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給劉備立了什麼功勞,三國正史上龐統有什麼功勞?

2022-01-19 08:42:24 字數 6823 閱讀 4032

1樓:山東省飛飛

龐統對劉備的功勞主要是獻計奪取成都。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劉備手下的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

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時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2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說龐統是倒霉蛋的帶名詞

大家都知道 在隋朝以前是沒有科舉制度 人才都是靠別人推薦 而龐統長的還醜 古代對相貌比現代人還看重

所以龐統一直不被重用 好不容易終於受到劉備重用 領兵攻打益州 可惜未立大功就死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猶豫不決,龐統進言勸說劉備不要捨棄良機。劉備贊同龐統的觀點,於是留諸葛亮、關羽等人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等人進入益州。同年,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獻策藉機擒住劉璋,劉備疑心立足未穩,拒絕了這個建議。

之後,劉璋還於成都,而劉備駐紮在葭萌關。...

三國正史上龐統有什麼功勞?

4樓:love美美的春天

龐統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助劉備奪得益州蜀郡,為劉備打下了堅實的江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

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性好人倫,勤於長養。

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統答曰:「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俗,長道業,

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勱,不亦可乎?」吳將周瑜助先主取荊州,因領南郡太守。

瑜卒,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及當西還,並會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皆往。統曰:

「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

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績、劭謂統曰:「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深與統相結而還。

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遣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

統隨從入蜀。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

「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

「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

」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

先主謂。

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為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

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統子巨集,字巨師,剛簡有臧否,輕傲尚書令陳祗,為祗所抑,卒於涪陵太守。統弟林,以荊州治中從事參鎮北將軍黃權徵吳,值軍敗,隨權入魏,魏封列侯,至巨鹿太守。

5樓:匿名使用者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

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後郡命為功曹。性好人倫,勤於長養。

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統答曰:「當今天下大亂,雅道陵遲,善人少而惡人多。方欲興風俗,長道業,

不美其譚即聲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猶得其半,而可以崇邁世教,使有志者自勱,不亦可乎?」吳將周瑜助先主取荊州,因領南郡太守。

瑜卒,統送喪至吳,吳人多聞其名。及當西還,並會昌門,陸績、顧劭、全琮皆往。統曰:

「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謂全琮曰:「卿好施慕名,

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績、劭謂統曰:「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深與統相結而還。

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遣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

統隨從入蜀。

益州牧劉璋與先主會涪,統進策曰:「今因此會,便可執之,則將軍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

「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還成都,先主當為璋北征漢中,統復說曰:「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

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欲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若沉吟不去,將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於涪大會,置酒作樂,謂統曰:

「今日之會,可謂樂矣。」統曰:「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邪?卿言不當,宜速起出!

」於是統逡巡引退。先主尋悔,請還。統復故位,初不顧謝,飲食自若。

先主謂。

曰:「向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為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

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統子巨集,字巨師,剛簡有臧否,輕傲尚書令陳祗,為祗所抑,卒於涪陵太守。統弟林,以荊州治中從事參鎮北將軍黃權徵吳,值軍敗,隨權入魏,魏封列侯,至巨鹿太守。

6樓:happy學界泰斗

設連環計與苦肉計對付曹操,引發赤壁大戰。

7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說龐統是倒霉蛋的帶名詞

大家都知道 在隋朝以前是沒有科舉制度 人才都是靠別人推薦 而龐統長的還醜 古代對相貌比現代人還看重

所以龐統一直不被重用 好不容易終於受到劉備重用 領兵攻打益州 可惜未立大功就死了

8樓:匿名使用者

龐統不死,哪來的諸葛後來的萬古流芳?

劉備為何不讓龐統守荊州?

9樓:小白的弟弟

諸葛亮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民間形象中,他是智慧型與忠貞的化身,不僅料事如神,而且做事情一絲不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幾近於完人。

我們今天站在新的歷史高度來總結他的功過得失,這既是對歷史的乙個重新思考,也是對歷史人物的一種真正的尊重。

評價乙個偉大的人物,我認為應該遵循兩點原則:

1.正確的評價不應該是全盤的否定

2.指出諸葛亮的過失更不應該牽強附會,而是應該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以詳實的歷史資料為依據,決不能靠完全的推理。

比如說龐統之死,他能和諸葛亮扯上關係嗎?

