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國二戰時兵源的問題

2021-07-14 13:19:35 字數 4951 閱讀 6390

1樓:匿名使用者

和二戰時的本子一樣,除了有義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同盟軍外,德國在占領區還有大量的附庸軍,比如維希法國那種維持軍,類似中國的皇協軍。至於德軍本國的兵源為什麼還很多,一是德國的徵兵比例排二戰第一,8000萬的德國人口,累計徵兵達到1500萬,差不多是1/5了。

第二就是歐洲的大量德裔志願軍,沒錯如字面意思,都是志願軍,原屬中世紀的法蘭克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原日耳曼名族在歐洲各處都有分布,因為同宗同源的血緣聯絡,類似分布全世界的華人那樣,那些地區被德國占領後,就有大量的德裔男性被德軍以本民族的意志招募,名義上都是德意志人。同理還有類德意志人,歷史上與日耳曼民族有淵源和分支的類德意志民族,也在這波自願軍的範疇內,比如立陶宛,愛沙尼亞人這些,德**隊也歡迎他們加入。簡單解釋性質的話,就像二戰本子軍隊裡的台灣人,朝鮮人類似。

最後就是原英法殖民地的土族,別看希特拉大談淨化種族,倡導純日耳曼化,實際德軍中也有很多被納粹鄙視的所謂劣等民族的人員入伍,有阿拉伯人,也有印度人等各有色人種,他們被納粹的自由解放欺騙,自行脫離原殖民地軍隊,而倒戈到德軍的序列裡。而後期因為德軍兵源緊張,某些德軍中出現一二個黑人,也絕對是有可能的事實,畢竟前線打仗的將軍們,只要有人參加保證戰力,才不會管他們元首高不高興。

2樓:好貓不怕狗

不是非常了解..隨便說些好了

印象中..2023年.德國重新武裝的時候..大概是把全國劃分了13個軍區..

德奧合併之後又增加了2個...吞併波蘭的時候又增加了2-3個的樣子..

德國所有的武裝部隊...基本都是在各個軍區裡徵募..訓練..組建...

戰爭的初期..尤其是蘇德戰爭開始之後...

雖然...德國...軍官的指揮能力...士兵的戰鬥素質都很高...戰鬥力很強

但是.與蘇聯這樣國土遼闊..工業潛力巨大..人力資源豐富..徵兵效率極強的國家對抗的話

即使勝仗連連...士兵們也是不斷地..大量地被消耗著的...

到戰爭的後期..德國的人力資源已經接近紅線..士兵的補充速度遠遠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而且因為訓練時間也被大大縮短...導致新兵死亡率公升高...由此進入惡性迴圈...

再加上..希特拉因為不肯放棄「偉大的理想」..拒絕大量徵召婦女進入工業領域

更是雪上加霜...(同期的蘇聯和英國的工廠裡.都擁有數量龐大的婦女.用來解放人力)

直接導致戰爭末期..德國徵兵年齡一降再降..

最後組建的那些國民衝鋒隊(國民擲彈兵師,營等)

很多由不到15歲的孩子和60歲以上的老人組成的..

戰鬥力可想而知...

另外..由於「國家社會主義」在那時很多人的眼裡..還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社會制度

很多仰慕的人志願支援第三帝國政權...當然也有支援加入軍隊的...

好象有法國人..瓦隆人(比利時的乙個民族)..挪威人..烏克蘭人..俄羅斯人等等..

基本上..除了在集中營裡的猶太人和吉普塞人..歐洲大部分民族都有志願者..

好象...因為國防軍拒絕讓非日爾曼人加入軍隊...

所以..這些外國人..基本都加入了黨衛隊...

以此組建了像ss第13師「克羅埃西亞第一」ss第14師「烏克蘭第一」等部隊

不過這些外國部隊的戰鬥力..大部分都很弱..有些甚至是不堪一擊..還不及義大利人

印象中..貌似也就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一些部隊....戰鬥力還算不錯.

在戰爭的後期....有些營連級部隊甚至比德軍還要頑強(因為怕蘇聯報復...)

亂七八糟的說了一堆...也沒什麼思路...而且有些看法比較主觀...

樓主做個參考就可以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大部分**於本國老百姓。也有極少部分來自於佔領國的人民。不過招收年齡較前期比起來要小得多,十幾歲就上戰場了。

4樓:仝語彤

是個男的就要上了 沒看到後期德國小男孩都穿軍服上戰場了

5樓:0則卷煎餅

忘了, 只記得那時他們長官死的快,後面**的人 沒經驗指揮能力差 兵是靠動員出來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從挪威啊

瑞典啊招募

還有被征服國家的偽軍,像法國的貝當(相當於我國的汪精衛)

德國在二戰中軍隊有1000萬,而蘇聯在損失這麼多人的前提下還是取勝了,為什麼德國不在增加兵源?

