,如何才能取得勝利?曹操與眾將士一直在等待時機。
第二段寫的是曹操與眾將士在發愁之際,忽聞謀士許攸前來投靠、獻計,曹操鞋都沒穿,就出門相迎。以前看到有人說這是曹操故意而為,我在這裡並不認可,我認為這是曹操最真實的表現,細數三國,唯曹操賬下武將、謀士眾多。這不是巧合,說明曹操求賢若渴,知人善任,並且人格魅力十足。
許攸的到來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
根據許攸所獻的計謀,曹操等眾人認為此事可成。於是第。
三、四段寫了曹操在親自帶兵奇襲烏巢的行軍中,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樣子。此時決戰雖剛開始,還不分勝負,但是路上的曹操已經信心滿滿,勝券在握。此又想起了自己的滿腔熱血和遠大抱負。
相信自己也能像周公旦一樣,統一天下,取得了太平盛世後,自己能功成身退。
最終這一戰,曹軍取得了勝利。
世人對曹操評價太多太多,有好有壞。關於曹操為人,在這裡不過多評價。從這首詩歌方面,能肯定曹操的文學地位,被譽為「建安七子」,實至名歸!
曹操的《短歌行》是什麼時候寫的,曹操的《短歌行》是在什麼背景下寫的?表達了什麼情感?
建安十三年 公元208年 末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據勢力,控制了朝政。他又親率八十三萬大軍,直達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消滅孫權和劉備,進而統一全中國,從而寫下 短歌行 短歌行 是漢末政治家 文學家曹操所作。原文節選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
曹操《短歌行》第二首的譯文,曹操 短歌行原文及譯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何以解憂?難有杜康。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穿著青領 周代學士的服裝 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曹操的短行歌 20,曹操的短歌行
短歌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