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是怎麼發展的,蕨類植物的起源是什麼?

2021-03-04 08:56:09 字數 4968 閱讀 9305

1樓:易書科技

裸蕨植物遠在晚志留紀或泥盆紀已經登陸生活,由於陸地生活的生存條件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植物為適應多變的生活環境,而不斷向前分化和發展。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它們是沿著石鬆類、木賊類和真蕨類3條路線進行演化和發展的。

(1)石鬆植物是蕨類植物中最古老的乙個類群,在下泥盆紀就已出現,中泥盆紀時,其木本型別已分布很廣,到石炭紀為極盛時代,二疊紀則逐漸衰退,而今只留下少數草本型別。其最原始的代表植物,是發現於大洋洲志留紀地層中的刺石鬆,莖二叉分枝,具星芒狀原生中柱,密被螺旋狀排列的細長擬葉,每1擬葉具有1簡單的葉脈,孢子同型。這些特徵很像裸蕨植物的星木屬植物,但是,它的孢子囊著生的位置是在各擬葉之間或近擬葉的基部,而不像真正裸蕨植物那樣生在枝的頂端,這可能由於載孢子囊的枝軸部分縮短,並趨於消失,因而孢子囊從頂生的位置轉移到側生位置。

由此推測出具有側生位置的孢子囊特徵的石鬆類植物,是由裸蕨植物起源的,而刺石鬆是裸蕨植物和典型的石鬆類植物之間的過渡型別。

松葉蕨現代生存的松葉蕨目植物沒有根的結構,甚至在其胚的發育階段,也沒有任何根的性狀,由此可見,它們先前從來就未曾有過根,所以,根的不存在現象,乃是原始性狀,而並非由於退化的結果。很多植物學家認為它們是裸蕨植物的後裔。但是,松葉蕨迄今尚未發現過有化石的代表,雖然它有極大的原始性,但是其頂枝起源的葉器官和孢子囊合成為聚囊現象,顯然與裸蕨植物不同,故難以斷定它們的親緣關係。

(2)木賊類植物出現在泥盆紀,最古老的木賊類植物是泥盆紀地層中的叉葉屬和古蘆木屬。其特徵與裸蕨類及木賊屬均相似,故被認為是裸蕨類與典型木賊植物之間的過渡型別。

(3)真蕨類植物最早出現在中泥盆紀,但它們與現代生存的真蕨類植物有較大差別,故被分成為原始蕨類。其孢子囊呈長形,囊壁厚,縱向開裂或頂上孔裂。重要的代表有2023年在我國雲南省泥盆紀地層中發現的小原始蕨,及發現於中泥盆紀的古蕨屬等。

小原始蕨是具有一種合軸分枝的小植物,側枝的末端扁化成扁平二叉分枝的葉片狀,孢子囊著生在具有維管束的小側枝頂上。古蕨屬具有大型、二回羽狀的真蕨形葉子,在乙個平面上排列著小羽片,孢子囊著生在小羽片軸上,孢子異型。這些植物在體形上很可能代表介於裸蕨類和真蕨類之間的型別。

古蕨屬的發現,加強了真蕨亞門和裸子植物門之間在系統發育上的聯絡。許多人認為,最早的裸子植物是通過古蕨這一途徑發展出來的。在長遠的地質年代中,這些古代的真蕨植物到二疊紀時大多已滅絕。

到三疊紀和侏羅紀又演化發展出一系列的新類群。現代生存的真蕨大多具大型葉,有葉隙,莖多為不發達的根狀莖,孢子囊聚集成孢子囊群,生在羽片下面或邊緣,絕大多數是中生代初期發展的產物。

現代的蕨類植物的葉子都長得像羊的牙齒一樣,因此,最早研究它們的科學家就把它們也形象地稱為「羊齒植物」。在地球自然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羊齒植物」實際上是最早的高等植物,它們在志留紀晚期已經開始在陸地上出現。

這些最早的陸生蕨類被稱為頂囊蕨或光蕨。此後,蕨類植物分化為2支,其中一支經志留紀向泥盆紀過渡時期的工蕨發展到後來的石鬆類;另一支經泥盆紀早期的裸蕨發展出後來的節蕨(也叫木賊或楔葉)和真蕨。此外,在泥盆紀還發現有一類稱為瑞尼蕨的植物,它們與高等植物一樣具有維管束,同時又與低等植物一樣沒有氣孔器,因此目前還很難確定它們的真正系統分類地位。

到了晚泥盆世,在早、中泥盆世盛極一時的裸蕨逐漸滅絕了,但是石鬆、節蕨和真蕨類開始走向繁榮。這些進化了的蕨類植物已經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根可以使植物體得到穩定並深入到土壤下層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礦物質;莖一方面使植物體能夠直立起來,更重要的是其內部維管束結構的形成為植物體產生了更為完善的輸導系統以有利於營養物質的輸送;葉則成為專門進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因其表面積的大大增加而使植物體能夠更多地吸收日光中的能量。

