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過小年的風俗

2022-02-25 15:17:23 字數 5114 閱讀 8968

1樓:匿名使用者

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

在清朝中期之前,祭灶日一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清嘉錄》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

「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清朝野史大觀·清宮遺聞》中說,乾隆一朝,每年臘月二十四晚上,祀灶神於坤寧宮。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做小年。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樓:匿名使用者

小年在夏朝時候已經有了。

《拾遺記》共10卷。前9卷記自上古庖犧氏、神農氏至東晉各代的歷史異聞,其中關於古史的部分很多是荒唐怪誕的神話。漢魏以下也有許多道聽途說的傳聞,尤其宣揚神仙方術,多誕謾無實,為正史所不載。

末1卷則記崑崙等8個仙山。

《拾遺記》的主要內容是雜錄和志怪。書中尤著重宣傳神仙方術,多荒誕不經。但其中某些幻想,如「貫月槎」、「淪波舟」等,表現出豐富的想象力其中就有小年的記載。

另外,古人的小年事實上是現在的冬至。 古人把「冬至」看作小年是從頭起始的意思,那時候把「冬至」農曆上的月份比作正月的。臘月二十三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準備開始過除夕的「過小年」意思。

區分與「冬至」的小年,人們普遍把臘月二十三定為「祀灶日」的。

3樓:匿名使用者

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

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間稱為過小年,是祭祀灶君的節日。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

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定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跡。

4樓:

<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當時是人民驅疫鬼,祈安康的習俗。

我國最早的「小年」習俗,**於哪個朝代,當時是怎樣的形式?

5樓:我真的是柳上惠

在中國,小年並非專指乙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江浙滬一帶很多地區稱正月初五為小年;中國國內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小年,也有地方稱冬至為小年。在有些地方(如上海),人們習慣上把除夕前一天稱為小年夜。

一般情況下,中國國內大部分地區以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為小年。小年常被認為是過大年(春節)的開始,小年後離春節只剩下

六、七天時間,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同時要徹底的掃塵,除舊迎新。

傳說小年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神話中的灶王爺上天的日子,所以小年的很多習俗都是和灶王爺有關的。關於小年的故事還是有挺多的,其中關於灶王爺的傳說就有好多個版本,傳播最廣的版本就是關於灶王爺是「特務」的故事。相傳,灶君是玉帝專門派到人間監管人生百態的小神仙,經常到玉帝面前打小報告。

如果犯了小罪那麼要折壽100天,如果是大過就要折壽300天。下面就是老柳蒐羅的小年來歷傳說故事,請大家欣賞。

傳說一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

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傳說二

民間流傳著乙個頗為有趣的故事。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台,東街請,西坊邀,都誇獎他壘灶手藝高。

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閒事。

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後,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

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裡事都聽他吩咐,現在大哥離開人間,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有天,他終於想出個好點子。

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週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

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

從此後,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後,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製的。

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

傳說三

傳說人的身上都附有乙個三尸神,他經常給玉皇大帝打小報告,說人間的壞話。在很短的時間內,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張密報,說人間要謀反天庭。玉帝看後大怒,立即召見三尸神,命他把說玉帝壞話的人家牆上寫上他們的罪行,再讓蜘蛛結張大網,掛在屋簷下。

玉帝又命王靈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見到三尸神做了記號的人家,就滿門抄斬。三尸神見陰謀將要得逞,自己可以獨佔美好的人間了,就飛快下凡,將每戶人家的牆上都做了記號。灶君發現了三尸神的陰謀,急忙找來各家的灶王爺商量對策:

從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掃得乾乾淨淨。等王靈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時,發現家家戶戶都很乾淨,沒有任何標記,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勞動。玉帝從王靈官和灶君嘴裡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萬丈,將三尸神永押於牢。

從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擁戴,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二十四掃塵也隨之成為民間的習俗。

傳說四

河南臘月二十三祭灶的習俗,伴有一則淒涼的民間傳說。古代的時候,一對老夫婦僅有一子,兩人視兒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愛。但因家中貧困,無以湖口,只得忍痛讓兒子到煤 礦去挖煤。

兒子久去不歸,老人格外想念。這天,老太婆囑老漢到煤礦看看。路上,老漢遇到乙個光腳片的同路人,兩人越走越熟,相處十分融洽。

閒談之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礦上收回一百名礦工。老漢心急如焚,乞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慷慨應允, 囑他不要告訴別人。

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一直無法下井。

不久,煤礦出了事故,老漢趕忙把兒子領回家裡。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臘月二十二夜裡,老漢想起當年的風險,忍不住對老伴說了。誰知此話被灶君聽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後,對玉帝講了這件事。

玉帝惱羞成怒,立即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這天,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再搬弄人間是非。久而久之,人們都在臘月二十三祭灶。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別。

在民間,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也就是說,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沿湖、海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

節日習俗

祭灶

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由於中國人基本食用稻公尺,熟食一般不易儲存,必須隨時烹煮。不像西方食用麵包,可以一次烘烤許多儲存食用。

所以對中國人來說,「柴」(燃料)是生活中「七件事」(柴公尺油鹽醬醋茶)裡第一位重要的,沒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糧食也沒有辦法食用,所以在中國必須每家都有乙個爐灶。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由此產生乙個傳說,即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根據匯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祭灶時,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民間還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掃塵

即掃年,實際上就是進行家庭環境衛生的清理。北方人稱「掃房」;南方人稱「撣塵」。傳統上,這一天家家戶戶黎明即起,掃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實施乾淨徹底的衛生大掃除。

據《拾遺記》記載,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後「塵」與「陳」諧音,故掃塵也就是把陳舊的東西一掃而光,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寫春聯

小年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寫春聯。民間講究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所以春節的對聯數量最多,內容最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多為敬仰和祈福之言。

大門上的對聯,是一家的門面,特別重視,或抒情,或寫景。

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我國歷史上什麼時候版圖最大

元代是我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 我國歷史上疆土面積最大出現蒙元王朝.在成吉思汗時期的疆土面積就超過1800萬平方公里.蒙古第一次西征 1219 1225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餘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 khorazm 便藉口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

英國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英國歷史上被侵略過幾次?各是什麼國家什麼時候

西元前55和前54年,g.j.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在羅馬史書中這有可能是英國島嶼的最早記錄.從8世紀末開始,以丹麥人為主體的斯堪地那維亞人屢屢入侵英國。為抗擊丹麥人,威塞克斯王國國王埃格伯特 約802 839在位 於 827年統一島嶼七國,建立統一的英格蘭王國。這時候的史...

歷史上的廉潔人物有哪些簡略介紹,我國歷史上清正廉潔的人物有哪些?

古有包拯,今有 海瑞 死的時候連棺材都買不起 n杯具的人物 歷史上的廉潔人物有哪些,簡略介紹 1 寇準 寇凖 961年 1023年10月24日 字平仲,華州下邽 今陝西渭南 人。北宋政治家 詩人,與白居易 張仁願並稱 渭南三賢 太平興國五年 980年 進士,授大理評事及知巴東 成安二縣。為人剛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