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德軍會失敗,二戰德國那麼強為什麼會失敗?

2021-08-04 12:26:17 字數 5166 閱讀 1079

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說的都是區域性戰略乃至戰術問題,誤導樓主。

總體戰拼的是國家整體實力,並不是軍隊優秀就能橫掃一切了。要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意圖,德國的主要對手包括波蘭、英法、蘇聯、美國。德國與世界為敵,無論在人口總數、工農業實力、資源總量等方面與盟軍差距甚大,根本沒有取勝的可能。

在早期可以憑藉高素質軍隊取得一定勝利,但是隨著戰爭進行,盟國的戰爭機器步入正軌,強大的工農業潛力發揮出來,整體實力逐漸增強,必然會對德國取得壓倒性優勢。無論德軍如何優秀,戰術指揮如何nb,戰略方面的劣勢是始終無法改變的,失敗是必然的。舉個例子,開啟地圖,看看蘇聯的領土縱深,要對這樣廣袤的領土實現有效占領,需要多少兵力?

可能嗎?

德國方面也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扭轉這一劣勢,德國必然要利用暫時的優勢,打區域性戰爭、短期戰爭,避免長期戰爭與全面戰爭。在戰爭中,德國盡量將戰爭區域性化,逐個擊破,避免將盟國同時拖入戰爭。入侵波蘭,英法被拖入戰爭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通過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穩住了蘇聯,而美國一直保持中立,這樣就實現了戰爭區域性化。

西歐戰爭結束後,德國無力渡海攻擊英國,英國同樣無力侵入歐洲,西線暫時穩定。還是本著戰爭區域性化的原則,德國轉向下乙個對手蘇聯,美國依然中立。但是德國很清楚蘇聯的實力,巴巴羅薩計畫並不是要消滅蘇聯,只是要將蘇聯擊退,在東方占領前進基地,以空軍對蘇聯烏拉爾地區進行襲擾,取得對蘇聯的優勢戰略地位,保證東歐地區的穩定。

至於美國,德國希望他一直保持中立,就這麼中立下去,因為他根本不在德國的作戰計畫之內。如果巴巴羅薩計畫成功,英國已經被打殘,蘇聯被趕至西伯利亞,美國被孤立在西半球,被太平洋地區日軍牽制,無力對歐洲施加影響,德國就可以實現獨霸歐洲的戰略目標。只是巴巴羅薩計畫失敗,蘇德戰爭變為長期戰爭,美國偽裝中立,公然援助盟國,形勢對德國不利。

隨著日本對美國開戰,為了與日本配合,德國不得不對美國宣戰,由此陷入了全面戰爭的格局,失敗已經注定。

2樓:匿名使用者

要是德國低估了英國的軍事實力和攻打蘇聯,德國認為英國被逼出歐洲大陸後,再也沒有能力來阻撓自己統一歐洲大陸的計畫,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英國皇家海軍從戰爭一開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國水面艦隻無法通過日德蘭半島,皇家空軍也在海峽上空挫敗了納粹空軍,而德軍就是在這不分勝負的時候貿然去攻打蘇聯,設想一下,如果德國不入侵蘇聯,也就不會有蘇美英三國聯盟,德國也不會在東線損失如此多的人員與裝備,如果把東線戰場的1094個師調至西線,或是義大利和北非,那麼戰爭的格局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即使是美國,與這麼乙個強大的對手作戰也是很費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乙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

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幹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乙個最致命的錯誤。

二。希特拉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乙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拉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鬥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程序,是乙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

五。西線一直到2023年6月才開闢,而希特拉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2023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2023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占領了莫斯科。

六。第三帝國有一點**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

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是乙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

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

九。2023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史達林格勒,為乙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乙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覆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乾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

史達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史達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第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a4即v2是由德國火箭專家維爾納.馮.布勞恩為首的小組在波羅的海港口佩內明德研製的a系列遠端火箭的一種,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飛彈。

