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柳》鄭谷的會得是什麼意思,古詩華山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8:28:57 字數 6806 閱讀 1348

1樓:匿名使用者

柳 (鄭谷)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紫惹春風。 大意理解 在煙雨迷濛的江橋邊,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數不清的柳條柳絮彷彿懂得即將分手的人的離惜別緒,在春風中舞動著,飛揚著。

柳 鄭谷

2樓:手機使用者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縷惹春風。

會得:體會得 絲:柳枝 絮:柳絮 惹:招引

3樓:薔薇xin語

作品原文編輯

半煙半雨江橋畔,

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

千絲萬絮惹春風。[1]

作品註釋編輯

半煙半雨:雲霧夾雜著細雨。

映杏映桃:與杏樹和桃樹相映。

會得:懂得,理解。

離人:遠離故鄉的人。

無限意:指思鄉的情感。

絮:柳絮。

惹:招引,挑逗。[1]

作品譯文編輯

柳樹種植在溪橋邊和山路旁,

與杏樹和桃樹相映。

又好像懂得離人思鄉的無限情感,

千萬條柳絲飄下無數柳絮去招引迷人的春天。

作者簡介編輯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唐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

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

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1]

4樓:靈魂戰士

鄭谷 《 柳 》

柳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淚,千絲萬絮惹春風。

初讀 鄭谷 的《 柳 》,覺得清麗自然,淡雅質樸。詩歌前兩句寫景,描繪出一副清新而富有生機的春景圖。詩人用美景來襯托離別之情。

這是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並無出奇之處。但細細品味,這首七絕卻是「別有傷心處,盡在不言中」。

先看題目,題目只一「 柳 」字,「 柳 」即「留」。古人折 柳 贈別,有「挽留,依依不捨」之意。古典詩歌中, 柳 這一意象與離愁別緒、思鄉懷遠緊密相連。

所以,題目雖只有一字,但卻主題鮮明。然而,描寫物件為 柳 ,詩中卻無乙個「 柳 」字。其實,詩歌句句寫 柳 ,句句含情。

試看:首句「半煙半雨江橋畔」,寫 柳 樹在煙雨中搖曳多姿。「江橋畔」是離別的地點,而 柳 卻偏偏生長於此,不免觸動離人的滿懷愁緒。「半煙半雨」表明送別是在春季的乙個陰雨天。

四周煙霧飄渺籠罩,給人一種朦朧之感。此處詩人用意精妙:一是朦朧的煙霧就像是離人朦朧的眼淚,就像是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離愁別緒。

賀鑄的《青玉案》「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把「愁」比喻成「梅子黃時雨」,言愁緒繁多纏綿。

鄭詩雖未用喻,但有異曲同工之妙。二是此為暗淡之景,襯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路在何方,飄向何處?

愁緒之濃烈,如同迷茫的煙霧,劃也劃不開。正因為這濃情撩人,所以離人竟分不清是煙是雨,只能說「半煙半雨」了。

第二句緊承第一句寫景,詩人把寫作的鏡頭拉遠,視角轉向山路。山路乃旅人前行之路。可想而知,陰雨天氣,道路泥濘而漫長,暗示前路艱難。

再加上煙雨迷濛,不禁勾起羈旅漂泊之感,離人愁緒更濃。 柳 永的《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我報路長嗟日暮」都謂前路漫長,但鄭詩更顯清新小巧。「映杏映桃」寫 柳 樹與山路中杏桃相互映襯。

好一幅春意盎然的圖景。顏色的對比,讓人眼前一亮,然而離別之人愁緒滿懷,怎會有心情欣賞這美麗春景?所以「不分桃花紅似錦,生憎 柳 絮白如棉」,徒增煩惱而已。

再者,雖然陰雨天氣,花落草折,但畢竟 柳 樹有煙雨相隨,杏桃相伴。而離人卻只能獨自孑然一身、悽苦寂寞了。物與人形成鮮明的對比,這 柳 色也就成了離情別緒的觸媒了。