有人還真的認為能扯上。

理由是這樣的:

剛進蜀漢陣營的龐統急於立功,作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卻沒有以乙個老大哥的身份協調好龐統與劉備、關羽和自己的關係。

如果關羽沒有看不起新來的龐統,龐統不急於立功隨劉備入川,而是諸葛亮隨劉備入川。

龐統隨關羽守荊州,結局也許會不大一樣。

因為龐統的死,直接導致了諸葛亮不得不入川,關羽身邊沒有了智謀人員,然後發生了關羽失荊州,張飛慘死,劉備夷陵慘敗等一系列事件發生。

關羽失荊州的確與他身邊缺少高階謀士有一定的關係,也由此發生了後來的一些慘劇,但由此可以推斷,龐統的死與諸葛亮有關嗎?

龐統能不能被關羽接受,是諸葛亮能夠做到的嗎?

龐統是周瑜的功曹,周瑜死後歸到劉備這兒。

開始讓他擔任耒陽縣令。因為治理不好被免官。

魯肅給劉備寫信勸說,龐統不是治理百里小縣這樣的人,應該讓他擔任治中、別駕這樣的官職,才能讓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諸葛亮也用同樣的理由勸說劉備,劉備就和龐統談了談。

通過談話,發現還真是這回事,於是讓他擔任了和諸葛亮一樣的職務――軍事中郎將。

顯然,說諸葛亮沒有協調好龐統和劉備的關係,根本就不成立。

通過以上情況還可以看出,諸葛亮不但不閒置龐統,反而積極推薦,否則龐統也不會擔任和諸葛亮一樣的官職,幾乎和諸葛亮一樣受到重視。

或者說,如果諸葛亮不給龐統說好話,龐統這個官免也就免了,僅僅憑東吳的魯肅,不會引起劉備的重視。

畢竟,魯肅是外人,諸葛亮是自己人,而且正在受到重用和無比的信任。

再來看看關羽這邊。

關羽這個人比較傲慢,雖然對待士卒很好,但看不起士大夫。

比如說馬超和黃忠,關羽都有不屑之意,前者有諸葛亮勸說,後者由劉備派費詩前去說明,關羽都接受了。

還有乙個人是糜芳,他親哥哥糜竺對於劉備在徐州有過巨大貢獻,可以說,沒有糜家,劉備不可能東山再起。

就是這樣乙個人,關羽照樣看不起。

關羽能不能看得起龐統這很難說,僅僅按照關羽的性格來說,看不起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三國演義連壞畫關羽)

當初劉備請來諸葛亮,對他的關係超好,關羽、張飛兩人都不高興。

劉備說得到了諸葛亮,就好比魚兒得到了水,並不讓他們再說什麼,兩人這才不說。

但嘴上不說,心裡怎樣想卻不知道。

到了以後馬超投降劉備,關羽寫信詢問的是諸葛亮,得到了諸葛亮的誇獎,關羽還拿著信給別人看,可見心裡是很看得起諸葛亮的。

從心中不悅到由衷佩服,是諸葛亮贏得了關羽的尊重,不是別人叫他去如何尊重。

劉備入川時的諸葛亮,官職、爵位和關羽差得遠,關羽還不一定看得起看不起他,你讓他怎樣去協調關羽龐統兩人的關係?

撇開讓關羽看得起需要自己去贏取不說,即便是說服關羽接受龐統,那也是劉備該做的,也只有劉備才能做得到,把這個責任推到諸葛亮身上,顯然有點兒本末倒置。

劉備為什要龐統入川呢?

劉備入川,是劉璋邀請並派人前來迎接的,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劉備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西川而不必招致非議。

以這種方式進入,對於劉備奪取西川,軍事上有了更多選項,政治上有了主動權,可謂是進退自如。

但是,面對這樣的天賜良機,劉備卻猶豫起來。

龐統勸他說,荊州經過戰亂已經荒殘,要靠它奪取天下恐怕難以成功。要想成就大事,必須佔有益州。

龐統同時指出,要想成就大事,不能固守死理。

劉璋暗弱,不能守住西川,你不去,別人也會去取,因此機不可失。

一番透徹入理的豪言壯語說服劉備下定了決心。

於是決定讓龐統跟隨入川,諸葛亮助關羽留守荊州。

龐統此前擔任周瑜功曹,周瑜一直處在帶兵打仗一線,在軍事經歷上,龐統應該具有一定的學習和積累。

龐統對荊、益兩州情況比較了解,有必勝的豪壯,還有軍事經歷,劉備有什麼理由不帶著他入川?

