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下一句是什麼

2021-05-05 15:19:06 字數 5888 閱讀 1508

1樓:公尺格戰鬥機

沒有下一句。

意思是連一間屋子都不打掃,怎麼能夠治理天下呢?

引申義: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積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

原文: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

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

」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譯文:陳蕃,字仲舉,是汝南平輿人。他祖上是河東太守。

陳蕃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一人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無章。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

」陳蕃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禍患這件大事為己任。為什麼要在意一間房子呢?」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見解,與眾不同。

薛勤對陳蕃「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這一觀點的反應是「奇之」,這裡「奇」當然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應當是「驚奇」的意思。薛勤對陳蕃的觀點根本就是讚賞的態度,不可能去反駁。

2樓:小肥楊媽媽

沒有下一句,古人只回答了這一句話。

1、這句話的原文並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習慣說》 劉蓉(清) 《後漢書》中第五十六章《陳王列傳》 《孟子》中也有記載。

2、原文如下: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譯文:

陳蕃字仲舉,是汝南平輿人。他祖上是河東太守。陳蕃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一人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無章。

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蕃說:

"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禍患這件大事為己任。為什麼要在意一間房子呢?"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見解,與眾不同。

4、賞析:

可以看出薛勤對陳蕃"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這一觀點的反應是"奇之",聯絡前面"清世志"的言論,這裡"奇"當然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應當是"驚奇"的意思。可見薛勤對陳蕃的觀點根本就是讚賞的態度,怎麼可能去反駁呢?

再看同是記錄東漢,魏晉時代資料《世說新語》,可以發現,其中對這件事的記錄和《後漢書》中的記錄基本一樣,區別就是換幾個無關緊要的字,意思一模一樣。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哪來的呢?

看晉朝的史書、筆記沒有,唐、宋的史書、筆記也沒有,直到看到清朝的散文,才知道,哦,原來在這呢。清朝文學家劉蓉,在散文《習慣說》中記述了他年輕時的一件事。

5、與該句同義的句子有:

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之為?

一手不洗,滴水不補,片房不掃,何以御病魔?何以保健康?何以成大業?何以濟滄海?

不以事小而忽略,不以事大而輕浮。

大丈夫當掃天下,而始於掃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從小事做起。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下一句

3樓:大漠孤煙直在哪

東漢有一少年名叫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乾淨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說: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沒有下一句了,他就回答了這一句。

1、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葉不落何以知秋來。

寸土必保,方能保國家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對下聯或上聯

4樓:吳鬧鬧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室之不治,何家國天下之為?

一手不洗,滴水不補,片房不掃。

5樓:匿名使用者

1、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葉不落何以知秋來。2、上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下聯:寸土必保,方能保國家

6樓:匿名使用者

1.寸土必保、方能保國家2.一葉不落、何以知秋來

7樓:勇士的代表

一秒不珍,何以珍一生。

8樓:匿名使用者

兩國不合何以稱國家!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什麼意思??

9樓:愛情中的那點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思是:個房間都不去打掃以後又憑什麼平定天下。

東漢時期,有乙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時代發奮讀書,並且以天下為己任。 一天,他父親的一位老朋友薛勤來看他,見他獨居的院內雜草叢生、穢物滿地。

就對他說:「你怎麼不打掃一下屋子,以招待賓客呢?」 陳蕃回答:「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禍患這件大事為己任。為什麼要在意一間房子呢?」

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聽了無言以對,覺得很有道理。 從此,他開始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10樓:源憐桖

一間房子都不願意打掃,以後又憑什麼來平定天下?

11樓:

連一間屋子都不打掃,怎麼能夠治理天下呢?

這句話是來自東漢時期,有乙個人叫陳蕃,他學識淵博,胸懷大志,少年時代發奮讀書,以天下為已任。一天,他父親的一位老朋友薛勤來看他,見他獨居的院內雜草叢生、穢物滿地,就對他說:「襦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

」陳蕃回答,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聽了無言以對,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他開始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12樓:

自己自己的屋子都收拾不好,怎能定平天下呢?

13樓:印靜

一間屋子都不掃,何以平定天下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表面意思是說乙個房間都不去打掃 以後又憑什麼平定天下呢? 其實告誡我們成大事者需要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頭頂青天,踏踏實實地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小事做多了就成大事了。

——老子雲「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況《勸學篇》裡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前蘇聯革命導師列寧也說過「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從小事做起。

」——《習慣說》 劉蓉(清)「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希望對你有幫助。

15樓:

乙個房間都不去打掃,打掃以後又為什麼平定天下

16樓:慕容銳

第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意思是乙個房間不掃,為什麼可以掃天下呢?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出自何典故?

