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三樂的由來和內容

2021-08-05 22:17:33 字數 5233 閱讀 7905

1樓:x莉莉安

由來:孔子自身修行和思考出來的結果。

內容: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節制禮樂為快樂,以宣揚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廣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

以驕恣淫樂為快樂,以放蕩無度為快樂,以宴玩荒淫為快樂,都是有害的。」

三樂的樂字,一讀耀音,當愛好講,一讀洛音,當喜樂講。前章指人而言,此章指事而言。

益者三樂:有益的樂事有三。損者三樂:有損的樂事有三。

樂節禮樂:以禮樂節制為樂。禮講秩序,樂講和諧。行禮作樂皆有一定的節度。乙個人以禮來節制自己的言行,以樂來調和自己的七情,以此為樂事,必得性情之正,自然有莫大的利益。

樂道人之善:道作導字講,以導人向善為樂事,例如自己學禮樂,也引導他人學禮樂,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

樂多賢友:以多得賢友為樂事。朋友在五倫之中,故須交友,然必須交賢者為友,才有益處。

  樂驕樂:驕樂是以驕為樂,無論以富貴驕人,以學問驕人,都對自己有損害,乙個人不知驕傲有損害,反以為樂,而且以能得到驕樂為樂,則其所得的損害可想而知。

樂佚遊:以佚游為樂。佚遊的含義很廣泛,茲依王肅注:「佚遊,出入不知節也。」出入沒有節度,則生活無規律,工作無秩序,一切陷於混亂。

樂宴樂:以宴樂為樂。朋友酒食聚會,不可久留,如果以此為樂,則無論對於身心都有損害。

參考資料

搜狗問問.搜狗問問[引用時間2018-3-31]

2樓:匿名使用者

內容: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也有三種。以節制禮樂為快樂,以宣揚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廣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是有益的。

以驕恣淫樂為快樂,以放蕩無度為快樂,以宴玩荒淫為快樂,都是有害的。」

三樂的樂字,一讀耀音,當愛好講,一讀洛音,當喜樂講。

前章指人而言,此章指事而言。

益者三樂:有益的樂事有三。損者三樂:有損的樂事,有三。

樂節禮樂:以禮樂節制為樂。禮講秩序,樂講和諧。行禮作樂皆有一定的節度。乙個人以禮來節制自己的言行,以樂來調和自己的七情,以此為樂事,必得性情之正,自然有莫大的利益。

樂道人之善:道作導字講,以導人向善為樂事,例如自己學禮樂,也引導他人學禮樂,一同往善路上走,必得大益。

樂多賢友:以多得賢友為樂事。朋友在五倫之中,故須交友,然必須交賢者為友,才有益處。

樂驕樂:驕樂是以驕為樂,無論以富貴驕人,以學問驕人,都對自己有損害,乙個人不知驕傲有損害,反以為樂,而且以能得到驕樂為樂,則其所得的損害可想而知。

樂佚遊:以佚游為樂。佚遊的含義很廣泛,茲依王肅注:「佚遊,出入不知節也。」出入沒有節度,則生活無規律,工作無秩序,一切陷於混亂。

樂宴樂:以宴樂為樂。朋友酒食聚會,不可久留,如果以此為樂,則無論對於身心都有損害。

孔子的三樂的由來和內容

3樓:櫻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 節 禮樂(1),樂 道 人之善,樂 多 賢友,益矣。樂 驕樂(2),樂 佚(3)遊,樂 晏樂(4),損矣。」

【註釋】

(1)節禮樂:孔子主張用禮樂來節制人。節:調節。

(2)驕樂:驕縱不知節制的樂。

(3)佚:同「逸」。

(4)晏樂:沉溺於宴飲取樂。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喜好有三種,有害的喜好有三種。以禮樂調節自己為喜好,以稱道別人的好處為喜好,以有許多賢德之友為喜好,這是有益的。