劉備為什麼留下諸葛亮協助關羽守荊州呢?

剩下來的問題是,龐統留下,諸葛亮隨劉備入川不行嗎?

即便不考慮關羽和龐統的關係問題,也不行。

荊州是劉備的唯一一塊土地,是他的根基和根本,而益州能不能得到還是乙個未知數,有誰會不考慮堅決保住根本先去追求乙個未知數?

劉備後來在益州和劉璋反目,龐統就有退回到荊州的下策,這就說明了荊州的重要性。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會選擇留下誰不是很清楚嗎?

除了這兩人,劉備原有的主要將領和兵力也都留在了荊州。

張飛原來是宜都太守,很顯然,這是為直接進攻西川準備的。

後來張飛轉到南郡,既有和關羽分工東防吳國的考慮,也有西行走水路已經無阻的打算。

其他人,劉備沒有帶趙雲,只是帶了乙個剛剛收編過來不久的黃忠,至於魏延,當時的職位太低,去留都不重要。

兵力也帶著很少,大部分都留在了荊州。

法正帶著四千兵迎接劉備,後來法正一直跟隨劉備作戰,可見這四千兵一直歸劉備指揮。

到了益州,劉璋又給劉備增兵,還把白水關的駐軍歸劉備指揮,這樣劉備才有三萬餘人,可想而知,劉備從荊州能帶來多少軍隊?

至於後來諸葛亮、張飛、趙雲入川,是在成都即將到手時做出的決策,目的是較快擁有整個益州,何況他們還有攻城掠地的任務。

即便是龐統不死,劉備也會調兵入川(這兒不涉及諸葛亮入川龐統死還是沒死的問題),這是建立新根基的戰略需要。

所以說,劉備帶著龐統西行,是在兩人之間的唯一選擇,與諸葛亮有沒有協調他和關羽的關係無關。

龐統之死,與他急於立功確定無疑,但這與他人無關,是他自己的性格所致。

龐統其人善於冒險,在涪城建議劉備捉拿劉璋,給劉備出計策直接進攻成都,都是他善於冒險的例證。

再說他的直接死因,龐統是指揮型軍官,不是領軍搏殺衝鋒陷陣的將軍,他上前線,應該在弓箭的射程之外,而他恰恰進入了射程之內,以至中箭身亡。

至於他和諸葛亮兩人都在,蜀漢國在用人方面會更加從容一些,後邊的事情會不會還能發生,這些已經不可能再去設想了。

龐統之死,令人唏噓。但願說龐統之死是諸葛亮失誤的人只是見解不同,而不是其他。

三國殺sp龐統,三國殺新sp龐統 醉鄉 技能沒看懂!求各位大神給解釋,給說明!

3全部sp龐統是由遊卡桌遊推出的桌上遊戲 三國殺 中的sp武將牌,新三國殺中屬於 星火燎原 天同 擴充套件包。sp龐統更側重使用技巧而非身份趨向的武將。總得來說,只要使用得當,龐統的個人能力還是很強的,這主要得益於其技能發動的穩定性 只要有牌就可以發動過論。而且本身具有的場上減員之後能力增強的特點也...

三國演義中龐統怎麼死的三國演義龐統怎麼死的

三國演義原著中,龐統是由於貪功心切被張任射殺與落鳳坡,而新三國裡,專龐統是明屬知落鳳坡有埋伏,而有意赴死,為劉備製造乙個攻打劉璋的藉口。龐統 179 214年8月29日 字士元,荊州襄陽 今湖北襄樊 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官拜軍師中郎將。才智與諸葛亮齊名,道號 鳳雛 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

三國中,劉備軍師龐統死的那一戰是什麼?

214年,劉備調諸葛亮 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 江州 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 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 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叫雒城之戰。劉備軍事龐統在攻城是不幸被流矢擊中。享年36歲。落鳳坡一戰 魏延龐統走小道偷襲雒城 中張任埋伏 龐統騎的盧誤主直奔埋伏圈 身中數十箭亡。三國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