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關於詩歌的故事

2022-02-09 10:15:50 字數 3595 閱讀 8450

1樓:匿名使用者

王安石是撫州臨川(今江西省臨川縣)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當宰相後,決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堅決反對,沒幾年就被罷了官。他在京城閉居無聊,決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兒。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揚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蘇省南京市),路過於京口(令江蘇省鎮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時,船靠碼頭,不再走了。他站在船頭上,極目西望,但見青山隱隱,江水滔滔,春風綠野,皓月當空,觸景生情,更加懷念起金陵鍾山(又名紫金山)的親人來了。他走進船舶,拿出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題名《泊船瓜洲》的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寫完後,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

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乙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

想到這裡,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覆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乙個「綠」字使全詩大為生色,全詩都活了。這個「綠」字就成了後人所說的「詩眼」。後來許多談煉字的文章,都以他為例。

一年初春時節,詩人王安石從揚州到了瓜州渡口,歸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鍾山的寓所——他因變法失敗而被罷相之後,一直住在這裡。他打算先坐船橫渡長江,到對岸的京口(今江蘇省鎮江)上岸,然後連夜趕路回鍾山。

漸進黃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馬上可以上岸趕路了,詩人不禁往西邊眺望著,只見峰巒重疊,綿延不斷,伸展到遠方,最後被雲霧所遮裹,看不到夕陽外的鍾山。但它並不遙遠,要知道,從京口到金陵,中間不過隔了幾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乙個跳上岸,忽然一陣春風吹來,夾帶著一陣使人心醉的花香。

啊!詩人的腳步正好趕上了春天的腳步,雙腳踏上了江南綠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蒼蒼的暮靄和滾滾的煙波……這時,一輪明月從東方公升起,它將伴隨著詩人連夜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

王安石一時興起,隨口吟出一首絕句:

京口瓜州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他一路上反覆吟誦著,思考著,總覺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夠貼切。後來改為「過」字,讀了幾遍,又嫌不好;又改為「入」字——「春風又入江南岸」,咦,這象什麼話?不好!

他自言自語著,然後又改為「滿」字——「春風又滿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話了,詩人又拋棄了「滿」字,跑了十多裡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卻總是找不到乙個妥貼的字眼。最後,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見的綠色的山、綠色的水、綠色的田野和草木……綠,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徵嗎? 何不用乙個「綠」字呢?

於是詩人大聲吟誦道:

「春風又綠江南岸」——好乙個「綠」字!

王安石到此才確定用「綠」字來取代「到」、「過」、「入」、「滿」等字眼。第二天,詩人回到鍾山的寓所,就立即把這首詩抄錄在自己的稿本上。

詩人想用乙個動詞來表現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終選擇了乙個形容詞,將形容詞作動詞用,這就是「形容詞動用」。「綠」不僅表明「綠色」,還有「吹綠了」的意思 ,將春風擬人化,更增添了動態美。

2樓:匿名使用者

一、清朝大學者—紀曉嵐的故事

紀先生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乙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鬆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

「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二、 于謙的故事

于謙小時候,束髮兩髻,有個和尚笑他: 「牛頭且喜生龍角」于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于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謙就回答說: 「一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三、宋之問巧遇駱賓王的故事。

初唐詩人駱賓王曾參與起兵反對武則天,但歸於失敗,他只得隱姓埋名,出家當和尚。

這天,杭州靈隱寺來了乙個年輕的遊客,此人正是宋之問。晚間,宋之問於寺間長廊漫步,見皓月當空,野山魃魃,便詩興大發,吟出「鷲嶺鬱昭嘵,龍宮隱寂寥」兩句詩來,自覺有些意味,可是下面兩句卻一時接不上來。長廊盡頭,宋之問忽見一老僧打坐。

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幾句,道:「老衲倒有兩句——」於是,他緩緩吟來:

「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宋之問聽了,深感佩服。

宋之問回房細細品味,覺得老和尚的兩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興沖沖地跑去拜見老和尚,可不見人影。正在徘徊悵然之際,乙個小和尚經過,宋之問趕忙上去詢問,和尚道:「噢,他就是駱賓王啊。」

3樓:幸運采詩

文字產生以後,有了文學的幫助,不必再死記了,這時把一切文字的記載叫[志]。志就是詩。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詩和歌原不是乙個東西,歌是人類的勞動同時產生的,它的產生遠在文學形成之前,比詩早得多。考察歌的產生,最初只在用感嘆來表示情緒,如啊、兮、哦、唉等,這些字當時都讀同乙個音:"啊"。

歌是形聲字,由"可"得聲。在古代[歌]與[啊]是乙個字,人們就在勞動中發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這樣沿用下來。

既然詩與歌不是一回事,後來為什麼又把二者連在一起以[詩歌]並稱呢?

這只要弄清楚它們的關係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簡單的感嘆字來表示情緒,在語言產生之扣,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逐步深化,情緒更加豐富,用幾個感嘆字表達遠遠不夠用了。於是在歌裡加進實詞,以滿足需要。

在文字產生之後,詩與歌的結合又進了一步,用文字書寫的歌詞出現。這時,一支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二是歌詞,**是抒情的,歌詞即詩,是記事的。

這就是說,詩配上**就是歌,不配**就是詩。最初的詩都能配上**唱,歌就是詩,詩就是歌。

由於這種情況,後來人們就把詩與歌並列,稱為[詩歌],目前,詩歌已經成為詩的代名詞了。

4樓:匿名使用者

一天,詩詩到效外去散步,在路上剛好看到了歌歌,兩人一見鐘情,從此步入了愛河,但是詩詩認為詩家是名門望足,歌家配不上詩家,因此他們兩個就被拆散了,而詩詩為了紀念兩個人的愛情就把自己的兒子取名叫詩歌。

5樓:好香菇愛

于謙小時候,束髮兩髻,有個和尚笑他: 「牛頭且喜生龍角」于謙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謙回家之後,告訴媽媽,媽媽馬上幫他梳成三角;于謙出門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謙就回答說: 「一禿似擂槌」 和尚聽了無言以對。

誰知道愛國詩歌,急需,誰知道愛國詩歌,急需!

鄉 愁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這首就可以,簡單,初中一年級嗎?再說也有意義.1 杜甫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

江姐的故事誰知道,江姐的故事誰知道?

紅岩中敘述的是只有十歲的江姐為了生活被迫去做工,由於她身材天生矮小,夠不到高大的機器,只能坐在特製的高凳上,稍有疏忽就要遭到工頭皮鞭的抽打。江姐十九歲那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4年夏,經組織安排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入黨後,按黨組織的要求,與彭詠梧扮作夫妻,組成乙個 家庭 作為重...

誰知道貝多芬的故事,誰知道,貝多芬成功的故事

貝多芬和海頓 貝多芬終於明白,他在家鄉是不可能有更大進展的,於是決定再到維也納去尋求他的幸運。此時莫扎特已經去世了,但是海頓剛剛獲得他第一次在倫敦的勝利,正處於盛名的高峰。在經過波恩的時候,海頓已經聽過並且大加讚賞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貝多芬決定首先轉向海頓學習。海頓這時早已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