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 10 150的是多大的鋼筋

2025-05-03 14:10:04 字數 3872 閱讀 2588

1樓:帳號已登出

一般圖紙都會這樣表示, ф10 @ 150。

表示的是鋼筋的種類, ф是一級鋼(圓鋼),10表示的ф鋼筋是10個釐的,鋼筋大小,@表示是距離,150就是距離150mm,就是15釐公尺。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複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製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綁紮。螺紋連線,綁紮仍為鋼筋連線的主要手段之一。 鋼筋綁紮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定,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定。

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範的規定。

以上內容參考:百科-鋼筋。

2樓:邢工說建築

直徑為10mm的鋼筋,間距150mm。

φ12的鋼筋1公尺是多少千克

3樓:朱任豔

φ12的鋼筋理論重量為:。每公尺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即鋼筋重量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同時鋼筋理論重量(kg)≈截面面積【π*鋼筋半徑(mm)*鋼筋半徑(mm)】。

計算簡式。扁鋼、鋼板、鋼帶w=寬×厚。

方鋼w=邊長²

圓鋼、線材、鋼絲w=直徑²

鋼管w=壁厚(外徑--內徑)

等邊角鋼w=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w=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工字鋼w=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w=腰厚[高+e(腿寬-腰厚)]

4樓:網友

公式鋼筋1公尺的重量;g=πr^2*7850(kg)

5樓:蜜雪櫻綺

φ12的鋼筋1公尺是公斤。

如何計算鋼筋每公尺的重量,公式如下:

圓(螺紋)鋼每公尺重量=*鋼筋長1公尺(1000)公釐*鋼的密度。=平方=約=平方。

1: 圓面積公式1/4*平方。

2: 鋼筋1公尺=1000公釐。

3: 鋼筋密度=公斤/公釐。

4: d是圓的直徑(公釐).

即:φ12的鋼筋1公尺的重量:

w=ρ×d×d =

理論)d= 斷面直徑mm

鋼筋ф10@150是什麼意思?

6樓:一蓮愛教育

一般圖紙都會這樣表緩鬥示, ф10 @ 150。

表示的是鋼筋的種類, ф是一級鋼(圓鋼),10表示的ф鋼筋是10個釐的,鋼筋大小,@表示是距離,150就是距離150mm,就是15釐公尺。

這個意思就是用10個釐的圓鋼間距15釐公尺。

圖紙上出現ф後面肯定有對應的數字,數字是多少就是多大的鋼筋,圖紙出現@後面肯定是間喊態距,數字多少間距就是多少。

如果符號前面出現數字就是表示鋼筋根數擾滲磨,比如,6 ф10 @ 150,這就是6根10個釐的鋼筋。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當抗震結構中的非框架樑及非抗震結構中的各類梁採用不同的箍筋間距及肢數時,也用斜線"/"將其分隔開來。注寫時,先注寫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數、鋼筋級別、直徑、間距及肢數),在斜線後注寫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間距及肢數。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為ⅰ級鋼筋,直徑φ12;梁的兩端各有18個四肢箍,間距為12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兩肢箍。

φ8@200表示什麼鋼筋?

7樓:廢柴船長

φ8@200表示: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

一、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表示箍筋為φ10,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2、φ10@100/200(4):表示箍筋為φ10,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3、φ8@200(2):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4、φ8@100(4)/150(2):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二、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22,3φ20: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12,3φ18: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25,4φ25: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25,5φ25: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2: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佈置,用於雙肢箍。

22+(4φ12):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25 4/2: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佈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1、 g2φ12: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2、g4φ14: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3、n2φ22: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4、n4φ18: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25 2/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25 (-2 )/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佈置。

8樓:網友

鋼筋標註φ8@200x200表示:主筋、分佈筋的直徑都是8公釐,間距都是200mm。

鋼筋網中φ6@150*150每平公尺鋼筋用量為多少?

9樓:

摘要。如x方向根數:1/根,y方向根數為1/根。那麼每平公尺鋼筋用量為(1*7+1*7)*

鋼筋網中φ6@150*150每平公尺鋼筋用量為多少?

如果是單層網片的話,每平公尺鋼筋用量先計算根數。

如x方向根數:1/根,猛核y方向乎知陸根數為1/根。那麼每平公尺鋼筋用歲頃量為(1*7+1*7)*

如果是雙層網片的話,那就給上面的數值乘以2即可。

也就是,根據間距150確定兩個方向都是7根,共14根,再乘以線密度就算出重量了。

實際上,都是用的鋼筋,替代6的鋼筋。

φ10mm是多大的鋼筋

10樓:網友

意思是:12根直徑10mm,箍筋間距100至200公釐(加密區100公釐間距、平段200公釐間距),4支箍。

箍筋表示方法:

1、φ10@100/200(2)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2、φ10@100/200(4)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3、φ8@200(2)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4、φ8@100(4)/150(2)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地圈樑的鋼筋用多大,農村建房地圈樑鋼筋需要用多大的

縱向鋼筋一般為直徑10 12公釐,間距約120公釐左右,梁上下各一層。箍筋一般為直徑6.5公釐,間距200 300公釐。在 烈度 不是震級 小於6度地區,地基土好一些的,如較均勻的含水率不很高的黏土,中砂等縱筋直徑可以小一些,箍筋間距可以選大一些。在抗震設防烈度6度地區,地基條件較好時,縱筋一般用直...

鋼筋指標強度,鋼筋的強度指標是哪兩種

鋼筋的力學效能指標包括 屈服強度抗性強度 伸長率 及冷彎效能。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鋼筋的強度指標。鋼筋 rebar 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 帶肋鋼筋 扭轉鋼筋。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

構造柱鋼筋的問題,鋼筋構造柱的鋼筋如何設定

呵呵,這個是構造的基本常識,很可惜,很多人都回答錯了,磚混結構中的構造柱鋼筋,在留筋時,都是出地面35d且不小於500,並不錯開,這個在磚混結構抗震構造要求的圖集裡標的很清楚,遼寧省的這個圖集的編號是02g801 02g802 大級別的人在回答時,要考慮準確性,那樣很容易誤導人,尤其是剛畢業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