7樓:疾風_影

首先更正一下,其實德軍並非都是德國人。

德**隊最多的時候總數為 1040 萬(官方統計),但是很多是雇傭軍和其他部隊,也就是說由純正的德國人組成的軍隊不是全部(但是德**隊一般都是精銳,如黨衛軍)。所以在戰爭初期,德國的軍隊人數方面給它國家本身造成的壓力還不是這麼大。軍費可以從所侵略的國家那裡榨(如維希法國),軍隊可以組成雇傭軍(如匈牙利)。

攻占重要礦點可以獲得礦石資源等。

人數雖然多,但是到了後期能用的並不多。因為自從2023年蘇德戰爭開始以來,德國就一直兩線作戰,戰線大幅拉長,這種戰略極為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不能再派出更多的部隊。

乙個蘇聯,就能讓400多萬德軍被拖住,其他地方肯定也是很緊張的。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情況:蘇聯戰場還在艱苦作戰,北非那邊也在掙扎,大西洋上也不太平,本土時不時的還總被轟炸。雖然基本征服了歐洲(除了英國等),但是戰爭形勢還不能太樂觀。

德國在一開始攻入蘇聯的時候很順利,但是隨著戰線拉長和時間推移(到了冬季),蘇聯戰場上德軍就開始逐漸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守,進攻的步伐緩慢,大城市屢攻不下。

德軍一開始的確是增兵的,因為2023年一開始用來進攻蘇聯的軍隊只有150——200萬(平攤到幾百幾千公里的戰線上)。在戰爭前期德軍取得重大進展,比如創造過全殲蘇軍乙個方面軍的戰績(基輔大會戰,擊斃蘇軍司令基爾波洛斯,使蘇聯損失66.5萬人),蘇軍也確實遭到了極大損失。

但是由於戰略的失誤、冬季的來臨和蘇軍的反擊,德軍也有損失,雙方開始僵持,德軍於是增加兵力。但2023年春季蘇聯大**失敗,而德軍又沒有趁機集中兵力擊破蘇軍防線,終於喪失戰機。之後再增多少兵也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這裡涉及到雙方對於戰爭之「勢」的把握。一旦蘇聯開始了有效的**,德軍就很難再站住腳了。

到了中後期,德軍幾個方向兵力已經不佔什麼優勢了。所以幾乎也派不出什麼兵。有的時候軍隊派過去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蘇聯及其所在的同盟國擴大優勢,逐步收復失地,擊敗第三帝國。

到了攻克柏林之前,希特拉的一次講話中就指出,男人作為戰士應該去戰鬥,而女子就要為帝國培養未來的戰士。這句幾乎是厚顏無恥的一句話也確實道出了德國那時的窘況。所以軍隊的銳減當然在情理之中。

說句題外話,蘇聯進攻柏林的時候,德軍有70萬,蘇軍200萬。戰役結果是蘇軍勝利,損失30.8萬(據說因為圍攻柏林的時候蘇軍人太多,很多人是被自己人的炮彈打死的)。

德國到了最後關頭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200萬人戰線分散、士氣低下,不可能與同盟國抗衡。

所以總結一下:

1、蘇德戰爭一開始,德軍取得巨大勝利,沒有增兵,也沒有必要增兵。但是希特拉錯誤地估計了蘇聯軍隊的頑強意志和反擊決心,認為擊敗蘇聯就如同踢倒一座腐朽的老木屋一般簡單。

2、蘇德戰爭中前期和中期,由於蘇聯的反擊和一些其他因素,德軍付出一定的**。由於那個時候歐洲戰場基本已經被德國佔據,在這種戰略局面下,德國增兵蘇聯來試圖達到其擊敗蘇聯的目的。蘇聯領土上的德軍最多達到400萬。

我個人認為這個時期完全結束的標誌是史達林格勒會戰。是役,德國損失數十萬精銳(保盧斯部),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3、中後期,開始於盟軍的大規模反擊。德軍在蘇聯的情勢已經逐漸走下坡。由於其他戰場軍力分配不均勻,及軍力的匱乏,各地的戰場均要求增加援兵(比如隆美爾就是因為得不到補給和援兵而被迫撤退的)。

