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國學教育

2021-03-07 07:50:08 字數 4596 閱讀 3433

1樓:不雨亦瀟瀟

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準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 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週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

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

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複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 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

2樓: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

國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賢智慧型與民族精神的載體,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可以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資產。在課程多樣化的今天,融國學經典於語文教學,借國學經典來提公升能力,已經成為彰顯語文學科特點、提公升學生語文素養的一種嘗試,也是讓語文教學實踐 「文」起來的一種策略。那麼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教育,充分發揮其作用呢?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教育

3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來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源中國能夠從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至今,並不斷開創一頁頁輝煌,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自己的位置主要得力於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各兒女共同奮進。當前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和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也是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薰陶和培養的肥沃良田,學生在接受民族文化傳承的課堂中國學知識越發豐富起來,國學中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國學經典如何在小學課堂中實施教學

4樓:暖神格格

語文作為母語教學的主要載體,與國學經典有著密切的關係。

語文教學時,如何滲透優秀傳統文化;國學經典進課堂時,

如何有力促進語文學科的補充,這些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開展教學研究,積累經驗。

如何有效的將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育中

5樓:匿名使用者

如何把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提高,社會文化事業日益豐富,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國人對文化教育需求的逐漸增加。2023年北京奧運會和2023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振奮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起了國民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國學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在這兩年高考中,提高語文考試分數至180分,加強當前孩子對國學的學習,在正規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是掀起了國學教育的熱潮。

一、什麼是國學教育

20世紀**十年代以來,關於國學的概念,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有過較全面的論述,他認為國學可以理解為是參照西方學術對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的一門學問,它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的一切過去的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術、均包括其中;狹義的國學,則主要指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它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

「國學教育」的內涵,也因此分為狹義和廣義之分。我們這裡要**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就是狹義層面上的含義,即對意識形態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的教育。通俗地來說,就是讓小學生能夠更多地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公升小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以更好地豐富我們素質教育的內涵。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意義

1、國學教育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

國學中的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間,這些優美的詞句被萬口傳誦,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已經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優秀的古詩詞不但情理趣兼備,易於誦記,而且能啟迪人的心智,真正讓學生受用一輩子。通過誦讀經典名作,如《**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孟子》等蒙童教材,可以教授學生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而且可以對小學語文課文的學習得到有益的補充,從而提公升自身的語言文字素養。

2、國學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使得功利主義盛行,人文精神衰微,在日常的對青少年教育中,偏重於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們不否認思想品德課程的正面引領作用,也不否認以現代科學為學科基礎的心理諮詢的疏導作用,但我們更看重的是文質兼美的流傳千古的國學對學生人格精神的滋潤,國學教育就如同杜甫老先生筆下的春雨,對啟迪學生的心靈和健全學生的人格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國學經典中蘊涵的傳統美德,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們的人格,提公升著孩子們的素養。如《**歸》,便於規範行為,養成良好習慣。《**歸》中的講的「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講的就是一種為人的規範,一種處世的準則。

首先是「孝悌」,「百善孝當頭」,做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謙恭有禮等。再如《論語》、《孟子》中的思想,按梁啟超的說法,「是兩千年國人思想的總源泉,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聖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們全社會形成共同意識。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途徑

面對國學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進行國學教育,是值得我們深思和**的課題。

1、要打好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文字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國學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國學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礎。

首先,要教會學生讀準字音。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

近幾年我校為了弘揚國學文化,每期開展詞語聽寫比賽,來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通過比賽,孩子們的基礎更紮實。

2、要誦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國學誦讀,切不可忘記「經典」。在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週誦讀至少三首古詩,每月上一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這個向世界貢獻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竟然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了,竟然只能從一些流行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之美妙。

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實在是我們這個曾經以君子之風、任俠之氣為榮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職責擔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在我們學校,教導處給不同年級安排了不同的 經典誦讀課本,每天早上我校書聲琅琅,沐浴在濃濃的國學氛圍裡。

3、要理解國學經典的內涵

目前國學教育中,偏重於誦讀,忽略了理解國學的內涵。針對小學生這一群體,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活動。當學生所掌握的古詩詞達到一定的數量時,讓學生對詩句進行分類整理:

哪些是描寫自然景觀的,哪些是描寫人文景觀的,哪些是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懷的……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既可以複習記憶中的詩句,又為運用詩句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也就理解了詩句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教師可以側重宣講一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的故事,如「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匡衡鑿壁借光」、「車胤囊螢苦學」等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質和行為習慣,使學生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為了更好的弘揚國學經典,我校每年都會舉行經典誦讀比賽 ,形式多樣,有朗誦、誦讀、情景劇表演、武術等,孩子們積極投入到這項比賽中,既鍛鍊了孩子們的膽量,又能提高乙個平台讓孩子們展示自己,因此深受領導及家長的好評。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國學教育看做是乙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國學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國學教育跟著潮流來,又隨著潮流走。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國學文化回歸的重要性。為此,我們必須拓寬語文教學中國學教育的新途徑,開展新國學教育。

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學經典

6樓:暖神格格

國學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中國能夠從四大文明古國發展至今,並不斷

內開創一頁頁輝煌,在世容界民族之林中有自己的位置主要得力於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各兒女共同奮進。當前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知識傳遞和教育的主要陣地,課堂也是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薰陶和培養的肥沃良田,學生在接受民族文化傳承的課堂中國學知識越發豐富起來,國學中的優秀的民族文化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傳承和發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國學教育是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需要。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感

一 以讀為本,培養語感 讀 注於目,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 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元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 訓練語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語感習得過程中乙個最有效的言語實踐方式。既是理解語言 積累語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語感的必經之路。古人云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讀 是我國傳統語...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應當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因此,教師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除了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

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作者 董紅勤 摘要 語文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 智 體 美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前蘇聯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撒在這塊土地上。可見,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