縱觀一、二句,寫景清新自然,但又愁緒綿綿。用語復沓回環,節奏舒緩,平仄聲調起伏,與離人步伐緩慢、難捨難分的眷戀之態十分吻合。

如此愁緒,恰似一江春水,蓄勢待發。第三句「會得離人無限淚」,一語點破離情,奔湧而至,並迅速瀰漫,令人窒息。「會」作「領會,體會」解,連無語的 柳 樹都深受感動,居然體悟出離人之情,可見這愁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所說「有我之境」,此句正是把人的主觀情感融入景物中,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達到「心靈的東西借感性化顯現出來」(黑格爾《美學》)的效果。「離人無限淚」又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清新的畫面:

離人「執手相看淚眼」,縱有千言萬語,也無言以對。「此時無聲勝有聲」,只有無邊的愁緒縈繞。真是「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送斷腸人」。

至此,主題突顯,情意濃烈,詩歌已及高潮,但詩人並未結束,而是輕柔一轉,妙筆生花。「千絲萬絮惹春風」言春風中 柳 條婀娜, 柳 絮飄飛,乙個「惹」字盡得其妙。 柳 絲輕拂,依依裊裊,似在挽留什麼,亦如牽曳著離人的裙帶,纏綿多情。

柳 絮飄盪,風情萬種,惹動著彼此繚亂的離緒。此情此景,用晏幾道《清平樂》中「渡頭楊 柳 青青,枝枝葉葉離情」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再看「千絲萬絮」即「千思萬緒」,一語雙關。

明寫 柳 樹嫵媚多姿,暗寫春風撩撥離人心弦,思緒深永。又與上句「無限」相得益彰,真是處處含玄藏意,令人回味無窮。此處如換成春風惹 柳 ,便平淡無奇了。

晚唐絕句自杜牧、李商隱之後,抒情性、形象性和**性都有所減弱,而 鄭谷 的七絕卻依然長於抒情且富於風韻,此詩集三者於一體。前兩句寫景蓄勢,渲染離情。第三句突兀而出,點明主旨。

末句語出自然,韻味深長。詩人寫得情真意切,明白曉暢,毫無削足適履,刻意求工之嫌。梅堯臣《論詞隨筆》有云:

「意不淺露,詞不窮盡,句中有餘味,篇中有餘意。」細品鄭詩,正深得其中之真意。

5樓:手機使用者

柳詩人:鄭谷 朝代:唐

半煙半雨江橋畔,

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

千絲萬絮惹春風。

古詩 華山是什麼意思

6樓:北京王嘉化妝學校

華山 (宋)寇準

只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雲低。

《詠華山》是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的詠詩。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郅人。寇準,是北宋時期稀世神童,聰慧過人。

據史書記載,寇準小時候,其父大宴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

《柳》(鄭谷)的這首詩寫了柳樹的什麼? 5

7樓:夢囈的魚

1 唐 - 鄭谷 - 柳

【年代】:唐

【作者】:鄭谷

【題目】:柳

【內容】: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註釋】:

[1]會得:體會得。

[2]絲:柳枝。

[3]絮:柳絮。

[4]惹:招引,沾惹。

柳與留諧音,故柳經常暗含離別義.

1 在煙霧迷濛的江橋邊,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數不清的柳條柳絮彷彿懂得人即將分手時的裡情別緒,在春風中舞動著,飛揚著.

2 寫出柳樹在春風中輕輕搖擺的情態,用以抒發分別時候的離愁別恨.

3 會得離人無限意

這是擬人手法,柳樹似乎善解人意,感受到了人離別時候的無限憂愁.

在詩人看來,這是柳樹理會了離人的情意,為了表示對離人的同情,所以才去故意春風,引人注目的.

8樓:翼下の風

鄭谷《柳》:「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若春風。」以柳絮表達離別之情

古詩《柳》鄭谷這首詩的思想感情

9樓:格拉齊阿

飽含了詩人心中無限的熟愁別緒,把無限風光化成一團愁雲慘霧,分外哀怨春風吹得柳

枝擺動,柳絮翻飛,在詩人看來,這是柳樹理會了離人的情意,為了表示對離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風,引入注目的,以柳絮表達了離別之情

《詠柳》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有一種讚美之情

10樓:匿名使用者

柳與留諧音,故柳經常暗含離別義.

1 在煙霧迷濛的江橋邊,在桃杏掩映的山路中,數不清的柳條柳絮彷彿懂得人即將分手時的裡情別緒,在春風中舞動著,飛揚著.

