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族為何叫漢族?而非秦,唐,宋

2022-01-05 21:33:36 字數 5073 閱讀 5095

1樓:

漢族始於黃帝時代,族源以華夏民族為主,漢族之名自漢朝開始。當時,漢朝在世界上是東方最強大的帝國,各種成就為世界人民矚目,對世界影響甚廣。

2樓:黃忠強律師

西漢漢武帝劉徹一改以往黃老主張,推崇儒家學說,並鞏固了**集權、而且拓展疆域,徹底擊敗匈奴,發展了經濟、文化、對外交往,漢代成為中國的象徵,從那時起,逐漸形成了漢民族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什麼「秦」族,「唐」族?

3樓:科普小星球

因為形成大規模的漢族人口是在西漢,那時候漢族人口激增,形成了大一統,所以叫漢族。

4樓:娛樂之星星星果

因為漢族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

5樓:匿名使用者

漢族之所以稱「漢」族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當時的大漢朝外交比較多。漢族別稱「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為什麼我們民族類別的名稱叫漢族?而不叫晉族?唐族?宋族?這個名稱與西漢王朝有聯絡嗎?

6樓:匿名使用者

西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挾楚漢爭勝之餘威,率32萬步兵征討騷擾長城一線的匈奴,此時匈奴剛剛崛起,中原還不知其實力,冒頓每日以百千老弱士卒誘敵,劉邦信以為真,「宜將餘勇追窮寇」,一路追殺下去,結果到了白登山,匈奴40萬精銳騎兵一夜之間將漢軍團團包圍,老劉天亮一看四周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騎兵,連打的膽子也沒了,只好派陳平偷偷跑到冒頓正室夫人那兒走後門,送上厚禮,又使了一招「反美人計」,這才換得冒頓網開一面。

白登一戰,匈奴威名遠播,而中原經過秦末連年戰亂,元氣大傷,連劉邦上朝想找四匹毛色相同的馬拉車都無法辦到,拿什麼去跟匈奴對抗?於是漢朝只好採用和親政策換得乙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但是這種和親政策畢竟不是平等條件下形成的,無法與盛唐強漢時期的和親相比,所以匈奴人並未停止騷擾漢朝北部邊界。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70年,其間匈奴年年小犯,時有大犯,如:文帝十四年匈奴14萬騎兵入寇,擊殺北地郡都尉,焚漢皇行宮,京師震動,文帝急招周舍等率10萬騎拱衛長安。

基於實力懸殊,漢朝一直忍而不發,暗地做軍事準備,最主要的就是全民養馬,整個漢軍由步向騎轉化。

到文景末期,漢朝元氣大增,國庫裡的錢堆積如山,因為長時間不用,連串錢的繩子都腐爛了,很多地方特別是在北方,家家有馬,人人善騎。這樣,漢朝等待了70年的時機終於來到了。

武帝元朔二年(西元前127年),匈奴入寇上谷、漁陽一線,漢車騎將軍衛青率漢騎數萬出雲中,擊殺匈奴數千,收復河套地區,設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此為第一次漢徵匈奴,屬試探性質,匈奴未受重大打擊,不久又以數萬騎入寇代郡,殺太守。

元朔五年、六年,衛青連率大軍出塞,頗有斬獲,匈奴逐漸意識到今日之漢已非過去的弱漢了。

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年僅19歲的漢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里與匈奴主力遭遇,鐵騎互沖,白刃相接,匈奴大敗,漢斬虜首一萬八千。同年夏,霍再率數萬鐵騎攻祁連,殺無數,俘三萬,得匈奴王祭天金人。

這兩仗打下來,匈奴才算開始真正吃到漢軍的苦頭。於是破天荒地,匈奴休屠王和渾邪王率四萬部屬來降。因為這種事在漢匈關係史上從未有過,漢朝臣紛紛議論可能是詐降,不受為上,霍去病力排眾議,率萬騎前去受降。

及至兩軍相會,休屠王見漢軍軍容強健,生怕降後受戮,開始反悔,渾邪王不允,二王相爭,匈奴陣中頓起騷亂,霍去病一見,雖情況不明但當機立斷,率千餘精銳直撲匈奴陣中,當場格殺休屠王及二心者數千人,餘者皆降。

此戰之後,漢在新收之地設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金城、河西並南山(祁連山)至鹽澤(羅布泊),空無匈奴」。

元狩四年(前119年),漢對匈奴發動了決定性打擊!

