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成為懸河,讓黃河自然改道,黃河為什麼會成為懸河

2022-03-19 10:24:24 字數 4756 閱讀 1166

1樓:匿名使用者

lz您好

尼羅河定期氾濫,然而可沒有自然改道!

尼羅河的泥沙**於上游草原區,腐殖質相對豐厚,黃河泥沙**於貧瘠的黃土高原

尼羅河河底淤泥用於種植的前提是搬家遷徙,這是適合人口稀疏的埃及的。現在請您自己買一本中國地圖,數一數黃河沿岸,從淮河到海河之間,大城市有幾個?

所以以尼羅河的情況套用黃河是絕對錯誤的做法!黃河改道完全無法形成良田,反而將現有良田毀得一乾二淨。

實際上,主動讓黃河改道的做法,歷史上還真有,那就是經濟最為強大的宋朝。其結果是,經過仁宗神宗哲宗三代人的折騰,黃河充分展現了其母親——不,後媽河的本質,先毀了河北軍事重鎮,接著沖垮了淮河流域。原本產兵源和產糧源的兩路重鎮就此從地圖上消失,蘇軾亦差點喪命於此。

如若不是遼朝和西夏昏庸,靖康之難早發生十幾年我都不意外。

所以,治理河流是不能搞削足適履這種舉動的,水文,氣候標準從一開始就不能照搬

2樓:黑妖仙

黃河在歷史上十年一氾濫改道,百年一大改道。都造成巨大災難,死人無數,赤地千里。新中國成立後才下大力氣治理,而至今無災難。

你讓它自然改道,會發生什麼情況恐怕是承受不了的,中國經濟可能會倒退十年以上。死人將不計其數。

3樓:如月如燕

你好!你希望黃河下游的問題能夠得到**,你的這個想法是值得肯定。只是你提出的**方案值得商榷。

黃河在歷史上曾經有26次的大改道。黃河的每一次改道都帶來洪水氾濫,給居住在華北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現在的華北平原是我國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北京就在華北平原北部),這裡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一旦黃河自然改道,後果不堪設想。

你說的讓國家考慮合適路線,我是否可以理解為開挖一條新河,讓黃河水從新河入海,廢棄現在的黃河河道?

這個方案也不可行。黃河下游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如果沒有解決黃河泥沙問題,開挖新河,很多年以後,華北平原可能又出現一條新的地上河。開挖新河還要佔用大面積土地,涉及一系列問題。

黃河為什麼會成為懸河

4樓:冷侃娛文

一、黃河那麼黃的原因:

唐宋以來的千餘年歷史中,由於自然和人為的破壞,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黃河的泥沙含量日漸增多,導致河水變成黃色。黃河水量的60%來自蘭州以上,秦嶺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來自河口鎮至龍門區間與涇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區。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來自汛期。

2.由於暴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抗蝕性差,使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黃河成為馳名世界的多泥沙河流。

二、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⑴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質組成)、植被四個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徑流的流速越快,對土壤的沖刷侵蝕力就越強。坡面越長,匯集地表徑流量越多,沖刷力也越強。

黃土丘陵區、地面坡度大部在15o以上,有的達30o;坡長一般100—200m甚至更長。每年每畝流失5-10噸,甚至15噸以上。

②降雨。產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強度較大的暴雨,降雨強度超過土壤入滲強度才會產生地表(超滲)徑流,造成對地表的沖刷侵蝕。

③地面物質組成。質地鬆軟,遇水易蝕,抗蝕力很低的土壤,如黃土、粉沙壤土等是產生水土流失的物件。

④植被。達到一定鬱閉度的林草植被有保護土壤不被侵蝕的作用。鬱閉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強。

黃河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植被稀少,土壤疏鬆,暴雨較多,地形破碎,產生了強烈的土壤侵蝕。

⑵人為因素。人類對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以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

①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

②開礦、修路等基本建設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同時,將廢土棄石隨意向河溝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三、成為懸河的原因:

流域來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開闊、比降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積,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公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

從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公尺。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河道內,河床逐年公升高,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懸河」。現在的黃河下游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公尺~5公尺,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公尺。

四、黃河簡介: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5樓:匿名使用者

河床高出兩岸地面的河叫「懸河」,又稱「地上河」。「懸河」形成的原因是:流域來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開闊、比降平緩的河段,泥沙大量堆積,河床不斷抬高,水位相應上公升,為防止水害,兩岸大堤隨之不斷加高,年長日久,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成為「懸河」。

從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公尺。每年大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河道內,河床逐年公升高,這就是世界上著名的「懸河」。現在的黃河下游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公尺~5公尺,在河南封丘縣的曹崗,竟高出10公尺。

6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攜帶大量泥沙,由上游進入下游平原地區。途中泥沙大量沉積,隨著河床的不斷於高,從而形成了「地上懸河」。