17樓:次次次蛋黃公尺亞

這句話的原文並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習慣說》 劉蓉(清) 《後漢書》中第五十六章《陳王列傳》 《孟子》中也有記載。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譯文:連一間屋子都不打掃,怎麼能夠治理天下呢?

引申義: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積累,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擴充套件資料:

來歷原文: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選自《後漢書》作者范曄。

譯文:陳蕃字仲舉,是汝南平輿人。他祖上是河東太守。

陳蕃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一人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無章。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

」陳蕃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禍患這件大事為己任。為什麼要在意一間房子呢?

」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見解,與眾不同。

可以看出薛勤對陳蕃「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這一觀點的反應是「奇之」,聯絡前面「清世志」的言論,這裡「奇」當然不是「奇怪」的意思,而應當是「驚奇」的意思。可見薛勤對陳蕃的觀點根本就是讚賞的態度,怎麼可能去反駁呢?

再看同是記錄東漢,魏晉時代資料《世說新語》,可以發現,其中對這件事的記錄和《後漢書》中的記錄基本一樣,區別就是換幾個無關緊要的字,意思一模一樣。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哪來的呢?

看晉朝的史書、筆記沒有,唐、宋的史書、筆記也沒有,直到看到清朝的散文,才知道,哦,原來在這呢。清朝文學家劉蓉,在散文《習慣說》中記述了他年輕時的一件事。

原文: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

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命童子取土平之。後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

又久而後安之。噫!習之中人甚矣哉!

足之履平地,而不與窪適也,及其久,則窪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原來這句話是劉蓉他爹說的,並且人家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可問題是,劉蓉這件事和陳蕃的事太像了,如果只看一遍,保準過幾天大部分的人都得弄混。所以,後人就弄出了「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這樣的杜撰語句。

18樓:匿名使用者

誤人子弟啊!!

這句話的原文並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來自於《習慣說》 劉蓉(清)

原文1: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嘗閒處一室,而庭宇蕪穢。

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選自《後漢書》作者范曄。

原文2: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窪,經尺,浸淫日廣。

每履之,足苦躓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後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

已而復然。又久而後安之。噫!

習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窪適也,及其久,則窪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

原來這句話是劉蓉他爹說的,並且人家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19樓:踏岸尋柳

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

」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陳蕃無言以對。

陳蕃欲「掃天下」的胸懷固然不錯,但錯的是他沒有意識到「掃天下」正是從「掃一屋」開始的,「掃天下」包含了「掃一屋」,而不「掃一屋」是斷然不能實現「掃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雲「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荀況《勸學篇》裡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前蘇聯革命導師列寧也說過「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從小事做起。」

以上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體現了「掃天下」與「掃一屋」的哲學關係,說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為」,「善」再小,也只有積善才能成德。雷鋒同志就是從「掃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範,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好身邊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請你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

這句話只是一句比如,如果理解為懶惰而不願打掃屋子,就沒有能力治理天下,顯然說不通。古往今來,不拘小節 邋里邋遢,而為了天下盡心盡力的人不在少數。所以這句話首先不能從這方面來理解。應該是 一屋不掃更側重的是自身的修養問題,如果自身修養不夠,那麼又怎麼會有能力,會用良好的品德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

辯論賽一屋不掃可以掃天下提問和總結

li剛之子一屋不掃的乙個普通職員,卻為何可以酒後駕車而被輕罰了之?他除了父親是li剛之外,並無任何特別,為何可以如此被天下的代表機構袒護呢?以國電 石油為代表的眾多國企為何佔有全民財產,居然口口聲聲經營的負債累累,還可以堂而皇之的漲價,他們連自己的企業都經營不好,又何以替天下百姓管理財產和服務呢?綜...

掃一室與掃天下是真實的什麼故事,掃一室與掃天下是乙個真實的什麼故事

掃一室與掃天下是乙個真實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乙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光說不練。這句話的原文並非如此,其真正的原文是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習慣說 劉蓉 清 後漢書 中第五十六章 陳王列傳 孟子 中也有記載。原文 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祖河東太守。蕃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