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偏向於什麼思維,為什麼說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偏向於理

2021-03-04 00:57:11 字數 6578 閱讀 6737

1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和創新是兩回事,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偏向於學習,這是教育體制方面的最大悲哀!可是,同志們就是醒不過來,這就更悲哀了。看看工人發明家王俊鬥是怎樣幹的吧,大家就會明白了。

為什麼說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偏向於理

2樓:

一、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是指以變化發展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通常被 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邏輯思維中, 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辯證思維中, 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裡「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無礙 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

辨證思維模式要求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時,以動態發展的眼 光來看問題。  辯證思維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中的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範疇、 觀點、規律完全適用於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是客觀辯證法在 思維中的反映,聯絡、發展的觀點也是辯證思維的基本觀點。

辯證思維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辯證思維深深地滲透到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 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 決定傳統文化的發展走向; 影響古代的軍事理論和戰爭決策; 影響傳統的理論; 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民族智慧型的開發、文化的健康 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是中國傳統思維的重要形式,指 的是思維主體通過對思維物件的直觀認識, 以非邏輯、非理性的形式,試圖認識事物本 質的一種思維形式。  直覺思維既有直觀性,又有體悟性,是直 觀與體悟的統一。

直覺思維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 影響著中國人對宇宙人生的把握  影響著中國古代的審美藝術  影響著中國古代文化對「頓悟」的重視  需要注意的是: 1.傳統的直覺思維不同於今天所說的直覺思維 2.

直覺思維表面看來是非理性的,實質上蘊含、 積澱著理性

三、中和思維  中和思維:指傳統文化中認識和解決問題所 採取的不偏不倚、執中適度的思維方法。  中和思維起源於人們對「執中」「尚中」的 認識  中和思維將「中庸」看作是最高的道德標準  中和思維被普遍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藝術創造中強調「中和之美」就是一種具 體體現。

為什麼中國傳統思維訴諸整體直觀而不訴諸概念分析

3樓:殤舜醉

每個人的觀點都不同啊

然而有些人這麼認為

你也這麼認為

世界這麼大就是這樣了

試比較中國傳統思維方式與你所居住的地方or國家的思維方式,看有什麼不同的聯絡。。 25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傳統思維貌似是個很模糊的概念怎麼比較?

中國傳統思維模式有哪些?各舉例加以說明?

5樓:霧川君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最有特色的是整體思維、直觀思維、模擬思維、辨證思維

一、整體思維

所謂整體思維,是指把天地、人、社會看做密切貫通的整體,認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處在乙個整體系統中,各系統要素之間存在著互相依存的聯絡。

古人在這方面有許多典型的言論,例如儒家的孟子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孟子·盡心上》)道家的莊子說: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齊物論》)我們把「上下與天地同流」跟「萬物與我為一」聯絡起來看子可以知道無論是先秦的儒家還是道家,都是把人與天地萬物看做是乙個整體系統的。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現的「一」的含義。

例如《易·繫辭傳下》說:「天下之物,貞乎一者也。」老子說「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從根本上看,「一」都是講整體、系統及其貫通的。

華夏民族在《易經》時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組成和諧整體的宇宙觀念。《易經》以陽爻和陰爻構成的六十四卦,象徵天地萬物及其變化,表明天地和同,萬物化生,人與天地分而相合。

在整體思維上,漢代使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得以完善,對陰陽的對立統一關係,陰陽相互調節維持整體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說明。到宋代,理學的開創者周敦頤著《太極圖說》,上篇講天地,下篇論人,認為天地系統的秩序結構,就是人的行為道德的規範,人的思想、行為與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實現「天——地——人」宇宙大系統的和諧統一。宋代把古代中國整體系統的思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體和深層的內在聯絡;注重從直觀體驗、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二、直觀思維

所謂直觀思維,是指在已往經驗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突發地把握事物本質,以及基於這種能力而產生的思維方式。古代整體思維認為,對於宇宙本體,對於「天——地——人」的系統,僅僅依靠語言、概念、邏輯推理去認知是無法窮盡其奧義的,必須憑藉對於「象」的直覺、頓悟去把握。《周易.

繫辭傳上》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

」顯然,「立象」包括了對於「觀象」、「體悟」的過程與結果的表述。

儒家、道家都主張以直觀為基礎去領悟、把握宇宙、人生。莊子的「乘物以游心」「遊心於物之初」 都是講直觀、體悟一切存在的根源與自然執行的規律。宋代張載的「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朱熹的「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陸九淵的「吾心」與「宇宙」相冥契,則是強調用身心體驗宇宙終極的實在。

直覺思維方法的基本特徵之一,是非邏輯性。在現代科學研究中,邏輯證明和實驗的方法都表現了一定的侷限。許多科學家認為,唯一的道路就是直覺地把握整體,並且洞察到正確的東西。

