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有何特徵,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2021-03-03 20:51:55 字數 4587 閱讀 2251

1樓:

特徵 孢子體的形態 蕨類植物(圖五) 蕨類植物的葉脈比較簡單,現在的蕨類植物是進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孢子體發達,有真正的根、莖、葉的分化,大多數的蕨類植物為多年生草本,僅少數為一年生。 1、根:

通常為不定根,形成須根狀。 2、莖:大多數為根狀莖,匍匐生長或橫走。

少數具地上莖,直立成喬木狀,如桫欏。莖上通常被有鱗片或毛茸。鱗片膜質,有各種形狀,鱗片上常有粗或細的篩孔。

毛茸有單細胞毛、腺毛、節狀毛、星狀毛等。 3、葉:蕨類植物的葉多從根狀莖上長出,有簇生、近生或遠生的,幼時大多數呈拳曲狀,是原始的性狀。

根據葉的起源及形態特徵,可分為小型葉和大型葉兩種。小型葉沒有葉隙和葉柄,僅具1條不分枝的葉脈,如石鬆科、卷柏科、木賊科等植物的葉。大型葉具葉柄,有或無葉隙,有多分枝的葉脈,是進化型別的葉。

如真蕨類植物的葉。大型葉有單葉和複葉兩類。 蕨類植物的葉根據功能又可分成孢子葉和營養葉兩種。

孢子葉是指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葉,又叫能育葉;營養葉僅能進行光合作用,不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又叫不育葉。有些蕨類植物的孢子葉和營養葉不分,既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又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葉的形狀也相同,稱為同型葉,如常見的貫眾、鱗毛蕨、石韋等;另外,在同一植物體上,具有二種不同形狀和功能的葉。即營養葉和孢子葉,稱為異型葉,如莢果蕨、槲蕨、紫萁等。

[7] 孢子囊和孢子 蕨類植物(圖六) 蕨類植物的孢子囊和孢子,在小型葉型別的蕨類植物中,孢子囊單生於孢子葉的近軸面葉腋或葉的基部,通常很多孢子葉緊密地或疏鬆地集生於枝的頂端形成球狀或穗狀,稱孢子葉球或孢子葉穗,如石鬆和木賊等。大型葉的蕨類植物不形成孢子葉穗,孢子囊也不單生於葉腋處,而是由許多孢子囊聚集成不同形狀的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生於孢子葉的背面或邊緣。孢子囊群有圓形、長圓形、腎形、線形等形狀,孢子囊群常有膜質蓋,稱囊群蓋,孢子囊的細胞壁由單層(薄囊蕨類)或多層(厚囊蕨類)細胞組成,在細胞壁上有不均勻的增厚形成環帶.環帶的著生位置有種種形式,如頂生環帶、橫行中部環帶、斜行環帶、縱行環帶等,這些環帶對於孢子的散布有重要作用。

孢子的形狀常為兩面形、四面形或球狀四面形,外壁光滑或有脊及刺狀突起或有彈絲。多數蕨類植物產生的孢子在形態大小上是相同的,稱為孢子同型,少數蕨類如卷柏屬和水生真蕨類的孢子大小不同,即有大孢子和小孢子的區別,稱為孢子異型。產生大孢子的囊狀結構叫大孢子囊,產生小孢子的叫小孢子囊,大孢子萌發後形成雌配子體,小孢子萌發後形成雄配子體。

[8] 維管組織 蕨類植物的孢子體內部有了明顯的維管組織的分化,形成各種型別的中柱,主要有原生中柱、管狀中柱、網狀中柱和散狀中柱等。其中原生中柱為原始型別,僅有木質部和韌皮部組成,無髓部,無葉隙。原生中柱包括單中柱、星狀中柱、編織中柱。

管狀中柱包括外韌管狀中柱、雙韌管狀中柱。網狀中柱、真中柱和散狀中柱是演化到最進化的型別,在種子植物中常見。 配子體 蕨類植物的孢子成熟後散落在適宜的環境裡萌發成一片細小的呈各種形狀的綠色葉狀體,稱為原葉體,這就是蕨類植物的配子體,大多數蕨類植物的配子體生於潮濕的地方,具背腹性,能獨立生活。

當配子體成熟時大多數在同一配子體的腹面產生有性***官,即球形的精子器和瓶狀的頸卵器。精子器內生有鞭毛的精子,頸卵器內有乙個卵細胞,精卵成熟後,精子由精子器逸出,借水為媒介進入頸卵器內與卵結合,受精卵發育成胚,由胚發育成孢子體,即常見的蕨類植物。[2] 編輯本段 組織 蕨類植物(圖七) 1、植物體有根、莖、葉的分化和較原始的維管組織; 2、根多為有交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原始的種類具假根; 3、莖為地下莖(根狀莖)或地上莖(氣生莖),維管系統構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狀中柱、網狀中柱、多環中柱),具有保護作用的毛和鱗片; 4、葉:

小型葉:沒有葉隙和葉柄,僅有一條不分枝的葉脈,是原始型別。 大型葉:

均有葉隙和葉柄,葉脈多分枝,是進步型別。 孢子葉(能育葉):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葉。

營養葉(不育葉):僅能進行光合作用,能產生孢子囊和孢子的葉。 同型葉:

營養葉與孢子葉不分,既能製造有機物又可產生孢子。 異型葉:同一植物體具2種不同形狀和功能的葉。

[9] [10] 編輯本段 鑑別 識別蕨類植物的三把密鑰匙是:拳卷幼葉、孢子囊群、鱗片。 蕨類植物的一生要經歷兩個世代,乙個是體積較大、有雙套染色體的孢子體世代,另乙個是體積微小、只有單套染色體的配子體世代。

蕨類的孢子體也就是蕨類植物體,包括根、莖、葉、孢子囊群等結構,其孢子囊中的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即形成具有單套染色體的孢子,孢子成熟後,借風力或水力散布出去,遇到適宜的環境,即開始萌發生長,最後形成如小指甲大小的配子體,配子體上生有雄性***官(精子器)和雌性***官(頸卵器),精子器裡的精子,借助水游入頸卵器與其中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具有雙套染色體的受精卵,如此又進入孢子體世代,即受精卵發育成胚,由胚長成獨立生活的孢子體。 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是蕨類植物的有性***官。在小型葉蕨類中單生在孢子葉的近軸面葉腋或葉子基部,孢子葉通常集生在枝的頂端,形成球狀或穗狀,稱孢子葉穗或孢子葉球。

較進化的真蕨類,孢子囊一般著生在葉片的下表面,邊緣或集生在乙個特化的孢子葉上,往往由多數孢子囊整合群,其形狀與顏色也各式各樣,又稱孢子囊群,大多數水生蕨類的孢子囊群特化成孢子果。多數發育成熟的孢子呈棕色或褐色,能保持較長時間的發芽力,但發芽力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而降低;少數種類的孢子為綠色,這類孢子的壽命很短,一般只有幾天,應即採即播。大多數蕨類植物的孢子同型,卷柏與少數水生蕨類的孢子異型。

多數孢子囊群的外面有孢子囊群蓋保護。 鱗片與毛類 在蕨類植物的莖、葉、孢子囊體及孢子囊群蓋上著生各種各樣的鱗片與毛類,它們對這些器官起著保護作用,也是進行類群與物種劃分的主要根據。鱗片是由單細胞組成的薄膜片狀物,多出現在基部的根狀莖和葉柄上,有各種形狀與顏色,其表面有大小、透明或不透明的多邊形網眼,邊緣有齒或無齒。

其型別可分為毛狀原始鱗片、細篩孔鱗片和粗篩孔鱗片等。蕨類植物毛的型別很多,多出現地葉柄、葉軸、葉脈以及上下葉面上。其型別有單細胞或多細胞的針狀毛、有由多細胞組成的節狀毛、有分枝帶長柄的星狀毛、也有絲狀柔毛及頂部帶腺體的腺毛等。

葉 蕨類植物的葉形千差萬別,有小型葉與大型之分,小型葉如松葉蕨、石鬆等的葉,沒有葉隙與葉柄,只具乙個單一不分枝的葉脈,小型葉的**為莖的表皮細胞而成,為原始的類群。大型葉大都由葉柄與葉片兩部分組成,有維管束而葉隙,葉脈多分枝,其**是多數頂生枝經過扁化而形成。多數蕨類植物均屬此類。

它的葉柄為一般為圓柱形,有些種類葉柄與葉片分不開,近無柄。葉片由葉脈與葉肉兩部分組成,葉片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不**的單葉,也有各種羽狀**的複葉。蕨類植物的葉片按功能可分為營養葉與孢子葉,營養葉又叫不育葉,主要功能是用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孢子葉又叫能育葉,能產生孢子囊與孢子。有些蕨類植物的營養葉與孢子葉是不分的,而且形狀完全相同,叫同型葉;孢子葉與營養葉形狀完全不同的稱為異型葉,異型葉比同型葉高等。另外,有些種類的葉片末端或葉表面還能產生芽孢形成新的植株。

根狀莖 蕨類植物的莖多為根狀莖,只有少數種類具有高大直立的地上莖,如蘇鐵蕨、桫欏等。另外,少數原始的種類兼具根狀莖與氣生莖。根狀莖形狀多種多樣,生長在地下的通常粗而短,生長在地表的多成葡匐狀。