正因如此,蕨類植物在古生代後期將「地球園林」裝點得分外秀麗。

鱗木現代生活在地球上的蕨類植物仍有1萬餘種,絕大多數都是草本植物。但是在古生代的石炭紀和二疊紀,蕨類植物當中屬於石鬆類的鱗木和屬於節蕨類的蘆木卻都是高大的喬木型木本植物。

鱗木可達三四十公尺高,樹身直徑可達2公尺;它們的樹幹與裸蕨一樣兩叉分枝;狹長的葉子可長達1公尺,葉子上有明顯的中肋;葉子呈螺旋狀排列在樹幹上,長在其基部的葉座上;葉座突出於樹幹表面,一般呈菱形,由於排列成螺旋狀,當葉子脫落以後它們看起來很像鱗片狀的印痕,鱗木即因此得名。

蘆木生長在沼澤裡,高達三四十公尺,樹幹直徑可達1公尺,葉子輪生在分枝的節上。蘆木的葉子與鱗木的葉子起源不同,它們是由小枝變化而來的。

真蕨模擬石鬆類、節蕨類更能適應陸地生活。它們的葉子較大,又扁又平,而且分為上下兩面,葉脈分支也多,這樣更擴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積和效率。真蕨類一般生活在陸地上,少數生活在沼澤中,還有的附生在其他植物的數杈上。

真蕨類中,生活在石炭紀末期到二疊紀初期的樹蕨有很大的樹冠,密集成林。在距今2億多年前的早二疊紀晚期至晚二疊紀早期,雲南及我國南方和西南的幾個其他省份分布著一種叫做六角輝木的樹蕨,有十幾公尺高,樹幹直徑超過20釐公尺,羽狀複葉型的葉子很大,有兩三公尺長。六角輝木的莖有非常發達的輸導組織和機械組織,其樹幹的橫切面上可以看到外部的皮層和極為複雜的組成中柱(根和莖的中軸部分)的維管束。

維管束的直徑約為10釐公尺,由7個同心環組成,最裡面的乙個呈圓形,其餘的呈條帶狀。因此,這樣的樹幹橫切面看起來就形成了五光十色的六角形,這就是「六角輝木」名稱的由來。

蕨類植物的大發展,促成了地球歷史上第一次原始森林的出現,使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脊椎動物由水上陸奠定了物質基礎。

蕨類植物的起源是什麼?

2樓:易書科技

蕨類植物的起源,根據已發現的古植物化石推斷,一般認為,古代和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距今4億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紀末期和下泥盆紀時出現的裸蕨植物。

裸蕨植物在下、中泥盆紀最為繁盛,在它們生存的時期裡,衍生出來的種類很多,形式也複雜。據近來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認為裸蕨植物可能並不代表植物界的乙個自然分類單元,而是乙個內容極為龐雜的大類群,發現於西伯利亞寒武紀的阿丹木,以及發現於澳大利亞志留紀的刺石鬆等化石植物,因其形態特徵和地質年代的古老性,認為蕨類植物並不完全是起源於裸蕨植物,而是起源於比它們更原始的型別或是共同的祖先,但是由於化石儲存條件的限制,現在的認識還是很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研究。

裸蕨植物起源問題,植物學家的意見並不一致。多數人認為,古老的蕨類植物是起源於藻類;也有人認為,可能起源於苔蘚植物。至於裸蕨植物起源於哪一類藻類植物,意見又有分歧。

有的認為裸蕨起源於綠藻,主要理由是它們都有相同的葉綠素,貯藏營養是澱粉類等物質,游動細胞具有等長鞭毛等特徵都和綠藻相似;也有人認為蕨類起源於褐藻,理由是褐藻植物中不但有孢子體和配子體同樣發達的種類,也有孢子體比配子體發達的種類,而且褐藻植物體結構複雜,並有多細胞組成的配子囊。至於蕨類植物起源於苔蘚植物,其理由主要是裸蕨植物孢子體有某些性狀與苔蘚植物中的角苔類相似,但缺乏足夠證據,又難以解釋兩者生活史上孢子體和配子體優勢的轉變;也有人認為,裸蕨植物和苔蘚植物都是起源於藻類,並且是平行發展而來的。

蕨類植物是什麼時候開始發達的?

3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在距今2.7億年~1.55億年間,地球歷史上發生了最劇烈的地殼運動。

海面降低,沿海的陸棚——大陸架,相繼露出水面,沙漠也大片地出現了。冰川一度覆蓋了炎熱的非洲、南美洲和印度。蕨類的巨大森林消失了,針葉樹開始出現,松柏一類的裸子植物大大地繁盛了起來。

蕨類有了發達的莖、葉和根,但沒有花和種子。它的繁殖靠孢子**為精子和卵,並且只有在有水的條件下,精子才能「遊」去和卵子結合成為「胚」。而裸子植物則出現了「花粉管」和種子,只不過種子是裸露的。