2 寫出柳樹在春風中輕輕搖擺的情態,用以抒發分別時候的離愁別恨.

3 會得離人無限意

這是擬人手法,柳樹似乎善解人意,感受到了人離別時候的無限憂愁.

在詩人看來,這是柳樹理會了離人的情意,為了表示對離人的同情,所以才去故意春風,引人注目的.

11樓:可愛小丹丹

送別一、楊柳、楊花或柳絮

古人用楊柳、楊花或柳絮表達離愁別緒,好友送別。《詩經 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

依。」這是所出現的最早的以楊柳表惜別之情的詩句。

由於「柳」、「留」諧音,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漢代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

後人就把「灞陵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故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的詩句。柳永《雨霖鈴》中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他以「楊柳」表達與戀人分別的傷感之情。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說的是笛聲中《折楊柳》的曲子倒是傳播得很遠,而楊柳青青的春色卻從來不曾看見,以此來表達傷春嘆別的感情。

鄭谷《柳》:「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若春風。」以柳絮表達離別之情。

古詩中有許多以楊柳表達送別的詩句,這裡不再一一贅述。

二、春草

這一意象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喻離恨。如《楚辭` 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樂府《相和歌辭 `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邊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詩前半寫草,暗寓送別;後半寫別,不離春草。使「春草」和「別情」相聯絡。

開頭實寫,結尾轉為虛擬。本詩以古原上離離的春草形象,寄託了送別友人的深情厚意。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遠接天涯、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來比喻離別的愁緒。

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以碧草連天,表現離別羈旅之情。

三、水古詩中以水為意象表達送別之情的也不少。如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以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抒寫別情,但仍「不及」汪倫送我時的情誼。再如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那送別之情就如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向東流去,連綿不斷。

四、春色

王維在《送沈子福歸江東》中對朋友相思的比喻更有意思。「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盪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在這首詩中作者把對朋友的惜別之情,比作遮擋不住的江南江北的春色,想象非常新鮮,化抽象的感情為具體的意象。

春草、水、春色都是具體的意象,作者以此來表達具體的情感,化無形為有形,化無情為有情,更形象地表達離別之情,彷彿看得見,摸得著。宋丹丹說:「你要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就是此道理。

五、送別之地

中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地方表示送別,此後也就成為專有的送別之地。

如「長亭」,它是陸上的送別之地。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

」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可見,在中國古典詩歌裡「長亭」已成為陸上的送別之地。

既然有陸上的送別之地,就有水邊的送別之所,如「南浦」。屈原《九歌` 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范成大《橫塘》: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有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乙個專名了。

除此,還有謝亭、西樓、勞勞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別之地。

思鄉1. 月亮。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特別是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從良好的祝願出發,寫兄弟之情。意境豁達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會人生。

2. 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元代《西廂記》結尾崔鶯鶯長亭送別時唱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

3. 蓴羹鱸膾。

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蓴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蓴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蓴羹鱸膾」「蓴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如曾任國民*****社長馬星野先生的《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詩:「拜賜蓴鱸鄉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

」使多少人灑下思鄉思親行行熱淚。

4. 雙鯉。

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

」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古詩《山村》是什麼意思古詩《山村》的意思

意思是 一眼看去有二三裡遠,薄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村莊旁有六七座涼亭,還有許多鮮花正在綻放。出處 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詩 山村 全詩如下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十枝花。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 今河南輝縣 遊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

古詩鹿寨的意思,古詩《鹿寨》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古詩 鹿寨 的詩意 空闊的山中,看不見乙個人,但偶爾能聽見有人說話的聲音。夕陽的餘輝射入茂密的林中,又映照在綠綠的苔蘚上。原文 鹿寨。唐 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賞析 第一句開頭兩字 空山 立刻讓人想到乙個彷彿映入眼簾的畫面,連亙數里,方圓數里的山,讓人頓生寂寥幽深之感...

古詩擴寫(具體事例)是什麼意思,古詩擴寫的方法

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是宋之問從瀧州 今廣東羅定縣 貶所逃歸,途經漢江 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 時寫的一首詩。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更何況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作者沒有平列空間的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