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的目的是什麼

2021-06-01 19:05:08 字數 4821 閱讀 4570

1樓:匿名使用者

目的: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乙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乙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乙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羅貫中把它放在《三國演義》開篇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寫到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乙個英雄劉備,然後巧然的機會劉備認識了張飛和關羽,三個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結為兄弟。

在文中結尾描述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

2樓:匿名使用者

說到「桃園結義」,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是誓詞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兩句,以為這就是劉關張結義的核心價值。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化的認識,並未抓住問題的實質。這兩句誓詞,僅僅表示了忠於兄弟情誼的決心,卻並未涉及結義的宗旨和奮鬥目標。

――有誰會把「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當作結義的目標呢?因此,它決非劉關張結義的價值追求。

那麼,「桃園結義」的價值追求究竟是什麼?我認為,《三國演義》已經寫得很清楚,就是誓詞中的四句話:「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其中的核心價值則是後面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正是這八個字,使得劉關張的結義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標,使他們不僅與董卓集團那樣害國害民的狐群狗黨有著天淵之別,與袁術集團那樣趁著亂世占山為王卻不顧百姓死活的軍閥判若雲泥,也與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狹隘小集團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成為劉關張高高舉起的一面正義旗幟,成為劉蜀集團得人心的根本原因。羅貫中將這八個字寫入劉關張結義的誓詞,使《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超越了一般通俗文藝,達到了新的精神境界。

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後世模仿「桃園結義」者甚多。滿族領袖仿效「桃園結義」,與蒙古諸汗約為兄弟,自認為是劉備,而以蒙古為關羽,從而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參見本書《〈三國演義〉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播和影響》一文)。農民起義、民間結社、幫會組織也往往仿效結義的形式,宣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些人以某些幫會組織乃至***也有這類言詞為口實,指責《三國演義》影響不好,這是一種脫離作品實際、缺乏歷史觀念的皮相之見。結義只是一種形式,關鍵在於結義的目的是什麼。「桃園結義」的目標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農民起義軍也採用結義方式,為的是反抗封建統治,與***豈能混為一談?

如果有人要拜把子幹壞事,這就已經與「桃園結義」的目標背道而馳了,與《三國演義》有什麼關係呢?即使是現代社會,同為社會團體、政黨,也因其奮鬥目標不同而有進步與反動之分,豈可一概而論?

可以說,對「桃園結義」的宗旨和核心價值的誤解乃至歪曲已非一日,這至少是沒有認真讀書所致。但願我的解說能幫助讀者重視羅貫中寫得明明白白的這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歷史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時代,人際關係應以法治為基礎,產生於小農經濟時代的「結拜」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了。不過,乙個人,乙個群體,如果能夠牢記並且真正實踐「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人生目標,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3樓:離落蒾薍

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共同實現美好理想。

典故起源: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乙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

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與群治之關係》)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4樓:但是分句

劉備當時一沒錢,二枚聲望,三沒地位,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拉攏關張,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大業,劉備一直希望成為劉秀第二

5樓:匿名使用者

桃園結義」是如何產生的三國時期,戰亂頻仍,親朋好友之間,反目成仇比比皆是。甚至有不惜假為父子關係者,也能刀斧相加。如呂布先「大見親待」於丁原,董卓進京後,又「誘布令殺原。

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最終呂布一聲「『有詔』,遂殺卓,夷三族」。親兄弟之間如袁譚、袁尚,為了一己利益,而兵戎相見。

當此之時,劉備、關羽、張飛這三位出身不同的人,萍水相逢於亂世,能「恩若兄弟」相處,確屬難能可貴。像劉備雖已經淪落到「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6樓:匿名使用者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7樓:

給人乙個共同的信仰而已

「桃園三結義」的目的是什麼?

