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亡的啟示急,秦朝的滅亡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2022-10-21 08:15:08 字數 4691 閱讀 3919

1樓:長平小卒

始皇的功績很大!!犯的錯也很大```東掃六和,北逐匈奴,南擊百越,築長城,修馳道,建驪山,起阿房,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實行郡縣制。在短短的一輩子中,掃平了中原大地,打服了南北異族。

建了一座座可以稱之為奇蹟的工程。確立了一套全新的不同以往的完整制度,這麼多事,就算是在後來的任何乙個壽命過幾百年了的大王朝都每乙個做的完,更何況是乙個短命的王朝。所以始皇的功績很大``功績大是因為造福了這個民族``對於嬴氏家族、大秦帝國``他似乎就成了罪人了``只是因為他的操之過急,讓自己的帝國一朝分崩離析,家族不保。

所以秦滅亡的啟示就是「路,要一步步地走,步子大了,咔嚓,要扯到蛋!!」 如果是答題!那就是:

要施仁政,以人為本,不要像始皇一樣的殘暴``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2樓:匿名使用者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秦朝的滅亡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3樓:皖南舊事人

統治者不要使用嚴刑峻法。應該善待人民。

4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沒有秦朝和隋朝打下的基礎,是不會有漢朝和唐朝的興旺.和大家印象中的不同,秦二世胡亥和隋煬帝楊廣並非昏庸無能,他們也是絕世之才.只是無論是秦始皇、隋文帝,還是秦二世和隋煬帝,都有乙個毛病,就是政令實在是急躁.

他們做下的貢獻其實應該分幾代完成,但他們都在同一時代做成了,所以會有不惜民力的下場——農民起義,然後被其他的貴族藉機推翻.歷史有時候真的很無奈.

5樓:孫肖

對老百姓好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秦朝滅亡給你的最大啟示是什麼?

6樓:姑蘇夜鐘

秦國(秦朝)「成也法家,敗也法家」。任何好的思想,都不能用到極致。日中則昃,月滿必虧!

7樓:殺了佛祖我成佛

秦朝滅亡最大啟示是不施仁政。

大秦之所以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根本原因在於,百姓活不下去了,而活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大秦帝國過於沉重的賦稅與徭役。

國家想要正常執行,就必須要收稅。在商周時期,稅率為十分之一,但秦帝國的賦稅是三分之二。這就意味著,你產出的糧食每年都必須要刨除三分之二給國家。

在那個生產力尚不發達、生產效率不高的時代,三分之二的賦稅,意味著一家人即便每天勒緊褲腰帶都吃不飽。

中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是世界之林中最高的,因此,若僅僅是稅率高並不會引發大暴動,但更要命的是,老百姓還要服徭役。徭役即無償為國家幹活,當時的規定是16~60歲的成年男性每隔3年就要服一次為期2年的徭役。換而言之,當時,成年男人每3年時間裡,有2年是要為國家幹活的,只有一年為自己家打工,而且徭役與稅率是並行的——皇家可不會管你家的勞力是不是統統服徭役去了,你的稅依然是三分之二。

秦始皇時期,這些徭役賦稅之所以未能成為起兵理由的原因很簡單——秦始皇採取了一些減負措施,比如,當時服徭役時,不僅給工錢還管飯。若**有剋扣的話,輕則丟官、重則丟命。而且始皇時期,主要是徵發罪犯(即六國時期的戰俘)和剩餘的軍力、富貴人家的家丁去幹活,盡可能地減輕貧苦百姓的負擔。

若是普通人家服徭役的話,一戶只調一人即可,多調的話,官吏會被罰款,甚至會丟官。而且,當時服徭役是有假期的——農忙的時候,百姓可以回家幹活。一年中,這樣的假期可以有40天。

如果一戶人家的男人與女人都去服徭役了,那麼,家中未成年的孩子則由國家撫養,他們會定期收到國家補助的糧食。所以,在秦始皇時期,雖然百姓壓力大,但生存還不算太艱難。

8樓:匿名使用者

要與人民建立良好關係,人民才不會反抗,要立用人才。

9樓:匿名使用者

是做事不能太過,不能殘暴

10樓:匿名使用者

治國之道應該愛惜百姓,以民為本,不能 嚴刑重法,賦役沉重。否則使得民怨沸騰 、民不聊生,最終只會自取滅亡。

秦朝滅亡給你的最大啟示是什麼

11樓:內輪紫炎

治國之道應該愛惜百姓,以民為本,不能嚴刑重法,賦役沉重。否則使得民怨沸騰、民不聊生,最終只會自取滅亡。

12樓:春哥永遠愛你

第一,統一戰爭的勝利,只不過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日後的治理是非常重要的。秦始皇想讓自己的江山傳到千世萬世,首先要做的就是為這個目標而繼續努力,而不是躺在統一的功勞簿上睡大覺。同樣,當你希望成就一件事,就必須為了這個目標持續努力,不能只看到階段性的成果而沾沾自喜,否則你的失敗可能瞬間就會到來。

第二,秦朝的滅亡和他殘暴的統治有直接的關係,在賦稅的沉重上是史無前例的,居然達到60%,老百姓一年忙到頭可能連生存都成問題,這樣就不可能安心生產,社會經濟自然不會好。重稅之外,秦始皇殺起人來也可以說震撼古今,乙個噩夢就可以導致一批人被殺,這樣的「黑色恐怖」有誰能夠忍受?是想在當年的大澤鄉,如果囚徒們還有一絲活路,他們還會不會造反?

