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前的華表天安門前的華表

2021-03-04 09:07:09 字數 5205 閱讀 3833

1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原來有四根華表,都是圓明園安佑宮的遺物。咸豐年間,英法聯軍把整個圓明園燒成了一片廢墟。這四根華表,有三根移到燕京大學(今北京大學的前身),一根運到天安門。

後來北京圖書館建館時,把天安門的一根運到了那裡,然後又從燕京大學移來一根,湊成了一對。後來,才又從北京圖書館挪到了天安門前。

天安門的華表是對稱的,只是以故宮天安門為中軸線,左右是對稱的。你看到的只是一邊的華表,看到華表上邊的雲的不對稱性。

「華表」說起來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有了類似的標誌。堯曾把刮去皮一根的大木柱立在自己住處的外面,讓人們在木柱上刻寫意見,指責他的過失,讓他引以為鑑,因此該木柱又叫「誹謗木」,其作用類似今天的「意見箱」。後來在大路口上也設了誹謗木,並在木柱上端加一橫木,作為指明路站、識別道路的標誌,因此又叫「華表木」或「恆表」。

隨著原始社會的瓦解,奴隸制度、封建制度的解立,廣大人民群眾議***是非的權利被剝奪了,「誹謗木」上不能再刻寫「意見」了,而被刻上雲龍紋,既當作宮殿前面的裝飾物,更作為皇權的象徵。

天安門前的一對華表的頂上,都有乙個石頭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面還有一對華表,上面的蹲獸是頭朝宮內。據說這種石獸名叫「孔」,性好望。孔頭向內的,名叫「望君山」,是希望皇帝不要深居宮廷,沉湎於紙醉金迷的生活,而要經常出來看看自己的臣民;孔頭向外的,名叫「望帝歸」,是希望皇帝外出巡視完畢就馬上回宮,不要耽戀山水,快些回來治理朝政。

當然,這只是古人對君王的一種虛幻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統治者欺騙、收買人心的伎倆。

總之,華表是我國特有的古代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產物,它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產生,也是隨著朝代的更替,逐漸改變著它的歷史作用。今天,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標誌之一,巍然屹立在天安門前。

2樓:匿名使用者

我只知道兩根華表的間距是96公尺,如果沒記錯的話,就是96公尺

3樓:老是跑龍套

怎麼是「現在」又有兩根?早就有兩根了。

在建國前夕,從北海移了兩根來,連原來的那一根都一起換了。

天安門前的華表是什麼意思

4樓:貞觀之風的春天

天安門前的華表的意思是望君歸和望君出。

由於天安門門前那對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人們把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

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

5樓:

華表在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是天安門的乙個重要標誌,與雄偉壯麗的天安門城樓、雍容典雅的金水橋、威武雄健的石獅子渾然一體,已成為天安門前一道特有的美麗景觀。兩對華表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公尺,顯得端莊秀麗、莊嚴肅穆,是少有的精美藝術品。

天安門前華表頂上的那只蹲獸叫「犼」,望著皇宮外頭,人們稱它「望天犼」、「望君歸」。在天安門城樓後邊也有兩座同樣的華表,頂端也蹲著乙隻石犼。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北,朝著皇宮的方向,人們稱它「望君出」。

「望君歸」,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望君出」就勸誡皇帝不要老是待在宮殿裡,該到民間看看百姓的疾苦。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

天安門前金水橋畔兩座對稱的華表,原來並不在現在的位置。新中國成立後,天安門廣場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都要舉行盛大的遊行集會等群眾活動。為方便遊行隊伍和交通的便利,2023年8月把華表分別向東、向西並向北挪移數公尺至金水河岸邊並列擺放。

6樓:曉時候真甜

天安門前華表的由來

天安門內的一對華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應該出宮去體察民情。天安門外的一對華表叫「望君歸」,是呼喚皇帝應該趕快回宮處理朝政大事。「望君出」和「望君歸」的思想意識,倒是與華表最初的「誹謗木」的意思有些相似———

