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應該怎麼換土,什麼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怎麼養

2021-03-04 08:38:47 字數 5552 閱讀 9909

1樓:艾康生物

蕨類植物每過兩到三年要進行換盆,並不是一株植物一生都在乙個花盆裡生長。換盆時要注意不要損傷根部。在植入新盆時,不要先放土在放植株,應該先將植株放入盆裡,在放入自己搭配好的基質。

在盆的底部可以放一些碎石頭,可促進排水,有利於根的呼吸。

適宜的水分和濕度

蕨類植物喜溼不耐旱,所以在澆水方面要特別注意。在它生長旺盛時期要每天澆水,以及在葉面上噴灑水,也可以在蕨類植物生長周圍噴灑水,以保持濕潤。如果因為疏忽忘記澆水或澆水過少引起根部受損,葉片受傷,要將盆放入清水中,以及提高周圍環境的濕度。

若澆水過多導致葉片發黃或者凋零,需將整個植株拔出,同時注意拔出時不要損傷根部,要把澆水過度造成腐爛的根部剪掉。所以,澆水要把握適度原則,並且應該在早上澆。

適宜的溫度

蕨類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溫度要視它所生長的地區來決定。對於生長在熱帶的蕨類植物來說,所需要的溫度應該在20℃~27℃之間,冬季則不能低於10℃。對於生長在**帶或者是溫帶的地區,適宜溫度應該在15℃到20℃之間,冬季不可低於7℃。

在北方特別注意的是冬季溫度不要過低,否則將凍壞蕨類植物。

充足的光照

有人認為,給植物充足的光照,就是放在陽光直射處,這顯然是不對的。一定不能將蕨類植物擺放在太陽光直射的地方,只需放在有陽光 的明亮的地方即可。但也不是在蕨類植物生長全過程都需要光照,在抽芽期要做好遮陰準備,在休眠時期要處在光線充足的地方。

光照不足會導致蕨類植物不挺立。

流動的空氣

養殖蕨類植物期間一定要保證空氣的新鮮和流動,尤其在悶熱的夏季,通風的同時要及時補充水分,避免「穿堂風」。

充足的肥料

蕨類植物的種植 一定要選擇富有有機質並且土質疏鬆的土壤。基質的搭配可選擇腐葉土、珍珠岩、泥炭土。在植物生長期還可以追加液肥。

氮磷鉀對植株的生長尤為重要,氮可以使植株生長旺盛,磷可以使植株根系發達,鉀可以促進光合作用,加快促進葉綠素的合成。施的肥料要保證全面,這樣才能促進植株更好地生長。

什麼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怎麼養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蕨類植物是最優良的室內觀葉植物之一,常見栽培方法有:

(1)吊籃栽培 有些蕨類植物如巢蕨、槲蕨、崖姜蕨、鹿角蕨和腎蕨等,採用吊籃種植可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做吊籃的材料很多,如金屬絲、塑料、硬木、陶瓷、樹蕨的莖幹以及椰殼都是很好的材料。金屬絲製作吊籃應用最廣,在籃的底部和周邊鋪上苔蘚或棕櫚皮,以便吊籃能夠裝足夠植物生長的培養土,此培養土要求更好的通透性和較輕的重量。吊籃植物的澆水和日常維護非常重要,吊籃植物由於懸掛空中而極易乾透,必須定時澆水噴霧以保持水分供給,栽培基質內應多摻加一些保水材料如苔蘚等,也可將苔蘚覆蓋在基質表面以減少水分蒸發。

垂吊在水池上方的植物由於空氣濕度比較大,生長會更好。

(2)瓶景栽培 利用玻璃容器或其他透明材料製作而成的小溫室,容器內部形成乙個小氣候,可維持較高的空氣濕度,適合於那些株型矮小、生長勢緩慢且極具觀賞價值的蕨類植物栽培,如膜蕨類、鐵線蕨、粉背蕨、鐵角蕨等。栽培基質用盆栽混合土即可,種植前可施用少量基肥,如腐熟的雞糞或餅肥。栽植後將容器放在暖和的地方緩苗,經常噴霧,濕度很快會達到平衡狀態,以後的管理就是保持濕度適宜,防止容器內溫度過高,經常開啟蓋通風換氣來調節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濃度,以適宜植株生長。

