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問題。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採分別是

2021-04-18 17:14:02 字數 4938 閱讀 7635

1樓:滋那桑

簡單說來。1.由於過度農墾導致荒漠化,那麼前提是那些地區適合發展農田。

所以版就包括平原、丘陵(梯田)權、盆地。然後再一一確認中國哪些地方是這種地形。這個樓主要自己清楚中國地理圖的,比如華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某些盆地,以及南方的丘陵區。

2.過度放牧,前提是這些地方適合放牧,因此主要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另外基本上這些地方屬於高原,或者高緯度地區,已經不適合種植農作物了,比如內蒙古的多數地區,東北某些農牧場,青藏高原的農牧場等等,可以在地圖上標出來這些東西,像科爾沁草原之類的。

3.過度樵採,那麼這些地方應該擁有山林,否則也沒柴等他砍,所以基本屬於山區,生活落後沒有現代的取暖資源,只有燒柴。那麼這些地區包括了濕潤半濕潤地區,適合樹木增長吧總之。

應該包括南方偏遠的山林鹽鹼地區,另外東北也有很多森林,大興安嶺以西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基本上如此,因為樓主沒有給出**,所以無法直觀的標出那些地方的具體分布,在此祝願樓主加油記憶中國地理**吧,應該很快能學會的

2樓:夢境人生

過度農墾是南方山地,過度放牧是半荒漠草原地區內蒙古高原,過度樵採是荒漠地帶的人們要用來燒火,新疆。

3樓:不專業

放牧要草 內蒙古是草原 總不能在樹林裡放牧吧 樵採要樹 東北那樹多 農墾也一樣

4樓:高手三十三

過度農墾 面積,輪廓,比較大 過度樵採 在農墾周邊 過度放牧 比較零莘

讀我國「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涉及  ...

5樓:手機使用者

(1)新疆、 甘肅

(2)氣候乾旱    原因: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多大風;地表植被稀疏,阻擋風沙能力弱。

(3)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人類活動不當: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

(4)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調節農、林、牧之間的關係;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控制人口(或答: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退耕還林還草;擴大林草面積,集約經營水土條件好的丘間低地;營造護田林和防護林等亦可)

試題分析:

(1)我國西北五省為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根據圖中省級行政區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涉及新疆、甘肅、以及內蒙古、青海、寧夏、陝西等省(區)。

(2)引起荒漠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造成我國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的首要因素是氣候乾旱。乾旱的原因是:

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多大風;地表植被稀疏,阻擋風沙能力弱。

(3)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原因,包括過度放牧、過度農墾、過度樵採,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目前我國西北荒漠化的速度在加快的人為原因有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人類活動不當: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

(4)針對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問題,我們應採取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退耕還林還草;擴大林草面積,集約經營水土條件好的丘間低地;營造護田林和防護林等。

點評: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可能導致自然環境被破壞,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汙染等。引起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原因,包括過度放牧、過度農墾、過度樵採,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等。

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10

6樓:武林外傳

荒漠化的成因與防治

一、關於本區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教材是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加以說明的,其中重點在於分析人為因素在荒漠化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這是因為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演變過程的影響日益加強,這種影響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更為顯著。教材分三個層次說明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第一,什麼是荒漠化。教材突出了荒漠化形成中的多因素(包括自然、生物、政治、社會、文化和經濟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特徵。了解了發生的原因及其作用特徵,才能在荒漠化防治過程中對症下藥。

第二,荒漠化發生和發展的自然基礎。產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乾旱(基本條件)、地表鬆散物質(物質基礎)、大風吹揚(動力因素)等。西北地區乾旱半乾旱的自然環境恰恰具有這些發生荒漠化的潛在自然因素。

本區荒漠型別多,面積廣,就是與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豐富的沙質**和人類活動有關。首先,本區地處歐亞大陸的腹心。以烏魯木齊為例,東距太平洋4400多千公尺,西距大西洋約4300千公尺,南距印度洋2500千公尺,北距北冰洋3400千公尺,海洋水汽**少,氣候異常乾旱,風力作用強盛,容易形成荒漠。

