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古代文言文中的意思,在古代文言文中「引」有幾種意思?

2022-02-13 15:20:12 字數 5943 閱讀 1823

1樓:

1.事物錯綜複雜所造成的紋理或形象:燦若~錦。

2.刺畫花紋:~身。

3.記錄語言的符號:~字;~盲;以~害辭。

4.用文字記下來以及與之有關的:~憑。~藝。

~體。~典。~苑。

~獻(指有歷史價值和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採(a.文辭、文藝方面的才華;b.錯雜艷麗的色彩)。

5.人類勞動成果的總結:~化。~物。

6.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水~。

7.舊時指禮節儀式:虛~。繁~縟節(過多的禮節儀式)。

8.文華辭采,與「質」、「情」相對:~質彬彬。

9.溫和:~火。~靜。~雅。

10.指非軍事的:~職。~治武功(指禮樂教化和軍事功績)。

11.指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552~言。~白間雜。

12.專指社會科學:~科。

13.掩飾:~過飾非。

14.量詞,指舊時小銅錢:一~不名。

15.姓。

16. 皇帝諡號,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勤學好問曰文;博聞多見曰文;忠信接禮曰文;能定典禮曰文;經邦定譽曰文;敏而好學曰文;施而中禮曰文;修德來遠曰文;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公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如漢文帝。

2樓:藍笛客

樓上回答的好全面,我就不獻醜了。

在古代文言文中「引」有幾種意思?

「文」在古文裡的意思

就 在古代文言文中都有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就 ①接近,靠近;

②完成,達到;

③即使;

④前往;

⑤歸於,趨向;

⑥登上;

⑦就職,赴任;

⑧承受,接受;

⑨參加,參與;

⑩效法,擇取;

11成就,成功;

12看,觀賞;

13使成功;

14變成,造成;

15產生,生成;

16假如,假使;

17向,從,跟;

18就著,根據。

4樓:匿名使用者

1.靠近 比如:金就礪則利

2.達到,完成 比如:功成名就

古代文言文中的然和諾各是什麼意思

5樓:文以立仁

在文言文中,「然」和「諾」連用為「然諾」,是答允、許諾的意思,單獨使用時,各自也都有肯定之義,但是它們的區別很明顯。

僅從「然諾」來看:然,是對某件事、某些話、觀點或提議內容表示肯定;諾,在肯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提議表示許諾、同意。然是對內容判斷分析的評價,諾是對提議的許可。

因此,然是前提,諾是結果。

一般情況下,然和諾沒有必然聯絡。

在文言文中,然通常表示「是」、「對」,也作意動用法,認為對,如:「然之」, 或「不以為然」。僅僅是一種對事物的判斷,不包含下一步的意願。

諾則不同,正好是對下一步如何去做表明態度,並不包括判斷過程。如尊對卑是「允諾」,不僅僅是允許被允諾者去做,而且還必須去做好;卑對尊是「謹諾」,答應者應慎重地按照指示去做;平位之間是「承諾」,古人認為「一諾千金」,承諾者與被承諾者都應講求誠信。

然和諾各自還有其它詞義,與題目不相關,不予分析。

6樓:長弓射雙月

然,表示同意。

諾,表示遵命。

比如下屬提出乙個建議,領導聽後覺得不錯,就說:然。

領導釋出一條命令,下屬表示遵命執行,就說:諾。

7樓:逮安妮己情

然rán

《連》但是,然而

[虎]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雖然。表示讓步關。如:

然是(雖然);然雖(雖然)於是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婦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過四五人。

」靈公曰:「善。」然不伐蒲。

——《史記》

然後;才。如:然乃(然後);然始(猶然後)然rán

《形》是,對

假借為嘫。

然,應也。——《廣雅》

子曰:然。——《論語·陽貨》

不侵為然諾者也。——《史記·張耳陳余傳》

公見其妻曰:「此子之內子邪?」晏子對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然rán

《代》如此,這樣,那樣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孟子》

又如:理所當然;其實不然

然ran

《助》用作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表示狀態,有「如」的意義龐然大物也。——唐·柳宗元《三戒》

康肅忿然曰。——宋·歐陽修《賣油翁》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貿然;蔚然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比擬,有「…的樣子」之意。常與「如」、「若」連用,有「如…一般」、「像…一樣」之意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禮記》

用作句末語氣詞,表示斷定或決定,相當於古漢語的「焉」、「也」

穆公召縣子而問然。——《禮記》

書在古文裡什麼意思

8樓:原來是知恩

1、寫。

漢代司馬遷《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譯:於是丹寫信說:「陳勝稱王」

2、記錄。

清代方苞《獄中雜記》:「餘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於是乎書。」

譯:我被感動了,以杜君說泛審問的,大家說的都一樣,於是在記錄。

3、文字。

漢代司馬遷《陳涉世家》:「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譯:士兵買了魚煮了吃,吃到魚肚子中的字條。

4、書法。

北宋曾鞏《墨池記》:「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譯:王羲之曾經仰慕草聖張芝池邊學書法,洗硯洗筆,把池水都染黑了。

5、信。

唐代杜甫《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譯: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家在鄜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6、文書;公文。