葡匐莖粗壯的內含有大量的水分與有機物,具有貯藏營養的功能,葡匐莖細小的,僅含少量水分與有機物,能沿著地表、岩石面、樹幹等攀援生長。莖中具有各種各樣的維管組織,現代蕨類中除極少種類如水韭、瓶爾小草外,一般沒有形成層的結構。大多數蕨類植物的根狀莖都具有無性繁殖新個體的功能。

根 蕨類植物的**極少數原始的種類為假根外,大多為具有較好吸收能力的不定根,但沒有真正的主根。根通常生長在根狀莖上,只生長在土壤的表層,因此其保水能力較差。蕨類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與養料的作用,有些種類的根還可以萌發幼苗並形成新的植株。[9]

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5

2樓:這麼龍聖嬰

一、形態特徵

1、葉子。有的科屬在同一植株上,先後長出兩種不同形狀的葉片,一種為正常的綠色營養葉或稱不育葉,另一種幼時為綠色,不久即長出孢子囊而失去綠色的孢子葉,這種型別叫葉片二型。蕨類植物的葉片結構除少數屬種有柵狀組織和海綿組織分化外,僅有海綿狀、多少有空隙的葉肉層,有的甚至連葉肉層也沒有。

有些屬種,葉片側脈的分出和小羽片的分出一樣有上先出和下先出之分。

2、毛被。蕨類植物的毛被相當複雜,分毛和鱗片兩大類,或調節葉面空氣濕度,或保護孢子囊群。有些腺毛可能和代謝有關,分泌蠟質粉末的腺毛,有保持水分的功能。

3、孢子囊。由於它的構造和形成的不同,可分為厚囊和薄囊兩大類,前者的囊殼由多層細胞組成,後者的囊殼僅 1層。

4、環帶。薄囊蕨類孢子囊釋放孢子的機構。由數個到數十個u形加厚細胞和多個扁平的薄壁細胞(包括唇細胞)組成,環繞囊殼。

5、隔絲。是一種毛狀不育器官,混在孢子囊群中起內外保護作用。一般都有長柄,頂部呈各種形狀,覆蓋幼孢子囊群,如石韋的星狀毛隔絲,瓦韋的盾狀隔絲等。

二、一般特徵

1、植物體已有真正的根、莖、葉和維管組織的分化。已屬維管植物的範疇。木質部只有管胞、韌皮部只有篩管或篩胞,沒有伴胞,不開花、不產生種子,主要靠孢子進行繁殖,仍屬孢子植物。

2、配子體弱小,生活期較短,稱原葉體。孢子體和配子體均為獨立生活的植物體。莖多為地下橫臥的根狀莖,少數種類具有地上直立或匍匐的氣生莖。葉有單葉和複葉之分,葉形變化很大。

3、孢子葉背面,邊緣或葉腋內可產生孢子囊,在孢子囊內形成孢子,以此進行繁殖,故又稱能育葉。營養葉僅有光合作用功能,不產生孢子囊和孢子,故又稱不育葉。

4、光合作用。蕨類植物的葉子兼具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養料和產生孢子進行繁殖的功能(即同型葉)。

蕨類植物應該怎麼換土,什麼是蕨類植物,蕨類植物怎麼養

蕨類植物每過兩到三年要進行換盆,並不是一株植物一生都在乙個花盆裡生長。換盆時要注意不要損傷根部。在植入新盆時,不要先放土在放植株,應該先將植株放入盆裡,在放入自己搭配好的基質。在盆的底部可以放一些碎石頭,可促進排水,有利於根的呼吸。適宜的水分和濕度 蕨類植物喜溼不耐旱,所以在澆水方面要特別注意。在它...

蕨類植物是由什麼植物進化來的,蕨類植物是由苔蘚植物進化來的嗎

現在認為蕨類植物不是由苔蘚植物進化來的 一,蕨類植物的進化 4億年前由一些綠藻演化出原始陸生維管植物,即裸蕨。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早 中期它們經歷了約3千萬年的向陸地擴充套件的時間,並開始朝著適應各種陸生環境的方向發展分化。由裸蕨植物演化出來各種蕨類植物。而裸蕨植物在泥盆紀末期絕滅。至二疊紀約1.6...

蕨類植物是怎麼發展的,蕨類植物的起源是什麼?

裸蕨植物遠在晚志留紀或泥盆紀已經登陸生活,由於陸地生活的生存條件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植物為適應多變的生活環境,而不斷向前分化和發展。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它們是沿著石鬆類 木賊類和真蕨類3條路線進行演化和發展的。1 石鬆植物是蕨類植物中最古老的乙個類群,在下泥盆紀就已出現,中泥盆紀時,其木本型別已分布很...