大漢鐵騎10萬、步兵及輜重數十萬,兵分兩路,由衛青和霍去病分別率領,東西並進,橫渡大漠。衛青一路過大漠千里,在今外蒙古中北部與匈奴大單于直屬主力相遇。漢軍以車結陣,出精騎與匈奴主力正面對沖,戰正酣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衛青藉機派萬餘精騎左右包抄,乘風而進,一舉將匈奴包圍。

漢軍鐵騎本就彪悍過人,再加上於飛沙走石、昏天黑地之際乘風而來,一時有如天兵下凡、匈奴見皆膽裂。戰至此時,勝負已定,匈奴被斬首級一萬九千級,大單于僅率百騎遠遁,連大印和夫人都沒顧上帶。

霍去病一路更是顯赫。其軍入匈奴境兩千餘裡,與匈奴左賢王戰,斬首七萬餘,然後乘勝追殺,一直到大漠極北的狼居胥山(今外蒙北端),數日不見匈奴蹤跡而返。在歸國之前,英姿勃發的年青統帥霍去病登上狼居胥山,南面中原,設壇拜祭,並立戰勝碑於山上以茲紀念。

從此,中國成語裡多了一條「封狼居胥」。

此戰之後,匈奴膽寒,幾年後趙破奴率大軍再出塞竟然出現了千里不見匈奴蹤跡的怪事。

至此,漢之天威四海遠揚,元封元年,漢武帝親率鐵騎十八萬出塞,在單于臺駐紮,晝則旌旗千里,夜則篝火如星,軍威赫赫,匈奴竟不敢戰。漢武帝乾脆派使節去大單于那兒送戰書,叫他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降,莫要不戰不降,在極北之地受罪。單于大怒,但怒歸怒,打還是不敢打,最後只好灰溜溜地遷到貝加爾湖「受罪」去了。

漢武登單于臺標誌著漢之天威的鼎盛之時,從這時起數百年間,中國周邊再也沒有能與中國抗衡的力量,總體和平,在強有力的武裝和打擊的保證之下,終於來到神州大地。

對匈奴之戰是漢代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也是最具重要意義的戰爭。在同時代,還有漢徵大宛,漢徵南越等一系列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持久的和平和絲綢之路的開通。而漢朝子民也可以自豪地對無法無天的外族宣稱「俺是大漢子民,俺是漢人!

」(潛台詞,看你敢不敢動我,別忘了俺陳都尉說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由此可見,最初的漢人並不是指乙個民族,而是乙個國民的稱呼。在漢帝國統治之下的都稱漢人,其主體為華夏族。漢帝國統治下的各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產生活中不斷地相互吸收對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逐步融合為統一的民族。

此後,周圍的各政權及中原王朝都習慣地把這個民族稱為漢。就是現在的漢族。

7樓:匿名使用者

本來有可能叫做秦族的,因為秦朝是第乙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但是秦朝太短暫了,實際上,秦朝時候,外族稱呼我們為秦人。漢朝建立後,外族叫我們 漢人,一下持續了四百多年,然後就一直持續下來了

主要是看朝代影響力和統治時間,我們也被外國人稱為 唐人。

8樓:匿名使用者

大漢朝是我國第乙個強勢的朝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些歷史已經過了,不會重來了

漢族為什麼叫漢族而不是秦族啊,唐族啊之類啊?

10樓:藍天幽海

秦朝雖然是中國第乙個統一的國家,但統治時間過短,遠不如漢朝統治時間,故影響力也遠不如。所以叫漢人!

為什麼我們叫漢人,我們的民族叫漢族?