北朝民歌《木蘭詩》:「軍書十二卷,捲捲有爺名。」

譯:徵兵的名冊有很多卷,每一捲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7、書籍。

宋代朱熹《熟讀精思》:「大抵觀書先須熟讀。」

譯:一般說來讀書首先必須熟讀。

8、指《尚書》。

9、曲藝的一類。

清代黃宗羲《柳敬亭傳》:「之盱眙市中,為人說書。」

譯:的盱眙城裡,為人說書。

書的今義:

1、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2、信:書信。書札。書簡。書函。

3、檔案:證書。說明書。

4、寫字或寫的字:書法。書寫。書桌。書案。書畫。

5、寫文章:大書特書。罄竹難書。

6、字型:草書。隸書。楷書。

7、古書名,《尚書》的簡稱(亦稱「書經」)。

8、某些曲藝形式的通稱:說書。聽書。

古代文言文中去是什麼意思

9樓:曉龍修理

古代文言文中去的意思為:離去;離開。

去拼音: qù

釋義:1.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跟「來」相對):~路。~向。從成都~重慶。他~了三天,還沒回來。

2.離開:~國。~世。~職。~留兩便。

3.失去;失掉:大勢已~。

4.除去;除掉:~病。~火。~皮。這句話~幾個字就簡潔了。

5.距離:兩地相~四十里。~今五十年。

6.過去的(時間,多指過去的一年):~年。~秋(去年秋天)。~冬今春。

7.婉辭,指人死:他不到四十歲就先~了。

8.表示離開說話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時用「去」,表示到說話人所在地參與某件事時用「來」。

9.的「去」可以一前一後同時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如:他~聽報告~了。

10.用在「大、多、遠」等形容詞後,表示「非常…」,「…極了」的意思(後面加「了」):這座樓可大了~了!。他到過的地方多了~了! ⑿去聲:平上~入。

11.扮演(戲曲裡的角色):在《斷橋》中,他~白娘子。

12.用在動詞後,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離開原來的地方:拿~。捎~。

13.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繼續等:信步走~(=過去)。讓他說~(=下去)。一眼看~(=上去)。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上去[shàng qù]

由低處到高處去:登著梯子~。

2.去歲[qù suì]

去年。3.去任[qù rèn]

(官吏)去職。

4.去除[qù chú]

除掉;除去:~汙跡。~顧慮。

5.去路[qù lù]

前進的道路;去某處的道路:擋住他的~。

6.故去[gù qù]

死去(多指長輩):父親~快三年了。

7.除去[chú qù]

去掉;除掉:~雜草。~弊端。

10樓:匿名使用者

離去,離開

《動》離去;離開。《岳陽樓記》:「便有~國懷鄉,憂讒畏譏。」

之在古文中的意思

11樓:love·珍

基本字義

1.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心。

2. 助詞,表

示修飾關係:緩兵~計。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閒視~。

5. 代詞,這,那:「~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更多詳細資料

12樓:冬芊芊

1的。例,吾之家

2去。之泰山

3語氣助詞。例如,行之。

13樓:麥如雄

要看是在**…一般的話是「的」

14樓:碩從丹無甫

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結構助詞相當於

的賓語前置的標誌

定語後置的標誌

句末語氣助詞

和在古文中的意思 5

15樓:熱詞課代表

qaq為網路詞語,是一種表情,網路**裡常用,是哭的意思。qaq表示悲傷等,qaq有什麼梗?

16樓:呂中豪

①《形》**和諧;協調。《察傳》:「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

【又】協和;和睦。《季氏將伐顓臾》:「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②《動》和好;交好。《屈原列傳》:「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議和。」

③《形》溫和;暖和。《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④《形》和悅;謙和。《信陵君竊符求趙》:「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

⑤《介》連帶;連同。杜荀鶴《山中寡婦》:「時挑野菜和根煮。」

⑥《介》與;跟。《陳州糶公尺》:「和那害民的賊徒折證。」

⑦《連》與;和。岳飛《滿江紅》:「八千里路雲和月。」

hè①《動》應和;跟著唱;跟著吹奏。《荊軻刺秦王》:「荊軻和而歌。」《垓下之戰》:「歌數闋,美人和之。」《赤壁之戰》:「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②《動》依照別人詩詞的格律或內容作詩詞。白居易《初冬早起寄夢得》:「詩成遣誰和?」

huò《動》混合;揉合。《活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瑜在文言文裡的意思,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瑜 y 名詞義 1 形聲字。從玉俞聲。本義 美玉。瑾瑜,美玉也。說文 世子佩瑜玉。禮記 玉藻 無所用之,碧瑜糞土也。淮南子 繆稱 2 玉的光彩。比喻優點。亦形容美好。象載瑜。漢書 禮樂志 注 美貌也。3 梵語 瑜伽。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文言文中為有幾種意思 這個大概有三種了吧,第一種,就是因為,說明...

古代文言文中表尊稱的詞語,請收集五個古代文言文中表示稱謂的詞語

稱字 古人幼時命名,成年 男20歲 女15歲 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絡。字是為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司馬君實,蘇軾為蘇子瞻,蘇轍為蘇子由等...

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並列舉出例子,其在文言文中是什麼意思?有哪些例子?

其 j 名 1 通 諅 周年。喪 父母三年,妻 後子三年,父 叔父 弟兄 庶子其,戚 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塗樹之枝闊,其年,民被白布。管子 輕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詩 豳風 七月 2 另見 q 詞性變化 其 q 代 1 形聲。甲骨文本形象簸箕形,即 箕 本字。金文又加聲符 丌 j 變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