德軍已經不可能穩定住蘇德戰場的局面。

4、蘇軍全面**,大舉收復失地;德國丟失大量侵略地,全面收縮的時候,德國幾乎是捉襟見肘。

5、戰爭末期,德國覆滅。

所以,德國不是沒有增兵,具體的增兵情況及原因和後來的戰況是有聯絡的。而當德國想再往蘇聯增兵的時候,因為各地區的戰略原因,已經缺兵可增。

希望對你理解這段歷史有幫助。我不是專家,但是我對歷史也有些興趣。我的分析你可以參考。

8樓:虎踞江南

這個問題很簡單,難道老勒不想增兵麼?顯然不是!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一是隨著戰爭的進行,尤其是到了二戰後期,德軍的兵力隨著前線戰爭的持續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而在德國的國內,人力資源(合適的兵源)也已經接近紅線。這就導致了前線士兵的補充速度遠遠跟不上消耗的速度。

另一方面,因為戰爭後期,新兵訓練的時間被大大縮短,從而使得他們在前線的死亡率不斷公升高,由此進入惡性迴圈。

二是跟隨著德國的僕從國,他們的軍隊原先也算得上是德軍的兵源之一。但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這些國家的領導者要麼對戰爭的結局喪失信心,從而在心理上產生動搖,不斷的從前線抽調和收縮兵力;要麼又得調遣大量兵力回來去應付國內的游擊隊,從而使得德軍在前線的「友軍」數量急劇減少。這對於德國人來說,也算是另一種形式「惡性迴圈」吧!

~~ps:二戰中德軍的總兵力應在950萬左右。

9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的用人效率高於德國。 在2023年史達林格勒戰役前,是蘇聯兵力最匱乏的時候,2023年損失太大,42年春進攻又受挫,後備力量還沒訓練完畢。只要德國這時候再攻打莫斯科,蘇聯就完了,但希特拉命令**集團軍南下圍攻史達林格勒,延誤了戰機,到2023年初史達林格勒反功時候,蘇聯後備軍都 訓練完了,所以德國就失去一次機會。

而庫爾斯克戰役,德國又失去第二次翻盤機會,直接導致之後蘇聯解放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雖然蘇聯損失大於德國,但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得到人員和物資補充。而且蘇聯還把刑事犯編入軍隊,這也導致後期蘇軍軍紀很差。

所以蘇聯用人效率高。其實在蘇聯攻打柏林時候,德國還有200萬正規軍,但戰線太長,無法及時調動。

所以對蘇聯來說,最生死存亡的不是莫斯科保衛戰,而是2023年春大**失敗後。 按朱可夫的話講,只要那時侯德國稍加力量,蘇聯個條戰線就全面崩潰了

10樓:

增加了!

二戰國德軍應該是900萬人,而且在黨衛軍中有大量的外籍軍人!為什麼沒有取勝乙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蘇聯有外援而德國沒有!

美國援助蘇聯大量的優質油,糧食,優質鋼材,還有大量的鋁,大量的工具機!

二戰德國科技為什麼領先各國,二戰時德國科技為什麼那麼先進?

除了日爾曼這個民族人民的創造力之外還有乙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戰後德國國民普遍反感巴黎和約,有一種積極建設本國超越別國的動力,還有就是希特拉上台後提出 要大炮不要黃油 等口號,國民經濟的重點放在了軍事上,故而如此。德國人民的創造力和科技領先能力在當時是世界第一,再加上希特拉的大規模擴軍和發展軍事政策...

德國二戰時領土有多大?科技有多高?

二戰時占領的領土相當與整個歐洲,科技力量領先於世界20年以上,德國在二戰時製造的豹式坦克現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型坦克,虎式坦克是整個二戰時期最強大的坦克,曾經有過美國坦克在近距離連開15炮命中而無損傷的例子,鼠式坦克是大多數所不知道的,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只製造出了5 8輛,其前裝甲史無前例的達到了3...

二戰時德國用了多久滅了波蘭,二戰時德國攻陷法國和波蘭分別用了多少天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發起突然襲擊,出動空軍摧毀波蘭各主要機場和通訊 交通樞紐版 地面部隊迅速突破波軍權防線。3日,英法對德宣戰,但法軍僅向薩爾布呂肯發起象徵性進攻。5日,德北方集團軍群主力合圍波軍 波莫瑞 集團軍於但澤走廊,一部從東普魯士向華沙推進 南方集團軍群在琴斯托霍瓦地域突破波軍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