天安門前原有兩對雕刻精美的華表。華表的起源很久遠。相傳堯舜時在交通要道,講究豎立木牌,讓人在上面寫諫言,名曰「誹謗木」,或簡稱「謗木」,也叫「華表木」。

據古籍《淮南子·主木訓》記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於朝。」

到了漢代,「華表木」就發展演變為通衢大道的標誌,因這種標誌遠看像花朵,所以稱為「華表」,漢代還在郵亭的地方豎立華表,讓送信的人不致迷失方向。

後來,華表逐漸發展成為橋頭和墓地等設定的小型裝飾建築品。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汴梁虹橋兩端就畫有兩對高大的華表,頂端白鶴佇立,神態生動各異。盧溝橋兩頭也有華表四座,高4.

65公尺,石柱上端橫貫著雲板,柱頂有蓮座圓盤,圓盤上雕有石獅子,莊嚴秀美,氣勢非凡。唐高祖李淵獻陵和高宗李治乾陵前裝飾的石柱華表,雕刻工藝精巧,造型美觀。

明永樂年間建造「承天門」(即今天安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築群,增強了古老建築藝術的整體感。如今天安門內外的兩對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雲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雲板,好似行雲插入雲際。頂端承露盤上的蹲獸,栩栩如生。

天安門內的一對華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應該出宮去體察民情。天安門外的一對華表叫「望君歸」,是呼喚皇帝應該趕快回宮處理朝政大事。「望君出」和「望君歸」的思想意識,倒是與華表最初的「誹謗木」的意思有些相似。

7樓:陽城幹部

叫:望天吼,龍子之一。監督皇帝代天理事,體查人民的。

8樓:洪範周

起源於古代諸侯徵求民意的「謗木」。

天安門前後的華表象徵什麼?

9樓:凮起雲湧

天安門前後的華表象徵著「望帝出」和「望帝歸」。

明永樂年間建造即今天安門)時建立的兩對華表,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築群,增強了古老建築藝術的整體感。

如今天安門內外的兩對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雲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雲板,好似行雲插入雲際。

頂端承露盤上的蹲獸,栩栩如生。天安門內的一對華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應該出宮去體察民情,天安門外的一對華表叫望君歸,是呼喚皇帝應該趕快回宮處理朝政大事。

10樓:倩兒

天安門內的一對華表名曰「望君出」,是提醒皇帝應該出宮去體察民情。天安門外的一對華表叫「望君歸」,是呼喚皇帝應該趕快回宮處理朝政大事。

天安門前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公尺,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公尺,其直徑為98釐公尺,重約2萬多公斤。華表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雲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雲板,好似插入雲際。

柱頂上承露盤上雕刻有乙個蹲著的神獸,栩栩如生,這神獸名"犼",性好守望門戶。

犼只是個傳說,古書上說它是一種似狗而吃人的北方野獸。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還有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又有文獻記載,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

11樓:小牛牛k6倓盰

在天安門前,有兩個華表,好多人都不知道幹什麼用的,有年輕人曾經問我,這是不是國家的象徵?其實不是國家的象徵。牧惠同志在20世紀80年代初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叫《華表的滄桑》,講天安門前的華表的來龍去脈。

華表來歷很早,古代稱為誹木、謗木。在眾人議事的地方豎一塊木頭,木頭上面要放一塊橫的板,這個樣子有一點像中午的「午」,所以又稱為午木。那橫板上有時候要裝飾一點圖案,看上去像一朵花,古代「花」跟「華」兩個字是相通的。

所以演變到後來,就變成了華表。在華表的橫板上面是可以寫字的:對某人有意見,國家應該如何治理?