其次,近200萬年來,在內陸巨大的山間盆地和高原盆地中,堆積了厚度在200~400公尺左右的河流和湖泊沉積沙層,其中烏蘭布和沙漠沙層的厚度達1800公尺,這些疏鬆沙質沉積物是形成浩瀚無垠的沙漠的豐富沙源。晚近地質時期(晚更新世到全新世初期(距今約1萬年))青藏高原的強烈隆公升,使本區氣候更趨乾旱,也促使荒漠迅速發展。氣候變化如氣候脈動(乾濕交替)和異常變化、水系變遷,以及戰爭、不合理土地利用等人為因素,也會使得荒漠面積擴大或強度增加。

教材特別強調了氣候因素對荒漠化程序的影響,儘管氣候因素很難改變,人們還是可以通過生物和工程措施,減少荒漠化的危害。教材以內蒙古商都縣西井子為例(圖6.9),就是為了給學生建立攻克荒漠化的信心,說明土地荒漠化是可以治理的。

第三,產生荒漠化的人為因素包括過度農墾、過度放牧、過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等。從荒漠化和人類的關係來看,荒漠化的發生、發展和社會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絡,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不僅是荒漠化發生的主要原因和活躍因素,同時人類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教材按作用程度(造成荒漠化土地的面積)大小講述了過度樵採、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這三種人為因素的影響。

教師可結合前一課中的荒漠化土地分布,分析這三種人為因素的作用特徵、表現和危害。

另一方面,人類自身的再生產即人口增長過快也是荒漠化發生的重要原因。人口過多往往導致人們生活貧困,增大對現有生產性土地的壓力。迫於生計,人們無可選擇地被迫採取過度耕作、過度放牧、毀林和落後的灌溉方式等不可持續的土地利用形式,拼命開發現有的極少資源。

例如,在過去的30年裡,非洲大陸的人口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左右,森林面積大約減少了一半,草地大約損失7億多公頃。我國西北地區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情況(見教材中圖6.5)。

在教學中需要強調,荒漠化是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綜合作用於脆弱生態環境的結果,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間上的擴充套件受乾旱程度和人畜對土地壓力強度的影響。其中,自然因素形成荒漠化的過程是極其緩慢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氣候變異只是產生荒漠化的必要因素。在評價氣候變化對荒漠化的影響時,主要是考慮乾旱程度的變化可以加速或延緩土地荒漠化的程序。

二、荒漠化的防治部分主要講述了總體思路和主要工作內容(對應於荒漠化過程的不同階段)、整治模式(對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土地採取不同的整治措施和策略)以及需要注意的主要原則(預防重於治理、重視地方參與)這三個方面。

不同土地荒漠化過程大體包括發生、發展和形成3個階段。(1)發生階段。氣候趨於乾燥,地表植被開始被破壞,土地具有潛在荒漠化危險。

(2)發展階段。地表植被已被破壞,出現風蝕、粗化、斑點狀流沙和低矮灌叢沙堆。隨著風沙活動加劇,進一步出現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包括發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面積佔土地面積20%以下)和強烈發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面積佔土地面積的20%~50%);(3)形成階段。

地表廣泛分布著流動沙丘或吹揚的灌叢沙堆,其面積佔土地面積50%以上。荒漠化的防治就是要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荒漠化土地採取相應的對策。

實踐證明,土地荒漠化主要是由不合理的人類活動造成的,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掌握荒漠化的成因和過程,結合當地實際,依法治理,措施得當,荒漠化土地是可以治理的。教材介紹了我國學者總結提出的土地荒漠化整治模式,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土地荒漠化的型別、成因和空間分布,討論這些防治措施的針對性、適宜性及其效果。

在荒漠化防治中,一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這是因為土地荒漠化造成的損失要大大超過土地利用收益,治理和恢復的投資又遠遠大於預防的投資;二要關注地方群眾的利益和需求,鼓勵地方社群參與治理和開發,加強地方參與規劃和決策的能力建設。這是因為當地人們對自己周圍的環境有著特殊的認識和理解,他們在利用土地的長期實踐中發展了很多傳統的、有利於防治荒漠化的地方技術和措施。保持本地脆弱土地的長期生態平衡和改善農牧業生產力,與他們休戚相關,同時,他們也是某些特定資源(如土地)的管理、使用和利益分配的直接參與者。

