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寫書用文言文那說話用什麼,突發奇想,古代人寫書用的都是文言文,那麼他們說話用什麼呢?

2021-05-01 15:46:34 字數 5740 閱讀 4846

1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範的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用文言寫的文章

所以很明顯,文言是別於白話的古漢語書面語。這裡強調的是書面語,只用於寫作,不用於口語交流。

古人的口語(白話)另成系統,與文言不盡相同,倒和我們今天所通行的口語有相似之處。

例如《孔雀東南飛》是南北朝廣泛傳頌的民歌,因此其中的語言也就和當時的口語極為接近,請看第一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這句比較淺顯,雖和今天的口語雖有差異,但不大。這就能反映出但是口語的特點。

另外,四大名著除了《紅樓夢》之外,其它三部都是在民間故事或說書藝人說書的基礎上創作的,其語言特點也帶有一定的口語性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文半白」。

五四之後直接用口語進行創作,其書面語與口語是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我們可以從今天,或者是解放前的書面語去判斷我國近現代的口語和我們今天的口語是相近的。

因此古代人日常交流時使用與我們現在的口語相近的語言,只是寫文章時才用那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以示很有學問,區別於普通的、沒讀過書的老百姓。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交際時使用的是文言文

突發奇想,古代人寫書用的都是文言文,那麼他們說話用什麼呢?

3樓:薔薇祭司

所謂的文言文和白話文都是以當下的語言為基礎來定義的。

因為我們在**初年經過「新文化」運動,並借鑑西方語言,才初步形成現在的白話文模式。之所以有文言文的說法,便是針對這個而言的,我們現在覺得是文言文的,在古人成書所處的年代並不是很晦澀難懂的文字。他們在生活中使用的語言便是書寫時用的語言。

由於時間和朝代變更的關係,語言也會有不斷變化的地方。時間長了,連古人也會覺得離他們遠一點的書籍難懂,所以才不斷地有註釋的書出現,溝通古人和當代人的語言障礙。

4樓:匿名使用者

說話會比較白話一些,古人主要是紙張少,所以不得不用更少的話來表達更多的意思。

5樓:光明心爽丁

他們說的也是白話,但是那時候的白話,和我們現在的白話不一樣的,還是會出現很多文言文的詞語,

文言文是出現在文章中的語句,就像我們寫文章用的句子,你要是和別人說話也這樣,那不是太文縐縐的了嘛

6樓:別樣結局

肯定都是文言文,到近代才流行白話。

古代人用文言文書寫,那他們用什麼語言交流?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說話用的是古代白話,古代文言兩條路表達,說歸說,寫歸寫。

古代人說話是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8樓:大局大曆

古代人說話用白話文。

古人的普通話與我們現在有很大的不同,不僅是發音方面,詞彙的組成和含義也有很大的差別。

先秦時期的文學著作非常精簡,例如《春秋》記錄了魯國三百年的歷史也不過一萬八千字,古代的文言寫作技巧掌握在讀書人手裡,而古代的識字率大多在10%以下,先秦的時候也就在2%左右,大多數老百姓根本不懂文言文,不會文言文也要說話交流,用的就是當時的白話文。

到了後來口語發生變化,才漸漸的從日常生活中消失,變成了專門用來書寫的文體。唐朝時期開始文白參半就開始流行起來,所以白話文開始逐步走進文學作品之中。明清時期的話本**裡面的文字就已經比較白了。

西晉到宋朝期間,因為北方一直被異族統治,南方漢人也是和少數民族雜居,所以中國人的口音開始發生變化,尤其是北方人的語言開始被鬍化,到隋唐南北統一時期,雖然他們語言還是文言文,但學習文言文的難度已經很大了。

明清時代,古漢語與現在的發音已經很小了,語法區別也不大,這個時期士大夫們書面語還是文言文,難度與現在一樣,但是底層文人開始用白話文寫作,也就是典型的古白話。

9樓:咩咩歷史

這麼直白的聖旨,出自明太祖朱元璋

10樓:文以立仁

古人說話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白話文。

古人寫文章用文言文,宋朝以後寫**戲曲等也用白話文。他們交流說話時,用那個時代的口語。(「古人」的概念太廣,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口語)我們看到某些史料記載的古人的對話很「文」,實際上是記載者本人將內容文言化了。

