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是啥意思,古代「折柳」的含義

2021-03-19 02:03:19 字數 2854 閱讀 2590

1樓:1般瘋癲

折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

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枝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離別有折柳習俗。「柳」與「留」諧音,所以在古詩文中常以「柳」為意象來書寫離別,藉此表達作者依依惜別之情,戀戀不捨之意。

古人臨別折柳是什麼意思?

3樓:各種怪

寓含惜別懷遠、感懷的意思。

折柳,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之風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

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

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

譯文: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飢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4樓:匿名使用者

、「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別時要折柳相送,這是當時一種很流行的民間習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為一種時尚。

張籍《薊北旅思》:「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周邦彥《蘭陵王》:

「柳蔭直,菸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從「折盡向南枝」和「柔條過千尺」這樣的詞句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習俗、時尚存在的普遍性。

送別的地點多在長亭、橋頭或大堤,如周邦彥詞中提到的「隋堤」,還有下文的「霸陵」(附近有霸橋)即是。送別時不僅折柳相送,餞行飲酒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時還要吹笛、唱歌,曲子是現成的,幾乎當時有點文化的人都可隨口唱出;詩人們當然更要吟詩賦詞以相贈。在古代詩詞中,我們可以讀到許多與「折柳送別」這種文化習俗相關的作品,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乙個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觀。

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2023年高考古詩詞鑑賞題出的就是這首詩。)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嚐。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楊花」就是柳絮。蘇軾有《楊花詞》)

吳文英《風入松》:「樓前暗綠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詩詞中不僅寫「折柳送別」這種行動,而且,凡是與柳相關的詞語都要拿來抒發分別時的離愁別恨,朋友間的厚意深情。如「柳絲」、「柳枝」、「柳陰」、「柳色」、「煙柳」「柳綿」(又可說成是「柳花」、「楊花」、「柳絮」)、「楊柳」、「折楊柳」、「楊柳春」、「楊柳依依」等等。

「折柳」詩詞中,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禮部屬官李之問,愛上了都城名妓聶勝瓊。李將回原籍時,聶勝瓊為之送別,飲於蓮花樓,唱了一首詞,末一句是:「無計留春住,奈何無計隨君去。

」為這,李之問又留下來住了乙個多月。後來因為妻子催促太緊,李不得不悵然離去。不到十天,聶勝瓊寫了一首《鷓鴣天》,寄給李之問。

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裡,回家後被妻子發現。李只得以實相告。李夫人讀了《鷓鴣天》,見其語句清健,非常高興。

不但沒有阻止李聶的這段情緣,反而拿出私房錢讓李之問去都城迎娶聶勝瓊。

聶勝瓊《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後,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5樓:匿名使用者

最憶是長安,

灞水折柳處.

踏馬相酌再見難,

日落驪山暮.

笑語告相別,

落淚難由主.

浪跡天涯幾多愁,

不忘歸途路.

6樓:匿名使用者

柳 諧音留,寄託依依惜別之意

古代「折柳」的含義

7樓:珈耶珞

折柳 (1).折取柳枝。語出《三輔黃圖·橋》:

「 霸橋 在 長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後多用為贈別或送別之詞。

唐 權德輿 《送陸太祝》詩:「新知折柳贈,舊侶乘籃送。」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

「暗憐衣帶,不勝折柳之懷。」

(2).古樂曲名。《折楊柳》曲的省稱。

多用以惜別懷遠。《文苑英華》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蓮》。

」 唐 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詩:「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袁郊 《甘澤謠·許雲封》:

「《折柳》傳情,悲 玉關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輓詩》:「《陽關》《折柳》悽迷別,行卷題詩醉醒間。

」參見「 折楊柳 」。

(3).《詩·齊風·東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 毛 傳:「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為藩,無益于禁矣。

」後因以「折柳」代指籬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裝置。 晉 葛洪 《抱朴子·譏惑》:

「大 楚 帶甲百萬,而有振槁之脆;強 秦 餚 函 襲嶮,而無摺柳之固。」

8樓:飄零一點紅

柳與「留」同音 折柳送別有挽留之意 戀戀不捨之情 折柳漸漸成為一種習俗了。

但折柳也有表思念之意

如 李白的 《春夜洛城聞笛》有一句 (是初中背的如果不對請擔待):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中折柳引申有思鄉之意。

關於折柳的典故,急急急!!!!灞橋折柳典故是什麼?

詞源 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 折楊柳歌辭 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後人用折柳隱晦離愁之情,也有暗示思鄉之情的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王之渙 這其中的楊柳是代指兩種事物。一種就是真正的塞外楊柳樹,還有一種就是折柳曲。暗示戍...

折柳有三種含義 惜別,挽留,祝願,表示以上含義的詩句

你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 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內不起故園情 1 2 2註釋譯文編輯 詞句註釋 洛城 即洛陽,今屬河南。玉笛 玉製或鍛玉的笛子。玉 指玉石。暗飛聲 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滿 此處作動詞用,傳遍。聞 聽 聽見。折柳 即 折楊柳 笛曲,樂府 鼓角橫吹曲 調名。胡仔...

古代所說的清白之身是啥意思,古代女子的清白之身很重要,那麼古代女子是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之身?

在古代用清白之身來形容乙個人的貞操,這是不論男女的,有對夫的,對君王的,也有為了自己的比如說屈原和王寶釧,陶淵明。都是為了自己的清白之身一直在堅守著。清白就是自我感覺良好 一般說來,分不同的情況。若是閨閣待嫁的女子,清白之身即是指沒有被玷汙的純潔之身,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 然後就是在朝廷任官的男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