而中國傳統的直覺思維,經過科學改造後也能適合現代科學的需要。如在量子力學中有不確定原理、引進了概率的概念,西方人很難掌握,而東方人極易接受,這不能不說與東方思維方式有關。同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中國傳統直覺思維的合理性。

三、模擬思維

模擬思維是從「天、地、人」系統整體思維衍生出來的,是指由兩個物件內部屬性關係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

古代漢民族很早就發現天地萬物、人事習俗存在著類別,當兩類事物之間的不同性和相似性都被認識得很清楚時,模擬思維就會變得更加富有成果。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擅長的乙個領域,表現模擬的最古形式就是比喻,常常用以發現說明世界的真理。例如莊子主要依靠比喻和模擬來論證哲學問題。

如《齊物論》通過狙公賦芧、罔兩問影、莊周夢蝶等比喻,來論證對任何事物的認識本無確定不變的是非標準,一切是非之爭,都是對道的全面性的歪曲和割裂,反對認識的片面性。《逍遙遊》借用大鵬和小鳩,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觀環境,主張各任其性,逍遙自在。《秋水》篇借河伯與海若的對話說明萬物的大小、貴賤、生死、是非都是相對的。

四、辯證思維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中曾經對中國古代光輝的辯證思維加以總結,他說:「當希臘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細地考慮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則一直傾向於發展辯證邏輯,與此相應,在希臘人和印度人發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中國人則發展了有機宇宙的哲學。」 李約瑟所說的這種「辯證邏輯」就是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乙個突出內容——辯證思維。

所謂辯證思維,就是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方法來認識、分析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

中國的辯證思維起源較早,老子講「正言若反」,就是說一句話看起來是反面的,其實有深刻的含義。他講「反者道之動」,老子特別強調這個「反」",這個「反」用黑格爾的名詞說就是「否定性」,老子認為一切事物後來都歸於否定。老子又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萬物負陰而抱陽」「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老子指出事物是在對立關係中造成的。

孔子講「叩其兩端」,遇到什麼問題,從兩方面來考慮,問題就解決了。從老子、孔子開始,中國的許多思想家都有辯證思維,到宋朝張載,辯證思維尤其豐富,後來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辯證思維也很豐富。中國的太極圖就表示著辯證思維:

兩端互補,相反相成,相滅相生。中國古代辯證思維有一定的水平,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優秀遺產。在西方,也有豐富深刻的辨證思維,可是東西方講的重點不一樣,西方特別強調鬥爭,而中國哲學講的辯證思維比較注重對立的統一,注重和諧,認為和諧、對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辯證思維是指以bai變化發展視角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通常被認為是與邏輯思維相對立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邏輯思維中, 事物一般是「非此即彼」、「非真即假」,而在辯證思維中, 事物可以在同一時間裡「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無礙 思維活動的正常進行。

辨證思維模式要求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時,以動態發展的眼 光來看問題。  辯證思維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中的運用,唯物辯證法的範疇、 觀點、規律完全適用於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是客觀辯證法在 思維中的反映,聯絡、發展的觀點也是辯證思維的基本觀點。

辯證思維對傳統文化的影響 辯證思維深深地滲透到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 影響社會的發展進步; 決定傳統文化的發展走向; 影響古代的軍事理論和戰爭決策; 影響傳統的中醫理論; 對中國的歷史發展、民族智慧型的開發、文化的健康 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偏向於理性思維

6樓:橙

中國傳統的思維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體思維、直觀思維、模擬思維、辨證思維。

一、整體思維

所謂整體思維,是指把天地、人、社會看做密切貫通的整體,認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處在乙個整體系統中,各系統要素之間存在著互相依存的聯絡。

古人在這方面有許多典型的言論,例如儒家的孟子說:「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孟子·盡心上》)道家的莊子說: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齊物論》)我們把「上下與天地同流」跟「萬物與我為一」聯絡起來看子可以知道無論是先秦的儒家還是道家,都是把人與天地萬物看做是乙個整體系統的。由此我們可以明白先秦典籍中大量出現的「一」的含義。

例如《易·繫辭傳下》說:「天下之物,貞乎一者也。」老子說「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從根本上看,「一」都是講整體、系統及其貫通的。

華夏民族在《易經》時代形成了由「天——地——人」組成和諧整體的宇宙觀念。《易經》以陽爻和陰爻構成的六十四卦,象徵天地萬物及其變化,表明天地和同,萬物化生,人與天地分而相合。

在整體思維上,漢代使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得以完善,對陰陽的對立統一關係,陰陽相互調節維持整體平衡的功能,都作了充分的說明。到宋代,理學的開創者周敦頤著《太極圖說》,上篇講天地,下篇論人,認為天地系統的秩序結構,就是人的行為道德的規範,人的思想、行為與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實現「天——地——人」宇宙大系統的和諧統一。宋代把古代中國整體系統的思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體和深層的內在聯絡;注重從直觀體驗、心性、精神去接近天理。

二、直觀思維

所謂直觀思維,是指在已往經驗知識積累的基礎上突發地把握事物本質,以及基於這種能力而產生的思維方式。古代整體思維認為,對於宇宙本體,對於「天——地——人」的系統,僅僅依靠語言、概念、邏輯推理去認知是無法窮盡其奧義的,必須憑藉對於「象」的直覺、頓悟去把握。《周易.