三、我國人民很早就開始同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的退化鬥爭,有著悠久的開發利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土地的歷史,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發展了很多適用的技術和措施,如修建坎兒井等農田水利工程、毛烏素沙地南部的引水拉沙造田、利用水土和植物資源建設人工草場等。教材以沙坡頭治沙和新疆風沙災害治理為例,介紹了利用生物措施防治荒漠化的途徑和成功經驗,這兩個治沙例項主要在於幫助學生了解生物治沙的原理和效果。

教材中圖6.14荒漠植物的生態適應特徵表現在:a為肉質植物,體內薄壁組織可儲存大量水分,其近地表分布的根系可以在偶然而短暫的降水過程(如暴雨)中收集水分;b類植物一方面利用其近地表根系吸收可能的降水,另一方面根系向縱深發展,以利用穩定的地下水;c為微葉或無葉型植物,葉片強烈縮小或退化,由綠色莖行使光合作用功能,蒸騰很弱。

四、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其型別複雜,內容廣泛。從人們對荒漠化的認識和研究內容的發展過程來看,2023年以前主要侷限於如何防禦沙丘入侵問題;2023年聯合國召開荒漠化會議以後,中國學者主要研究了乾旱地帶綠洲邊緣、半乾旱地帶農牧交錯區和旱作農業地區的沙質荒漠化問題;進入90年代後,發展到對荒漠化的全面研究,並與人類生存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相聯絡。從2023年到2023年《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開放簽字以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對荒漠化的定義作了多次修改,以適應各地區的特點。

例如,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根據亞太地區特點,在2023年補充指出:亞太地區的荒漠化還應包括濕潤半濕潤地區由於人為活動所造成的、使環境向類似荒漠景觀變化的過程。

從形成機制來看,風力、流水、化學、物理這四種營力過程造成的土地退化,都屬於荒漠化的範疇。如風沙活動造成的土地風蝕、粗化以及沙丘的形成和發展,流水侵蝕造成的劣地和石質坡地(即地表裸露,地表形態不利於發展生產),次生鹽漬化和水漬化等。據估計,我國各種型別的荒漠化土地達262.

2萬平方千公尺。隨著我國南方地區經濟的發展,全面系統地研究南方以水蝕為主的土地荒漠化的分布、成因、過程、發展趨勢及其整治模式,已開始提到我國的議事日程上來。

高中地理,等溫線的問題,高中地理關於等溫線的題目,求解答!

如果太陽直射在南半球,那麼海洋等溫線發生彎曲向北凸,陸上向南凸。氣溫高低主要受太陽輻射強弱決定,即影響因素有許多。例如 緯度 根本 天氣 地勢等 海洋上,考慮洋流影響,則等溫線凸向與洋流流向一致 你所說越往北氣溫越高,是要放在具體環境中來看的。等值線遵循 凸高為低,凸低為高 的原則。如等溫線,凸向高...

關於高中地理學習的問題

學地理 1 要學會看地圖 立體的地球儀,可以讓自己建立立體的思維方法,地理的知識是立體的 平面的行政區圖 地形圖 氣候帶分佈圖 自然資源分佈圖 交通圖 會看地圖就已經學會30 50 的地理知識。2 多看地圖 書面知識與地圖結合可以強化記憶,反覆可以增強記憶,當形成習慣後,知識也就立體化了 3 掌握地...

高中地理關於氣壓帶風帶的題高中地理氣壓帶與風帶知識點有哪些

答案選d,看到來這種圖上來要先看第二源個圈的環流方向 bai,因為第du 二個圈的環流方向與地球自轉zhi方向一致 不管南半dao球北半球,南半球順時針,北半球逆時針。這張圖便是一張北半球圖。那麼答案就出來了,是北半球西風帶,當然吹西南風。至於 它是副熱帶高氣壓帶,並不是熱力作用形成的,是因為動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