喜好驕傲,喜歡閒遊,喜歡大吃大喝,這就是有害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重視**的社會規範性,強調禮與樂的統一。在孔子看來,禮的規範實行需要**的薰陶教育,樂最重要不在於形式而是在於其內容與思想,而周代的禮樂融為一體,構成了乙個和諧穩定的宗法等級制度,這種和諧穩定的社會正是孔子所嚮往的,孔子認為**的規範性對於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非常重要。

孔子把樂教作為塑造人的心理情感結構和培育「仁人」的基本手段。在孔子的基本課程「六藝」中有一門樂教,開設這門課孔子並不是想要培養專業的**人才,而是希望能夠通過**來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樂記》上說,「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

」意思是說古時賢明的君主通過樂教來引導、節制人們的慾望,改善道德和風俗。孔子的思想與《樂記》上所說的有著共同之處。他的辦法是將理智引入、滲透、融化在情感中,通過潛移默化,使理欲調和,既讓人的情感得到一種渲洩,又使人的心理情感結構得到昇華和重塑。

孔子大力提倡健康的民間**,批評**之音。孔子認為**是思想與藝術的和諧統一,他重視**的健康發展,關注**的內涵。而**之音只能給人一種聽覺上的滿足,甚至會驅使那個的人的一些歪風邪念的滋長,它已經失去了**最本質的東西,與孔子所追求的**思想不一致。

以下是結合論語,對孔子樂的思想進行梳理:

一、孔子之樂

在《論語》中3次述及**,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翁如也:

從之,純如也,嗽如也,繹如也,以成。」;「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這裡的「樂」是作為一般的**形式出現的,並細緻地描述了**的演奏過程、表現技巧,及其所具有的感官和審美愉悅性。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懂**,並且酷愛**,在《論語.

先進》有一段是孔子對**的看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勢坐。子曰: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當所有的人都打算從政時,唯獨曾皙選擇了有**的生活方式,而這卻得到了孔子的首肯,這就是基於孔子對**的喜愛,那麼喜愛到什麼程度了呢?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兒,曰:「不圖為樂之至斯也。」《論語。述而》

孔子在齊國終於聽到了朝思暮想的《韶》樂,樂之優美,竟可以三月不知肉味兒。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喜愛,而是已經達到沉醉與痴迷的程度。孔子對於**的熱愛是與他長久以來的積累與修養密切相關的。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

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以習其數,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氣志也。』有間,曰:

『以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人也。

』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孔子,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這段記載講了孔子如何師襄子學琴的過程。以此為基礎,孔子對**的表現便有了深刻的認識,從而,孔子對**欣賞與理解有著非同一般的造詣。

徐復觀說:「到了孔子才有對**的最高藝術價值的自覺;而在最高的藝術價值的自覺中,建立為人生而藝術的典型。」且「就現在所能看到的材料,孔子可能是中國歷史中第一位最明顯而又最偉大地藝術精神的發現者。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

二、樂與禮

在《論語》中禮樂並用的很多,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因為禮和仁是我們所要繼承的孔子的核心思想,禮是一種規範,是對社會等級秩序的規定;而禮樂並用時,樂則包括舞以及**,則是禮這一規矩的所配享的物質與精神形式。在周代,禮樂本是統一的,並且在孔子看來,以一種完美的樣態存在或展現出來的,就是「文」。「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無從周。

」(《論語。八侑》)這就是孔子所嚮往的非常嚴密,非常精美的一種制度。但自春秋起,伴隨著禮崩樂壞的現實,這樣一種統一以及它的完美形態便漸漸被毀棄了。

孔子也不幸的親眼看到了此類事實,如三家以《雍》徹和季氏八侑舞與庭,這大夫越而享用天子之禮的鮮活例證,於是也就有了我們所熟知的責問:「三家者以《雍》徹。子曰:

『相為闢公,天子穆穆,奚取與三家之堂。』」(《論語。八侑》)「孔子謂季氏:

『八侑舞與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侑》)不過,通過這些事實,孔子也認識到禮樂實際是和德仁聯絡在一起的,在制度與它的形式後面,更透露出內在的德行: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侑》)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論語。八侑》)