3樓:蕭瑟中的寒風

蕨類植物喜溫暖潮潤和半陰環境。

蕨類(pteridophyta)是最低階的高等植物。繁盛於石炭紀,當時曾是高達20-30m的高大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

一些種類可食用、藥用和觀賞。(皺葉、鋸齒、大鱗、圓葉)巢蕨、腎蕨、(長角、二叉)鹿角蕨、(美葉、細葉、梯葉、毛葉、密葉)鐵線蕨、海金沙、銀脈鳳尾蕨、(珊瑚、細葉)卷柏、翠雲草、紫萁、石鬆、(密葉、皺葉)波斯頓蕨、兔腳蕨、鈕扣蕨、石化野雞尾、鐮刀蕨、肋骨蕨、魚尾蕨、麗莎蕨、掌蕨、懸崖蕨、冬青蕨 。都是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大約有12000種。

如腎蕨,生長一般適溫3~9月為16~24℃,9月至翌年3月為13~16℃。冬季溫度不低於8℃,但短時間能耐0℃低溫。也能忍耐30℃以上高溫。

腎蕨喜濕潤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春、秋季需充足澆水,保持盆土不幹,但澆水不宜太多,否則葉片易枯黃脫落。夏季除澆水外,每天還需噴水數次,特別懸掛栽培需空氣濕度更大些,否則空氣乾燥,羽狀小葉易發生卷邊、焦枯現象。

腎蕨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較低的光照,切忌陽光直射。規模性栽培應設遮陽網,以50%~60%遮光率為合適。

蕨類植物是怎麼起源與發展的?

4樓:易書科技

在綠色植物的王國裡,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的乙個類群,它同時兼具踉始維管束植物與高等隱花植物的雙重屬性,因其葉片邊緣通常是細裂狀,猶如被羊啃食後的嚼印,因此也被稱為「羊齒植物」。

蕨類植物的起源,根據已發現的古植物化石推斷,一般認為,古代和現代乍存的蕨類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距今4億年前的佔牛代志留紀末期和下泥盆紀時出現的裸蕨植物。

裸蕨植物在下、中泥盆紀最為繁盛,在它們生存的時期裡,衍生出來的種類很多,形式也複雜。據近來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認為裸蕨植物可能並不代表植物界的1個自然分類單元,而是1個內容極為龐雜的大類群,近來發現於兩伯利亞寒武紀的阿丹木,以及發現於澳大利亞志留紀的刺石鬆等化石植物,因其形態特徵和地質年代的古老性,認為蕨類植物並不完全是起源於裸蕨植物,而是起源於比它們更原始的型別或是共同的祖先,但是由於化石儲存條件的限制,現在的認識還是很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研究。

裸蕨植物起源問題,植物學家的意見並不一致。多數人認為,古老的蕨類植物是起源於藻類;也有人認為,可能起源於苔蘚植物。至於裸蕨植物起源於哪一類藻類植物,意見又有分歧。

有的認為裸蕨起源於綠藻,主要理由是它們都有相同的葉綠素,貯藏營養是澱粉類等物質,游動細胞具有等長鞭毛等特徵都和綠藻相似;也有人認為蕨類起源於褐藻,理由是褐藻植物中不但有孢子體和配子體同樣發達的種類,也有孢子體比配子體發達的種類,而且褐藻植物體結構複雜,並有多細胞組成的配子囊。至於蕨類植物起源於苔蘚植物,其理由主要是裸蕨植物孢子體有某些性狀與苔蘚植物中的角苔類相似,但缺乏足夠證據,又難以解釋兩者牛活史上孢子體和配子體優勢的轉變;也有人認為,裸蕨植物和苔蘚植物都是起源於藻類,並且是平行發展而來的。