實際上它最早是起監察作用的。但是到秦漢以後,華表從議事的地方被搬到宮廷裡去了,這樣它的作用就消失了。到宋以後,華表從宮廷裡面又被搬到宮廷外面去,一直沿襲到現在。

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前面的兩個華表,當初的意義完全喪失,變成一種裝飾品,而且演變成一種權力的符號。

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是幾個啊?

12樓:柳笛輕揚

天安門前的有2個。

後面也有2個。

天安門的華表前後各有一對,「門外華表柱二,金水橋環之,門內亦華表柱二」。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公尺,重20000多公斤。在直徑為98釐公尺帶有層層回環不斷的雲朵石柱上,盤繞著一條巨龍,龍四足,無爪雕飾得卓約生動,躍然飛舞,可謂鱗角崢嶸,臂爪勁健,給人以玉龍翱遊雲天之感。

在雕龍巨柱頂端,橫叉著白石雲翅,呈朵狀。雲翅上面是圓型承露盤,盤上有一蹲獸,名「望天」。在八角形漢白玉須彌座四面雕刻雲龍,外面四周環繞白石雕花欄杆,欄杆四角柱頭上,雕有四隻憨態可掬的小石獅子,它們頭朝的方向與「望天」的方向一致。

亭亭玉立,造型精美的華表,是主體建築天安門的極好裝飾,使得天安門更加威嚴壯麗。

13樓:朱春陽

華表是一種中國古代傳統

建築形式,屬於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誌,古稱桓表,以一種望柱的形式出現,富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又稱作「望柱」。華表上石犼(讀hǒu,中國神話傳說中北方食人之獸)蹲立,下面橫插雲板,柱身雕刻雲龍,該華表與天安門同建於明永樂年間,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這一對華表間距為96公尺,顯得端莊秀麗、莊嚴肅穆,是少有的精美藝術品。

由於天安門門前那對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人們把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公尺,其直徑為98釐公尺,重約20000公斤。

14樓:匿名使用者

天安門前後各1對華表。一般構圖只用乙個,兩個華表在一張圖上,難度較大。

15樓:匿名使用者

天安門前應該是過於對吧?應該是過一堆。

天安門的華表代表著什麼?

16樓:貞觀之風的春天

天安門的華

表代表著望君歸和望君出。

天安門前面的華表和天安門一起建造於明朝永樂年間,因為天安門前面的華表上面分別有兩個石犼,乙個面向了故宮裡面,乙個面向了故宮的外面。

所以人們就把面向故宮裡面的石犼叫做望君歸,意思是希望帝王不要老想著外出遊玩,應該早點回到宮中辦理國家大事。

把面向故宮外面的石犼叫做望君出,意思是勸說帝王不要一直待在深宮裡面,應該多出去走走了解一下百姓們的生活。

華表的起源和用途是什麼,天安門前的華表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

華表在天安門前 明十三陵以及盧溝橋等處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天安門前的那對高大的華表,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古樸精美,高大挺拔,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象徵的一部分。但華表的起源和用途,至今還眾說不一。一般認為,華表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 標識的立柱,相傳在我國堯舜時代,人們就在交通要道樹立木柱,作為行路...

天安門廣場有多少個華表,天安門廣場有多少個華表

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在華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著精美的龍和雲,柱頂上部橫插著一塊雲形的長片石,遠遠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雲間,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華表的柱身上雕刻著盤龍,柱頭上立著瑞獸,它們和天安門前的石獅子以及兩側的金水橋一起烘托著這座皇城的威嚴氣勢...

天安門前的金水河有多深?求大神幫助

玉河,即御河,元代也叫金水河。又因金水河形似玉帶,有人又稱玉帶河。天安門前金水河西自社稷坦 中山公園 門前,東到太廟 勞動人民文化宮 門前。全長500公尺,河寬18公尺,河深約5公尺,河北岸邊沿距天安門牆基32公尺。兩岸均由巨型石條砌成,岸上築有矮牆。碧波蕩漾的河水,映照著天安門城樓。明清時代的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