8樓:員長順谷妝

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共同實現美好理想。

典故起源: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乙個故事。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庄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

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論**與群治之關係》)清代一些會黨如三合會等,在他們頗為莊重的入會儀式上,必定不會忘記插上桃枝,以此象徵他們是在桃園結義。

滿意請採納

9樓:閉學岺韶胭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乙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乙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10樓:對方考慮看過

「桃園三結義」的目的是劉備聚攏人才,想恢復大漢江山。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乙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乙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後,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劉備於公元221年稱帝,國號為漢,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在蜀國。

關羽,字雲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並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

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於公元219年孫權襲荊州時被殺。

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阪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為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11樓:戧歌

**家為了讓體現三人的情義,歷史沒有記載桃園三結義這碼事情

12樓:戲太真 演技太假

乙個人不好混 人多好打架

13樓:在薄孔鴻羲

說到「桃園結義」,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是誓詞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兩句,以為這就是劉關張結義的核心價值。其實,這只是一種表面化的認識,並未抓住問題的實質。這兩句誓詞,僅僅表示了忠於兄弟情誼的決心,卻並未涉及結義的宗旨和奮鬥目標。

――有誰會把「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當作結義的目標呢?因此,它決非劉關張結義的價值追求。

那麼,「桃園結義」的價值追求究竟是什麼?我認為,《三國演義》已經寫得很清楚,就是誓詞中的四句話:「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其中的核心價值則是後面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正是這八個字,使得劉關張的結義具有了崇高的政治目標,使他們不僅與董卓集團那樣害國害民的狐群狗黨有著天淵之別,與袁術集團那樣趁著亂世占山為王卻不顧百姓死活的軍閥判若雲泥,也與形形色色以利相交的狹隘小集團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成為劉關張高高舉起的一面正義旗幟,成為劉蜀集團得人心的根本原因。羅貫中將這八個字寫入劉關張結義的誓詞,使《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超越了一般通俗文藝,達到了新的精神境界。

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後世模仿「桃園結義」者甚多。滿族領袖仿效「桃園結義」,與蒙古諸汗約為兄弟,自認為是劉備,而以蒙古為關羽,從而增強了自己的實力(參見本書《〈三國演義〉在少數民族中的傳播和影響》一文)。農民起義、民間結社、幫會組織也往往仿效結義的形式,宣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一些人以某些幫會組織乃至***也有這類言詞為口實,指責《三國演義》影響不好,這是一種脫離作品實際、缺乏歷史觀念的皮相之見。結義只是一種形式,關鍵在於結義的目的是什麼。「桃園結義」的目標是「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農民起義軍也採用結義方式,為的是反抗封建統治,與***豈能混為一談?

如果有人要拜把子幹壞事,這就已經與「桃園結義」的目標背道而馳了,與《三國演義》有什麼關係呢?即使是現代社會,同為社會團體、政黨,也因其奮鬥目標不同而有進步與反動之分,豈可一概而論?

可以說,對「桃園結義」的宗旨和核心價值的誤解乃至歪曲已非一日,這至少是沒有認真讀書所致。但願我的解說能幫助讀者重視羅貫中寫得明明白白的這八個字:「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歷史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今時代,人際關係應以法治為基礎,產生於小農經濟時代的「結拜」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了。不過,乙個人,乙個群體,如果能夠牢記並且真正實踐「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人生目標,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參考資料:wenda.tianya.cn/...bd7185

劉關張桃園結過義麼,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什麼意思?

桃園三結義 的故事,羅貫中把它放在 三國演義 開篇的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中。書中的故事大家都相對比較了解,再次也不再累述。來看看 桃園三結義 的其他故事。有專家考證,桃園三結義 的故事大概在宋元之際就開始流傳了。在赫經 重建廟記 中,已經出現了 初,王 關羽 及車騎將軍飛與昭...

桃園三結義的名人名言

張飛 大鬧長阪橋 劉關張 桃園三結義 曹操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呂布說劉備 是.關於成功的一些比較不錯的名人名 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關羽 看爾等插標賣首 演義中的話 張飛我還真不知道 談談學習文學 歷史 哲學與提高...

桃園三結義中劉備的倆個兄弟叫什麼

桃園三結義中劉備的倆個兄弟1.關羽 220年 字雲長,本字長生 注 幷州河東解縣 今山西省運城市 人,漢族。據 三國演義 描寫關羽身長九尺,三國志 中無記載。一直是歷來民間崇祀的物件。東漢末年劉備麾下著名將領,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曾任蜀漢政權前將軍,爵至漢壽亭侯。諡曰 壯繆侯 在 三國演義 中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