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是怎麼劃分的,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2021-05-05 14:32:41 字數 4886 閱讀 4959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認識了年以後,古人在勞動實踐中又對年進行了細分。一分為二,二分為四,產生了四季。

我們現在稱春夏秋冬為四季,古人則稱它為四時。早期的四時劃分是人為的。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在各個地區並不一樣。

世界上,有的地方分兩季:旱季和雨季;有的地方分三季:雨季、冷季和熱季;個別地方甚至分為六季。

但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卻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東方曰星,其時曰春

南方曰日,其時曰夏

西方曰辰,其時曰秋

北方曰月,其時曰冬

在外國,最早對年進行四分的是古希臘。古希臘人以昴星團和大角星的公升落為標誌,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隨著天文學的發展,大約過了許多世紀,人們才逐步把四季同太陽周年視運動聯絡起來。

我們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地球繞著太陽在運動。地球的運動包括兩部分,一是自轉,二是公轉。自轉一週是一天,公轉一圈為一年。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覺察不出地球的運動。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運動,白天看到太陽在天空中運動。天文學上把這種看上去的運動稱為視運動。

仔細觀察太陽的視運動情況,你會發現太陽除了每天東昇西落外,還有一種在恆星背景上的運動。這種運動經過一定時間,使太陽自身在群星之間繞行一圈,然後又回到原來的起始位置。它反映在天球上,就是太陽在天球上畫了乙個大圓。

這個大圓叫做黃道。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於兩點,乙個**分點,乙個叫秋分點。在黃道上,同春分點和秋分點相對的還有兩點,即夏至點和冬至點。

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叫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如果以春分點作為起算點,太陽沿黃道運動一圈又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就是乙個回歸年。

太陽在黃道上運動時,每年在陽曆3月21日前後從天球的南半球通過春分點進入北半球,此時地球上晝夜的時間相等。在6月21日左右,太陽到達夏至點,這時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高,白天的時間最長。在9月23日左右,太陽又由天球的北半球通過秋分點進入南半球,地球上晝夜時間再次相等。

在12月22日左右,太陽到達冬至點,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陽高度最低,白天的時間最短。地球上的季節,由春到夏,以至秋冬,暑往寒來,迴圈不已,就是由於太陽這種周年視運動引起的。

四季以兩個分點(春分點和秋分點)和兩個至點(夏至點和冬至點)作為每一季節的中點。冬至到春分的中點是春季的開始,稱為「立春」。其他各季,依此類推。

2樓:似慈

我國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民間則習慣以氣侯來劃分,北半球3至5月為春季,6至8為夏季,9至11為秋季,12至2為冬季,而南半球則相反,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則為冬季,南半球春季北半球秋季,南半球秋季,北半球春季

3樓:介澤秘俊賢

立春是春季的開始,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是夏季的開始,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是冬季的開始,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樓:暮夏淺眠

1、天文劃分法

天文劃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的開始;

2、氣象劃分法

以3月至5月為春季,6月至8月為夏季,9月至11月為秋季,12月至2月為冬季;

3、節氣劃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之始。

氣候季節劃分指標的依據是候溫法,是張寶堃先生於2023年提出來的,至今仍在氣象業務中使用。我國古代將5天稱為一候,候溫即5天的平均溫度。但在氣候季節劃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採用5天滑動平均值,即以當天及前4天為一組計算平均值。

5樓:匿名使用者

對四季的劃分,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

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節。

6樓:滄浪水上樂園裝置

四季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一年是12個月,每季三個月。根據氣溫高底、冷熱的不同,人們就把3月、4月、5月定為春季;6月、7月、8月定為夏季,9月、10月、11月定為秋季;12月、1月、2月定為冬季。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

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有週期性變化規律。

7樓: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8樓:

345春 678夏 9 10 11秋 12 1 2冬

一年四季的正確劃分是怎樣的?

9樓:暴走少女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

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節。

擴充套件資料:

一、四季的形成原因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面(黃道面)之間有乙個夾角(23°26′),因此,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南回歸線)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太陽直射到南、北回歸線時,分別為冬至(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1日前後)。

二、地理現象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乙個夾角。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說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10樓:檕月御夭

地球上不僅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氣候也是不同的。

對四季的劃分,有以下幾種方法:

1.天文劃分法 從天文現象看,四季變化就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在一年中,白晝最長、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就是夏季,白晝最短、太陽高度最低的季節就是冬季,冬、夏兩季的過渡季節就是春、秋兩季。為此,天文劃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為四季的開始。

即:春分到夏至為春季,夏至到秋分為夏季,秋分到冬至為秋季,冬至到春分為冬季。

2.氣象劃分法 在氣象部門,通常以陽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來年2月為冬季,並且常常把1、4、7、10月作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劃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為春季開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為夏季開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為秋季開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為冬季開始。

4.農曆劃分法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曆月份來劃分四季。以每年陰曆的1~3月為春季,4~6月為夏季,7~9月為秋季,10~12月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頭一天,也是春天的頭一天,所以又**節。

上述幾種方法雖然簡單方便,但有乙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全國各地都在同一天進入同乙個季節,這與我國各地區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差別的。例如,按照上述劃分方法,3月份已屬春季,這時的長江以南地區的確是桃紅柳綠,春意正濃;而黑龍江的北部卻是寒風凜冽,冰天雪地,毫無春意;海南島的人們則已穿單衣過夏天了。為使四季劃分能與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生活節奏相吻合,氣象部門採取了候溫劃分四季法。

5.候溫劃分法

這種劃分法是以候(五天為一候)。平均氣溫作為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當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為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為冬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為春秋季。

從10℃公升到22℃是春季,從22℃降到10℃是秋季。

一年四季是怎樣劃分的,一年四季如何劃分 要日期

我國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季節的天文特徵 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 1.四季的劃分,我國與西方有所不同。我國的四季劃分方法,強調季節的天文特徵 夏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最高的季節 冬季是一年中白晝最短,正午太陽最低的季節 春秋兩季,晝夜均勻,正午太陽高度適中,是冬夏之間的過渡季節...

春夏秋冬四季是怎麼劃分的春夏秋冬如何劃分

一是節氣法。天文上以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我國古代以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這都是以地球在軌道上的位置為標準的。二是農曆法。農曆1月到3月是春季,4月到6月是夏季,7月到9月是秋季,10月到12月是冬季。三是陽曆法。氣象學上通常以陽曆3月到5月為春季,6月到8月為夏季,...

一年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為了表示各地具有實際氣候意義的季節,一般應 用溫度高低來劃分季節。在我國比較通行的是用每候 5天為一候 平均氣溫10 為冷與暖的分界溫度,22 為暖與熱的分界溫度。在10 以下定為冬季,10 22 之間定為春秋季,22 以上定為夏季。認識了年以後,古人在勞動實踐中又對年進行了細分。一分為二,二分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