他們造反還會不會有人響應?所以說,在生活中,對自己周圍的人好一點,寬容一點,自己的空間也會很大,至少不至於四處碰壁。

第三,秦朝的滅亡和兩個能說會道但又心術不正的人有很大關係,這就是徐福和趙高。徐福一番花言巧語,騙得了秦始皇的萬貫金銀,而且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騙,秦國剝削來的民脂民膏就這麼輕易地被乙個**拿走了,想起了就痛心。趙高更是不得了,先是說服李斯立胡亥繼位,繼而指鹿為馬剷除異己,最後哄騙皇帝大權獨攬,最終殺掉胡亥,亡掉整個秦朝江山。

可以看出,乙個人要想成功,必須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很輕易的就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

13樓:陌扉筱顛

統治者想要獲得人民的支援,就必須體察民情,體恤民意,減輕人民的負擔,讓人民生活得更好。

14樓:天龍夜叉

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15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滅亡給我的最大啟示是:丫的,早知道就不滅六國了

16樓:芬蘭異教徒

純樸的中國人民要在很極端的情況下才會反抗,反抗後可以把國家搞得天翻地覆,個個成為殺人不眨眼的魔鬼。總之,兔子急了能把人咬死。

17樓:匿名使用者

以德治國者生。以暴制暴者亡

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18樓:葉影隨楓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老百姓的力量還是很恐怖的,要好好地安撫和對待

19樓:hhy風前絮

賈誼《過秦論》中說的很清楚: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0樓:匿名使用者

君不能太殘暴昏庸

你看看歷史上那些昏君哪乙個不是被滅了

21樓:匿名使用者

見證了中國歷史的嶄新進步

22樓:day足跡

清朝滅亡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能當一回皇帝,多過癮

秦的滅亡給人們什麼啟示

23樓:程紅美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4樓:

徭役繁重,賦稅沉重。

刑法嚴酷,死刑就有腰斬、車裂,讓人們沒法生活,都跑去當盜匪了。而且亂世當用重典,統一以後應當休養生息,用輕刑罰,以仁治天下。

皇帝權力過大,沒有制約。有個賢明的君主還好,要是個昏庸的就不行了。

秦朝的滅亡給後來的統治者什麼啟示

25樓:匿名使用者

秦朝是來中國第乙個統一的封建王朝自

,它建立的很多制度都為後世所沿用。但同時也是短命王朝的典型,僅僅15年時間不到就淹沒在歷史的海洋中,歸結起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制度本身與制度在其具體施行中的矛盾所致。**集權方面它確立皇帝名號的目的是為了「稱成功,傳後世」,並且就皇位繼承人的選拔並沒有具體標準,實行郡縣制卻對原來六國的土地不加以體恤,而且土地制度明顯維護封建土地私有制,人民生活痛苦,徭役繁重,再加上軍事上各個兵種優勢沒得到充分發揮,所以滅亡也是必然的。

秦朝雖然由於在皇帝制度的確立當中,主要目的是為了稱成功,傳後世,而且沒有制定出具體的皇位繼承人的選拔標準,再加上徭役繁重,土地制度明顯保護封建土地私有,維護地主階級利益,刑罰還特別嚴酷,軍事制度上也有很多不恰當引起秦朝二世而亡在歷史長河中沒能存在多久,但是作為中國古代第乙個高度統一的封建王朝,其建立的許多制度,甚至是其滅亡的各種原因都為其後的王朝甚至是今天都有著很大的啟示和借鑑意義。

秦朝的興亡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26樓:視野廣告字工廠

隋朝大費勞力修運河,秦朝也徵民夫百萬修長城,二者都不得民心,故,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

27樓:雨溟潭

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對國民施仁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國家衰落就是早晚的事。

28樓:匿名使用者

看了秦朝,再看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兩個短命王朝,他們其實內是有共同點的。

他們挑容

戰了舊有利益階層,他們都在加強**集權!

奴隸制在秦朝終結,秦朝加強**集權,隋朝的三省六部比他更徹底,遭到舊有利益集團挑戰,他們同樣得罪了整個舊有利益階層,受到波及是很正常的。

他的啟示 告訴我們,你要改革最好借他人手,你去撿便宜!

秦滅亡給我們帶來怎樣的認識

29樓:晉聽芹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不論哪個王朝必須施仁政於民,否則不會太久。

秦朝滅亡給你的最大啟示是什麼,秦朝的滅亡給後世帶來怎樣的啟示

強盛一時的秦王朝滅亡給了我們深刻啟示 任何政策的推行都要考慮人民最大限度的承受能力,都不能以破壞社會生產力為代價。秦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是對人民施行 繁重的賦稅 徭役和兵役,嚴酷的刑法,使人民忍無可忍,社會生產力遭受嚴重破壞,最終導致人民揭竿斬木起來反抗暴秦。治國之道應該愛惜百姓,以民為本,不能嚴刑重...

秦朝是幾年滅亡的

秦朝滅亡的時間,史學界公認為是漢高祖元年十月。因秦漢 初 人使用顓頊歷,以十月為歲首,故不少學者把高祖元年全歸於夏曆乙未年,進而把夏曆乙未年等同於西元前206年,結果得出乙個錯誤結論,認為秦亡於西元前206年。經過查證,發現這一月份實應相當於夏曆甲午年十月即西元前207年11月。史記 高祖本紀 說 ...

秦朝滅亡時,是誰交的傳國玉璽

秦王子嬰,奉璽交給劉邦,劉邦給了項羽。歷史記載 劉邦義軍最先進入關中,子嬰遂派將領率兵至嶢關抵禦,劉邦帶軍繞過嶢關,越過蕢山,在藍田一帶兩度大敗秦軍。西元前206年十月,進入武關,到達灞上後派人勸子嬰投降,並得到子嬰的同意。子嬰遂與妻子用繩綁縛自己,坐上由白馬駕駛的白色馬車,身著死者葬禮所穿的白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