裸蕨植物遠在晚志留紀或泥盆紀已經登陸生活。由於陸地生活的生存條件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植物為適應多變的生活環境。而不斷向前分化和發展。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它們是沿著石鬆類、木賊類和真蕨類3條路線進行演化和發展。

石鬆植物是蕨類植物中最古老的1個類群,在下泥盆紀就已出現,中泥盆紀時,其木本型別已分布很廣,到石炭紀為極盛時代,二疊紀則逐漸衰退,而今只留下少數草本型別。其最原始的代表植物,是發現於大洋洲志留紀地層中的刺石鬆,莖二叉分枝,具星芒狀原生中柱,密被螺旋狀排列的細長擬葉,每1擬葉具1簡單的葉脈,孢子同型。這些特徵很像裸蕨植物的星木屬植物,但是,它的孢子囊著生的位置是在各擬葉之間或近似葉的基部,而不像真正裸蕨植物那樣生在枝的頂端,這可能由於載孢子囊的枝軸部分縮短,並趨於消失,因而孢子囊從頂生的位置轉移到側生位置。

由此推測出具有側生位置的孢子囊特徵的石鬆類植物,是由裸蕨植物起源的,而刺石鬆是裸蕨植物和典型的石鬆類植物之間的過渡型別。

蕨類植物現代生存的松葉蕨目植物沒有根的結構,甚至在其胚的發育階段,也沒有任何根的性狀,由此可見,它們先前從來就未曾有過根,所以根的不存在現象,乃是原始性狀,而並非由於退化的結果。很多植物學家認為它們是裸蕨植物的後裔。但是,松葉蕨迄今尚未發現過有化石的代表,雖然它有極大的原始性,但是其頂枝起源的葉器官和孢子囊合成為聚囊現象,顯然與裸蕨植物不同,故難以斷定它們的親緣關係。

木賊類植物出現在泥盆紀,最古老的木賊類植物是泥盆紀地層中的叉葉屬(海尼屬)和古蘆木屬。其特徵與裸蕨類及木賊屬均相似,故被認為是裸蕨類與典型木賊植物之間的過渡型別。

真蕨類植物最早出現在中泥盆紀,但它們與現代生存的真蕨類植物有較大差別,故被分成為原始蕨類。其孢子囊呈長形,囊壁厚,縱向開裂或頂上孔裂。重要的代表有2023年在我國雲南省泥盆紀地層中發現的小原始蕨,及發現於中泥盆紀的古蕨屬等。

小原始蕨是具有1種合軸分枝的小植物,側枝的末端扁化成扁平二又分枝的葉片狀,孢子囊著生在具有維管束的小側枝頂上。古蕨屬具有大型、二回羽狀的真蕨形葉子,在1個平面上排列著小羽片,孢子囊著生在小羽片軸上,孢子異型。這些植物在體形上很可能代表介於裸蕨類和真蕨類之間的型別。

古蕨屬的發現,加強了真蕨亞門和裸子植物門之間在系統發育上的聯絡。許多人認為,最早的裸子植物是通過古蕨這一途徑發展出來的。在長遠的地質年代中,這些古代的真蕨植物到二疊紀時大多已滅絕。

到三疊紀和侏羅紀又演化發展出一系列的新類群。現代生存的真蕨大多具大型葉,有葉隙,莖多為不發達的根狀莖,孢子囊聚集成孢子囊群,生在羽片下面或邊緣,絕大多數是中生代初期發展的產物。

蕨類植物可以食用嗎

5樓:狗子你又帥了

一.蕨類植物可以食用嗎?