繫辭傳上》說:「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

」顯然,「立象」包括了對於「觀象」、「體悟」的過程與結果的表述。

儒家、道家都主張以直觀為基礎去領悟、把握宇宙、人生。莊子的「乘物以游心」「遊心於物之初」 都是講直觀、體悟一切存在的根源與自然執行的規律。宋代張載的「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朱熹的「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陸九淵的「吾心」與「宇宙」相冥契,則是強調用身心體驗宇宙終極的實在。

直覺思維方法的基本特徵之一,是非邏輯性。在現代科學研究中,邏輯證明和實驗的方法都表現了一定的侷限。許多科學家認為,唯一的道路就是直覺地把握整體,並且洞察到正確的東西。

而中國傳統的直覺思維,經過科學改造後也能適合現代科學的需要。如在量子力學中有不確定原理、引進了概率的概念,西方人很難掌握,而東方人極易接受,這不能不說與東方思維方式有關。同時,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中國傳統直覺思維的合理性。

三、模擬思維

模擬思維是從「天、地、人」系統整體思維衍生出來的,是指由兩個物件內部屬性關係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可能相似的推理方法。

古代漢民族很早就發現天地萬物、人事習俗存在著類別,當兩類事物之間的不同性和相似性都被認識得很清楚時,模擬思維就會變得更加富有成果。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很擅長的乙個領域,表現模擬的最古形式就是比喻,常常用以發現說明世界的真理。例如莊子主要依靠比喻和模擬來論證哲學問題。

如《齊物論》通過狙公賦芧、罔兩問影、莊周夢蝶等比喻,來論證對任何事物的認識本無確定不變的是非標準,一切是非之爭,都是對道的全面性的歪曲和割裂,反對認識的片面性。《逍遙遊》借用大鵬和小鳩,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觀環境,主張各任其性,逍遙自在。《秋水》篇借河伯與海若的對話說明萬物的大小、貴賤、生死、是非都是相對的。

四、辯證思維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中曾經對中國古代光輝的辯證思維加以總結,他說:「當希臘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細地考慮形式邏輯的時候,中國則一直傾向於發展辯證邏輯,與此相應,在希臘人和印度人發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中國人則發展了有機宇宙的哲學。」 李約瑟所說的這種「辯證邏輯」就是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的乙個突出內容——辯證思維。

所謂辯證思維,就是運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方法來認識、分析各種自然現象及其變化。

中國的辯證思維起源較早,老子講「正言若反」,就是說一句話看起來是反面的,其實有深刻的含義。他講「反者道之動」,老子特別強調這個「反」,這個「反」用黑格爾的名詞說就是「否定性」,老子認為一切事物後來都歸於否定。老子又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萬物負陰而抱陽」「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老子指出事物是在對立關係中造成的。

孔子講「叩其兩端」,遇到什麼問題,從兩方面來考慮,問題就解決了。從老子、孔子開始,中國的許多思想家都有辯證思維,到宋朝張載,辯證思維尤其豐富,後來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辯證思維也很豐富。中國的太極圖就表示著辯證思維:

兩端互補,相反相成,相滅相生。中國古代辯證思維有一定的水平,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優秀遺產。在西方,也有豐富深刻的辨證思維,可是東西方講的重點不一樣,西方特別強調鬥爭,而中國哲學講的辯證思維比較注重對立的統一,注重和諧,認為和諧、對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

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中國人的 思維 方式,以綜合為主,即將不同的東西合在一起,例如太極圖西方人的 思維 方式,以分析為主,即將東西拆開來,乙個乙個地看其實,這種 思維 方式,可以 融合 在一起的,具體地來說,在 依據 等基礎部分,以中國人的 思維 方式為主 在 分析 等演繹部...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與外國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不同

有人認為,中西方的思維方式有以下差異 中國人偏重於形象思維,西方人偏重於抽象思維 中國人偏重於綜合思維,西方人偏重於分析思維 中國人思維偏重於意會性,西方人思維偏重於直觀性。我們和西方人在思維方式上最本質的區別是什麼?西方人玩虎,中國人玩猴 思維方式不同導致文化差異.在西方人看來,老虎也應該怕打。棍...

法律思維方式有什麼特徵,法律思維方式的特徵有哪些

內容來自使用者 佑耳左耳 法律思維方式 是指從法律的角度和邏輯觀察問題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律思維方式是法律職業者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是法律職業者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在法治國家中,一切法律問題都必須用法律思維方式來觀察 分析和解決。簡述法理學研究物件。答 法理學不同於其他法學學科之處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