人們知道《論語》是孔子的語錄,但孔子的原話肯定有出入。嚴格說來,從有文字之後,就有了「文言」,原因是古代的書寫材料和工具的限制,記錄文字時盡量減去可有可無的字,語法上則遵從上古的口語法則,才逐漸形成文言。文言的出現,使中國語言從此走上了文言與口語並列的「雙軌制」。

即便是當今不用文言文,但文章的語言仍然與口語存在差別,例如領導做報告就與他平常說話不一樣。

11樓:匿名使用者

先秦時期的口語是文言.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捲」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定型,「文言文」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徵.

唐宋以來的口語為白話.

白話文相對於文言文,即用白話寫成的文章,也稱語體文.它是唐宋以來在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起初只用於通俗文學作品,如唐代的變文,宋、元、明、清的話本、**等,及宋元以後的部分學術著作和官方文書.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

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才在全社會上普遍應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眾語」提倡徹底的口語化.

12樓:慎美媛家午

可以和你這麼說吧,古人用的都是古白話,

還有,為什麼古人的文章會用文言文呢

我的推斷是

古人剛寫文字的時候沒有紙張,只有在龜殼和獸骨上刻字,很麻煩,所以,只能壓縮文字的字數,乙個字當成一句話用,呵呵~咱中國喜歡繼承和發展古文化,所以,文言文也就被古人一代一代繼承下來了。

13樓:山愛景那婉

誰知道他們講的是什麼話吖,不過按我們現在的讀書情況來說,那些文人雅士應該是用文言問交流的吧.但是那些文盲大概是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也就是白話)說吧.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朝代不同地區的人民都只用自己名族或者地區的語言寫作的話,那麼這對中華文明的統一和傳承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古代人很早就明白了了這一點,在一開始時就用文言文記載歷史,編寫書籍。

15樓:寸年費莫豐茂

白話文言文僅僅用於書寫

16樓:線瑰留波

不會非常書面的形式來說話

古人說話是用文言文的嗎?為什麼?

17樓:周公後

古人說話不用文言文。「語」和「文」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語」,指口語,說話當然只有用口語了;「文」是指用文字記錄的書面語了,寫文章才用文言文。

五四時期,隨著白話文的出現,人們就把學習用中國傳統書面語(文言)寫作的文章的課程叫「國文」,而把學習用白話寫作的記錄口語的文章的課程稱為「國語」。現在的「語文」這門課程中,有文言,有白話,所以稱為「語文」課。

順便說一下,因為口語變化太快,白話文可以方便一時的活人,但對於傳播文化是非常不利的(你現在去讀文革時期的作品,當時的流行術語太多,你現在讀就非常困難),所以,古聖先賢用一套脫離口語的工具——文言來記錄,只需要人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專門學習就可以掌握,所以,文言是一套可以突破時空限制來傳播文明的好工具,可惜,現在都被無知的後人給糟蹋了。

18樓:咩咩歷史

這麼直白的聖旨,出自明太祖朱元璋

19樓:劍信

文言文是書面語言,日常生活用的是白話文!

20樓:子衿

古代使用的一般都是文言文,也像我們現在一樣,有口頭語和書面語之分,書面語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文言文」,而口頭語跟我們傳統意識中的「文言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21樓:三鬥蔥

當然不是啦。貧民老百姓**學過文言文啊。都跟我們現在差不多,各地區 的方言啊,世俗俚語啊。

文言文一般都是那些讀書人寫文章或者官場之類的正式時候才用。就是讀書人,也不是經常子乎者也的說話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大部分古人說話應該是正常的表達

一些讀過書的人才會用文言文說話,顯示自己的學問。

酸秀才這個詞應該就是說當時讀過書的秀才說話用文言文酸溜溜的。

23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啊,文言文是他們的官方語言

古人說話也是用文言文嗎

24樓:一灘新約

古人說話不用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用口

頭語言。

相關介紹:

書面語指人們在書寫和閱讀文章時所使用的語言。它是在口語的基礎上發展來的,是在文字產生之後才出現的。並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書面語,因此也只有識字的人才認識書面語。

隨著歷史變遷,口語的演變,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別逐漸擴大,「文言文」成了讀書人的專用。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口語)、「書面語言」(書面語)來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面語言進行表述,卻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這裡,「飯」名詞作動詞用,意思為吃飯。

擴充套件資料

據考察,古代中文(古文、文言文)與口語(白話)的差別是相當大的。這自有它的歷史背景。近代的白話文運動令口語式的寫作得以普及。

古漢語分為書面語和口頭語兩種形式。古代人民的口頭語言,現在在部分方言中有遺留,我們常說的古代漢語指書面語言。在中華數千年歷史中,語言的口語變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卻保持相近的格式。

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

25樓:咩咩歷史

這麼直白的聖旨,出自明太祖朱元璋

26樓:睿禮鄭豫

古人先秦用文言,唐代以後用白話文,白話文在唐代形成。所謂白話文,就如同今天簡體字,官方有官話,繁瑣難懂,民間發明了白話,簡單明瞭,當然在文采上,被**認為是低俗的,沒文化的。白話文的出現以傳奇為標誌,看看唐代的柳毅傳,它已經沒有詩詞押韻了。

文言在清滅亡以前一直都在官方流行,奏摺中題奏中,布告中,有嚴格的文言格式。**私下裡當然也用白話文交流了。文言文在社會的發展中,越來越不適應快節奏,所以故作高深迂腐不化的學究才用,人民群眾是肯定不用了。

現代的白話文和古代的白話文略微有所不同,明清**四大名著就是古代白話文的,看起來還有不少文言詞彙。而今天的白話文,就是普通話,文言詞彙最少了。

我記得就這些。具體有出入,樓主可以看王力的著作,那裡說的準。普通話在唐代就形成,這是無疑問的,而且是以北方話為基礎的。所謂清代形成普通話,那是發展,不是最初。

27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說的是文言文,還記得史記上的記的陳勝說的那句話嗎?「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裡是引用陳勝做平民時的原話。

越是古老的時候平民說的話越是難懂,《木蘭辭》是南北朝時期的民歌,《三國》和《水滸》就是明時的白話文,就跟現在的語言差不多了。

其實,現在所說的文言文,是遠古時期人們說話,成文當然與口語稍有不同,但差別應該不大。後來,在文章中沿用下來,而口語變化較大。到唐宋時代,文言與白話的差別就比較大了。

後來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就用了當時的白話。白話文的普遍使用是在近現代。

其實現在還有一此地方方言中殘留古人說話的影子,以廈門話為例,「吃了沒有?」,廈門話只說「食未?」。

「有沒有?」只需說「有無?」如果問得詳細些:

「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廈門話則說「到底有抑無?」

古代人說文言文嗎

古人說的是文言文,還記得史記上的記的陳勝說的那句話嗎?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這裡是引用陳勝做平民時的原話。越是古老的時候平民說的話越是難懂,木蘭辭 是南北朝時期的民歌,三國 和 水滸 就是明時的白話文,就跟現在的語言差不多了。其實,現在所說的文言文,是遠古時期人們說話,成文當然與口語稍有不同,但...

古代人用文言文還是現代文交流

古人口語用白話,做文章的書面語用文言文。古代學者因為尊奉儒家經典,所以寫文章時都以論語孟子等經典作為語言標準,其實論語中記錄的就是當時的口語,但是語言是發展的,也就是人們的口語是發展的,從語言史上看,一般來說口語和書面語的發展是同時的,所以相差總不會很大,但是中國古代一直以儒家經典為書面語典範,儘管...

為什麼古代人說話時是白話,寫文章時是文言文

大家是否還記得,初中 高中時,那些文言文.每次上語文課,看到這些蠻穩定 之乎者也 總是有種緊繃的蛋疼感覺,有時候煒娘君在想,古人是不是開口閉口都是那種蛋疼的文言文?例如情話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嗯.還蠻有感覺。所謂文言,是先秦時期,中國人語言系統正在發展時期的語言。當時的人們說話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