這些蕨類植物可做菜蔬的有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毛蕨(pteridium revolutum),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紫萁(o**unda japonica),西南風尾蕨(pteris wallichiana),水蕨。

二.蕨類的介紹;蕨類(英文名:fern),泥盆紀時期的低地生長木生植物的總稱。

它們需要水分作為再生迴圈的一部分,且從此開始衍生出各種不同的種類,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植物。蕨類植物有著乙個世代交替的生命週期,由雙套的胞子體和單套的配子體兩者迴圈。

三蕨類的價值;現存的蕨類植物,除熱帶樹蕨外,大多數是生於山區的多年生草本,在經濟上有多種用途,現簡要的介紹如下:

1.藥用;蕨類植物中,有許多種類自古以來就被廣泛的用於醫藥上,為人民**各種疾病,如杉蔓石鬆能祛風溼,舒筋活血;節節草能治化膿性骨髓炎;烏蕨可治菌痢、急性腸炎,長柄石韋可治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等;綿馬鱗毛蕨和其許多近親種可治牛羊的肝蛭病等。

2.食用;蕨類植物可供食用的種類也多,如在幼嫩時可做菜蔬的有蕨菜(pteridium aquilinum),毛蕨(pteridium revolutum),菜蕨(callipteris esculenta),紫萁(o**unda japonica),西南風尾蕨(pteris wallichiana),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等,不但鮮時做菜用,亦可加工成乾菜,以供食用;許多蕨類植物的地下根狀莖,含有大量澱粉,可釀酒或供食用。

3.綠肥和飼料用;水田或池塘中的滿江紅是一種水生蕨類植物,它通過與籃藻的共生作用,能從空氣中吸取和積累大量的氮,成為一種良好的綠肥植物與家畜家禽的飼料植物。

4.綠化和觀賞用;有不少種類的蕨類植物,由於具有獨特、美觀、整雅、別緻等體形和無性繁殖力強,可作盆景,綠化庭園和住宅。有些藤本種類,還可製作各種編織品。

我國是世界蕨類植物種類最多的一區,資源極為豐富,對它們的研究利用有待於進一步開展。

四.常見的蕨菜的做法;

食材;蕨菜300克         香油10克    醬油10克    大蔥20克    大蒜(白皮)15克

芝麻15克    鹽10克

炒蕨菜的做法詳細步驟;

1. 蕨菜放在淘公尺水中浸泡後,連同淘公尺水一起煮沸;

2. 原封不動地晾涼後,用涼開水洗乾淨,繼續用涼開水浸泡;

3. 浸泡到莖桿光滑時,撈出擠去水分,切成長約5釐公尺長的莖條(若是鮮嫩芽、直接洗,切);

4. 大蔥去根洗淨切成絲;大蒜剝去蒜衣搗成蒜泥;

5. 切好的蕨菜在香油鍋中煸炒;

6. 放入蔥、蒜、鹽、醬油翻炒,再倒入排骨湯100克;

7. 出熟味後,加入炒好的芝麻鹽,晾涼即可。

蕨類植物是怎麼發展的,蕨類植物的起源是什麼?

裸蕨植物遠在晚志留紀或泥盆紀已經登陸生活,由於陸地生活的生存條件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植物為適應多變的生活環境,而不斷向前分化和發展。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它們是沿著石鬆類 木賊類和真蕨類3條路線進行演化和發展的。1 石鬆植物是蕨類植物中最古老的乙個類群,在下泥盆紀就已出現,中泥盆紀時,其木本型別已分布很...

蕨類植物是由什麼植物進化來的,蕨類植物是由苔蘚植物進化來的嗎

現在認為蕨類植物不是由苔蘚植物進化來的 一,蕨類植物的進化 4億年前由一些綠藻演化出原始陸生維管植物,即裸蕨。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早 中期它們經歷了約3千萬年的向陸地擴充套件的時間,並開始朝著適應各種陸生環境的方向發展分化。由裸蕨植物演化出來各種蕨類植物。而裸蕨植物在泥盆紀末期絕滅。至二疊紀約1.6...

蕨類植物的起源是怎麼樣的,蕨類植物是怎麼發展的?

蕨類植物的起源,根據已發現的古植物化石推斷,一般認為,古代和現代生存的蕨類植物的共同祖先,都是距今4億年前的古生代志留紀末期和下泥盆紀時出現的裸蕨植物。裸蕨植物在下 中泥盆紀最為繁盛,在它們生存的時期裡,衍生出來的種類很多,形式也複雜。據近來的研究,也有不少人認為裸蕨植物可能並不代表植物界的乙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