11樓:琳寶是老大

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漢」原指天河、宇宙

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

漢族的族稱,是在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發展過程中確立的。西元前206年漢朝繼秦而興,前後歷400餘年,經濟、文化及國家的統一有了新的發展,原稱華夏的中原居民稱為漢人。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漢人成為中國主體民族的族稱,歷代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在各方面發展中佔主導地位。

漢族歷經與各族的共處、遷徙、融合,形成了在松遼平原及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農業發達地區及城市集中分布,在邊疆與當地各族交錯雜居的分布特點。另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漢族有相當數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當地的華裔或華僑。

20世紀50年代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為中國的繁榮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漢族在古代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擁有眾多影響深遠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在自然科學方面,天文學和數學成就為世人矚目。古代農學曾有農書370餘種。在古代漢文學發展中,詩歌的發展佔顯著地位,如楚辭、樂府、唐詩、宋詞等都有許多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家與作品;其他如散文、**等也著稱於世。

12樓:國王7士

就是!記住 你是漢族 不是其他 你是華夏民族 、、、記住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記住!!!!!!!

13樓:

答案就請看複製了很長的那位的吧……

不素哪哪也稱中國人為唐人嗎。

漢人…… 漢族……

為什麼我們叫漢民族,不叫唐民族或秦民族呢?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漢民族作為乙個民族,其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形成於漢朝,且漢朝是第乙個統治時期較長的**王朝,商周地域太小,秦朝時間太短,且漢以前,沒有明確的民族概念。如北方諸國就視楚國為蠻夷。

15樓:

漢朝一統江山,是中國歷史上第乙個強大、時間又長的朝代,之後就有了漢族。

16樓:佴寄風

秦作為統一的大帝國雖很短暫,但秦的影響非常大。至兩漢時期,北方和西北各族還稱漢朝人為「秦人」,而漢朝人自稱「中國人」。當時邊疆各民族也往往稱漢朝郡縣之民為「漢人」,但它還不是乙個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漢朝的人」。

不過漢時已出現「胡漢」、「越漢」、「夷漢」等合稱,大概已初具族稱含義。及至魏晉,**政權統治下的漢族人自稱「中國人」、「晉人」,但邊疆各族卻仍稱之為「漢人」。顯然,這時「漢人」稱呼,已具有比較明確的民族含義了。

不過也就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漢人」作為民族的概念,為漢族和非漢族所接受。同時,作為以前**政權統治下的漢族自稱的「中國人」,這時已為居於漢地的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所共享。這是東漢以來邊疆各族內遷和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的進一步融合的結果。

以「五胡」為代表的內遷各族紛紛建立政權,據有以兩京為中心的黃河流域,接受先進的漢文化,自稱「中國皇帝」,與晉室爭正統。這樣,具有文化優越感而基於地域概念的「中國」、「中國人」就不再適應於居於內地的漢族所專有了。「中國」或「中國人」為入居內地的各族所共享後,作為統治民族的非漢族為了將漢族區別開來,即用「漢」或「漢人」來專稱漢族。

這樣,「漢」或「漢人」就成為乙個正式的民族概念。唐時少數民族出現了「蕃」的稱謂,與漢族合稱「蕃漢」。五代繼唐,依舊有「蕃漢」之稱,宋時亦沿用。

至元代,由於民族的進一步融合,原先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已被完全漢化,被稱為漢人了

17樓:

諸位,謝謝了!很全面

中國有民族各有各的民族服裝請問漢族的民族服飾是

漢族的民族服裝就是旗袍和中山服 五十六個民族分別是?那個民族服裝比較好看?漢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維吾爾族 苗族 彝族 壯族 侗族 布依族 朝鮮族 滿族 瑤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薩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東鄉族 納西族 景頗族 柯爾克孜族 土族 達斡爾族 ...

漢族由那些民族融合而來?現在的漢族血統多少是華夏族血統

先秦時期融入了西戎,五胡時期融入了東胡,宋金時期還融入了北方游牧民族 你的百分百 要對自己有信心 愛國愛家 華夏族形成的基礎是什麼?華夏族是個逐步融合擴大的概念。西元前4000年,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北部居住著夏族,晉南關中一帶居住著華族,淮河以南和漢江流域居住著蚩尤的先人。西元前2700年夏族領袖黃...

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

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裝,產生於五千年前,植根於華夏大地,更與漢民族血脈相連,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由漢服和漢族的歷史所決定的。一 服飾產生的地理背景,是造成不同服飾體系之間差別的決定因素。漢族服飾,產生於中原地區,其制式與中原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不可分割,且一直受其影響。漢族故土 華夏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