除了蘇鐵以外,裸子植物不必借水為媒介,能夠自行授粉結合為種子。

裸子植物種類繁多,除松柏以外,我國稀有的水杉,就是從那個時候一直衍生到現代成為活化石樹種。

比水杉更珍貴的銀杉,到目前為止,是全世界唯我國獨有發現的古老樹種,在生物學上叫「孑遺生物」。

還有銀杏,又叫白果樹、公孫樹,也是原屬我國特有的活化石。

4樓:林飛蛾

蕨類植物具有明顯的世代交替,從單倍體的孢子開始,到配

子體上產生出精子和卵,這一階段為單倍體的配子體世代(亦稱有性世代),從受精卵開始,到孢子體上產生的孢子囊中孢子母細胞在減數**之前,這一階段為二倍體的孢子體世代(亦稱無性世代).這兩個世代有規律地交替完成其生活史.蕨類和苔蘚植物生活史最大不同有兩點,一為孢子體和配子體都能獨立生活;一為孢子體發達,配子體弱小,所以蕨類植物的生活史是孢子體佔優勢的異型世代交替.故選:b

5樓:成都小夜

蕨類植物起源於古生代中期,那時候距離現在大約是四億年。到了古生代後半部分石炭紀至二疊紀前期的時候最為繁盛,形成了植物地質史中著名的蕨類植物時代。那是距離現在三億——兩億年前。

石炭紀時期,整個地球的氣候溫暖濕潤,空氣中氧氣濃度較高,非常適合蕨類植物生長繁衍。當時的蕨類許多種都是高達幾十公尺的喬木,和如今那些長在水溝邊林蔭下的草本蕨類有著天壤之別。這些蕨類死後,遺體逐漸變成了煤。

今天中國北方一些省份厚厚的煤礦層就是那個時代蕨類植物繁盛的最好見證。

蕨類植物的特點是什麼?它有哪些器官?

6樓:路戍人

蕨類植物的特點和器官

植物體已有真正的根、莖、葉和維管組織的分化。已屬維管植物的範疇。木質部只有管胞、韌皮部只有篩管或篩胞,沒有伴胞,不開花、不產生種子,主要靠孢子進行繁殖,仍屬孢子植物。

生活史中有明顯的世代交替現象,孢子體世代佔優勢。

配子體弱小,生活期較短,稱原葉體。孢子體和配子體均為獨立生活的植物體。習見植物體為孢子體,一般為多年生草本,少數種類為高大的喬木,如生活在熱帶的樹蕨,高可達20公尺。

根通常為須狀不定根。莖多為地下橫臥的根狀莖,少數種類具有地上直立或匍匐的氣生莖。葉有單葉和複葉之分,葉形變化很大。

有些蕨類植物,同一植物體上的葉可區分為形態和功能各異的孢子葉和營養葉(即異形葉)。孢子葉背面,邊緣或葉腋內可產生孢子囊,在孢子囊內形成孢子,以此進行繁殖,故又稱能育葉。營養葉僅有光合作用功能,不產生孢子囊和孢子,故又稱不育葉。

光合作用

一般蕨類植物的葉子兼具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料和產生孢子進行繁殖的功能(即同型葉)。蕨類植物是最古老的陸生植物。在生物發展史上,已有35000萬年到27000萬年的泥盆紀晚期到石炭紀時期,是蕨類最繁盛的時期,為當時地球上的主要植物類群,高大的鱗木、封印木、蘆木和樹蕨等共同組成了古代的沼澤森林。

二疊紀末開始,蕨類植物大量絕滅,其遺體埋藏地下,形成煤層。

蕨類植物應該怎麼換土,什麼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怎麼養

蕨類植物每過兩到三年要進行換盆,並不是一株植物一生都在乙個花盆裡生長。換盆時要注意不要損傷根部。在植入新盆時,不要先放土在放植株,應該先將植株放入盆裡,在放入自己搭配好的基質。在盆的底部可以放一些碎石頭,可促進排水,有利於根的呼吸。適宜的水分和濕度 蕨類植物喜溼不耐旱,所以在澆水方面要特別注意。在它...

蕨類植物是由什麼植物進化來的,蕨類植物是由苔蘚植物進化來的嗎

現在認為蕨類植物不是由苔蘚植物進化來的 一,蕨類植物的進化 4億年前由一些綠藻演化出原始陸生維管植物,即裸蕨。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早 中期它們經歷了約3千萬年的向陸地擴充套件的時間,並開始朝著適應各種陸生環境的方向發展分化。由裸蕨植物演化出來各種蕨類植物。而裸蕨植物在泥盆紀末期絕滅。至二疊紀約1.6...

蕨類植物的起源是怎麼樣的,蕨類植物是怎麼發展的?

蕨類植物的起源,根據已發現的古植物化石推斷,一般認為,古代和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距今4億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紀末期和下泥盆紀時出現的裸蕨植物。裸蕨植物在下 中泥盆紀最為繁盛,在它們生存的時期裡,衍生出來的種類很多,形式也複雜。據近來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認為裸蕨植物可能並不代表植物界的乙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