"v"**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v1和v2表示這兩種型號僅僅是整個系列的恐怖**的先驅。

v2長13.5公尺,發射全重13噸,能把1噸重的彈頭送到322千公尺以外的距離。火箭由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動,燃燒工質為液氧和甲醇。

發射時火箭先垂直上公升到24-29千公尺高,然後按照彈上陀螺儀的控制,在噴口燃氣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傾角彈道上公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彈上接收機發射無線電指令控制。一分鐘後,火箭已飛到48千公尺的高度,速度已達每小時5796千公尺。此時,無線電指令控制系統指令關閉發動機,火箭靠慣性繼續上公升到97千公尺的高度,然後以每小時大約3542千公尺的速度大致沿一拋物線自由下落,擊中目標。

由於當時制導系統的精度所限,誤差較大。

2023年初按盟國情報人員的情報,盟國發現這一計畫,並由對佩內明德的空中偵查得到證實。2023年8月17日夜,英國皇家空軍對佩內明德進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規模空襲,毀傷了v2的地面設施。為預防重蹈8月17日災難,納粹將v2工廠遷到德國山區的山洞工廠,這個過程耽誤了預期的火箭攻勢。

2023年6月13日(諾曼第登陸後六天)v1開始攻擊倫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倫敦。火箭攻擊造成了嚴重的平民**和財產損失。如果在六個月前對登陸部隊集結地進行集中攻擊而不是倫敦的話,即如艾森豪威爾將軍所說,盟國將遭到難以克服的困難。

對倫敦的攻擊都是在上午7至9時,中午12至2時,下午6至7時交通高峰期進行的,企圖嚇垮英國的民心士氣。可是,對經過2023年空襲的英國人民,在全面勝利已如此接近時,這種新的恐怖算不了什麼。在諾曼第前線的英國士兵更盡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脅他們家庭的火箭發射地挺進。

除了向倫敦發射外,在盟軍9月4日占領安特衛普港後,納粹向安特衛普港進行了大規模飛彈攻擊。

v2一共生產了10000餘枚,用於實戰發射約5000枚。2023年德國投降前夕,布勞恩和400餘名火箭專家向美軍投降,後到美國,成為美國火箭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奠基人之一;蘇聯也繳獲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並俘虜了一些火箭專家,以此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間計畫。

3樓:

希特拉這一生有兩個重大的決策失誤。1是在敦刻爾克放走了大量的英法聯軍(大概二三十萬人吧)。給了英國後期反擊的力量。

2是不該在沒有安定後方(也就是英國)的時候和蘇聯開展,而且戰線拉的過長,在德國人不適應的寒冬裡作戰,最為主要的是他是個政治家不是軍事家,他對軍事很多方面指手畫腳,槍斃開除了很多優秀的將領。(我不得不佩服德軍的很多將領確實很牛b)。而且德國的盟友也很不給力,義大利直接就是拖後腿的,小日本本來還行,但是非要惹上美國人,導致後期也完蛋了。

自己手打。希望採納。

4樓:俗哥看電影

主要是激起了民憤,樹敵太多,乙個國家向全世界發起挑戰,結局其實早就注定了。侵略別的國家本身就是一種不義之舉,況且戰線拉得太長,同時向多國開戰,而自身實力又無法支撐,導致最終的失敗

5樓:廖雅雲

腐敗,有些將軍不出力陽奉陰違,內部不團結

6樓:匿名使用者

三線作戰,再加上本身國內資源匱乏,而且在一些關鍵的戰役上出現了重大的決策失誤,最後一點,德國又被義大利所拖累.....

7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的基礎是經濟。德國的經濟戰前雖然好,但和它的敵人相比還是差距太大。最後幾乎全國一起餓死。連飛行員訓練都沒油了。沒物資人員作基礎戰略戰術再好也是白搭

8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國家再強,也不能與世界為敵

二戰德國那麼強為什麼會失敗?