正由於恢復原來的制度希望渺茫,和對德行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孔子,孔子才逐漸把注意力和興趣轉向人的培養上,雖然理想社會是不可能實現了,但理想人格的培養還是有可能的。退而求其次,淡化禮樂原本的社會性質,而強化其修養的內涵。這樣一來,禮樂的意義就發生了一系列的轉化,它不再首先呈現以往那種等級性、身份性或地位性的特質,而是演變成教養的內容和科目。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人,游於藝。」(《論語。述而》)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志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可以看到孔子培養人的基本理念:德藝雙備,質聞並重。也就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然而從孔子的另一些論述來看,樂在修養中的地位或境界可能還高於理: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論語。泰伯》)在這裡樂對於禮是有終結的意思。對此徐復觀認為:

「禮樂並重,並把樂放在禮的上位,認定樂才是乙個人格完成的境界,這是孔子的立教宗旨。」

三、顏回之樂

在《論語》裡,對顏回之樂有直接敘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

是和孔子的自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相呼應的。顯然,「孔顏樂處」所體現的精神實質就是孔子的道德人格,其樂是將自身與他人乃至整個社會融為一體的快樂體驗。當孔子和顏回或「曲肱」、「飲水」或「簞食」、「瓢飲」,處於別人無法忍受的困境時仍自得其樂,這種快樂絕不是名利面前刻意表現出的清高,也不是在貧困窘境下消極的自我安慰,而是經歷了深層次的價值抉擇與長期的自我磨礪,超越了個人的苦樂與得失,因此,無論身處逆境或順境都同樣怡然自得。

「孔顏樂處」所「樂」並不是乙個關乎生活質量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一般的心理感受,實際上是一種內心、精神上的樂,超越世俗的樂,是一種理想道德境界。後儒將孔顏的這種生活方式或道德境界概括為四個字:安貧樂道。

《孔子家語·在厄》篇中,孔子自覺於時不遇,感嘆說:「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 且芝蘭生於森林,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作為孔子的得意**顏回,對孔子表示了深刻的理解,說:「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

雖然,夫子推而行之, 世不我用, 有國者之醜也。」《史記·孔子世家》中孔子也說:「吾道非邪,吾何為於此?

」顏淵回答說:「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後見君子! 夫道之不修,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

不容然後見君子!」夫子欣然笑曰:「有是哉!

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從這兩段話可以看出,孔顏所說的「樂」也並不完全是獨善其身的個人之樂,而是兼濟天下的人生大樂,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論語·為政》)

孔子的內容簡介,急需《孔子的故事》的內容簡介

動畫片 孔子 講述的是孔子從乙個貧民少年成長為萬世師表的勵志故事,分別刻畫了孔子的少年 青年 中老年三個人生階段。百集動畫片 孔子 投資近5000萬元,啟用了強大的幕後創作團隊。國學大師季羨林生前曾擔任動畫片的總顧問並親自題寫片名。劇本前半部分主要由張藝謀御用 金牌編劇 李馮負責,後半部分由著名作家...

孔子所說的「禮」的實質,孔子所說的「禮」的本質內容是什麼?

1全部禮本為祭儀,推廣而為周代貴族階級穩固而持久延續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範。周人非常重視禮樂的教育,即重視人的品德的教育,無禮無以立 不學禮,無以立。認為有教養的 士 必須通曉禮文制度,否則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進而思想領域的範疇 禮 逐漸發展成政治上層建築中重要的內容,規範著社會的執行亦指導著人的行為。...

孔子的思想內容是?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他想什麼別人怎麼能知道?但他文字水品高,所以名氣大。遇到好處我就喜,遇到對我不利的事我就氣或不高興。我就是這樣的思想,我不知道如果孔子他老人家遇到我上面講的情況時心裡是什麼想的。政治上 1.仁,提倡以德治民,實行仁政。具有民本思想。2.禮,維護周禮,貴賤有序。教育上 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