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古詩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021-05-08 19:19:28 字數 5556 閱讀 3226

1樓:留下一片林

表達自己艱難的身世和處境 ,無比懷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蟬 一詩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10

2樓:第一職責

《蟬》 一詩表達了作者孤芳自賞,淡泊名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鬱鬱不得志的感情。

擴充套件資料

原文:蟬

唐代: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譯文: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悲鳴傳恨無人理會白費其聲。

五更以後疏落之聲幾近斷絕,滿樹碧綠依然如故毫不動情。

我官職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園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

煩勞你的鳴叫讓我能夠警醒,我是一貧如洗全家水一樣清。

賞析:蟬本來就因棲息於高枝,難得一飽;它鳴叫不停,卻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無窮啊。「以」,因。古人誤以為蟬餐風飲露,所以說「高難飽」。「費聲」,指鳴聲頻頻。

就真實情況而言,蟬並非是因身在高處,不肯飛下來乞食而「難飽」;它的鳴叫聲中也沒有什麼恨意,這完全是詩人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是其身世之感的寄託。「高」,語義雙關,喻指人的品格高潔。

詩人自許清高,不肯屈就,結果只落得生活困頓,這不就是「高難飽」嗎?

他曾向令狐綯等當權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理解和幫助,可最終還是不被人理會,依舊無法擺脫仕途坎坷的困境,這難道不是一場「徒勞」嗎?在這裡,蟬已經完全人格化了,詩人分明是借其表達自己艱難的身世和處境,所以紀昀說開頭兩句是「意在筆先」。

蟬徹夜悲鳴,叫到五更天,已是聲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斷絕了。可是那些樹呢,依舊碧綠青翠,任憑蟬叫得如何悽苦動人,也是無動於衷,真是無情啊!

蟬聲與樹木的碧綠本來是毫不相干的,詩人卻責怪樹木的冷酷無情。顯然,這同樣是在寄託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寫自己的哀告無門、受人冷落。曾經有過深交的令狐綯等人本來是可以幫助李商隱的,可是,他們不僅沒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處處排擠打擊他。

在這樣的境況下,詩人怎能不怨恨與激憤。

「故園蕪已平」,從陶淵明《歸去來辭》的「田園將蕪胡不歸」化用而來。陶淵明做官不如意,想到自己家鄉的田地快要荒蕪了,就辭官而去,歸隱田園,自得其樂。自己也是仕途坎坷,處處碰壁,何不也像陶淵明那樣早日還鄉呢?

可是,故園荒蕪,似乎已經沒有自己的立身之地,真是進亦難,退亦難!

這兩句在四處漂泊、前途黯淡的生活身世傾訴中,透露出詩人的失意與蒼涼。

最後兩句是作者對蟬說的話:多勞你給我警告,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樣清寒。「君」,指蟬。

「警」,警醒,這裡有觸動的意思。蟬在告誡什麼呢?有人說是警告詩人為什麼不及早回頭,早歸故園;有人則認為是提醒詩人保持高潔的操守。

此聯前一句回到詠蟬上來,用擬人手法寫蟬。後一句「君」與「我」對舉,把詠物和抒情結合起來,呼應開頭,首尾圓合。

3樓:life布可

蟬唐代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律。此詩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後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是托物詠懷的佳作。

詩人借蟬棲高飲露的個性來表現自己高潔的品格,可謂借物詠懷的典型。

4樓:活在午夜

古人有云:「昔詩人篇什,為情而造文。」這首詠蟬詩,就是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為情而造文」的。

詩中的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句聞蟬鳴而起興。「高」指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在高樹吸風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又有「恨」。但這樣的鳴聲是白費,是徒勞,因為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這是說,作者由於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

這樣結合作者自己的感受來詠物,會不會把物的本來面貌歪曲了呢?比方蟬,本來沒有什麼「難飽」和「恨」,作者這樣說,不是不真實了嗎?詠物詩的真實,是作者感情的真實。

《蟬》古詩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樓:冬熱夏寒

《蟬》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表達出詩人對自身內在品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自信。

希望能幫助到你

6樓:易客

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

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首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纓」指代達官貴人。顯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蟬的形象中了。

這「貴(人)」與「清(客)」的統一,正是為

三、四句的「清」無須借「貴」做反鋪墊,用筆巧妙。

次句描寫蟬聲之傳播。梧桐是高樹,用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清高挺拔,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流響」二字狀蟬聲的抑揚頓挫和長鳴不已;「出」字則把蟬聲遠播的意態形象化了,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度與力度。