7樓:匿名使用者

原因是從山區和高原沖刷帶來的黃河水裡的泥沙,到了中原,水流一慢了就漸漸地沉積起來,這就使河床越來越高,河水就四散奔流,河兩旁的居民連忙築起水堤來防止它。千百年來,河床的泥沙愈積愈高,河水愈公升愈高,水堤也愈加愈高,這道河水就像懸在空中的水溝一樣,成了一條最危險的害河

8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流經開封的一段(八十七點六七公里),是著名的「豆腐腰」,由於河道寬闊,水流平緩,造成泥沙大量淤積。據記載,近五百年來,開封段河床以年均二釐公尺左右的速度向上抬公升。據一九九三年測定的資料表明,黑崗口河段的河床,已高出開封市區地面十三公尺之多。

又由於黃河大堤逐年在加高增厚,河床泥沙的不斷淤積與抬高,使河床主槽高於左右灘地,形成了「二級懸河」,站在大堤上,可看到「懸河中之懸河」的特有景觀

黃河成為懸河的原因==要帶著資料的

9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綿延5464公里,是中國第二長河,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里,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最後注入渤海。河口以上為黃河的上游,河口到舊孟津為中游,舊孟津以下為下游。黃河塑造了華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但黃河下游是舉世聞名的「地上河」,河床不斷公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築堤,一遇暴雨河水猛漲,隨時有決口的危險,成為世界上最難治理的河流。

對黃河治理的關鍵是治沙。黃河每立方公尺水的年均含沙量約35千克,最多時可達750千克左右,每年黃河輸入下游的泥沙達16億噸。黃河泥沙的**主要是中游流經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由於高原本身脆弱的生態環境和人為的植被破壞,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所以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是治沙的根本。當然因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但是認為因素在其中起了主導作用,經過黃土高原人民在長期實踐,總結出了許多治理水土流失的經驗,其中小流域的綜合治理就是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具體措施是「保塬、護坡、固溝」,甘肅西峰南小河溝,是個成功的典範,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現在已經是塬面平整,溝坡林密,溝底壩庫相連,農林牧業得到全面發展。

黃河泥沙含量減少,下游河床抬公升速度也在降低,減輕了下游地區防洪工作的壓力。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黃河泥沙含量大,使黃河成為長期以來的一條害河,所以各部門積極治理,但是河流泥沙是塑造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因素,黃河亦是如此。。黃河泥沙的淤積作用和海洋潮汐作用共同影響下,使黃河三角洲陸地面積增減發生變化。

黃河三角洲海岸長約200km,入海河口擺動影響的海岸段僅約40km長,無泥沙補給,受侵蝕的海岸段增長。釣口河的河口,自從改道清水溝後,海岸發生了強烈的侵蝕,岸線明顯後退,流路停水後海岸一直處於蝕退狀態,最嚴重的地方達11公里,目前仍以年均200多公尺的速度蝕退。對勝利油田的灘海開發形成巨大威脅。

下面是一些具體資料:2023年5月——2023年12月黃河三角洲陸地面積年淨增約18千公尺,2023年5月——2023年1月年淨增約24千公尺,2023年5月——2023年3月年淨增約6千公尺,2023年5月——2023年10月年淨增約5千公尺,2023年12月——2023年1月年淨增約38千公尺,2023年12月——2023年3月年淨增約2。5千公尺,2023年12月——2023年10月年淨增越2。

5千公尺,2023年1月——2023年3月年淨減少面積約4千公尺,2023年1月——2023年10月年淨減少約2。5千公尺,2023年3月——2023年10月年淨增加約4千公尺。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2023年1月以前黃河三角洲以淤積為主,以後以侵蝕為主。

2023年1月以後黃河三角洲淨增加面積減少,說明入海的泥沙量減少。主要是水利、水土保持等綜合措施使上中游地區蓄水量增加,水土流失減弱。我認為,黃河泥沙不能因為黃河三角洲的陸地面積減少而不治理,否則下游河床增高,對堤壩的壓力增大,對下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

應該從海洋侵蝕這個角度入手,積極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和護灘工程,減緩海洋潮汐作用對陸地的侵蝕,使三角洲面積減少速度減少或者維持現有水平。 猜猜莪媞誰?靜姊姊嘻嘻

黃河中游為什麼要保持水土,黃河中游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是什麼

自然原因 1 地形起伏大,多溝壑,坡度大,泥土易隨水流水 2 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對地面沖刷力強 3 黃土土質疏鬆,遇水發生溼陷 4 植被不良,保持水土能力差 人為原因 1 過度放牧和過度樵採 輪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採礦 建設過程中造成植被破壞嚴重 2 人類活動破壞原來穩定的地形 3 採礦 建...

為什麼黃河的水是黃色的

黃河,一條孕育了中華文明的 母親河 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一直以河水渾濁 泥沙量大而聞名。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黃河自古以來就一直是如此渾濁,它怎麼會成為哺育了華夏文明的搖籃呢?其實,數千年前的黃河流域曾是一片水草豐美,植被茂盛的肥沃之地。那麼,是什麼使得黃河水變黃的呢?原因主要有四個 一 戰爭的...

為什麼寫黃河大合唱目的是什麼

黃河大合唱 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響最大的一部交響樂代表作。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