9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失敗的原因很多,但說到根本,就是戰略上的失敗。

克勞塞維茨說過,戰役上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戰略上不能失敗一次。

根本原因:

戰略上陷於兩線作戰,德國國土面積和人口使他不可能同時應對多個強大的敵人。歷史上菲特烈大帝時期普魯士因為四面受敵差點亡國,後來的一戰也是因為未能徹底擊潰東西線的任意一線而失敗。二戰失敗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失誤上。

1.未消滅英國而攻打蘇聯。 2.

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二戰均勢迅速打破,美國的參戰使整個戰爭形勢迅速向盟軍方面發展。

次要原因:

1. 43年的**冬天比任何時候都寒冷。德國大批精銳凍死凍傷。感覺俄羅斯每次面臨亡國的關頭天氣總是向著他們,比如拿破崙侵俄時期。

2. **人勇於犧牲的精神。儘管我不喜歡俄羅斯,但這真是個值得佩服的英勇的民族。

3. 殘酷的民族政策將蘇聯群眾推向了史達林一邊(其實當時很多人憎恨史達林。德國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深淵。

4. 大西洋戰場和北非戰場牽制了大量德國人力物力資源。

5.美英的戰略大轟炸。44年後。德國**產量嚴重不足,這是非常致命的。後來在空戰中,儘管德國空軍非常優秀,但面對美國的閃電戰機仍然無所適從。自己的噴氣式又不成熟。

6. 人口有限,德國當時只有約7000萬人口。顯然無法應對持久戰。

7. 盟友的無能。特別是義大利,要不是義大利不斷拖累德國,說不定德國還能堅持1 年。其他盟友,按照乙個德國兵的說法「一觸即潰」。

8.指揮失誤。在郭克爾克撤退和庫爾斯克戰役(本來是勝的,卻要主動撤退)表現得特別明顯。

9. **生產思路錯誤。德國偏愛威力大質量高且很貴的**。

雖然生產出來的東西都非常具有革命性和創造性。如飛彈,虎王,噴氣式戰機。但新研製的東西往往都需要很多年才能成熟。

無法在戰場上立即顯示出威力,更多是起心理威懾作用。(很多美國人看到德國在牆上畫的虎王,掉頭就跑)。說白了中看不中用。

10.日本的魯莽。聽說偷襲珍珠港後,希特拉曾大發雷霆,把身邊的人都嚇壞了。美國參戰,其效果是無法想象的。二戰後期,美國的閃電戰機就消滅5000架德國飛機。

一戰二戰為什麼德國都失敗了?二戰德國為何失敗?

窮兵黷武,不團結大多數,物質決定意識,研究一下雙方的實力對比就知道了,外加德國的領導人都是冒險加迷信武力的那種,賭博的人遲早是要輸的。德國人野心太大了 就聯合幾個國家說要踏平世界 野心太大了。二戰德國為何失敗?一戰和二戰,為什麼德國都輸了?一戰,德國為什麼輸了?有人喜歡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類的話,或...

為什麼二戰德國士兵穿的是靴子,為何二戰德軍蘇軍都是穿長靴的而不是和中國軍隊日軍一樣打綁腿穿皮鞋?

軍官才穿長筒靴.士兵都是短筒靴.後期末期都是短幫戰鬥靴.德 隊穿著馬靴和短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拿破崙時代。中歐地區在冬 春交接時和夏季會有大片泥濘區域,尤其雨後更是不堪,這點比之東歐更為嚴重。步兵們經常需要在遠離道路的地方活動,也就經常要踩到爛泥裡,此時,如果是矮梆的鞋,有可能就 吸 在泥裡,一拔腳就...

德國二戰軍徽,要圖,急,二戰德軍軍徽有哪些

第一 阿道夫 希特拉警衛旗隊 裝甲師 第二 帝國 裝甲師 第三 骷髏 裝甲師 第四 警察 裝甲擲彈兵師 第五 維京 裝甲師 第六 北方 山地師 第七 歐根親王 志願山地師 第八 弗洛里安 蓋伊 裝甲師 第九 霍亨芬斯陶特 裝甲師 第十 福隆斯博格 裝甲師 第十一 北歐 志願裝甲擲彈兵師 第十二 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