全句雖只寫蟬聲,但卻從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句對蟬聲傳播的生動描寫,後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

一、二兩句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播,一般人往往認為是借助於秋風的傳送,作者卻別有慧心,強調這是出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著乙個真理:

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它突出強調一種人格的美,強調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作者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作者以蟬自許,雍容不迫的風度和氣韻。

實際上,詠蟬這首詩包含著詩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嘆:

「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乙隻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虞世南的蟬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7樓:小白家裡小白

虞世南的《蟬》一詩,通過刻畫人格化的蟬,熱情地讚美了那種高潔(高尚或潔身自好等)的人格。

原詩:《蟬》唐代: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釋義: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8樓:匿名使用者

虞世南的蟬表達的感情是:

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小詩,寫蟬餐清風飲曉露,棲於梧桐樹上,聲因高而遠,而非是依靠秋風,寓意君子應象蟬一樣居高而聲遠,而不必憑藉、受制於它物。表達出了詩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氣韻風度。

9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個人對錢的喜愛與讚美的感情表達了作者對蟬的喜愛和讚美的思想感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詩,詩人以蟬自喻,體現出自己的清高和老成慎重,也未嘗夾帶了一點自傲之情

11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了詩人對蟬的喜愛

12樓:豐城黃氏

表達了作者對蟬的喜愛

13樓:匿名使用者

雲南市糧食等什麼的思想感情這個我也不知道啊!

虞世南的蟬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4樓:匿名使用者

本詩通過刻畫人格化的蟬,熱情地讚美了那種高潔(或高尚;潔身自好)的人格。

15樓:匿名使用者

印l千。itξ不**美景自己的聲名遠揚

蟬,一詩後兩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6樓:舞貶民約詩經予

抒發了詩人的品格高尚,不需借助權力地位,自能聲名遠播的思想感情。

17樓:匿名使用者

睡覺被吵醒,心情特別煩躁!!

18樓:匿名使用者

ugciygxgusxgkkgx

蟬唐·虞世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9樓:絮子捏

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詩的關鍵是把握住了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到了藝術上的契合點。

首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纓」指代達官貴人。顯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蟬的形象中了。

這「貴(人)」與「清(客)」的統一,正是為

三、四句的「清」無須借「貴」做反鋪墊,用筆巧妙。

次句描寫蟬聲之傳播。梧桐是高樹,用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清高挺拔,且與末句的「秋風」相呼應。「流響」二字狀蟬聲的抑揚頓挫和長鳴不已;「出」字則把蟬聲遠播的意態形象化了,讓人感受到蟬鳴的響度與力度。

全句雖只寫蟬聲,但卻從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句對蟬聲傳播的生動描寫,後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三、四兩句是全詩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

一、二兩句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議論。蟬聲遠播,一般人往往認為是借助於秋風的傳送,作者卻別有慧心,強調這是出於「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著乙個真理:

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揚。它突出強調一種人格的美,強調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作者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作者以蟬自許,雍容不迫的風度和氣韻。

實際上,詠蟬這首詩包含著詩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勛臣之一,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嘆:

「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乙隻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讀了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盼望,遠方的某人,或者自己堅持的東西,希望能成功,有收穫 讀了這篇短文,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西風胡楊 是以胡楊的生長環境開篇 緊接著頌讚了胡楊的精神實質 聯絡具有胡楊精神的紅柳,紅樹林的遭遇 警醒人們關注環境問題,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心情是敬佩和歌頌。秋天的懷念讀完本文,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800字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有時高興,有時悲傷,高興地時候,我們也不必壓抑自己的感情,該笑時就笑,讓自己充滿信心,樂觀向上。俗話說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因而我們面對生活,應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其實,我們度過一天時,心情高興,一天的時間會逝去,心情愁悶,一天的時間也會逝去,那麼為何不高興地度過每一...

以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為題的作文,以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為題的700字作文

chen foxmail.以 我心中的幸福 為題寫一篇700字左右的作文 幸福像氧氣,它無時無刻不瀰漫在身體周圍,只是我們常常察覺不到。題記 青山疊翠的春天,花兒相競開放。風兒拂來了春天的氣息,沐浴著陽光,吸收著大地的芬香,溫暖是我的幸福指數 小時候 父親是我的馬兒,寬大而有力的肩膀是我的馬鞍,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